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语心曲     
至圣之心兮神爱泉 耶稣圣心是爱的源泉,又是爱的归宿,他赐予了我们无尽的爱,期待我们什么呢?他是万有的主,什么也不需要。只希冀我们有一颗知恩报爱敬礼他圣心的赤诚的心和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5)
<正>全能的主,你是生命及爱的赐予者,你以慈母般的温柔哺育天地万物,并持续看顾所有被造物!感谢主,你赐下人类伟大的孕育者一母亲,来传达你无比的爱,让我们晓得,何为牺牲、怜悯、宽容、慈祥、恬淡、安然!五月属于母亲,愿主赐福给她们,使她们在操劳中持守健康;在牵挂中得着安慰;在牺牲中得到回报。愿主时常提醒我们,无论在何方,家有母亲遥遥守望;无论在何时,家有母亲守候游子。求主指教我们加倍孝顺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8日)亲爱的各位主内弟兄姐妹: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天主教北京教区、北京市天主教两会及6万神长教友向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的圆满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愿上主的平安赐予我们的大会,赐予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我与我们北京教区的17位代表十分荣幸地参加这届代表大会,深刻感受到天主圣神临在大会的神圣、和谐的气氛,深切感受到大会精神的鼓舞和激励。  相似文献   

4.
和谐明善,人是主语。基督耶稣说:你们要彼此相爱,众人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从创造的起初,上主就将爱赋予了人类,爱就成了永恒不变的主题。祂以朴素而平实的姿势,与时空同在,与人类同行,与今天的我们相随,和谐之爱,也就成了当今人们认同度最大的一个词语。是天主的爱传达了善的福音,赐予了祂喜悦的祝福。  相似文献   

5.
施雅悯 《天风》2002,(5):36-37
生命是神所赐予的,他赐予生命的诞生,赐予生命的成长,赐予生命的归宿。人从生命诞生的一刻起,生命之舟的航程便开始了。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预测未来生命的境遇,无法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我们能够活出生命的色彩,追求心灵的丰盛可以一无挂虑地将一切交托给神,因他的慈爱超乎我们所想所求,他的恩典总是够我们用的。让我们升起信心的风帆,有勇气有盼望,在生命的航程中乘风破浪!  相似文献   

6.
一切赞颂全归众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执掌公正报应日的主,求你引领我们敬畏者以正道,求你赐福穆圣及其家眷和圣门弟子。感赞清高的真主恩赐我们正信,感谢仁慈的真主没有因为我们的过失而立即惩罚我们,并赐予我们这么好的政府、这么好的时代、这么好的社会、这么好的环境,我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在履行真主的命令,认真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心得,在此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7.
元代山水画     
《思维与智慧》2005,(6):i002-i003
前几期我们介绍了元、明、清时期的以梅、兰、竹题材的花鸟画,从表期开始我们将分别介绍元、明、清山水画。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支科虽仅有山水与屋木(一称界面)两种,但名山大川  相似文献   

8.
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境明,千里皆明》,是其"菩提系列精选集"的第三部。自序中有一段话,自道书名之义:"世界是如此隐晦暧昧,我们的心要像大圆镜,凡所鉴照,尽皆清明。"佛教有"大圆镜智"之说,以镜为喻,指可如实映现一切法的佛智。佛教智慧强调"如实",其实并无道德判断的意味。众生为无明烦恼所扰,如同明镜蒙  相似文献   

9.
一生如诗     
正人生不满百,总有几个时刻与诗结缘。第一时刻,是我们小时候唱儿歌。"你拍一,我拍一。"清脆明亮,天真自由,儿歌是诗意的开始。如同很多中国小孩,女儿很小就能背杜牧的《清明》。有一天,她问我:"妈妈,什么是词?"我说:"你看这首《清明》,我们要是重新断一下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此缤纷错落,就是词了。"  相似文献   

10.
介子推传说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勃 《管子学刊》2002,(3):83-90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这首谚语流传极广。关于戴柳的习俗,各处地方志中亦多有记载。如:明嘉靖刻本《尉氏县志》:“‘清明’,门前插柳,人各簪鬓。”明万历三十三年《嘉定县志》:“‘清明’,插柳于门,伐柳枝藏之,以为酿醋之用。”清乾隆四年《祥符县志》:“‘清明节’,男妇扫墓……妇女先归。攀折柳条,攒捆成束,载于车乘,归插屋檐,县佩节焉,下逮及犬猫不遗。”民国二十五年《阳武县志》:“‘清明节’,各神位及主前均供柳,并插于门上,曰为介子推招魂也……”民国二十四年《德县志》:“又,《岁时记》: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本地习俗皆于‘清明节’日行之。” 民国二十年《义县志》:“(清明节)前一日为‘寒食节’。又缘介子推于是日焚死绵山,后人哀之,插柳以招魂。”[1]  相似文献   

11.
坐忘铭     
正心为形之主,身乃神之舍。身安则神安,心明则神明。观乎人生,碌碌于追名逐利所惑者多;安分于抱朴寡欲无累者少。所惑者乃神之昏暗不明,所累者为心之骄躁难平。然何由得少惑少累?天隐子曰:简事收心,物我两忘。如此,惑者自明,累者自清。自明自清,神静心宁。知  相似文献   

12.
在晚明佛教禅净融合,旨归净土的潮流中,晚明四大师对于禅净关系的主张也不尽相同。被尊为净土八祖的袾宏是净主禅从,摄禅归净之立场,而德清更侧重于自力解脱,试图以念佛为对治禅弊之方法。而真可虽然并不否认净土法门的利益,但是从禅者的角度出发,以唯心净土消解西方净土。智旭出于对禅弊的深切忧心,立场则是消禅归净。因此,四大师的禅净关系论以其立场可以分为即以净土为旨归的"净主禅从"的袾宏及智旭一派和以禅宗立场为出发点的"禅主净从"的真可及德清一派。  相似文献   

13.
《古兰经》说:"我确已把智慧赏赐鲁格曼,[我说]:‘你当感谢真主。感谢的人,只为自己而感谢,辜负的人,须知真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可颂的。’"(31:12)经文告诉我们,真主赐予鲁格曼贤哲的智慧中,就有感恩一项,而且,要知道感恩对自己有好处;而不知道感恩的人,则对自己有伤害,会导致贫穷和声誉受损。《古兰经》还反复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感谢者,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感谢;辜负者[须知]我的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尊荣的。’"(27:40)经文中说此话的人是苏莱曼圣人,他同样告诉我们感恩能带来利益和荣耀。  相似文献   

14.
各位朵斯提:色兰! 尊大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你们要虔诚地、秘密地祈祷你们的主,他确是不喜欢过分者的。”(7:55)这节经文就是真主教导我们穆斯林如何做“都阿”。“都阿”为阿拉伯语的音译,其意有“呼唤、请求、恳求、祈祷”之意。而作为伊斯兰敦功修的术语,它的含义是祈求真主的赐予或是饶恕。  相似文献   

15.
农仆 《天风》1998,(10)
中国农村基督教会是上帝所赐予我们的广阔工场,她需要有忠心、善良、勤劳、有见识、有负担的时代工人来默默地耕耘、撒种、浇灌和收割。 农村教会要建立,培训合格、  相似文献   

16.
位于贵州省三穗县的苗族人民把清明扫墓叫“挂清”。  相似文献   

17.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我确已赏赐你常常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和伟大的《古兰经》。"(15:87)使者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他)在解释这节经文时说:"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主。它就是常常反复诵读的那七节经文和被赐予我的伟大的《古兰经》。"(布哈里圣训集)那么,称开端章(法蒂哈章)为"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有什么奥义吗?当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对  相似文献   

18.
刘红海 《天风》2002,(5):24-25
基督是教会的元首,如何在恩主的带领下活出信仰基督的生命,必须要有正确的信仰引导."端正我们的信仰"向今日基督徒提出一个实际的问题。面对主所赐予我们的大使命,怎样去完成.必须在处境中思考。"山村小明灯"给我们展现一所普通的农村教会在处境中见证福音的成功例子。 "让我重新认识三自"是一位海外赤子.经过海外信仰生活的实践.深感中国教会走"自治、自养.自传"道路的正确。河南许昌诚德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为社会办实事.使残障儿童找到了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9.
罗应忠 《天风》2013,(3):11-12
<正>"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作为基层教会的传道人,本着荣神益人、见证主名、让人了解福音的精神,我鼓励信徒积极参与家族的清明节活动,用我们信主之人的方法,尽量参与其中,以免被误解为不敬祖宗。201 3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我想就"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谈谈个人的理解和看法。"清明"一说,原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  相似文献   

20.
正是清明时节,返故里扫墓者甚多,从上海买票到浙江上虞不仅要排长队,三天后的票也很难买到。我们好不容易购得两张站票,已很满足,忽然售票员叫住我们,又换给两张坐票,我们真是喜出望外,暗想这是我们的因缘。这次我们千里迢迢,是应朋友之邀,征得普净莲社的住持释智正法师的首肯,从北京来到莲社。确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汽车到达蒿坝镇时,下起雨来,且越下越大,我们举目看到邮局,就进去想打个电话与莲社联系。女工作人员热情地很快接通电话,说山上马上有人下来接,询问电话费多少?说不用了,他们与莲社有很好关系。这令人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