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本世纪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颇丰,期间最有影响的人物当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现代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在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都得益于皮亚杰的先驱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皮亚杰理论的验证、补充和发展,皮亚杰去世后的近十几年来,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以下仅就下述3个重要的论题回顾一下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一是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二是关于认知发展的机制;三是关于幼儿对人类基本知识领域朴素理论的发生和发展的研究。2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阶段论和连续论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争论不休的经典问题,…  相似文献   

2.
蒋柯  李其维 《心理学报》2020,52(8):1017-1030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适应性和平衡化概念出发, 论证了有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进一步通过认知过程与生物学过程的“同构”, 建立了一种结构论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论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论、认知结构的建构论, 以及心理逻辑论等。皮亚杰的理论建构方法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 皮亚杰强调功能相对于结构的逻辑先在意义。功能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平衡化。因此, 皮亚杰的方法论是一种功能论。第二, 皮亚杰方法论的思想基础是辩证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一方面批判唯理论, 另一方面批判经验论, 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识论体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当今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研究中诸多“难问题”, 诸如“他心问题”、“归纳问题”等, 可能提供了元理论层面和方法层面的引领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儿童心理是如何发展的,在理论上存在一些争论。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就是一个迄今争论未解决的问题。有些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发展是连续的直线的增长,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发展的进程经历了一系列的突变,可分为若干个阶段。皮亚杰毕生从事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他认为儿童从初生到成人的认知、智力或思维的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过程,而是自然地可划分为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性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或阶段。每一阶段出现了和前面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表明了儿童适应环境的一种新方式。发展阶段论在皮亚杰的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完整的心理学体系的核心。这一理论对当代发展心理学有很大影响,许多学者还根据这一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教改实验。我们国家也有儿童年龄阶段如何划分的问题。因此,探讨这一问题有着理论的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十几年来,皮亚杰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受到挑战。(1) 阶段论方面。人们发现问题比皮亚杰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怀疑认知发展真有明确的阶段。心理学家要求弄清从一阶段是怎样转变到另一个阶段的。有人认为阶段只是表面的,若深入分析则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王瑞明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4):56-58,61
本文对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弗洛伊德的性欲发展阶段论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这四种最具影响的心理发展阶段论进行了比较和评析,找出了他们的异同,指出了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心理发展阶段论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儿童经济学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的新领域。章主要介绍了发展心理学家在皮亚杰“阶段论”和目前新兴的“朴素理论”两大埋论阵营中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开展儿童经济学认知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儿童经济学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的新领域。文章主要介绍了发展心理学家在皮亚杰“阶段论”和目前新兴的“朴素理论”两大理论阵营中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开展儿童经济学认知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杰出的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ean Piaget),一生致力于儿童智慧发展的研究。他所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体系深受国际学术界的推崇,已成为当代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中的主要学派。本文试对皮亚杰的结构论思想作一概略的评述。一、结构论是一种研究方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从一般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乃是一种发展的结构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是通过儿童主体的认知结构(从低级的不完善的行动格式到高级完善的形式运算结构)与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之间的同化和顺化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皮亚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他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道德判断力作为其理论的渗透点,通过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验分析,创立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在欧美各国的教育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论。 道德判断力图式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核心。科尔伯格首先从认知发展心理学角度去描述他的理论。他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发展是认知心理发展的一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人的道德发展与社会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后者的支配。因此,科尔伯格断言,人的  相似文献   

10.
态射的建构与发展:发生认识论的一种动态形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凤  林敏 《心理科学》2006,29(2):499-501,495
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认识的心理发生及其形式化。对于后者的研究,上个世纪30年代皮亚杰建构了“群集”结构来解释儿童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70年代又引入了数学范畴论来解释形式运算阶段的认知发展,再一次对儿童思维的发展与科学发展两者间的连续性给出了明证。数学范畴论是对数学对象的结构间变换进行形式化的一个数学分支,建构的思想以及对所建构结构进行转换是范畴论的本质,而其中作为范畴对象的态射与态射组合体现了其建构本质,且能最为妥贴地描述认识的动态发生与发展。新的理论建模将对应与转换揉合在一起更好地阐释认知发展过程中每一转换过程的机制与结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介绍认识发生过程中对应、转换的发展,以及所引入数学范畴论中态射的概念,来阐释认识发生中认知生成工具———态射———的建构与发展,以及认知结构的系统发展,从而对皮亚杰晚年这一形式化工作予以简单说明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世界从宏观上可分为自然界和社会,与此相应,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也分为两部分:物理认知(physical cognition)和社会认知(sovial cog-nition)。皮亚杰提出了一般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有阶段性的,阶段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即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一理论已被世界各国学者对认知——尤其是对物理认知——的研究所证实,而社会认知方面提供的论据还较少,主要是柯尔伯格对道德认知、塞尔曼对友谊认知的研究。社会认知的领域很广,其它方面的情况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以发生认识论者自称的皮亚杰不仅把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推向了一个新水平,而且给心理学的发展引进了一场范式的革命。皮亚杰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共性本质提供一个简洁而一致的解释,而且,以此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许多实验得到了大量有关数据,其中大部分支持皮亚杰的理论假设。然而,皮亚杰以结构建构论为基础的能力阶段模式本身,也是发展心理学建构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它本身也是处于不断的同化和顺应、不断的平衡化过程之中的。  相似文献   

13.
皮亚杰逻辑心理学的产生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所创立的认知心理学当今在世界上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目前很多人都承认,在皮亚杰学说的发展过程中,逻辑心理学的提出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即试图从基本理论角度,对皮亚杰逻辑心理学的产生及其意义加以回顾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目的儿童知觉—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儿童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之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特别重视知觉和运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感知—运动的协调活动所逐渐建构起来的最初的感知—运动水平的认知结构,是儿童日后认知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肯定了感知觉—运动协调活动在儿童最初的心理发展阶段即感知—运动阶  相似文献   

15.
方富熹   《心理科学进展》1984,2(4):21-28
众所周知,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心理学界中一直享有盛誉,故人们每当谈论起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认知发展时,不能不首先提到皮亚杰的名字。皮亚杰总结自己的实验研究成果,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皮亚杰学派的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这一理论在继承皮亚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开拓了皮亚杰理论未研究的领域。新皮亚杰学派在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就新皮亚杰学派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的研究作一介绍。新皮亚杰学派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关于儿童思维如何发展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发展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计划行为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著名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个体心理所发生的动态变化。本文从皮亚杰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了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模型的内部机制、理论变量的发展问题以及运用该理论进行行为干预的关键要点,希望能给研究计划行为理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科尔伯格提出道德认知发展概念至今,已经出现对道德认知发展的几种不同解释,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阶段论、水平论和认知图式论.本研究通过对一份道德判断测验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建立模型的实证方法,试图验证已有的几种道德认知结构理论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道德发展过程的确包含六个阶段,它们是按照一定顺序发展的.同时,道德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三个水平,并先后建立了三种不同的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19.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10,33(5):1026-1029
皮亚杰逝世已30年,但皮亚杰所创立的发生认识论研究不应走向历史。皮亚杰的理论遭到许多人的误解。遗传论和生物学化是两项最为不恰当的帽子。皮亚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家,心理学只是其研究康德意义上的"先验范畴"之个体发生发展的"方法论插曲"。发生认识论具有鲜明的跨学科性质,应该进行"发生认识论"与当代"认知科学"的比较研究。应正确认识理论生物学、结构主义方法论、代数工具和逻辑学在发生认识论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尤其应注重晚年皮亚杰运用新的意义逻辑(logic of meaning)和态射(morphisms)、范畴(categories)等新的代数概念作为形式化认知结构之工具的价值和意义。要深入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以"具身化"和"回归大脑"为特色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启示,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至少在两个方面可以明显看到这种联系:一是发生认识论中的"动作协调"及对由协调而产生的逻辑—数学经验的"反省抽象"这两个概念,表明了皮亚杰对心智具身性的卓越洞见;二是在皮亚杰所主张的"表型复制"(phynocopy)观点中体现的衍生论(epigenesis)和建构论(constructionism)思想,它们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动力系统理论之基本思想——所涉因素或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因果、相互塑造的对偶(coupling)关系而不是线性的单向因果关系——两者是完全一致的。皮亚杰及其发生认识论定会随着认知科学的未来发展而被"再发现"。  相似文献   

20.
李其维 《心理学报》1989,22(4):25-3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形式思维作为一种不同于具体运算的思维方式,在青少年和成人中是普遍存在的。皮亚杰认为,“形式思维的一般特征—它超出与经验事实直接有关的转换的框架之上,并且从属于一个假设-演绎运算,即关于可能的运算的系统”。实质上,这个系统是由形式运算构成的一种机能性的运转结构。它的运转是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