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渭祥 《天风》2023,(8):30-32
<正>教会内,有信徒与教内某人起了冲突,他认为既然冲突已经发生了,那就“走远一点”,采取“惹不起但躲得起”的态度,“反正一个礼拜就遇见一次,绕着走不就行了,如果绕不开就选择去别的教会做礼拜”......以为这样就可以逃避冲突后的结果,远离窘境。还有姊妹曾对笔者说:“我爱教会,也爱牧者。可是,请别让我与有些信徒互动,因为我‘伤不起’......”笔者的回答是:“姊妹,对你的这类想法,我可以尽最大努力去理解和同情,但我实在不能同意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守道 《天风》1996,(11)
目前,在一些农村教会中,把做见证作为崇拜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作见证”,就是让信徒在聚会时讲述一周来得到的主的恩典。这些教会的负责人常在信徒面前说:“不能埋没主的恩典,做见证的证明有信心。”因此,在这些教会礼拜时,当宣布“下边是做见证的时间”,气氛特别活跃,大家争先恐后发言,多是讲述自己  相似文献   

3.
如果,圣教会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那么主教、神父、修女们就是树林中那一棵棵伟岸挺拔的大树,而我,就是那林中的一棵小草。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呼吸着同样的空气、经历着一样的风雨,共沐着一样的阳光。于是,我就在树阴下、风雨中、阳光里一天一天成长。  相似文献   

4.
金微 《天风》2002,(2):53-53
《天风》编辑部: 我是辽宁教会的信徒,平时在合法登记的堂点做礼拜。有人对我说登记的教会不属灵,是属三自的,去那里做礼拜就是信三自,信三自不得救。我很害怕,信了一辈子耶稣,到头来却不得救,这是真的吗? 辽宁一信徒我国各地进行堂点登记,目的是为了让政府可以依法管理,使教会能够得到健康发展,怎么会不属灵呢?凡是荣神益人的事,符合真理的事都是属灵的。圣灵“就是真理的圣灵”(约14:17),“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  相似文献   

5.
从神学院的“圣山”下到教会工作已经整7个年头了。感谢神,教会广阔的工场让我学习了最简单、最基础而又最朴实的功课,这些都是我在书本上难以学到的。我想借此机会就传道人与教会治理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想法,并请教诸位牧养经验  相似文献   

6.
丁光训 《天风》2002,(6):22-25
“神学思想也要与时俱进”,这是时代赋予今日教会的使命。“荣耀的圣殿”让我们看见在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下的教会是如何建造的。“我是金陵人”让我们看见今日金陵学子感恩的见证。“路在我们的脚下”让我们看见上海郊县同工在3年神学思想建设中,对牧养挑战的回应。“彼此相爱万里情”让我们一同关注西部教会肢体的需要,伸出援助之手。“抵制六合彩的危害”让我们看见在个别地区教会信徒中存在的危机。“建章立制是加强教会管理的基础”向我们提出了教会建设的根本。  相似文献   

7.
恩惠 《天风》2005,(9):18-19
作为教会牧养工作的重要补充,培灵会有其特殊的作用。正如有人说:培灵会对有的人而言有时好像打“强心剂”一样,让人有了“起死回生”的经历。但如果教会不注重平日的牧养,只靠“培灵会”来替代其他牧养工作,则这个教会的团契生活必然是扭曲的。现在沿海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某些教会中流行建堂“攀比风”,有些教会负责人,举行“培灵会”请讲员也得进行攀比。在“为了让信徒多得帮助、多有享受”这样的理由之外,是否也带有“旧生命”中的“巴别塔”虚荣心理?看谁请的讲员“知名度”高,吸引力强?于是乎,你请外地的,我就请外省的;你请省外的,我干脆请国外的,似乎越远越好——  相似文献   

8.
加灵 《天风》2017,(9):38-39
主日清早,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正在跟一位弟兄谈话的牧师接起了电话。电话的另一边是一位姊妹,她问:“是某某教会吗?请问你们早上第二堂的讲员是谁?”牧师回复说:“你为什么要问讲员的名字呢?”她说:“因为我特别喜欢你们教会的一位牧师讲道,如果今天是他讲道,我就去你们那里聚会,不然我就在自己的教会聚会。”  相似文献   

9.
美国加州有位大学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在2003年的冬季大征兵中,被依法选中,即将到最艰苦也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去服役。这位年轻人自从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便显得忧心忡忡。在加州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便开导他说:“孩子啊,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会有两个机会,一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配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配到了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去担惊受怕了。”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门呢?”爷爷说:“那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  相似文献   

10.
雪峰 《天风》2017,(2):40-41
教会要的不是“决志”,而是“归主”圣诞节过后的几天,不断听到主内肢体分享的感恩见证,也不断看到教会网站刊出的特大喜讯,内容几乎相同,就是某某教会的圣诞布道中又有多少人“决志归主”。作为以传扬福音为己任的牧者,看到有人“归主”的消息,我当然会为之激动。然而,激动之余,亦有一些担忧。我在想,这些“决志归主”的人,  相似文献   

11.
老有所用     
一志 《天风》2001,(9):41
《天风》2001年第5期“教会应当多培养义工”一文,本人有同感。新的世纪,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老龄化的形势也在发展。50岁以上的职工逐渐退休下来,教会中老信徒也随之渐多。健康的中老年信徒老有所学应该学,老而有用应该用。进入“终生学习期”、“越老越要学、越学越有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腓1:9) 中老年弟兄姊妹在神学理论、圣经知识上相对比年轻人缺乏的,以致拦阻了信仰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志军  洪英 《天风》2006,(7):21
人们常说:“平安是金、健康是福”。但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还应加上一条, 那就是“同心是金”。人人都知道“同心”的家庭是最幸福美满的,教会就如同是信徒们的家,同心的教会才会蒙神喜悦,蒙神祝福,才能发展兴旺。  相似文献   

13.
在教会的历史上,教会的建立是从“自传”开始的因此我说在我国教会的“三自”中,自治和自养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自传,并服务于自传——传好和传得更好如果一个教会自治治得很好,自养也不成问题,却是没有传好,严格地讲,它将和社会上其它的社会团体没有什么区别了,这是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看,如果一个教会自传传好了,反过来也会使这个教会的自治和自养完全  相似文献   

14.
祝方欣 《天风》2002,(2):32-32
近些年因大环境的改善,基督教在我国发展很快,这是可喜的事。然而,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鱼龙混杂的现象。有些地区同样打着基督教的幌子,但在教宗教义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人为地出现分裂出新的宗派,比如:“东方闪电”、“地下家庭集会”、“因信成义”、“小门”、“哭喊”,还有“蒙头派”和“洗脚派”等。这些派别基本上读的是同一本圣经,但由于不是以正义分解真理的道,往往以断章取义或歪曲的方法混淆真理和神的道。在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群中颇有市场,很多人都相信他们的异端邪说。即使在城市里这些派别也照样很活跃。比如:某教会由于负责人出现经济问题,在领导成员更换的过程中,“因信成义派”乘虚而入,作了教会的负责人,教会  相似文献   

15.
“我的人生比我自己想象的都要顺利得多,我自己感觉到这个就是佛菩萨的加持。为什么佛菩萨能帮助你?因为佛教就是要让你的起心动念更加的纯正。如果你心中所想的都是为别人考虑,帮单位考虑,看起来你不考虑自己,可是恰恰你自己获得的东西就最多,那是别人反馈回来给予你的。”  相似文献   

16.
徐思学 《天风》2009,(11):7-8
在新约圣经中隐藏着不少宝贵的奥秘,在此我着重讨论金灯台的奥秘。 一、灯台象征教会的功用 教会在世界上就是一个发光器皿,如果不发光她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主对门徒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5:14—15)使徒保罗也对当时的教会说:“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腓2:15—16)教会的功能之一就是要成为世上的光,在这个社会中有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7.
李锡生 《天风》2002,(3):35-35
东阳基督教已近150年的历史,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会恢复圣工,东阳市政府在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工作是做得很好的,特别是落实教会房产政策,可以说是十分圆满的。所以在80年代初,教会呈现过一派复兴的新气象。但由于一批信仰根基不深的年轻人和信仰上有偏见的同工受到外来渗透“呼喊派”的影响,说什么教会要“维新”、“打倒老旧”,视年长的为“老先知”,“要捣乱基督教,直到组织没有了”,所以掀起了一股反三自的骇浪,诬“三自爱国组织是大淫妇”!甚至  相似文献   

18.
小草 《天风》2006,(20):45
一个神的儿女如果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该是一件何等美好的事情!可是,有太多的姊妹进入了事奉的盲区,忽略了这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以致使丈夫感到受了冷落,甚至最后产生“恨教会”的怨果。依然清晰记得朋友告诉我的几句话,那是几年  相似文献   

19.
张文华 《天风》2023,(7):34-35
<正>最近网络上有一个视频很火:在即将降落的飞机上,一个母亲与一个坐在靠窗位置的男子对话:“打扰一下,请问我们能和你换个座位吗?就是飞机降落那一会儿。因为我女儿很想看飞机降落时的样子,这样就会让她冷静下来。”男子嚼着饼干嘟囔着:“如果我说我不想换呢?我觉得给你女儿在人生中上一课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邵世洁 《天风》2006,(8):46
我是在18年前,从一本属灵文学书籍“海伦凯勒光辉自传”——《生活的故事》接受福音种子,进入教会。书中说:“我爱圣经胜过爱其它书,上帝是万物之主,四海之内皆兄弟,一时灵感通遍我全身, 在我的眼前展现出无数的奇景,我一觉醒来,欣赏上帝美与和谐的世界,腐朽化成了神奇;那看见而明显的是暂时的,那看不见内在的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