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评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问题在价值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和显著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评价问题的研究正不断深化,现将若干重要观点简介于后.一、评价的含义 一种观点认为,评价属于认识活动,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反映活动.但在具体提法上又有差别:(1)评价是主体以自身需要为基础,衡量客体意义的认识活动.(2)评价是主体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客体进行比较和判断从而得出一定结论的认识活动.(3)评价是对客体所具有的价值的确认,从质上和量上对客体价值的估量.(4)评价是主体对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反映活动.(5)评价是一定价值关系主体对这一价值关系的现实结果或可能结果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张秀华 《哲学动态》2006,1(12):42-47
考虑到工程活动就是从人类生存的现实出发,自觉依循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变革现存世界、创造价值,并通过价值评价进而实现价值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探究工程价值及其评价问题,以更好地指导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工程实践。一价值与工程价值一般认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效用关系,其基础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即人的需要。简单地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根据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状况和程度,价值被区分为正价值、零价值和负价值。工程价值是指工程活动及其成果满足人的需要的一…  相似文献   

3.
论中介客体     
论中介客体任平目前学术界研究客体问题的主导框架和运思模式都因袭了主体—客体两极哲学框架。这种框架的缺陷在于:它撇开了实践或认识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表现在客体观上,首先使主体性变成了唯一性、单一性和同质性;其次使主客体之间成为单一关系结构;第三使运行结构偏狭;第四使活动结果单一。新的研究框架应当是具有主—客与主—主双重关系结构的主—客—主框架。这种框架首先可体现出多极异质主体性;同时能涵主—客关系与主—主关系,使客体具有中介性和交往性;主体不仅与客体相互规定,而且与另一极主体相互规定。主—客—主框架,突现了中介客体的范畴。所谓中介客体,是指多极主体交往活动中的共同对象。诸多主体间借助于中介客体的联结,形成交互主体间性关系。客体作为上一代主体交往的结果,它又成为后一代人交往活动的条件。客体的规范性与主体间交往活动的创新性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中介客体范畴的提出将使历史观、认识论、科学观、价值论、伦理学乃至日常思维领域发生整体性的转变作用。如在历史观方面,把客体作为中介,即可把社会关系向实践转化。在生产实践中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即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这里社会关系是通过自然这个客体的中介作用而建立  相似文献   

4.
关于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商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果从1980年杜汝揖同志在《学术月刊》(10月号)发表《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算起,哲学价值论(或曰“价值学”、“价值哲学”)研究在我国已走过了16个年头。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仍未取得一个统一的定义。众多价值定义的提出,既是哲学价值论研究深入的标志,也表明了弄清价值是什么的问题已成为推进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关键。纵观国内的价值理论研究,可以看到,学者们大多是以“主体—客体”关系的逻辑结构来定义价值的。他们或以客体的功能或属性规定价值,或以主体和主体需要规定价值,或以…  相似文献   

5.
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关于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概念应如何定义的问题,国内学术界常有一些争议。我是不赞成“主客体关系模式”的,因为除了导致一种关于价值本质的效用主义解释之外,这一方法论模式还意味着对人的拒斥和消解,它使价值论研究丧失了人学的基础。用“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客体对主体的肯定”、“客体对主体的效应”等等来规定价值概念,最后都无法摆脱“价值即效用”的理论困境,这一点我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经作过相应的分析和论述。本文从批评“主客体关系模式”及其对人的消解入手,意在强调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恢复“人”的概念在价值论研究中的轴心地位,并尝试从入学的视角去探究和揭示价值世界的秘密,为理解价值问题提供某种新的思路。所论或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批评。  相似文献   

6.
论需要概念的理性实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确切地说是指人的需要)概念是哲学价值论的中心概念。无论把价值规定为“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或肯定”,还是规定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适应、接近或一致”,都把需要看成是建构价值论的立足点和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弄清需要概念的基本内涵对于正确理解哲学价值论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一)国内学术界尽管对需要问题有过各种研究和讨论,但纵观各种智智仁仁,笔者发现人们似乎更偏好于研究诸如:1.需要的性质(主要是说明需要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或是主客观统一的),进而论证其价值论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2.需要与“…  相似文献   

7.
认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它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但是,现实的认识活动,并非主体与客体简单的二项式构成和直接的两极对峙,而是一个由主体、客体、中介三大要素组成的动态复合系统。显然,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也就只能存在于三者相互联系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之中。撇开其中任何一项,要真实地、完整地把握认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应该在对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对认识中介的研究。什么是认识中介?其内涵规定和外延结构怎样?这需要从一般的中介概念谈起。众所周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而普遍联系的形式却是千差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特点李德顺同历史上和西方的各种价值论学说相比,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征,表现为:在理论上以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在实践上坚持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念。其中包括:实践唯物主义的价值理论。即以彻底的、科学的实践观点及其思维方式来考察价值问题,指出价值是人类特有的对象性活动中的普遍内容,是主客体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特定形态及其产物,是客体属性同主体需要和能力之间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统一。价值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之中,既不是与主体创造活动无关的自然本性,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或神秘意志绝对自由的表现。能动反映论的评价学说。即在区分价值的客观形态和主观形态的基础上,坚持用能动反映论的观点看待评价认识与客观价值的关系,从而在认识论层次上将评价学说与真理学说统一起来,同时也强调了评价、态度、情感的特殊性质和意义。人民主体论的共产主义价值观念。即以占人类绝大多数并体现历史发展方向的人民群众为唯一的、最高的价值主体,主张人民是一切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和享用者的统一,以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为现实的最高价值目标,以符合广大人民的利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需要、利益、价值评价则是联结主客体并构成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中介。需要表现入与外部世界(客体)的关系,是主体对客体能动关系的内在化。它包括人自我意识到的需要(明确的愿望、理想等),也包括人尚未明确意识到的需要(本能、意向、习俗等)。需要是驱使人活动的内在原动力。它既受现实世界的规定,又对现实世界作出规定,从而推动着人们进行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它是历史发展客观  相似文献   

10.
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王玉梁1993年9月6日至11日,由《人文杂志》、陕西省社科联和哲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师大哲学系、中国科技大学社科系、海南大学等14个单位主办的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出席会议的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共60多人,提供专著二本,论文40多篇。会上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岩崎允胤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德顺分别介绍了中日两国价值论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特点,接着对价值本质、价值创造与评价、价值与历史观、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和中日价值取向比较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简述如下:一、关于价值的本质1.价值本质问题是这次会议讨论最多的问题。与会者首先对哲学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展开了讨论。多数学者主张从主客体关系研究价值。这种思路又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主体性价值论或主体性人学价值论,主要突出主体性对价值的作用。另一种观点是主客体统一论,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价值不仅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持前一种观点的同志,一方面同意主客体关系说,另一方面又自称是主体论价值论,这是自相矛盾。前一种观点的学者则认  相似文献   

11.
实践交往:人类社会主体的群际功能互动张一兵在马克思的哲学新视界中,他始终是从两个逻辑视角去观察世界的:一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一是人与人的改造关系。前者,衍生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人在自己的物质创化中改变自然,进而创造出人工自然和社会客体,由此形成人新的周围感性世界。在后者,是主体际互动。人超于动物,因之人在面对自然中基于一种新的群体交往,人通过自身的总体结合力去改变对象,并不断改变和提高主体自身,以形成独特的社会层系;同时,人的整个生活都是以人与人的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基点,就是人的客观实践交往。作者认为,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这也是传统哲学解释框架长期以来一直忽略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按照马克思原初使用的意义域,实践交往(马克思多用生产交往、交往方式或交往关系)主要是指相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物质变换"关系。所以精确地讲,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存在交往关系,交往主要是指人类主体之间的特殊活动关系。在马克思哲学新视界中,构成人类社会生活基础的不是物,也不是人的自然存在,而是人在改造对象的客观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定场存在,即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之间  相似文献   

12.
朱清华 《世界哲学》2009,(6):107-115
近代以来人被定义为主体,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是一种表象关系,客体被主体所表象,主体成为思维和存在的中心。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表象关系又进一步变为控制关系。作为主体的人征服和控制世界,人自身最终也变成被控制过程的一部分,有失去自身的危险。海德格尔则打破了这种主体-客体对立的模式,重新构建主体性。他所说的主体是"在-世界-中-存在"的超越着的此在。海德格尔用此在的这种源始的存在方式解构了主客对立的主体自我,并说明了自我是此在操劳活动最终的"为何之故",此在本真的自我也是此在本真的"能在"。  相似文献   

13.
夏甄陶、刘奔、蔡祖鹏等哲学界有关学者近期在北京昌平举行了“实践理念”小型座谈会。与会者认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高屋建瓴地勾画了自己新世界观的基本思路以及与旧哲学的主要分野,这就是:在承认自然物质世界对于人类社会的先在地位的基础上,着力从主客体历史地相互统一的高度考察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及其本质,而这种现实统一的基础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但旧的唯物主义只从客体的直观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人们的周围世界,唯心主义则只从主体的方面去理解和把  相似文献   

14.
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评价,之所以众说纷法,其根本原因是在两大问题上的分歧和不同。一是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分歧,二是探讨经济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方法论不同。道德价值评价,是道德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所凝结抽象而成的道德价值评价标准对道德客体的道德价值进行认知、判断和评定的一种道德活动。因此,直接影响到道德价值评价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就是道德价值评价标准和道德价值评价方法。什么是道德价值评价标准?道德价值评价标准,是道德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所凝结抽象而成的一种价值尺度。在现代社会,以人为本、以…  相似文献   

15.
历史过程主客体问题的几点疑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如何正确划分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都有其存在的自然前提,同时又都是社会存在物。从历史观的角度确定客体的涵义的时候,它不等同于物质、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等范畴,而是指那些在现实中被纳入主体对象性活动的结构,为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所指向的那些客观事物。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象旧唯物主义那样从纯粹自然的意义上、从单纯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客体,而是从主体的能动的本质力量和对象性活动方面,从与主体一起形成活动结构并发生相互作用的现实关系方面去理解现实的客体。  相似文献   

16.
1999年8月下旬,由天津市委党校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价值哲学研讨会》在北戴河举行。来自全国的40余名学者与会。会议收到有关论文24篇。这次会议的重点是研讨价值哲学中的评价论问题,综观会议的论文和讨论,明显感到我国评价论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一、价值与评价。与会学者都认为,价值与评价的关系问题可以说是评价论甚至整个价值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规定着整个研究的方向。有学者具体研究了精神价值的实现与评价过程的同一性问题。精神价值就是客体属性对于主体精神需要满足的现实效应。从本体论上来理…  相似文献   

17.
自由的科学定义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们通过积极地摆脱和克服自然、社会、人自身客体的外在束缚,使主体与客体之间达到的一种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只有这种统一,才是积极的、崇高的、自由的。而主体与客体之间真善美的统一,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仅仅把自  相似文献   

18.
在各种价值关系中,不仅存在着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即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也存在着人与其自身的价值关系,即人对其自身的效用关系。在人与物的价值关系中,人是价值的主体,物是价值的客体。而在人与其自身的价值关系中,主体与客体则聚于一体,人既是价值的主体,也是价值的客体。人与其自身的价值关系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即社会主体、群体主  相似文献   

19.
实践作为人变革、改造客体的自觉活动,必定伴随着人的思维、认识活动。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变革客体的物质活动与实践活动主体的思维、认识活动总是统一于同一过程的。实践主体的思维、认识活动决不可能游离于实践活动之外。相反,实践活动正是在主体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展开、进行的。实践活动运行的方向、方式、过程及结果,一方面固然受制于实践客体的结构、属性、特点等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则受着主体思维方式的支配、控制和调节。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从功能上讲,思维方式是实践主体认识客体的观念出发点,是主体把握客体的内在尺度。从结构上讲,它包括经验、知识、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这些因素交织、统一在一起,对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控制和调节作用。实践活动从其展开的程序上讲,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即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的决策活动、实施实践方案的执行一操作活动和对实践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孔子和托马斯·阿奎那生活的年代相隔几近一千七百年,但是他们思想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制度本质上相同,这使他们的思想体系必然有相同之处。但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和欧洲中世纪文化上的重大差异,又造成他们理论上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就他们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即爱的观念,加以分析比较。爱的概念,从价值论角度而言,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爱是人对物的一种肯定,因为物满足人的物质或精神需要。二是个体的人作为主体与作为客体的群体、或者其他个体的关系,爱是人对人的一种肯定。个体的我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