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饰是绘画的审美特性。从造形、色彩、肌理来解读装饰语言,尝试将装饰性绘画语言运用于水彩画,追求二维平面的秩序感和稚拙美。  相似文献   

2.
郑黎 《美与时代》2005,(9):24-25
现代绘画与设计中对图形的运用均是将其符号性特征进行组合,但二者又有鲜明的差异.设计应该从绘画中受到启迪,而绘画也可以吸取设计的精华,丰富其创作.  相似文献   

3.
4~7岁儿童绘画摹写的语义编码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甦  李文馥  王丽 《心理学报》2003,35(1):76-83
以二维模型为主对儿童绘画编码特点及发展进程的探讨。研究对象为4—7岁儿童,按年龄分为4组,共163人。主要实验有二:一是选择同一实物的三维和二维两类模型让被试摹写;二是选择语义熟悉程度和语义多寡不同的二维模型让被试摹写。个别实验,实验顺序随机安排。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对维度不同的模型绘画编码具有共同的特点,表现出三种编码形式:其一,将模型的各构件分离,各自独立编码;其二,依模型的典型特征编码;其三,按各模型真实形象编码。儿童对不同维度模型绘画编码发展的进程不同。对二维模型绘画编码水平和发展速度比三维模型提早1年。模型语义的多寡及熟悉程度影响儿童二维模型绘画编码。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绘画是以印象派为始端,除抽象绘画以外对自然延伸的绘画。现代绘画中抽象因素总以其独特的方式大量存在,其中抽象因素之图形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通过艺术作品要素分析法,展开对现代绘画里抽象因素中的图形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阴阳学说认为,一切存在物皆分阴阳,且具有阴阳对待、变化、和合的关系。风水学以《周易》为体,以“气”为核心,阴阳为两翼,在阴阳思想与“生气”思想结合的基础上,按《周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取象方法分别进行阴阳取象,可得出“理气风水立体时空察气体系”和“峦头平面空间察气体系”两大风水体系。  相似文献   

6.
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老子》第二十八章)老子告诉了我们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基本原则。世间万物都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和存在的道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相互和谐而存在,体现了中国文化相互关照的和谐精神。“计白当黑”是传统文化精神在中国画中形成的一种绘画观念。现实中的“白”就是“白”,“黑”就是“黑”,这是普通人共同的认识,虽有黑白不分者,纯属是有眼无珠的强词夺理和品质恶劣所致,这与绘画创作的计白当黑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计白当黑在绘画中是艺术行为和艺术把握,是高尚的文化活…  相似文献   

7.
写实绘画的描写来自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一步一步加强了对客观真实的探知。同时,人文、价值、情感等由人的成长而建立的主观意识形态也影响着人对真实的感受。画家们由此出发,利用人感受万物的知觉,在二维平面“欺骗”观者的知觉,以达成写实绘画对真实的描写,而画家不同的观察方式又影响着其绘画方式,因此呈现出写实绘画史上群星璀璨的作品。从客观与主观的视角,揭示写实绘画对真实的描写方式,也在美学方面探讨写实绘画的艺术价值,相信写实绘画对真实的追求,无论是在过去、当今,还是未来,都拥有着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美术鉴赏教学对于中学生读图能力的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理解图像、掌握正确的读图方式,才可以在图像信息时代生活得如鱼得水。美术鉴赏教学对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理解绘画作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式,才能在信息时代准确地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为学生对当代绘画作品的理解及正确读图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通过中国绘画学习与普通高中美术鉴赏课读图能力培养,能够锻炼与发展学生的视觉思维,提高审美对象的视觉感受力以及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9.
李红  高雪梅  郑持军 《心理科学》2002,25(2):234-235,230
1927年Luquet提出了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理论.阐释儿童绘画的所知所见,是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方式:幼儿的绘画因“理智的写实性”画所知的多,到8、9岁因“视觉的写实性”开始画所见。这一理论的提出.突出了儿童绘画的“知”“见”矛盾,从此引发了研究者们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上,画面的时空表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多视角、连续的时空表现形式、题材内容及文化内涵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彰显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时空观的民族特色和美学特性,对深刻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文化视觉和艺术精神有着很大的帮助,也利于从理论上揭示中国传统绘画特殊的时空表现方法对绘画发展的独特贡献,在一定意义上对中国绘画创作理论的研究也很有裨益,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传统绘画精髓的传承和借鉴,将其灵活运用到现代中国绘画的创作中并不断地开拓和创新新的艺术形式,能给现代绘画艺术寻求根基和走出困境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周奇辉 《美与时代》2014,(2):122-122
伴随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时代的更迭,艺术的蕴含和门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摄影这种艺术门类起源于源远流长的绘画,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从绘画中获得汲取、交融、竞争、帮助,壮大成一门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摄影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获得了不同于绘画的自己特有的特点和形式。摄影与绘画都是一种二维平面造型艺术形式,二者艺术表现言语是同质的,然而又呈现出它们自身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个“不传播不存在”的信息时代,人类的生活正被广告视觉形象紧紧包围。在广告设计中,图形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图形语言作为广告设计中的重要表现手段,已经成为广告设计的核心内容。做好图形语言的研究,对于中国广告设计的发展和与世界广告业接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旨在以四维性视角理解和诠释现代建筑,着重建筑时间维度的相关阐述。以西方现代建筑的现代化历程为线索,探讨了建筑的四维性(时空性)与西方现代建筑的关系:从二维性中觉醒——脱胎"古典";寻求三维性的回归——探索"现代";走向四维性——多元和谐共生的有机体。文章最后指出以四维性视角看现代建筑,才能够真正领会到:物质与精神、艺术与科技、人文与自然的结合是现代建筑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4.
“散点透视”,作为一种绘画技法,亦可用于诗歌创作。诗人所遵循的“散点透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解成几个局部,以局部的幻觉三维共同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从而传达出作品的”象外之象‘,“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15.
杨丽 《美与时代》2004,(4):34-35
塞尚是用“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和“几何构成方式”的艺术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艺术观念,在画家和观者面前展现出全新的艺术观念与境界。它的绘画一直影响了西方近百年来的现代美术,塞尚对现代绘画所产生的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不愧被人们称之为 “现代绘画之父”。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美学与绘画艺术的内在品质,而“物我两分”代表了以理性、思辨为特点的西方美学与绘画艺术,由此可见,中西方在认识论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分。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西方的绘画理念不是绝对对立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分析“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的文化内涵,对中西方绘画理念的异同进行辨别,并在前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天人合一”与“物我两分”两种思想的现代价值,以期为现代绘画实践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林荫 《美与时代》2006,(12):39-41
徐渭的绘画独出心裁,极富“情”性,感人至深。他的绘画是对他本人坎坷人生、不幸遭遇的真情写照,也是对社会巨变、时代思潮的突出反映,更是其“中也者人之情也”理论在艺术实践中的淋漓体现,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以线条为载体的意象线描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和独特性。作为绘画、设计造型的基本手段,在二维平面上通过线条的交织并置可以抒发作者的艺术感受。通过对意象线描作为设计语言的分析,重点阐述了对意象线描的理解以及作画时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礼义廉耻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义廉耻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意义樊婧王引兰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礼义廉耻又称为“四维”,出自《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明清之际顾炎武也曾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维”即“纲”的意思。可见在中国...  相似文献   

20.
自从西方绘画艺术诞生之后,在平面媒介上就开始致力于呈现二维或三维图像,油画艺术也一样。在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过程中,视觉平面化的呈现与油画艺术的造型元素、构图元素、色彩要素等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文章将会对油画艺术中视觉平面化的呈现给予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