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婆媳之间     
在众多的伦理关系里,最难相处的是婆婆与媳妇的关系。 在封建社会里,婆婆在媳妇面前拥有绝对的权威,媳妇只能看着婆婆的脸色度日。特别是新媳妇初到婆家生活,尽管处处小心谨慎,都免不了被婆婆数落一番。我小时候很喜欢唱一首广东歌谣:“鸡公仔,尾弯弯,做人媳妇真艰难,朝朝起身都话晏  相似文献   

2.
无言的爱     
正结婚成家三年,我和婆婆想拌嘴、红脸都难,不是说我们关系有多"铁",主要是我们两人言语不通。婆婆是壮族人,平常吐出口的话全是壮语,汉话一句都不会讲。八十岁的老人出过最远的门也只是居住地所在的乡村小镇,但镇上交流的语言还是壮语。记得第一次去老公家,婆婆与老公的哥嫂们站在大门口迎接我,瘦小的婆婆夹在人群里冲着我无声地笑,笑容里带着一些腼腆。都说丑媳妇难见公婆,而此时婆婆的位置却与  相似文献   

3.
孝道     
赵阿姨是个孝顺的媳妇。我刚搬来这个院的时候,见她每天给老太太梳头、喂饭、说笑话逗老人开心,就想:老太太真有福气,这闺女没白养。日子久了才知道老人是阿姨的婆婆。  相似文献   

4.
这是发生在皖南山区一个小村子里的真实故事。 这天,王婆婆的小媳妇云对其大媳妇花神秘地说:“我发现婆婆的右眼有视力,婆婆不是全瞎。”大媳妇花似乎很惊异,且批评弟媳说:“婆婆眼睛看不见本来已经很痛苦,你这么说,婆婆听了会更伤心。”云的脸霎时急红了,对大嫂说:“你错怪我了,我的确看到婆婆在房间里看公公的遗像……”这时,大嫂花打断了云的话,“别说了,全当没看见。”说着暗暗告诉云,她和另外几个妯娌都知道婆  相似文献   

5.
理解圣言     
许多教友在给别人解释信仰时,遇到一些抽象的东西,经常这样含糊其词: “你信就行了,具体解释也解释不清楚。”无形中在有信仰和无信仰的人中间树了一道栅栏。如果无信仰的人感觉自身不需要费神费力去逾越,那么一个救灵的机会也就错过了。如何消除栅栏?需要我们明白信仰是可以言说的,而且还是可以说得清楚的。耶稣既然以圣言化身成人,那么  相似文献   

6.
量景蔚 《天风》2009,(1):55-56
今天是我回家的第一个晚上,我躺在宽大而松软的床上,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心中突然觉得酸酸的。我想我有很久没有睡过这样的床了,也有很久没有这样静静地想了。原以为这样的夜会使我沉沉地睡去,可脑袋中对于往昔流浪的沉痛记忆却迫使我去想一些从前从不会去想的问题,比如说自己年少的轻狂、叛逆与绝情等。  相似文献   

7.
女人可以嫁到男方做媳妇,男人也可以上门做女婿。近年来,从妻居——一种不同于古代“入赘”的家庭新组合方式在都市兴起,据对北京、沈阳、上海、南京等城市调查,从妻居的家庭在青年夫妇中已占到21%。做媳妇有做媳妇的烦恼,当丈夫也有当丈夫的苦恼,“嫁”给女人的丈夫们心里也有千般感慨万般滋味。就象亲儿子伟和敏恋爱两年,两情相悦,水到渠成,开始为结婚作准备。伟兄弟二人,大哥已婚,没房子,住在父母处。大嫂几乎天天同婆婆吵架。本来就拥挤的房子也实在挤不出  相似文献   

8.
张华 《天风》2010,(1):42-43
<正>屋檐下有一个女人,就是"安"字;屋檐下若是有两个女人,就难以安宁,这两个女人就是婆婆和媳妇。社会学家根据长期调查研究发现,我国8对离婚夫妇中,有4对是由婆媳矛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5,(6)
<正>有时我们会听闻,一些做妻子的有这样的烦恼:结婚后与公婆住在一起,婆婆随意进出已婚儿子的卧室,一点也不觉得尴尬。更有甚者,每晚儿子和媳妇睡着之后,还要进来亲吻一下儿子,才能入眠。当婆婆成为夹在夫妻之间的"第三者",或遇到"未断奶"的丈夫,怎么办?雅各也曾生活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不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因他觊觎哥哥长子的名分己久,甚至在母亲安排他行动之前,已用一碗红豆汤换得长子的名分。然而,他盗用哥哥的名义夺得父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巫觋文化,但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又必须从巫觋文化中摆脱出来,融入儒道释三教文化,同时主动依附封建政权,争取朝廷的封赐,走正统化的道路,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福建民间信仰为例,对民间信仰的“去巫化”和“正统化”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去巫化”的主要途径有三条:即给神明编造新的家世、重新塑造神明的形象和披上道教佛教的外衣;“正统化”的基本策略也有三:即争取朝廷的封敕或赐额、尽可能与帝王攀上关系、显灵帮助官兵打胜仗、靖国保民等.论文指出,民间信仰的“去巫化”和“正统化”是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必然产物,对于民间信仰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甚至决定着民间信仰的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11.
我最早知道树的用途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可能是在自然课的书本上吧,那时,我知道了树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可是树为什么有此功用,当时却不知道,它的真正意义也不明白,更不明白它的神学意义以及如何从信仰的角度去看待它。我对神学和信仰对植物的认识也是始于近几年的学习和思考,本文就是自己的学习和思考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愿与主内的朋友们一道分享。另外,本文虽名曰与树有关,实则并不仅仅是树,而将是指所有的植物。植物也同信仰和神学有关吗?人们或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在国外,我想人们就不…  相似文献   

12.
虎毒不食子     
西汉时,颍川有一家广有田产的大户人家,父母去世后,兄弟二人同住在—个院子里,没有分家.兄弟二人结婚多年均未生子,这一年,兄弟二人的媳妇都怀了孕.十个月后,二媳妇生了个胖小子,大媳妇却生了个死胎.大媳妇早就存心独霸家产,于是一声不吭地把孩子偷偷埋掉,并且放风说自己也生了一个儿子,还每天装成在家喂养孩子似的.几个月后,大媳妇派自己的贴身丫头捎话给老二媳妇,说自己身体不好,又很想看看老二的儿子,请老二媳妇把孩子抱过去让她看看.为人忠厚的老二媳妇也早想看看哥嫂的儿子.于是就抱上自己的孩子到大嫂房里去.可谁知过去以后,  相似文献   

13.
恩佑 《天风》2019,(11)
<正>好看的小品和电影中,总少不了一些误会的桥段——婆婆误会媳妇、儿女误会父母。误会,令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跌宕起伏的色彩,观众也会印象深刻、直呼过瘾。然而,若是在生活中遇到误会,作为当事人可能很难直呼过瘾,圣经中的哈拿就曾遭遇这样的窝火事。旧约《撒母耳记上》1章9节至18节记述了"哈拿和以利"  相似文献   

14.
冀慎杰 《天风》2002,(5):40-40
陈慧丽姊妹今年41岁,是浙江省鄞县洞桥镇耶稣堂的信徒。提起她,教内教外、左邻右舍的人无不交口称誉“介好!”(宁波方言“非常好”的意思) 一、孝敬婆婆的好媳妇陈姊妹的婆婆朱小娥长辈是一位信主30年的老信徒,信仰虔诚,灵命丰盛。在婆婆的言传身教下,陈姊妹于1988年归入主内,从此,她与婆婆同走一条路,同拜一位神。在奔走天国的道路上,婆媳二人彼此相爱,彼此勉励,心心相印,同甘苦、  相似文献   

15.
每次别人做错了事情,婆婆总会把别人说一通,等到她自己做错了事情,也会找各种理由迁怒于别人。有一天晚上,婆婆来我们房间拿垃圾,开门出去的时候小宝正趴在门后面找东西,一开门正好把小宝的手给夹了,小宝大哭起来,婆婆开始怪别人,一会说小宝谁让你在后面的,一会怪我们门后面挂了太多衣服,……我赶紧让老公带小宝用冷水去冲洗被夹的手,然后我对婆婆说.  相似文献   

16.
正有一天,我坐在沙发上,做着针线活,屋里静悄悄的,心只在一针一线间穿梭……我忽然觉得,很久很久没有这样坐下来——身心皆安。这一刻,眼前的电视机关着,黑色的屏幕显得这样亲切,拒绝了一切剧目,我曾想通过电视画面去旅游的心彻底收回。现在,我哪里都不想去,我要静静地待在沙发上;眼睛疲劳时常常青睐的收音机,这会儿也静静地躺在  相似文献   

17.
孙长征 《天风》2008,(9):6-7
耶稣用建造房屋的比喻来说明信仰的根基,那些真正去行主的道,实践耶稣话的人才会有坚实的信仰基础.这样的信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挫折,也不会动摇自己的信仰.就像将房子盖在了磐石上面,雨淋、水冲、风吹都不会动摇房子的根基.  相似文献   

18.
刘建权 《天风》2002,(5):31-31
神学是教会的方向,是信仰的旗帜,是时代的语言。所以神学应深入到教会生活中去,深入到信仰实践中去;要联系教会的弟兄姊妹,要联系一切关心、支持我们神学思考的人民群众。每一个愿意参与神学思考的人,首先必备有积极的人生观、高尚的道德品质;必备有坚持团结甘愿接受批评的可贵精神,必备有各种科学知识修养和神忠心仆人的立场;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所建设的神学才能指明教会方向,才能是信仰的旗帜,才能充满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19.
劝君莫抱怨     
时下,我们走到许多地方,常常会遇到这样抱怨的怪现象:在上下级之间,当领导的埋怨下属不积极行动,当下属的指责上级犯官僚主义;当教师的总抱怨自己学校怎么怎么不好,而学生又总是抱怨哪个老师怎么怎么差劲。即便在家庭里也少不了抱怨的情景,丈夫埋怨妻子,母亲责怪儿子,婆婆不满意媳妇,女儿对老爸有意见,如此等等。当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统一体,在其运动的过程中有些磕磕碰碰,烦闷、不快,也在所难免。问题是,总是抱怨别人或环境,不说对别人,就是于我们自己、于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也实在是徒劳无益的。抱怨有什…  相似文献   

20.
逢年过节,我们彼此都要说上几句祝福的话,我也不例外,我就收到了不错的一个短信,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短信是这样的: “人生无需惊天动地,快乐就好;友谊无需甜言蜜语,想着就好;金钱无需车载斗量,够用就好;朋友无需遍及天下,有你就好。”这几天,我去看望了几个在病苦中的教友, 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给我的触动很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