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羌族开天辟地神话是羌族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羌民对天地形成的朴素看法,揭示了神话与宗教文化的内在联系。本文对羌族开天辟地神话《造天地》《阿补曲格创世》《狗是大地的母舅》《狗头盘古造天地》进行考察,认为四则神话在内容和母题上既有共性又有特性,这些共性和特性体现出该类神话在宗教文化、色彩象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羌族神话史诗《羌戈大战》描绘了岷江上游古羌人迁徙的历史图景,是我们研究羌族宗教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从宗教人类学的视角观察,神话史诗的形成和发展与古羌人的宗教信仰习俗相关,神话史诗的情节内容与古羌人的信仰心理密切相连.通过对羌族神话史诗《羌戈大战》的文化解读,对追忆古羌民族迁徙历史图景与信仰心理、保护其珍贵的文化传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羌族原始宗教与羌族社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羌族原始宗教与羌族社会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在社会教育这一社会生活的重要领域里,原始宗教的主要表现。探讨了羌族原始宗教对羌族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指出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羌区社会生活的变化越来越显著,显示了羌族精神生活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羌族民俗宗教中的宇宙观、神灵、宗教从业人员、生命仪式、节日、传说等方面都有苯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出苯教与羌族民俗宗教交融的两种特征,一是羌族原有宗教形态与苯教的交融,一个是苯教与羌族社会文化的融合。苯教与羌族民俗宗教的交融不仅表明苯教在羌族社区传播和扎根的实践模式,也体现羌族吸纳、整合外来文化的主体性。苯教对羌族民俗宗教的影响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当今社会中多族群多文化地带宗教文化交融特征、文化话语以及苯教的传播与发展都有积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5.
媒体扫描     
《天风》2009,(10):39-39
【中国宗教网报道】2009年9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经典中国,辉煌60年》栏目中播出《我国宗教进入了和谐发展黄金时期》。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各宗教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在促进经济建设尤其是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新中国建立前,羌族社会虽已进入封建制,但羌族地区仍普遍地保留着原始宗教的痕迹。羌族原始宗教产生于羌族氏族制社会,是作为羌族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而出现的。尽管羌族原始社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由于宗教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加上其他人为因素,故羌族原始宗教得以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7.
书讯一则     
正《中国本土宗教研究》创刊主编:王卡、汪桂平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年1月《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王卡、汪桂平主编,作者包括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本辑内容包括创刊前言,以及名家论坛、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研究动态五个栏目,主要有熊铁基《再论道教的神仙信  相似文献   

8.
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中国民间宗教派之一“罗教”的思想体系的著作,《罗教·佛教·禅学——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近日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徐小跃教授。罗教是明清两代重要的民间宗教之一。明代正德年间,山东人罗梦鸿(道号罗清)(1442—1527)创立了该教,在中国(特别是北方)下层民众中广泛流布,后世门徒奉罗清为罗祖。罗清创制的五部经典《五部六册》为罗教的宗经宝卷。徐著系作者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该书以揭示《五部六册》的文本内涵及与佛教、禅学的内在关系为重心,探讨了罗祖的悟道进程…  相似文献   

9.
理县蒲溪乡羌族原始宗教调查钱安靖羌族无文字。羌族释比作法唱经全由师徒口传心记。按所做法事性质的不同,唱经分为上中下三坛。上坛法事为神事,中坛法事为人事,下坛法事为鬼事。本文介绍四川理县蒲溪乡大蒲溪寨老释比王真元部分上下坛经。作者钱安靖,1927年生,...  相似文献   

10.
羌族原始宗教今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原始宗教今昔钱安靖羌族自称“尔玛”,“日玛”或“尔麦”、“日麦”,意为本地人。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汉川、理县、黑水、松潘、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的北川县以及贵州省铜仁地区的石肝、江口等县。人口有103300余人,其中四川...  相似文献   

11.
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作者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当年第5期)上发表了《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一文。该文的核心内容“宗教四要素说”是作者二十多年来从事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心得。从那以后作者对这个问题的许多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思考,虽仍然坚持“宗教四要素说”的基本思想,但也发现原文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宗教四要素作为宗教学基本范畴的内容及其逻辑结构,认识上尚有误区;又如宗教四要素说对各种具体宗教史有什么意义?宗教为什么是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宗教如何发挥其社会文化功能?这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问题,也未得到应有的讨论。为此,作者在1987年文章的基础上作了重大的修改和发挥,写成此文,并首先发表在韩国汉城大学宗教学研究会主办的《宗教学研究》第13集上(译成韩文)。现应本刊主编之约,将此文在本刊全文发表,以期引起本国同行的关注,展开对这个重要学术问题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2.
羌族宗教祭坛是羌族宗教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由石塔或石堆、白石、神旗、杉树枝或杉树杆、羊角或牛角等物体构成,它们各有不同的内涵,与相应的信仰和仪式相联系。同时这几种表现不同功能的物体及其包含的内容又彼此交织成一个网络,形成一种整合的宗教文化现象。这种整合的宗教文化现象,在阐释羌族宗教文化的功能上意义重大,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住羌族宗教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宗教研究与创新意识金泽在2007年6月26日《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上发表文章《宗教研究与创新意识》。作者认为,全面研究宗教在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重在创新。这一研究能否为党和政府、为社会各界提供一套较有价值的理论和战略谋划,关键在于它能够提出哪些新问题、新思路和新策略,在于将国内外的一切经验和优秀的理论成果与中国的宗教实际相结合,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相结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三个  相似文献   

14.
笔者根据《勒俄特依》、《祭祀因由经》、《彝族历史谱牒》等彝文典籍的记载 ,对凉山彝族宗教的起源 ,和历史上著名毕摩大师的活动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5.
陈茉 《宗教学研究》2001,(3):115-118
儒学究竟是一种社会伦理还是一种宗教,在学术界有一定的争论。本文以儒家经典《论语》为对象,考察了其中的天命观、神灵观,认为儒学有对神圣物的明显的信仰。因此,儒学是宗教。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为了支持宗教学研究,反映宗教学学术研究成果,宗教文化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宗教学博士文库》。《宗教学博士文库》由黄心川、陈红星主编,首批推出的作品有:《大梵与自我──商羯罗研究》(龙达瑞著,导师:黄心川)、《神圣与世俗——南传佛教国家的宗教与政治》(宋立道著,导师:任继愈)、《明清之际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论》(唐大潮著,导师:卿希泰)和《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学思想研究》(董群著,导师:石峻)。19世纪下半叶,德籍英国人麦克思·谬勒首先提出了“宗教学”的概念,过了100多年后,“宗教学”已经…  相似文献   

17.
《民间秘密宗教经卷研究》简介北辰作者喻松青,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宗教的主要研究者之一,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她参加过任继愈教授主编的《宗教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初版)“中国民间宗教”词目撰写工作。后发表这方面的论文多篇。1...  相似文献   

18.
<正>张荣明先生是宗教思想史和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专家,目前已有《殷周政治与宗教关系研究》、《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中华国学》等专著问世,表现了作者对于宗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其中《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系统梳理了中国宗教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读后使人颇受启发。该著  相似文献   

19.
一、宗教“四要素说”的提出和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发表吕大吉教授《宗教是什么》一文,文前的简介说:“1987年作者(按:即吕大吉教授)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当年第5期)上发表了《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思考》一文,该文的核心内容‘宗教四要素说’是作者二十多年来从事宗教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心得。”同年夏天,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于辽宁兴城举行的学习马列研讨班上,吕大吉教授作了关于宗教本质问题的中心发言,其发言也说,“四要素说”乃是自己从事宗教研究二十年的基本成果。据会上、会下得到的消息,吕教授这…  相似文献   

20.
<正>王卡、汪桂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1月《中国本土宗教研究》为集刊,包括名家论坛、经典解读、历史钩沉、田野调查、研究动态五个栏目,对中国本土宗教发展史上的教派传承、道经问题、道教科仪、民间宗教和神仙信仰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本期有《名家论坛早期道教的神学观念》《中古道教"三师"考》《明代昆明真庆观兴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