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爱县北石涧村李氏家族对丧葬仪式,自古至今备加重视。在北石涧村的丧葬仪式中,佛、道并没有截然分开,而是呈现出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趋势,表现出佛、道兼具、合二为一的特点。丧葬仪式中的音声与整个仪式过程紧密相联,实现着生者、亡魂、神灵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沟通着生者之间的交流和亲友、邻里之间的和睦之情。通过对北石涧村丧葬仪式的实地考察,对信仰、仪式和音声进行重新阐述,以揭示其丧葬仪式符号所体现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20日,由湖南省佛教协会主办,宁乡县人民政府和湖南沩山密印禅寺承办的“2005中国宁乡首届国际佛文化节”在湖南宁乡市举行。宁乡是中国禅门五宗之一的沩仰宗发源地,在大沩山的密印禅寺是沩仰宗的祖庭,唐代沩仰宗创始人灵祐禅师(771-853)曾长期在此居住传法。“中国禅·沩仰论坛”是国际佛文化节的一环,有20多位教内外学者参加,围绕“沩仰宗与中国禅宗文化”的中心议题发表论文并进行交流。论坛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宣布开幕,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教授主持。宁乡市委书记虢正贵同志和前来出席文化节的香港佛教联合会…  相似文献   

3.
十王信仰与佛道及民间宗教关系密切,深度混融普及于丧葬文化。由经本依据发展出十王画塑,结合仪轨法事,普遍流行于社会各界与诸族民众。瑶族接受道教并结合自身传统,形成独特宗教文化习俗,国际学界已有很多成果。本文因见到广西盘瑶《斋经·十王科》与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出相地狱还报经》内容相符,其间还有佛道《十王还报妙经》与《十王还报谈经》相连,而《出相经》画作与瑶族十王画也有对应。因撰此文考论其经科与画作之关联。  相似文献   

4.
正唐代高僧义净因"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于咸亨二年(671)十一月"附舶广州,举帆南海",历经二十五年,周游三十余国,求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归国后,义净先后在大福先寺、西明寺、福先寺、荐福寺等寺院翻译佛经。义净西行求法,意在佛律,冀望通过整饬戒律,矫正时弊,因此,他"虽遍翻三藏,而偏攻律部"。然而,由于唐代戒律之学在道宣等人的倡导下,已形成"《四分》独尊"的局面,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典并没能在中土得到弘持。在义净翻译的众多佛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有"诸经之王"之称的《金光明最胜王经》。  相似文献   

5.
王孺童 《法音》2009,(2):58-59
本刊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长吴立民先生,因急性心力衰竭,于2009年1月31日19时10分在湖南逝世,享年82岁。吴立民先生,号吴明,1927年出生,祖籍湖北省阳新县。5岁丧母,被人收养,后被送往武汉孤儿院。抗战时武汉沦陷,孤儿院解散,遂流落街头,辗转长  相似文献   

6.
陆王心学修身进路一向收摄于"本心""良知"维度,为对治"师心自用""认欲作理",既极力彰显"省过"工夫,又强调"圣经"于"吾心"之"触发""栽培""印正"义以及"从师亲友"于"成己"之不可或缺义。在"自立""自信"与"从言""从师";"自省"自察"与"交互之检视";"折诸心""信诸心"与"折诸圣""信诸理"三种张力之间,心学工夫论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原道》2015,(1)
宋代处于传统社会转型期,以儒家伦理为指导思想的国家法律与民间风俗常有冲突,并尤其体现在士庶丧葬领域。面对冲突,宋代统治者一方面制定严格的"士庶丧葬法",另一方面以和缓的方式执法。宋代"士庶丧葬法"包括律典正文、士庶凶礼和应时诏敕,其核心原则有三:明棺椁土葬之制,复士庶丧葬之礼,严丧葬逾礼之刑。作为执法主体的宋代士大夫则在深入体察丧葬违法逾礼社会原因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化解丧葬法律与风俗冲突的办法,力行重建与儒家礼法相适应的宗法秩序和乡里关系。经此努力,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法律与风俗冲突发生的社会基础,并使赵宋以降的丧葬法律与风俗逐步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8.
圆瑛法师(1878—1953年),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俗姓吴,名亨春,出生于福建吉田县端上村。5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圆瑛自幼聪颖过人,稍长渐感身世孤零。17岁时欲出家,为叔父所劝阻。19岁患大病,愈后投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此后潜心习禅,历参东南诸尊宿,派承二家,既是临济宗第40世,又为曹洞宗第46世。晚年则禅净双修,号三求堂老人。法师1911年在上海被推选为“中国佛教总会”参议长,1917年当选宁波佛教会会长,1929年在上海被选为中国佛教会会长,此后连任主席、会长7届。  相似文献   

9.
傅怡冰 《天风》2018,(10):11-12
各位尊敬的领导、教会同道、亲友、弟兄姊妹们:我敬爱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8月20日凌晨4时30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各位今天抽出时间前来参加父亲的追思礼拜,我本人和我先生,以及代表我母亲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父亲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沐浴主恩,5岁起就跟着家长来沐恩堂做礼拜。  相似文献   

10.
佛言祖语     
《法音》1997,(3)
佛言祖语佛言祖语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伽耶城山顶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其先悉是长发梵志,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心得自在,到于彼岸。复与无量诸菩萨摩诃萨众俱。尔时世尊,得成正觉其日未久,寂然宴坐,入...  相似文献   

11.
<正> 抗日战争后期,日寇进攻湖湘,逼取我国西南。在那烽火连天的日子里,我只身逃离湖南,于1944年秋,考入国立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学习一年。这时冯友兰先生为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因不在一个院系,与冯先生接触不多。我同冯先生接触较多,了解较深,是在解放以后。1957年,我到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先做了几年编辑,在处理稿件中,即常同冯先生发生接触。尤其从1960年后,我又调入中国哲学史组,一面从事研究工作,一面充当学术秘书。冯先生当时执教北大,但被聘兼任哲学所中国哲学史组组长,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多。在“文革”中遭遇虽然不同,但个人之间的交往从未间断。直至冯先生病危,我仍前往医院探望。他当时讲话已经困难,还连哼几个“谢谢”。告别友谊医院时,余音犹在耳边回旋!  相似文献   

12.
著名西方哲学史家、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中央大学北京校友会名誉理事苗力田先生 ,因病不幸于2 0 0 0年 5月 2 8日 2 0时在家中去世 ,享年 84岁。苗力田先生祖籍山东诸城 ,1917年生于黑龙江哈尔滨 ,1939年考入中央大学哲学系学习 ,19 44年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央大学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先后师从著名哲学家宗白华、陈康、方东美、熊伟等前辈学习。195 2年 ,苗力田先生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执教。他与任华先生、陈修斋先生等一道 ,编写讲义并讲授了解放后第一次以马…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第二届伦理学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7日—9日在重庆举行。会议围绕“人的发展与道德的变革”这一中心议题,就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人的价值问题,在讨论中引起广泛重视。有的同志对人的价值作了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之分。前者是个人在与他人,集体、社会的效用关系中表现出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2月31日,日本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金子武藏先生因病逝世。在82年的生涯中,作为学者,他在大学执教27年,担任日本伦理学会会长19年,留下专著30部、论文150余篇,用10余年时间  相似文献   

15.
常正 《法音》2002,(11):47-47
本刊讯今年夏天,遵义市一位身患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小学生谭昊因家庭经济拮据,即将中止治疗。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遵义湘山寺住持心照法师得知后,深表关切,于是借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之机发起募捐,36位与会诸山长老立即伸出援助之手,共捐出善款4.5万元。法师们的慈心善举,使患儿绝处逢生。为此,患儿的父母谭健康、冉启会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感谢信,感谢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诸山长老的慈心善举。信中说,我们夫妻俩分别是遵义市金山机械厂、遵义棉线厂的职工,先后下岗,全家4口人主要生活来源…  相似文献   

16.
华夏易友联谊会创办者、会长徐贵琰先生 ,因突发心肌梗塞 ,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 ,不幸于 2 0 0 2年元月 6日下午 1 6时 45分在商丘逝世 ,享年 57岁。徐贵琰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在近 40年的执教生涯中 ,为社会辛勤培育出了大量合格人才 ,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尊敬和爱戴  相似文献   

17.
肖安平 《天风》2009,(10):69-71
名扬世界、古色古香的香港信义宗神学院创建于1913年,原址位于湖北武汉灄口,后迁往香港,被誉为第三世界中最美丽的神学校园,坐落在优美的道风山上。2007年5月27日至2009年6月7日,经基督教全国两会派遣,我在此留学并获教牧学博士学位,感谢主的一路引领,内心充满了无限感恩。  相似文献   

18.
《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6月17日,它的最早创办人是英敛之教友。幼年家贫,生活坎坷英敛之,姓英名华,字敛之,又号安蹇,满州正红旗人,1867生于北京。幼年家贫,出身寒微;“兼之多事待了,债负满前,每以拙于生计为忧”。因此,他少时先习武。因旗人学武后可入军籍,“得补粮饷,尚为一线之路”。但这种生活没有延续很久。他在《也是集·自序》中说:“此等伎俩,见遗于社会,无补于身家,逐弃之。弱冠后知耽文学,则又以泛滥百家,流览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6)
<正>读初中时,我有幸在叔父家看到《天风》,甚觉新奇。可惜"文革"中,《天风》停刊,叔父先被抄家,后进"牛棚",我再无机会看到《天风》。"文革"结束,宗教政策开始变暖,我又见到了《天风》,并在叔父的影响下订阅了。但那时的我,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整天忙于手头的工作,疏懒于灵命的追求。即使偶有闲暇,随手翻阅一下,然而竟像一位来去匆匆的过客,对所见之事,没有留下多少清晰的印象。我对《天风》的真正关注,始于改革开放之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以全面贯彻落实之时。从那时起,在我心里,《天风》就像一扇打开的窗户,扑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于2013年8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年会由中国无神论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山西、吉林、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内蒙、陕西、新疆的近100名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