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主体、客体和主体性的规定如果单就历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来说,那么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定性都离不开实践。实践作为社会的人改造客观事物的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本身就以主体(社会的人)和客体(外部客观事物)为前提。在这里,社会的人之所以成为主体,因为他是活动施加者,他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当作一种现实的物质力量运动起来,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手段,作用于客体。反之,客体事物(包括人自身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及其结果)之所以成为客体,因为它(他)在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指向者、承受者。如此,离开了主体,我们无从规定客体;离开了客体,我们也无从规定主体。主体和客体都是在它们实际相作用中,即在实践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规定性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和客体概念必须以承认它们的具体社会历史性为前提。这对主体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谈到客体时,对它的社会历史性则很少涉及,揭示得也不够深刻。本文专门考察客体〈包括自然客体〉的具体社会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在阐明社会唯物史观时指出,人不能归结为意识的主体,他首先是物质实践活动的主体。主客体的基本关系不是认识活动,而是实践活动,后者构成人及其意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造物质世界以及主体本身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  相似文献   

3.
实践作为人变革、改造客体的自觉活动,必定伴随着人的思维、认识活动。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变革客体的物质活动与实践活动主体的思维、认识活动总是统一于同一过程的。实践主体的思维、认识活动决不可能游离于实践活动之外。相反,实践活动正是在主体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展开、进行的。实践活动运行的方向、方式、过程及结果,一方面固然受制于实践客体的结构、属性、特点等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则受着主体思维方式的支配、控制和调节。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从功能上讲,思维方式是实践主体认识客体的观念出发点,是主体把握客体的内在尺度。从结构上讲,它包括经验、知识、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这些因素交织、统一在一起,对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控制和调节作用。实践活动从其展开的程序上讲,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即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的决策活动、实施实践方案的执行一操作活动和对实践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论释主体与客体互相关系的辩证法,应以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解决为前提。所谓主体与客体的问题,实际就是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主观与客观的问题。只有承认精神是物质某种方式的反映,才能正确处理实践中的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获得实践的成功。所以,在哲学上,不能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谈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更不能离开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性来谈主体的能动性。近年来,哲学界有人虽然使用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概念,但是却主张“超越”唯物  相似文献   

5.
吴建国 《学海》2005,3(6):30-33
具有客观惟一性的客体世界是人的认知对象和生存环境,但主体(人)并不拥有本身无"象"的无限层次的客体世界.主体能依据器官和仪器感受源于客体事物的信息,并在已有的经验(知识)体系帮助下对客体信息进行释读成"象",从而建构出自己拥有的认知世界.主体通过价值世界的选择引导着自身实践,在满足主体需要的同时改造着客观世界.  相似文献   

6.
“实践”和“物质”是两个不同层次和系列的范畴,不应把它们等同或并列起来。就“物质”来说,它是一个本体论范畴,指的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我们把千差万别的世界万物加以高度抽象和概括,抓住了它们的“客观实在”这一共同本质,统称之为“物质”。这里的“物质”范畴的外延,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所能干预的地球上的各种客观物体,也包括宇宙中其它的各种物质形态。在人类实践所及的属人世界里,物质客体都打上了实践的印记。它们是自然的产物,又是实践的产物;既包含客观因素,又包含人类主观的因素。然而就其物质客体来说,它们的最高本质也是客观实在。就“实践”来说,从认识论角度上看,  相似文献   

7.
实践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核心与基石,是人类独具的一种对象性活动,构成人类的生存方式,因而,完整准确地理解实践的本质,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所谓实践本质,即实践之为人之活动的内在全体规定。在实践主体与实践客体双向运作结构中,内在地包含着实践主体对实践客体的改造与认同,改造实现人之目的性,认同确认客体之自存性,改造意味主体规定客体,认同意味客体限定主体,前者表明人之实践为创价活动,后者显示人之实践为责任活动,这种创价与责任合一之实践,使人之活动与动物之活动作全面的本质的划界。传统的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唯物主义思想的最高成果,它的内容必然会随着社会实践,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也应当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应地有所增加,比如结构这个范畴,就应当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适当的地位,以适应各门具体科学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坛荟萃     
霍福广:论知识经济时代实践主体的五大特征知识经济时代,实践主体出现了许多新特征。一、主体素质的“知识化”特征。当代新科技的发展,是实践主体知识化的基础。许多工作需要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的人才能完成。“知识型”人才在当代社会实践中越来越重要。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扩大。主体的知识化,使知识生产、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产业化等新的实践活动领域迅速发展起来。二、主体组织的“两极化”和“网络化”特征。单个人联合起来的社会是实践主体与客体发生作用的基本形式。企业就是典型的社会组织形式。知识经济时代,主体组织…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主客体时,首先需要对自然客体的复杂层次性作深入研究.自然客体是个有机系统包括有三个层次和相应的矛盾.把它弄清楚,才能正确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自然客体的第一个层次是广义自然客体(或叫潜在自然客体)和现实自然客体.整个自然界,包括地球上的一切,以及天上和地下的宝藏,都属于自然客体,或者说是广义自然客体.不管人们对它是否认识,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哲学上的自然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范围、成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这一部分自然客体,即现实自然客体  相似文献   

11.
论坛荟萃     
论坛荟萃汪信砚:人类实践的现代发展和当代特点作为人类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由诸多要素和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并表现为作为主体的人的各种技术手段为中介作用于客体的动态过程。包括工具、手段、方法在内的技术中介系统的发展状况决定着人类实践...  相似文献   

12.
论坛荟萃     
萧前: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主体改变客体使之适应自身需要的积极活动,实践又是主体运用工具作用于客体的一种感性的现实的活动;同时,实践又是主体的社会的历史活动。科学的实践观贯串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之中。劳动实践使猿变成人,有了人才有精神现象。精神和物质的矛盾是实践中产生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达到暂时的相对的统一。成功的实践使主观精神在改造客观物质过程中转化为客观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需要、利益、价值评价则是联结主客体并构成主客体交互作用的中介。需要表现入与外部世界(客体)的关系,是主体对客体能动关系的内在化。它包括人自我意识到的需要(明确的愿望、理想等),也包括人尚未明确意识到的需要(本能、意向、习俗等)。需要是驱使人活动的内在原动力。它既受现实世界的规定,又对现实世界作出规定,从而推动着人们进行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它是历史发展客观  相似文献   

14.
试论工程设计中思想模型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及模型方法,无论是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还是在工程设计中已有漫长的历史。随着科学研究向微观领域的深入和向宇观范围的扩展,以及大规模、巨系统的技术设计的需要,“模型”的地位与作用愈显重要。目前,对于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模型及其方法论的研究已有相当开展。但对于工程设计中的模型问题似乎还没有广泛探讨。在工程设计中,从设计思想的产  相似文献   

15.
焦克明在《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发表文章认为,对于“利”的广义理解应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应当得到满足的需要。可将其区分为三个主要层次。第一,是由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利,它基本上是由主体人把自然界作为客体,并按照人的需要作用于这个客体而实现的。这个层次的利主要表现为物质的,即古人所  相似文献   

16.
张秀华 《哲学动态》2006,1(12):42-47
考虑到工程活动就是从人类生存的现实出发,自觉依循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变革现存世界、创造价值,并通过价值评价进而实现价值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探究工程价值及其评价问题,以更好地指导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工程实践。一价值与工程价值一般认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效用关系,其基础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即人的需要。简单地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根据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状况和程度,价值被区分为正价值、零价值和负价值。工程价值是指工程活动及其成果满足人的需要的一…  相似文献   

17.
学诚 《法音》2014,(12)
正在意义深远的第17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上,我就佛教本具的和平思想和其实践作基调发言。在复杂多端的现今时代,尤其处于直接面对两极化危机、生态危机、不曾间断的纷争危机等状况,真切需要恢复和平的宗教教导。目前虽在物质上极其丰饶,但跟随的问题也在增多。现代人的生活并不能真正称之为丰饶,一些人虽然在丰饶的物质中生  相似文献   

18.
实践交往:人类社会主体的群际功能互动张一兵在马克思的哲学新视界中,他始终是从两个逻辑视角去观察世界的:一是人对自然的改造关系,一是人与人的改造关系。前者,衍生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人在自己的物质创化中改变自然,进而创造出人工自然和社会客体,由此形成人新的周围感性世界。在后者,是主体际互动。人超于动物,因之人在面对自然中基于一种新的群体交往,人通过自身的总体结合力去改变对象,并不断改变和提高主体自身,以形成独特的社会层系;同时,人的整个生活都是以人与人的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其中很关键的一个基点,就是人的客观实践交往。作者认为,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实践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构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这也是传统哲学解释框架长期以来一直忽略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按照马克思原初使用的意义域,实践交往(马克思多用生产交往、交往方式或交往关系)主要是指相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物质变换"关系。所以精确地讲,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存在交往关系,交往主要是指人类主体之间的特殊活动关系。在马克思哲学新视界中,构成人类社会生活基础的不是物,也不是人的自然存在,而是人在改造对象的客观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定场存在,即主体与客体以及主体之间  相似文献   

19.
“实践本体论”是“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争论的一个焦点。现就以下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1、实践本体论提出的理论背景是什么?2、实践本体论和传统本体论的区别和联系。3、实践本体论的含义及其在马克思著作中根据。在马克思的原著中,并没有直接讲过“实践本体论”这样的话,它是针对现行体系中的“物质本体论”或“自然本体论”而提出来的。在我们现行的教科书中,实际上并没有把实践性原则作为马克思全部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而是把“物质”和社会历史观中的“社会存在”作为最核心的概念和最高的原则。因此,自然主义、客体至上、见物不见人成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前已发表的几篇探讨马克思新哲学体系的文章中,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实的人、主体、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主体、客体的区分、联系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并通过实践而发生、发展的。因此,对马克思新哲学体系的探讨,最后必须进展到考察它的最高范畴——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