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中国回教》李松茂台湾《中国回教》是台湾回族穆斯林的刊物,始刊于1952的,至今(1995年12月)已出238期。其中有报章型的每月会报,有杂志型的月刊、双月刊、季刊。今为双月刊,每逢双月月底出刊。内设“回民之声”、“教义阐扬”、“宗教论坛”、“...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社会学的传统中,基本上没有将中国宗教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甚至在研究中国时将社会与宗教截然分开来对待,很显然这是按照西方宗教价值观来看待中国文化的直接反映。若用结构功能的观点解析中国宗教,就出现了两种形态:制度性的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和散开性的宗教(diffusedreligion)。 在中国社会历史上,宗教尽管始终是非常重要的,但并没有如在欧洲或阿拉伯文化中那样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而存在。所以,中国社会散开性宗教占主导地位,而制度性宗教相对薄弱。 制度性的宗教自身有独特的神学或宇宙解释系统,连…  相似文献   

3.
五大宗教在台湾的传播与大陆关系密切,两岸宗教关系源远流长。现按各个宗教分别介绍如下。 一、佛教 台湾佛教源自大陆,主要来自福建。大陆(特别是福建)佛教与台湾佛教的往来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明末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随着移民热潮,往台湾定居的福建人中有许多是佛教徒,他们在台湾建寺并举行各种宗教活动;第二个阶段是清初至近代,当时许多僧人因在台湾受戒有困难,纷纷赴福建鼓山涌泉寺等大丛林受戒,许多闽地僧人也纷纷应邀赴台讲经弘法;第三阶段是台湾光复后的1945年到50年代初,这一时期大陆的一批僧人入台定居,…  相似文献   

4.
台湾的道教     
台湾的道教张泽洪道教是台湾影响最大的宗教。据1978年出版的(台湾寺庙概览)统计,台湾寺庙总数计5334座,其中有4082座属道教宫观。《人民日报》1983年10月6日报道,台湾的道教宫观有4158座。《北京晚报》1992年1月2日刊载安维芬《台湾庙...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中国宗教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宗教的现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宗教总体上有了较快的发展,个别宗教发展更为迅速,宗教的社会影响明显增强。(二)各大宗教努力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三)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2023,(10):40-41
<正>近年来,辽宁省铁岭市坚持以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为切入口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宗教中国化的铁岭实践路径,开展星级宗教活动场所创建工作,形成了生动有效的铁岭实践。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结合铁岭市宗教工作实际,印发《铁岭市宗教活动场所建设规范与考核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同时,将各地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为贯彻落实《考核办法》,成立铁岭市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7.
台湾宗教识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宗教识略心影“台湾宗教现象”,是自明末以来,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各种外来文化在复杂的经济、政治背景中相互撞击、交汇,为宗教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之下形成的。据台湾当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截止至1991年12月31日,台湾地区被核准登记的寺庙教堂共...  相似文献   

8.
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在设省之前属福建管辖。台湾历代移民多半来自福建,民间的各种宗教大多从福建传人。台湾天主教会在历史上同福建天主教会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有宗教,但宗教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并不起主导作用,绝大多数中国人并不信宗教,不像西方人那样有统一的“国教”。夏代不可考,殷人信鬼,宗教气氛较浓,但宗教的范围只限于政治圈里。那时已有上帝观念,但上帝并不直接和普通小民相接触,中间要经过王室祖先的灵魂(鬼)传达到上帝那里,所以祭天(上帝)与祭祖(鬼)是一致的。到了周代宗教观逐渐淡化,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礼治”,用世俗的即政治的方法治理国家臣民,而不用宗教方法,因此在周代的政治、道德教育中,宗教起不了什么作用。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除墨家信鬼…  相似文献   

10.
苏为德(Hubert Seiwert)教授于2002年9月25-28来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师生发表了题为“世界宗教市场:当今世界的宗教经济”的演讲。苏为德教授是德国宗教历史学会主席、莱比锡大学宗教科学研究所所长。早年毕业于波恩大学,学习比较宗教学。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宗教历史,尤其是中国民间宗教、当代西方宗教和宗教学理论。其博士论文为《中国古代的占卜》,教授论文是《台湾的民间宗教与民族传统》。他的新作《中国历史上的民间宗教运动》将于今年出版。  相似文献   

11.
去年六月,应台湾耕云禅学基金会和辅仁大学之邀,我有缘到祖国宝岛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在整整一个月里,我除了参加王船山学术研讨会和两岸中国哲学讨论会,访问道教圣迹外,还访问了农样寺、灵驾山、国光寺、文殊院、佛光山和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等,瞻仰了日月潭、玄兰纪念塔,拜访了一些大德法师和佛学研究者,同他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接触,印象深刻.感触良多,现追述所见新闻所思如下。一、台湾宗教的总体印象踏上宝岛的土地,一个突出的印象是,台湾宗教非常兴盛,这也可说是台湾社会的一大特点。现在台湾主要有四大宗教:佛教、道…  相似文献   

12.
我市位于苏北腹地,辖八个县(市、区),拥有162个乡、镇,近500万人口,其中宗教信徒约14万人,已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726处,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地级)之一。近两年来,随着《中国宗教》杂志的问世,我们十分重视这一杂志的发行工作,并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  相似文献   

13.
林安梧教授谈儒释道三教一九九六年金秋九月,一场海峡两岸宗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刚刚结束,与会的台湾学者,台湾清华大学教授林安梧先生又专程到四川联大宗教所为所里的硕士、博士生作了一次精彩的学术讲演。林安梧教授这次讲演的题目是:儒释道三教的异同及其融通之...  相似文献   

14.
《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简介郑天星这是台湾学者江灿腾先生继《人间净土的追寻──中国近世佛教思想之研究》(板桥,稻乡,1989)、《明清佛教丛林改革与佛教净辩之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3,(9):16-19
<正>“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宗教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根本遵循。2019年,中国道教协会以坚持中国化方向为道教中心工作,聚焦促进道教健康传承,制定《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9-2023年)》(以下简称《纲要》),阐明坚持道教中国化方向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组织保障。中国道教协会以《纲要》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郑志明教授谈台湾当代民间宗教1996年9月6日,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名誉教授郑志明先生在四川联大宗教学研究所作学术报告时,谈了一些他对台湾当代民间宗教的看法。郑教授指出:当今台湾是一个众多宗教滋生的地方,除传统的佛教道教之外,民间宗教极为活跃。台湾民间宗教信奉的神明有同有异、其宗教仪式有繁有简、徒众有多有少、影响面有大有小,对此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多年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郑教授对台湾民间宗教的多重至上神崇拜现象作出了“多元多统”和“多体多中心”两种诠释…  相似文献   

17.
道教对酒的态度曾传辉道教是现存的中国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是在继承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主要是道家学说)、殷商以降的鬼神崇拜和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顺帝时(公元126-144年)正式创立教团算起,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贝拉,罗伯特(RobertBellah,1927-)美国社会学家,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系学系社会学和比较研究教授。其主要著作用以阐述宗教社会学问题。60年代、他积极研究东方宗教(中国、日本),特别继承了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传统,试...  相似文献   

19.
自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而佛教传入宝岛台湾则相对晚一些,台湾现存最早的佛寺台南竹溪寺、弥陀寺和龙湖岩,都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创建的。据此而言,台湾佛教确切可考的历史不到400年。然而,今日台湾佛教已成为一个拥有4000多座寺庙、数千个佛堂精舍、485万名信徒、3万名僧尼的泱泱大教,是岛内十几种宗教中影响最大的宗教。台湾称得上是当代中国佛教发展最快、势头最为强劲的地区。要了解今日台湾,我们不能不了解今日台湾的佛教。一、四个发展阶段 1、清代传统佛教的初兴。明末,来自福建和广东的大陆移民将佛教传…  相似文献   

20.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地区,也是宗教工作任务比较繁重的地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逐步贯彻落实,将直接给西部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宗教有哪些特点?宗教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西部大开发?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最近专程赴宁夏、甘肃和青海,分别采访了三省(自治区)政府宗教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本刊将陆续刊载访谈内容。(以下记者的提问简称“问”,吴国才主任的回答简称“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