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诚 《法音》2009,(10):3-5
正(2009年10月17日)一、人类的危机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代,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然而,科学技术对于人类而言是把双刃剑。在日益膨胀的贪欲驱使下,人类对大自然和同胞的疯狂掠取,已经让人类社  相似文献   

2.
追求人类自身内部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当今时代的必然要求.佛教平等观念特别是其中体现出的包容精神,对于人类和谐观念的确立富于启发意义.文章论述了佛教平等观的包容精神,分析了佛教包容精神形成的理论原因,并探讨了这种包容精神对当今时代人们和谐观念的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3.
智霞 《法音》2002,(11):5-6
尊敬的韩中日三国佛教领袖,在座的各位高僧大德和四部大众:今天,第五次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的学术讲演会,能够如法顺利地召开,我感到十分高兴。我们进入了21世纪充满希望的时代。回顾上一世纪充满战争和摩擦的时代,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又经历了冷战时代的痛苦。现在虽然战争结束了,可是经济竞争的火种又开始燃烧,形成了新的对立和矛盾。如此的对立,其背后有“弱肉强食”理论的潜在,可以说是金钱代替了刀枪。这种形式的力量对立,无休无止,至今仍是支配人类价值的标准。人们曾预测这个时代是协作和文化融合的时代,对美国的…  相似文献   

4.
佛教文摘     
《法音》1995,(4)
佛教文摘本栏编辑达生编者按至道无名,超象离言;名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彻见真理。然非言则至道莫显,佛法叫什么,因此也显得重要!佛法向来被视为宗教,自民国以降,尤其是近数十年来,倡言佛法非宗教,却为有识者之所共趋。原因在于:时代已经不同,人类文化早已转型...  相似文献   

5.
觉光 《佛教文化》2007,(5):20-24
佛教注重生命自觉和智慧启迪。对人类道德的提升,精神的开展,心灵的净化,情操的陶冶,对建立人类社会的和谐秩序,维护世界的永久和平,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履行佛教在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对佛教的要求,也是全球佛教适应时代的共同趋势,更是佛教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关于社会责任,其外延广泛,内涵复杂,标准繁多,目前尚无确切的定义。  相似文献   

6.
“人间佛教”最早由太虚法师提出。与此相联系,太虚还曾提倡“人生佛教”、“人间净土”。经过印顺法师、赵朴初居土等人的继承和发扬,“人间佛教”理念现已获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重视,成为当代中国佛教的重要思想和共同议题。它在为21世纪中国佛教提供理论指导的同时,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一 1933年10月,太虚作题为《怎样建设人间佛教》的讲演,对“人间佛教”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说:“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  相似文献   

7.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它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天台山国清寺可明法师荣任方丈,我去随礼,特意拜会了出席升座仪式的普陀山方丈妙善大师。交谈中,八十五岁高龄的妙善大师思维敏捷、思路开阔。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国佛教不要复古,也不可能复古了。时代在发展,佛教要与时代相应。”妙善大师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使我感慨的是。其实思想的开放与保守,竟真的并不在于一个人的年龄。赵朴老八十七岁,雪相法师八十三岁,他们的许多想法却都充满了朝气。他们的许多心愿往往悲天悯人,横空出世,要实现决非一日之功,然而他们竟像还有无限的时光。  相似文献   

9.
真月 《法音》2005,(11):6-11
(2005年10月24日)一、讨论的背景与前提我们生活在所谓“世界化(全球化)”时代中,世界化可以说是通过地球这个空间概念融合在地球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从天文或宇宙观点看待地球这个行星,并表示在这个行星内展开的各种状况特征,强调了一种将“地球“看作是一个单位的认识。过去,我们将该地球称之为世界,为了将在此生存的所有人与生态系中的其它动物区分,把它称之为人类。“人类的发展”是指,超越特定地区种族或文化界限的地球上所有人共同的较为正确的成就。当前的人类正经历着对可持续发展持怀疑态度以及担心人性丧失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人类三态"的病因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拥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人类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灾害频发、疾疫流行、资源短缺、金融危机、贫富分  相似文献   

11.
理证 《法音》2006,(11):8-10
二十一世纪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必须切实承担起全球责任,遵循全球伦理准则。而在这个过程中,多种宗教间的交流合作与对话是不可或缺的。一位天主教思想家孔汉思(HansKüng)曾经说:“没有各宗教之间的相互了解,国与国之间则很难相互了解;没有各宗教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诸教之间则很难达到和平与友好;而诸教之间若不能和平相处,诸国之间亦不可能和平相处或安全共存。”一个地球,多种宗教,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但多种宗教如何相处?是“文明冲突”,还是“文明对话”?人类…  相似文献   

12.
一佛教和其他宗教一样是一种文化形态.何谓文化?文化是人类生存、认识和活动的方式,是人类与自然逐渐分离的过程与表现.人类从动物界中逐渐分离出来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适应,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当人们理性地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使之成为人类生活中比较稳定的成份时,文化便开始产生了.正是这种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并不断地推动着  相似文献   

13.
刀述仁 《法音》2006,(5):55-55
众生平等,人类和谐,世界和平,这是佛陀创教之初就确立的主张。佛陀看到蝼蚁受到伤害都悲悯不已,更何况面对人类的悲剧。因此,体会佛陀的大悲精神、大慈心愿,是我们每一个佛教徒的根本立场。从佛陀创教至今2500余年,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物质条件已经日新月异,但是人生的根本问题——生、老、病、死,仍然在困扰着人类。因此,佛陀的思想就永远不会过时。我们的历史重任,只是把佛陀的思想与当今的时代相结合,针对新时代的新问题,站在佛陀的立场上予以解答。佛教对于东方文化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特别是在中国、东北亚、东南亚和南亚,…  相似文献   

14.
日本佛教传道协会于一九六五年十二月成立,主要负责人有沼田惠范(会长)、官本正尊、佐藤密雄、中村元等。该协会成立的目的是帮助人们从现代的角度去理解和发扬佛教精神,促进世界各国佛教界的相互交流,为实现人类和平而努力。它的工作重心是将佛教经典翻译成现代语言和外国文字,出版发行,并赠给各国的旅馆、饭店,以普及佛教。该协会还经常举办讲演会和佛教经典讲座会,为佛教界兴办文化事业和福利设施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日恒 《法音》2006,(5):36-37
佛教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之中。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人类社会和文明正面临着种种危机和挑战。作为因应这时代所带来的挑战,最好的对治方法就是交流。承蒙中国佛教协会的盛情邀请,有幸参与盛会,交流所得,诚属荣幸之至。1958年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寺庙和庵堂合组而成的联合会。它成为一股华社文化的推动力,贡献良多,如创办马来西亚佛学院,推行有系统的宗教教育,为培养佛教接班人而尽力。它与其他组织共同向政府争取佛陀日为公共假期,同时也代表佛教徒向政府进言,提供意见,提高佛教的形象。在这一个阶段里,由于各…  相似文献   

16.
《佛教文化》2011,(3):8-9
当今的世界,仍然充满了各种矛盾冲突,战争的硝烟仍然弥漫在地球上空。贫与富、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仍然在加剧。冲突和战争的根源,除经济因素之外,公认为在于政治、宗教、文化的冲突。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也十分严重。经济增长、意义丧失,被认为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价值失范、道德沦丧、人情冷漠,心理和精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2,(8)
佛教自六世纪传入日本以后,经过奈良时代(710~785)、平安时代(794~1192)以至镰仓时代(1192~1380),前后约七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宗派。奈良时代有三论、法相、华严、律宗、成实、俱舍六宗,称为“南都六宗”;汉文大藏经亦在此时期传入日本。平安时代初期有天台、真言二宗,称为“平安二宗”;以上八宗,主要为当时日本贵族上层社会所信仰。到了镰仓时代,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相继兴起,佛教始流行于日本民间。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传统文化结合,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氏族化的宗派。在历史上,佛教对日本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佛教在日本社会上仍有相当大的势力。为了方便了解日本佛教,现将日本佛教的主要宗派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2,(8)
什么是精神文明?一提到精神文明,人们都会意识到道德品质、礼仪修养等等。不错,这些都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精神文明是安定团结、促进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人类和谐、有秩序化地工作与生活的基石,也是学术、科研、劳动生产、所有人类生存、品质文明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保证。除了这普遍的精神文明——道德之外,还有高层次的精神文明,那就是高度的智慧。古今的哲人们洞明事理的伟大思想与创见,更是世界文明,人类幸福的源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荣,能少得了这普遍的和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吗? 两种文明互相依存的关系: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劳动生产,创造物质文明和提高人类  相似文献   

19.
一、佛教并不主张贫穷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面而来。他好奇地问道:“请问小师父,你是信佛教还是道教?”“佛教,你呢?”老农认真答道:“我既不信佛教,也不信道教,就信‘睡教(觉)’。”说着,他又继续干他的农活。而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是啊!这位老农为了养家糊口,披星戴月,东奔西忙,他缺少的正是食物、睡眠。因此,他认为睡觉为人生一大乐事,信仰“睡教(觉)”也就很自然了。目前世界上很多人仍处在贫困线下,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仍在为生活而奔波,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精神生活!因此人类首先必须满足必要的物质需求,然后才能谈得上精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文化史上,宗教和艺术之间存在着许多内在的联系。宗教对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和重大的作用。艺术的想象也激发和升华宗教的想象,宗教艺术的创造更加深和扩大了宗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