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建设的指南──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戴家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要取得这场伟大革命的胜利,关键在于建设好一支政治素质好的干部队伍。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对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具...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作为对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理论的超越,蕴含着超越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哲学的理论前提。在《论犹太人问题》中,该理论前提得到充分提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有其自身固有的限度及其特殊性,这种限度和特殊性阻碍了人的真正解放;社会革命则致力于超越市民社会的特殊性原则,在普遍性的高度上实现人的真正解放。这既是马克思社会革命的理论前提与实践原则,也应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方针与行动指南。因此,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蕴与现实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是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进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与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本质的关联,是因为这一现代化事业必须经由一场社会革命来为之奠基,而这场革命历史地采取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与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建立起本质联系的,是在这一历史性实践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种马克思主义的当今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展现出一种"世界历史意义",是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于中国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强国,而且还在于:它在完成其现代化任务的同时,正积极地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仅冲击着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促使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们思维方式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这些变化,所反映出来的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都与道德的基本问题、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密切相关。从伦理学角度讲,改革本身就蕴含着道德问题。当前经济改革的实践,正在改变和丰富人们的道德观念,必将促进道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革命",既是一场驱动着古老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卓绝的努力,同时又强烈地体现出对于"现代性"弊端进行反拨的价值维度:针对现代性过程极易产生的官僚主义政治体制的弊端,他试图通过一场全方位的文化大革命实现权力重组,以巩固其人民民主的政治体制;针对现代性过程中所带来的片面的发展主义的经济模式,他试图通过"抓革命、促生产"来寻找一个"发展"和"公正"的结合点;针对现代性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精英主义倾向,他试图通过对知识分子再教育来破解精英与大众的对立这一历史性难题。在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致力于超越西方现代性的弊端,进而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现代化方案,成为毛泽东"革命"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6.
李向平 《现代哲学》2006,1(4):23-32
世界文明史上有可能存在着这样一种革命,一种独特的革命方式,即以精神建构的方式来实现突变、做成政治的演替和社会的变革。而这种精神建构的革命模式,同样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方式。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的革命,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革命的模式。它以传统汤武革命为基础,整合了来自西方政治革命的理念,并给予当代中国以十分深刻的影响,几乎左右了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构成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潜在主题。  相似文献   

7.
梁玉成  贾梦真 《学海》2023,(5):118-131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革命加速发展,国际力量深刻调整,为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因此,梳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之间的区别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认为中西方现代化道路差异的核心在于金融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主义之争。美国视市场经济为价值理性,发展到以新自由主义为意识形态的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中国坚持发展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市场经济视为工具理性,妥善处理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本文通过中国和西方社会结构对比和历史对比,将工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主义作为理想类型,用以分析中美社会。置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期,中国社会学需要回应中国社会的真问题,具备时代性和国际视野。最后,本文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值得关注的社会学议题。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突破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实现了现代物理学的一场最深刻的革命,对整个自然科学发生了极大的影响。爱因斯坦被誉为当代物理学之父。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相对论在中国的传播闪耀着它在各国文化交往中不可磨灭的业绩。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就中国来说,我们的现代化就是在走完过去的农业社会之后,进入工业社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的一个发展过程。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改变,还牵涉到政治、思想、文化等一系列的变革。但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宗教的影响太深,传统气息太浓厚,于是有些人不愿意将它与现代化联系在一起,因为现代化本身似乎是一场革命,它对传统的东西破坏太多,宗教因现代化而受到的冲击太大,其中许多传统的东西都自觉不自觉地改变或消失了。而有的人认为,宗教本来是代表着“传统”的,现代化使宗教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路是中国社会立足自身实际、遵循历史逻辑、顺应时代潮流走出的一条发展与复兴之路,也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以来正在进行的一场宏大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国道路不仅在实践中创造出辉煌发展绩效和治理之功,亦在理论思维上实现了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彰显出高度的哲学自觉,蕴含着深刻的实践辩证法。体用不二,在守正与出新的统一中擘画伟大复兴的根本方略;统分有度,在活力与合力共进中汇聚起历史创造的磅礴力量;同异相宜,在特色与普遍的交融中运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知行合一,在认识与实践的互动中开辟出引领时代的人间正道。中国道路的实践辩证法不是"从头脑中想出联系",而是从"事实中发现联系"。讲清楚中国道路的实践辩证法,有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更有助于自觉自信地完善和发展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文化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一场世界范周内的新技术革命浪潮正在兴起。一系列新的科技成果的产生,新的科学技术领域的开辟,以及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认识工具的出现,它有力地冲击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它迫使教育部门认真地考虑怎样才能迅速地、高质量地培养出能驾驭这场革命的人才.面对这种挑战,我国和世界各发达国家,在改革自己的教育体制的同时,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积极探索符合世界科学技术大革命的客观  相似文献   

12.
我们祖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人民为了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正在进行着一场伟大的政治的和经济的革命,一场伟大的科学技术的革命。亿万群众正在积极响应华主席在科学大会上发出的号召,以攻城不怕坚,苦战能过关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向科学技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正经历着一场研究方法方面的革命。上世纪的各种革命曾给物理学、语言学和其它各学科领域带来深刻变化,当前这场研究方法革命真可与之媲美。它不但牵涉到研究方法上的转变,而且也带来了包含着观察方法方面的更深刻的变化。总的说来,这场革命意味着对处在具体环境中的人采取一种新的观点。本文将简要地介绍一下传统社会心理学的历史特点,然后进而论述本领域中的新方法。限于篇幅,只能作一简单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1978年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就及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各方面进行改革的思想。从那以后的几年来,他多次指出,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改革,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要贯穿四个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他还对改革的总目标,改革的方针政策等,作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这些论断,是对我国三十多年社会主义实践的总结,是以对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的分析为依据的,对我国各条战线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符合我国的国情,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哲理。  相似文献   

15.
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社会发展——“江苏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研讨会综述毕素华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农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其难点和重点均在农村,因此农村的稳定是构筑我国社会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6.
臧峰宇 《哲学研究》2023,(1):5-12+12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实现文明重塑的创造性探索,既是中华文明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伟大变革中的自我更新,也是对西方现代性危机及其文明限度的内在超越。中国式现代化历经器物、技术、制度和文化层面变革的尝试,直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革命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内生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叠加发展方式实现了“时空压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逻辑,亦是这种结合的哲学确证,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从哲学上考察人的现代化可以发现,西方现代化以单向度的主体性为基础,这种主体性囿于自我中心的封闭结构,造成自我与他者无法弥合的鸿沟,最终导致现代化的自反。马克思对单向主体性进行了批判,揭示出资本主义物质生活关系是单向主体性产生的现实土壤,并且通过“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范畴重新确立理解人的立脚点,表达自我与他者“现实差别基础上的统一”意蕴,由此彰显主体性的应然形态,即交互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继承马克思“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范畴的内在旨趣,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贯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为交互主体性的生成奠定坚实的物质关系基础,推动人的现代化迈向新阶段。对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主体形态变革意蕴进行阐释,有利于揭示人的现代化的跃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华大学教授龚育之在“中国的现代化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结合(联系铁路修筑的一个历史考察)”中用中国近代铁路修筑的历史说明,中国的现代化是民族的愿望、是历史的要求、现代化的基础是技术革命;现代化的进程是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结合,在人民民主政权建立以后,特别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政治条件和社会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与中国式现代化同频共振,共同绘就了中国道路的壮美画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蕴含着历史进程、逻辑意蕴和鲜明特质三重向度。从历史向度看,党领导人民从革命为现代化创造必要前提,到工业化为现代化奠定基础,再到开创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并联系统工程。从逻辑向度看,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塑造新人的内生动力,三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将现代化的一般逻辑与本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从特质向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本质性特征表现在:价值维度上的社会主义、时间维度上的接续推进、空间维度上的人类关怀。  相似文献   

20.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蕴含着以善为终极目标的伦理精神。从个人伦理的维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个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自尊自信的个人心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从社会伦理文化的维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高要求是真善美,需要高雅清新的文化氛围、公平竞争的社会规则、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尊重他人的社会观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反映了个人、社会和国家等多个层面的价值诉求,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