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简历表     
有人做出上联,征求下联,但由于对句要求过高,至今无人对出,便成了“绝对”。下面这个“半边对”就是一副典型的“绝对”: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也每每趣味良多,拆而解之意味无穷,历史上多有趣闻佳话。明朝有个大臣叫万安,在他小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个客人。客人知道小万安很聪明,就出了个合字上联,让他对下联: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这个联是个合字联,"日"和"月"合成"明"字。小万安听了马上就对出了下联:  相似文献   

3.
一天,苏东坡与苏小妹在花园里饮酒赏月。下酒菜中有一碟切好的咸鸡蛋,苏小妹便指着咸蛋出了一个上联,叫苏东坡对下联。她的上联是: 剖开舟两叶,内有黄金白玉苏东坡按说也应以桌上物品对出下联,可是想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饭后,侍女端上来一盘石榴。苏东坡剥开一个石榴正要吃时,下联有了: 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苏东坡对出下联后,对小妹说:“光你考我不行,我也得考考你才是。”于是也出了一个上联: 水仙子挂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东坡这个上联中巧妙地嵌  相似文献   

4.
对联,又称楹联,俗叫对子。它的基本要求是:上下两联字数要相等,意思要相对,平仄要协调,但每副对联的具体字数却不限制,长短不拘。对联的内容,多数是针对实际,有的放矢,对客观事物有所断定。从逻辑上讲,对联往往是联言判断。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上联断定了“墙上芦苇”的性质,下联断定了“山间竹笋”的性质。上联下联各是一个支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关系,上联下联两个支判断构成一个联言判断。有的对联内容,或者是夸张过头,或者是概念含混。这样的对联如果要看作联言判断,那是不恰当的联言判断。如峨眉山中一座古寺膳厅门口挂的那副对联。  相似文献   

5.
趣说绝联     
正什么叫绝联?只有上联或下联,无法对出下联或上联的叫绝联,而只要有人对出了就不叫绝联了。凡是读过《济公传》的人都知道,此书中有一联确实难对。济公未到灵隐寺出家当和尚之前,还是李修缘公子的时候,订了一门亲事。后来李修缘公子出家成为和尚,这位痴情的姑娘不幸父母双亡,只好在姑父家生活,尽管寄人篱下,仍然等待未婚夫归来。及至年纪已经过了20岁,姑父得知李修缘出家当了和尚,  相似文献   

6.
正传说从前有一书生上京赶考,正在过一座独木桥时,迎面来了个挑竹子的姑娘。姑娘说要出一上联请书生对,如对出了下联,她才肯让书生先过桥。姑娘出的上联是:"竹担挑,挑竹担,竹担挑竹竹挑竹。"书生一时对不出下联,只得转身让姑娘先过桥。后来,书生路过一座庄园时,见大门上的铜环锁着铜锁,触发灵感,立即想出了下联:"铜环锁,锁铜环,铜环锁铜铜锁铜。"这副26个字的对联,仅由不同的6个字重复组成,也算是一副绝  相似文献   

7.
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清廷一位大臣出使日本,谈判结束,举行记者招待会。日本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想在文化上玷辱清国。各国记者涌满大厅的时候,日方发动突然袭击,向清臣提出了个风牛马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个上联对不出下联,现在,只好就教于汉语发源地的人了。”这倒是个新鲜事,刚才还叽叽喳喳的大厅一下子寂静下来。  相似文献   

8.
刘炜 《思维与智慧》2005,(11):58-58
清代咸丰年间,有人举“墨”字求对。不少人以“笔、纸、砚、书”等字去对,均不见佳对。只有一人以“泉”字应对,被公推为最佳下联,流传至今。这副一字联写出来就是:  相似文献   

9.
正混异,即把两个音同或音近的字用于同一联内,有时交错反复使用,使人读起来难分,看起来明白。联语中正确使用混异手法,往往会使联语音韵别致,饶有情趣。从前一私塾先生外出,留下一上联,要学生对出下联来。此上联云:风吹豆角,豆角与豆角斗角;学生们冥思苦想,搜肠刮肚  相似文献   

10.
趣味楹联     
正和尚觅对古代有一和尚,能诗善画。有一天,他画了一幅荷花,并在上面题一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欲觅一下联。此上联无论正念、倒念音都相同,但意思不同,要想对好下联,实属不易。终于有一天,有个翰林给他对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一书一画,内容高雅,可谓珠联璧合,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11.
正从前,几个秀才外出踏青赏景,偶见一片泥路上有鸡犬足迹,其中一个秀才不禁吟出一上联:"鸡随犬行,遍地梅花竹叶。"但众秀才思索良久,仍无言以对。此时,路旁一牧童脱口续了下联:"羊跟马走,连路松子核桃。"众秀才一听,击掌赞叹。古时,有个自恃才华不凡的秀才,要和解缙对对子,便出一上联:"马过木桥蹄打鼓。"话音刚落,解缙不假思索吟出下联:  相似文献   

12.
《包公案》记载有这样一个案例。徐老夫人的儿子娶了一位有文才的媳妇。新婚之夜,新娘对新郎说:“我出一个对子请你对出下联,若对不出,今晚则不能进洞房完婚。”新郎点头同意,说:“请便!”新娘略思片刻便念出了对子的上联:“点灯登阁各攻书。”新郎听罢便在厅堂中踱步,良久无对,最后只好到附近的学堂里过夜。第二天,新娘满心欢喜,但见丈夫闷闷不乐,便问新郎:“何故发愁?”新郎说:“想了整整一夜了,我还没有对上你出的下联呢!”“昨夜你不是对得很好吗?”新娘说。“昨夜我住在学堂里,怎么说我对好了呢?该不是说梦话吧。”新郎答道。新娘听后,…  相似文献   

13.
妙联趣事     
1.江苏、四川成巧对 不知什么年月,也不知江苏的一位什么人。琢磨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遂成“绝对”。这上联是:“江苏无锡宜兴泥茶壶。”难就难在“江苏”是省名,“无锡”是江苏省的一个地名,也可作“不产、没有锡”解,“宜兴”也是江苏的地名。还可以作“适合兴办”解,又出泥茶壶,因为“无锡”才“宜兴”泥茶壶。  相似文献   

14.
菩提一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看得破而放不下(上联) 善有善报恶有恶果讲得好而做不来(下联) 这是我过去读过的一幅对联,回忆起来仍深有所感。 一个人经过挫折、遭遇失败、看破一些世事、明白一些道理,不算太难。但若能心甘情愿地放下一个“我”字,却真不容易! 弄懂具体的事理,需要聪明,从根本上觉悟,那是智慧! 前些时我似乎明白了自己“耳不顺”的由来,可是单靠在待人处事时克制自己,并不能解决问题。“愚者自知愚,彼即是智人”,这固然真实不虚,不过这“自知”必须是针对全部的“我”。“我”还要认真在生活中修行,才能得到真智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四川成都有一个茶酒兼营的小店,生意萧条,濒临倒闭。店主为了改变困境,请人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为:“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下联为:“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且打二两酒来。”这副对联,不但浅显易懂,而且具有浓厚的人情味,表现了对当时疲于奔命的人们的理解和关心,立刻引起人们的心理共鸣,拉近了小店与顾客之间的距离,小店生意从此兴隆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一、从大观楼《长联》说起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昆明大观楼上,有一副脍炙人口的《长联》,它是清代当地的一位失意文人孙髯翁撰述的。作者在“上联”里生动地描绘了五百里滇池“空阔无边”、“翠羽丹霞”的湖光山色,“下联”形象地概括了二千年来云南与中原封建统治的历史,借古讽今,大抒其情:“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绩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  相似文献   

17.
睿智护尊严     
一日,一位姓史的先生和一位姓尤的郎中以联戏谑,史先生率先吟出上联发难。联曰:“尤郎中直脚便为犬。”“尤”字的弯钩变为捺就成了“犬”字。尤郎中也并不示弱,沉思一会儿,便朗声对曰:“史先生脱口不成人。”这一下联对得实在巧妙,“史”字离开了“口”就变得既和“人”字相像,又不是“人”字,尤郎中针锋相对地回敬了史先生的发难。  相似文献   

18.
郑成功妙对     
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小酷爱读书,他的父亲郑芝龙却愿意他习武。有一次,郑成功随父亲乘船扬帆游览,船内笛箫弹唱热闹非凡。郑成功却躲在一角落里看书。其父不悦,指着旁边一只摇橹的舢板,出一上联让他对: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上联一语双关。“橹速”,是隐喻三国时期周瑜的谋士鲁肃;“帆快”,是影射汉高祖刘邦的部将樊哙。其含义是说文官不如武将。才思聪敏的郑成功,在演奏弹唱喧闹声中,片刻便对出下联:八音齐奏笛青难抵箫和。这下联也是一语双关。“笛青”是指宋仁宗驾下的一员大将狄青;“箫和”是指刘邦时的丞相萧何。其含义是说武将不如文…  相似文献   

19.
宽容     
清代的周渔璜是贵州青岩人,博学多识,是当时人们公认的才子。有一年,在春暖花开时节,周渔璜到十佛寺游玩,晚上就住在寺里。睡下不久,他忽然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微弱的说话声,仔细一听,原来是有人在反反复复诵读一句上联:“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相似文献   

20.
对联趣填     
下面几幅对联很有趣,请你根据上联的特点,补出下联所缺的字。A郾二人土上坐,一月日边——。B郾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夕夕——。C郾鸿为江边鸟,蚕是——。D郾白水泉口口口品,山石岩石石石——。E郾少水沙即露,是土——方成。F郾雷雨下田禾乃秀,蚕虫——色丰——。G郾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竖——。《对联趣填》参考答案:A郾明B郾烟多C郾天下虫D郾磊E郾堤F郾上天艳G郾七刀八刀对联趣填@肖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