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89,(2)
泉州市海印寺于1988年12月7日举行重修落成典礼。中国佛协常务理事妙莲法师、林子青居士及海内外善信近千人参加了这次法会。海印寺位于泉州市区东南,依山面海,风景秀丽,为泉州的重要旅游胜地。该寺始建于南宋,历  相似文献   

2.
泉州开元寺创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寺址原为黄守恭的桑园,相传黄因梦感桑树生莲,遂舍园建寺,名莲花寺,由匡护大师住持。长寿元年(692)改称兴教寺,神龙元年(705)更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称开元寺至今。开元寺建筑宏伟,闻名中外,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西塔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东塔名镇  相似文献   

3.
抚州市佛协组织僧尼赴福建寺院参观考察本刊讯1997年1月28日至2月2日,抚州佛协组织了全区11个寺院的僧尼即寺院负责人赴福建寺院考察。期间重点考察了该省建欧县光孝寺、南平市明翠寺、闽候县雪峰寺、福州市西禅寺、莆田市广化寺、泉州市承天寺、夏门市南普陀...  相似文献   

4.
正值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的时候,1993年10月18日上午,天空格外晴朗,泉州佛教四众弟子近两百人上清源山举行一年一度的弘一大师舍利塔扫塔活动,中国佛协副会长、省佛协名誉会长、承天寺方丈圆拙法师主持了扫塔活动。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2,(12)
承天寺创办的“泉州佛教义诊所”早已蜚声海外。笔者今年6月8日,在主编净慧法师率领下的《法音》南行采访组一行来到承天寺。该寺方丈圆拙老法师,道高德重,不顾84岁高龄出来迎接我们这批后生晚辈,真令人感动和惭愧!圆老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莆田广化寺退居和尚,也是传授笔者  相似文献   

6.
肖伊绯 《法音》2019,(3):75-77
正据考,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年号为名。南北各地纷纷奉诏建寺,苏州、泉州、扬州等地创建的开元寺,香火尤盛,有些至今犹存。原本归辖于益州(今四川成都)的"汉州"(今四川广汉),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创建开元寺。不过,此寺于元代毁于兵变。据清代嘉庆年间(1760-1820)撰修《汉州志》记,有州人周文彬提及此寺重建境况,文曰:"广汉城内有开元寺者古道场地。国朝定鼎以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文化局最近撥款六千多元,帮助修繕我国最早的回族文物古迹之一——泉州清真寺和三賢四賢坟墓。修繕工程已于1957年9月份开始。泉州市有关部門和回族居民代表还联合成立了泉州市伊斯兰教遺迹修缮委员会,負責收集遺迹的有关建筑资料和修繕工作。泉州清真寺即清净寺,又名麒麟寺,和广州的光塔寺(又名怀圣寺)、杭州的凤凰寺合称为我国沿海伊斯兰教三大古寺。这个寺的建筑年代据可靠的記載,是在宋朝人中祥符二年(公元1008年),至今已有九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寺的建筑形  相似文献   

8.
泉州古称“佛国”,历代高僧辈出。晋、隋以来,佛寺兴兴废废,不计其数。现有寺名可考的达400多座,尚存者215座。泉州佛教与海外各地的关系源远流长,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方面。早在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就有印度僧人拘那罗陀来到泉州,住在九日山翻译《金刚经》,现在九日山西峰一块盘石,据说是拘那罗陀当年翻经之处,人们称为“翻经石”。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法,跟随他去日本的18位弟子中,有一位是泉州超功寺僧,在日本担任戒师。  相似文献   

9.
文澜 《法音》2000,(1):50-51
蜚声海内外的泉州开元寺,位于泉州市区的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寺址原为州民黄守恭家桑园,相传桑树曾开白莲花,故献园与僧匡护建寺,朝廷赐额“莲花寺”。长寿元年(692)改名“兴教寺”,神龙元年(705)又更名“龙兴寺”。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纪年为名,遂改称“开元寺”。大中元年至六年(847—852)间,华严宗僧行标曾驻锡此寺。大中二年(848),天台宗僧令言于开元寺西创支院“西罗汉院”。五代闽国时,泉州刺史王审邽、王延彬父子笃信佛教,于开元寺西北创支院。当时…  相似文献   

10.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公元686年由匡护法师主持创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屡经修缮,菩萨金其身,殿宇朱其门,使古老名刹,重焕新姿。目前全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泉州开元寺素有“桑莲法界”之称。相传建寺之前这里是座大桑园,园主黄守恭曾梦见一位和尚化园建寺,黄回答说要待桑树开白莲花。三日后,园中桑树果然盛开白  相似文献   

11.
墨海禅踪     
弘一,(1880-1942),现代著名僧人。俗姓李,幼名文涛,法名演音。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辞。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留日期间名岸,号叔同。归国后,先后在天津、浙江、南京任美术及音乐教师。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从了悟和尚出家,次年在灵隐寺受具足戒,弘扬南山戒律,并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1942年,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省是天主教传入最早的省份之一。据《泉州市志》记载,"天主教传入泉州时间颇早……或可追溯到唐代。"唐代景教的传播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福建远离唐朝中心长安,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唐代景教在福建传播的确切证据,但许多学者认为,明代在福建南安、泉州东禅寺和水陆寺三地发现的三座十字架石碑是景教遗物,由此,有学者认为,唐朝时景教已传入泉州。一、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福建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中国。1289年,方济各会  相似文献   

13.
净土宗持名念佛的集大成者善导,因其一生注重宗教实践,所留下的材料不多。会昌灭佛时,其著作在中土失传,以致今人难以厘清其行迹。尤其是说法所在的光明寺,学界争论不休,本文通过文献考察与实地调查,确认善导说法的光明寺不在长安城,而在今日杭州转塘区,为净土宗在浙江一代的传播提供了一些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伊协首届二次常务委员(扩大)会议于1983年12月20日至25日在泉州清净(麒麟)寺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常委和列席代表25人。开幕式上,省、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到会讲了话,并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15.
“三风”建设谱新篇———记今日苏州西园戒幢律寺○宗舜西园戒幢律寺简称西园寺,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名归源寺。明嘉靖年间,成为太仆徐泰时的别墅,易名西园。后其子徐溶舍园为寺,取名复古归元寺。崇祯八年,茂林律师来此住持,弘扬律宗,易以今名。其后几经沧桑,到...  相似文献   

16.
太虚洞记     
寒郊卅里去城东,绕过清溪便不同。林翠荫含山外径,蕉香风送寺前钟。虎踪笑觅太虚洞,诗窟吟留如幻松。此夕雪峰逢岁尽,挑灯共话古禅宗。这是太虚法师记述己巳(1929)年除夕与弘一法师、转逢法师在南安雪峰寺太虚洞一起度岁的《即景》诗,其手迹现镌刻在雪峰寺后的太虚洞前。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林子青居士为纪念这件盛事,撰写了《雪峰三老会合记》。文中说:“同时名德俱会一处,挑灯夜话共说无生。结一夕之胜缘,留千秋之佳话。……三老(指太虚、弘一、转逢)皆僧中龙象,优昙易遇,生佛难逢。”  相似文献   

17.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临海,中世纪时,是中外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曾以刺桐港闻名世界。唐、五代、宋、元时期,来自海外的大批穆斯林在此经商,或从事他业;由于他们宗教生活需要,在泉州建筑了不少清真寺;尤其是元代,建寺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8.
岩山寺小考     
岩山寺,位于繁峙县天岩村内。一九八二年三月十二日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笔者曾在寺内工作数月,现就几个具体问题略谈粗见。一村名与寺名岩山寺内,保存有许多碑、幢、钟、磬。从铭文看,天岩村曾称为天延、天焰;岩山寺曾称为灵岩院、灵岩寺。兹列表说明于后。  相似文献   

19.
正化觉巷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鼓楼西北隅化觉巷内,又被称为"清真大寺""礼拜寺""清修寺""东大寺""化觉寺"等。这座有着中式建筑风格的古老清真寺,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等中国最古老的几座著名清真寺齐名。一化觉巷清真寺的建寺沿革可追溯至唐代。据现存寺内的《创建清真寺碑》碑文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工部督工官罗天爵奉命"董理匠  相似文献   

20.
到苏州,千万不要错过位于苏州古城北隅的报恩寺,俗称北寺。热心的苏州人,会骄傲地告诉你,那座高峻雄伟的北寺塔,与虎丘的云岩寺塔同被视为苏州古城的标志。古刹报恩寺乃苏州璀璨之明珠,是苏州最古老的一座佛寺,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为中国著名的江南古刹之一。据梁简文帝《吴郡浮海石象铭》称,该寺始名通玄寺,建于三国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至十三年(公元252年)。唐代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诏命天下各大郡置寺,以年号为寺名。苏州地方官绅应诏,将通玄寺易名为“开元寺”。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端阳节,报恩寺迎请佛牙舍利,徽宗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