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师范大学胡竹菁博士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演绎推理的心理学研究》,2000年5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资助下出版发行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这本书,读后感到收益颇多,因而很想把自己的几点感受表达出来,以就教于学界同仁和出版界同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工作者关心的核心问题,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林崇德教授在长期深入中小学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底总结出版了《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0万字),详细而系统地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对创新人才进行了心理学整合研究,这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块提示法,以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共104名为被试,考察语词记忆指向性遗忘效应的机制及其发展.结果表明:(1)各年龄段被试都明显存在着指向性遗忘效应;(2)指向性遗忘效应是提取抑制和选择性编码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年幼儿童与年长儿童、成人之间作用情况可能存在差异;(3)小学二年级、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认知抑制能力差异显著,随年龄增长,认知抑制能力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4.
5.
情绪调节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本研究探讨了四个年龄阶段12种具体情绪感受频率和四种情绪调节方式(评价忽视、表情抑制、评价重视、表情宣泄)使用频率及其发展趋势.334名初中、高中、大学本科、成年被试填写了本研究的具体情绪量表(DES-IV)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结果表明(1)四个年龄阶段在12种具体情绪感受频率的顺序上基本一致,快乐和兴趣较多,内疚和羞愧较多.(2)正情绪调节以重视和宣泄为主,负情绪以忽视和抑制为主.原因调节多于反应调节.(3)成年之后,惊奇、羞愧、厌恶、悲伤、内疚有下降的发展趋势,负情绪的忽视和抑制、正情绪抑制也有增强的发展趋势.(4)情绪和情绪调节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本文对社会文化因素在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中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返回抑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建中 《心理科学》2003,26(2):326-329
Posner和Cohen( 1984 )发现对空间某一位置进行线索化 ,在线索开始呈现到靶子开始呈现的时间间隔 (SOA)约等于或大于 30 0毫秒时 ,被试对线索化位置上靶子的反应时长于非线索化位置 ,出现抑制效应。他们称之为返回抑制 (inhibitionofreturn ,简称IOR)。返回抑制的实验范式是在外周位置线索化后 ,间隔一段时间 (在此间隔时间内可插入也可不插入中央注视点线索化 ) ,然后靶子呈现在线索化位置或者非线索化位置上。早期返回抑制的研究涉及其特性和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 ,近期则倾向于将返回抑制和其它实验范…  相似文献   

7.
“非形式逻辑”作为逻辑的子领域,最初出现于1970至1980年代的美国和加拿大,本文意在回顾非形式逻辑发展的早期历史进程。本文假定,当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时,非形式逻辑的本质能够得以阐明。因此,我将以观念史领域的评论作为出发点。之所以不从理论的要素谈起并把历史留给历史学家,其中一个理由在于“非形式逻辑”这个词并不指示一个理论。非形式逻辑部分地可看作是某个思潮,部分地可当作一种论证研究进路,部分地涉及到对逻辑之本质的看法,这些都可以通过考察非形式逻辑的发展史来加以理解。本文的第一部分追溯了非形式逻辑的兴起,概括了其思想史和社会史,并评述了其早期发展中的主要人物、教科书,以及主要的论旨及其社会化。第二部分简要描述了《逻辑的自我辩护》这本教科书中的一些革新。第三部分简要涉及非形式逻辑与其它领域的早期互动。  相似文献   

8.
张亮 《学海》2011,(2):141-145
访谈围绕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理论及其遗产、列宁与葛兰西国家理论的异同及思想史效应、"密里本德-普兰查斯之争"的实质与影响、雅索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及当代地位这四个重大问题展开,勾勒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当代英国的基本发展线索与理论面貌。  相似文献   

9.
10.
11.
对阅读理解监控及其发展的直接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采用错误检测范式和眼动记录方法对大中学生篇章阅读中的理解监控进行了直接测量.结果发现:(1)初一学生不能觉察科技说明短文中故意插入的错误,而高一学生和大一学生能够觉察科技说明短文中故意插入的错误;(2)高一学生和大一学生的理解监控水平高于初一学生.  相似文献   

12.
现代慈善事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郑功成 《学海》2005,(2):36-43
慈善事业是建立在社会捐献基础之上的民营社会性救助事业,是一种混合型分配方式。慈善事业以社会成员的善爱之心为道德基础,以贫富差别的存在为社会基础,以社会捐献为经济基础,以民营机构为组织基础,以捐献者的意愿为实施基础,以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为发展基础。在阐述慈善事业的组织与运行机制的条件下,讨论了处理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若干关系问题。提出中国不仅需要发展慈善事业,而且具备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条件,目前的关键在于对慈善事业进行合理定位并进一步完善慈善法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