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主要是由三种成分构成的:一、渊远流长、根深蒂固的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思想文化;二、19世纪下半叶开始输入中国的近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其核心是民主和科学;三、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开始传入中国并指导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思想是中国本土文化,固然根基深厚,近现代西方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也已深深扎根于中国人民的意识之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更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在中西文化的交流撞击中,中国传统文化暴露了它的严重不足。先进的中国人由是而踏上了学习西方,批判自我的艰难历程。从魏源首次提出“师夷制夷”的口号,到洋务派练海军、办船政乃至康梁所倡导的君主立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项时代课题。本文结合对习近平同志的系列讲话的理解,首先阐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焕发中国传统文化活力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西方启蒙运动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并就马克思主义对以上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思考,最后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氛围中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讨论会评介绍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问题在中国已是个老问题。它既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与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相关联。因为这个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对西方文化冲击的一种回应。十四大在确立市场体...  相似文献   

5.
道教是中国本民族的传统宗教,它在神州大地的怀抱中诞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道教和我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我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理、教义和修炼方术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复杂,其来源也是多方面的。从道教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它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得到了展示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保持在停滞阶段,急需广大设计工作者发展和传承。就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力求结合实际,建立合乎传统文化发展情况的设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和文化走出中世纪的思想启蒙,包括明清之际的反理学思想启蒙,近代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五四”运动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是在中西古今之争的文化激荡中走过的.三个时期的思想启蒙者前承后续,紧扣时代的脉搏,在从封建社会晚期到近现代思想史的文化嬗变时代,一面对古代文化进行着扬弃,一面对世界文化尝试着回应,一代继一代,后浪推前浪,承续着、更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在他们的身后,留下了一个闪耀着时代性、民族性光芒的启蒙文化传统,即自觉追逐时代进步的理性主义传统、科学民主传统和爱国主义传统.这三大传统才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真正的“接合点”,它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现代化的积极的传统资源.我们继承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首先应是这一活生生的启蒙者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由于“左”倾思潮干扰,在传统文化研究中存在着态度不端正、气氛不正常、方法不得当等问题。近年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日趋活跃,原因有五:一是认真贯彻学术研究中的“百家争鸣”方针;二是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需要;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四是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需要;五是国际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促进了国内研究的开展。目前在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中,存在着“西方文化整体移植论”和“儒家文化整体过渡论”两种倾向,二者都片面强调文化体系的整体性和不变性,否认其可析性和转化性,不利于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在研究时要摸清其体系,复其原貌;在吸收时则要打破其体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文化至今对中国社会还发生有力影响,在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时,应以发扬为主。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意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童辉杰 《心理科学》2000,23(4):502-503
1 中西方人自我的重要差异  “自我”一直是西方心理学关注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 ,更是成为西方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者们发现 ,由于文化背景殊异 ,中西方人的自我有很大的差异。西方人在比较中西方人的自我时总是发现一些莫明其妙的结果。例如Bond( 1 983 )发现 ,中国人在自我量表上的得分总是要比西方人低。White&Chan( 1 983 )也发现 ,中国人的自我概念不仅在总分上要比美国人低 ,而且在中国人的文化价值比较重视的一些特点上 ,也比西方人低。造成这些莫明其妙的结果的原因是 ,使用的量表是西方的 ;没有真正认识到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人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时,往往忽视二者的中介环节,这就是衔接着中国古代文化和正在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化的,在中国近代以来历时百年之久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本文称之为“近代文化”。在这个艰难曲折的长期实践中,发生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批判性审视,发生了对于东渐的西方文化的既“拿来”又“扬弃”的关系,发生了对于新文化的伟大创造运动。对于社会主义的现代新文化说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必须继承的,而近代以来实践中产生的文化则是同样具有传统的意…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价值的四类解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解读,并因此形成了公例主义、科学主义、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四类解读方式。四类解读方式的形成及运用,不仅使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价值被发掘出来,而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义;同时为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解读传统文化价值的方法体系准备了思想和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传统诉讼法律文化中的调解制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农业文明色彩的法律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的自然条件和精神因子的作用下,由特定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所构成的法律文化。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把握世界的方式,有着自己固有的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对这种复杂多样却又自成一体的法律文化如何概括其基本特征,便是一个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话题。法制现代化研究学者立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相异之处,从形式意义和实体价值着手指出:“从形式意义上看,它则表现为诸法合体的法律分化程度低的法律结构体系;从实体价值上看,它则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国内学术界逐渐形成了一股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反思的潮流。现根据论文和会议资料,对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的观点认为,中国哲学在解决人生两大基本矛盾(即殊相和共相的矛盾、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的时候,是从伦理学入手的,这和西方文化从本体论或认识论人手的解决方式不同,因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特质。这种从伦理学入手的解决方式认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它自己的特殊价值,这已是国际学术界所公认的。所以,一直到现在,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并在发掘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科学价值方面作出了贡献,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敬重的。对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来说,对自己的祖国文化传统,不仅应该引以自豪,而且更应该熟悉它、掌握它、积极发掘其科学价值,从而使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在我国各种文化领域里,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革命传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命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即将来临,处在世纪之交的我们无法回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命运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历史纠葛及其内涵,折射着中西文化冲突的实质,同时也预示着中国文化及其传统的未来际遇。深入反省这个问题,对于面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选择,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学理价值。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索,以期引起进一步的深入讨论。一中西文化在近代以来的对抗性的矛盾,从本质上说乃是它们两者之间在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两个层面上矛盾的表现。下面谨就这两个层面具体分析之。从时代性维度看,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  相似文献   

16.
在欧洲文化史上,文艺复兴的影响非常巨大,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对西方乃至世界美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油画传入中国经历了学习期、主题期后形成了以写实为主的繁荣期。改革开放后中国油画古典之风渐盛,出现了一批中国古典大师和新秀。欣赏、学习西方文艺复兴美术杰作,在丰富国人的审美同时注入了科学和人文的精神原动力。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形成的新阶层的审美需求为中国美术的"文艺复兴"提供了历史条件;中国美术学习和工作者人数众多、中国画家对严谨造型认知的缺失和对科学、人文的向往形成了中国油画复兴的客观条件。  相似文献   

17.
传统特别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表明,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否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归根到底,它关系到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怎样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中曾经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中缺乏民本思想,没有把人放到应有的地位对待。这种看法似乎过于简单化。政治思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以什么作为社会的根本。在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神本”(或“天本”)与“人本”的对立,“君本”与“民本”的对立,只有从这样两个方面的思想交锋中,才能全面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书法艺术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是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艺术,在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中国书法的思想性、抽象性以及历史性都使它和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书法这门传统的艺术始终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历史文化价值。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书法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探析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代表着民族地域特征,它是一种"身份证",也是一种"护照",是各个民族、各个地区贡献给人类最重要的东西。传统文化蕴含着宝贵精神,必须有人去保护它、爱护它、传承它、发扬它。作为城市代表性物品,城市雕塑要能将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城市雕塑不但有着文化意义,也能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在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以传统文化为视角,设计并建造城市雕塑,必须秉承一定原则,坚持文化传播理念,合理地找出城市雕塑应用传统文化的途径,进而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