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铜器的纹饰通过丰富的纹样形式展现社会内涵,它是一个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缩影。秦代是一个短暂而辉煌的封建王朝,存世的青铜器较为稀少,但是秦代青铜器的纹饰纹样则是西汉青铜纹饰的起点,也是战国青铜纹饰的终点。秦代青铜器纹饰显著的秩序美,除了形式的秩序之外,更多的是国家社会统一之后方方面面在青铜纹饰上的反映,挖掘青铜器纹饰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是再现秦代社会诸相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1987年3月桓台县耿桥建筑公司南定施工队在建造山东铝厂基建处301号楼取土时发现一青铜鼎。其地位于张店区南定镇北约1公里的玉泉山南麓,东北距齐故都临淄约30公里,周围是山东铝厂生活区,无法在更大范围进行调查。青铜鼎出土层位上距地表约1米,其下为生土层,文化层中有板灰痕迹。  相似文献   

3.
包兆会 《天风》2018,(8):38-39
蒙元时期景教徒在草原地区留下了很多遗迹,其中鄂尔多斯铜十字饰牌因数量众多而较早引起关注。1929年圣母圣心会传教士史培志(P.M.Scott)在包头传教时首先发现了青铜十字饰牌。之后,北京的传教士聂克逊(F.A.Nixon)委托他人代为收集这些青铜十字饰牌,共收集了千余枚。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一年四月,退休老教师刘忠立,送到齐故城博物馆两件青铜量器。据了解此物出土于临淄区,梧台乡,东齐村北二百米处,村民徐士亮打菜棚时发现。巨地表一米左右,拌随出土的有花纹铺地砖、板、筒瓦、陶罐、钵的残片。地势较高,面积约三千平方米,地面上有较多的遗物,应为战国时期的古遗址。这两件青铜量器出土于一窖穴,两件套合。这两件青铜量器造形类似现代的水舀,直口、平沿、直腹、平底、口大于底径,腹部有较长的园柱形柄,柄与体有一方形铜片连接为一体,起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7,(12)
世界第一青铜大佛———无锡灵山大佛落成开光本刊讯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铜佛像——无锡灵山大佛,经过江苏省佛教界与南京晨光集团为时三年的密切合作,日前终于落成。11月15日,灵山大佛开光典礼于太湖之滨的祥符禅寺隆重举行。11月15日,祥符禅寺妆点着万盆鲜...  相似文献   

6.
西周青铜文化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信仰以及艺术、审美等特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分析、研究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探讨我国文献贫乏的西周历史意义重大,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而且西周青铜艺术对于我国现代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青铜器纹样在青铜艺术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齐国青铜铸造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完备的铸造方法、精美的铸造器形,尤其是以齐刀币铜范为代表的铸造工艺与成就,充分展现了齐国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发展水平。深入探究齐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内容与成就,不仅对丰富和完善齐文化的内容体系。构建一部完整的中国青铜艺术发展史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现代冶铸工艺技术的创新与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环纽青铜敦     
环纽青铜敦吕玉珍环纽青铜敦,是从山东省淄博市磁村春秋晚期的墓葬中出土的这个墓地在临淄齐国故城以西约50公里的地方。这个敦出土在11号墓中,方唇,侈口束颈,有盖,通高14.4厘米,腹径32厘米、腹深9厘米。腹部微向外鼓,平底无足。腹部有两个对称的圆环形...  相似文献   

10.
乔迁 《美与时代》2003,(11):13-14
什么是中国古典艺术?通常的做法是把中国古典艺术界定为唐宋时代的艺术,但实际上,商周之际的青铜艺术才是真正的中国古典艺术。  相似文献   

11.
潮州佛乐的渊源 春秋时期的潮汕,被称为南蛮和百粤,是古越族的住居地.那时这里已有青铜文化,说明中原文化已渗透到这里.  相似文献   

12.
商周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但铜农具还不多见。石、蚌、骨农具,尤其是蚌制农具(镰)和铜、木农具一起组成了商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具体系,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商代虽使用铜农具,但铜农具数量还十分有限,还不足以引起生产力的重大变化,商周青铜农具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制造技术方面,特别是带銎农具的铸造,为后世金属工具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而大量青铜手工工具的使用为加工得力的木质农具提供了便利,这也是青铜时代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便利。  相似文献   

13.
人类文明的发展既催生了中国早期青铜雕刻纹饰的繁荣,又加速了其走向消亡,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伴随而来的是人性的苏醒和呼之欲出的崭新宇宙观——天人合一精神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9,(12)
世界最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像——香港天坛大佛,10月13日中午在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举行圆顶洒净仪式。这座耗资六千万港元的大佛由中国航空航天工业部承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刘纪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香港钟  相似文献   

15.
铜镜是我国古代最常见的生活日用品,同时又是装饰精美的艺术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结合文献记载与齐地考古发现证明。战国时期齐都城不仅具有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而且成为当时山东及北方地区一处重要的铸镜中心。  相似文献   

16.
王百灵 《管子学刊》2006,(2):126-128
战国时期的金属工艺进入了更新的历史阶段,铜灯具作为青铜器文化中一种后起的新生事物,在战国时期上层人物中已经被普遍使用,陶灯具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用器.从目前出土的文物资料看,战国时期的青铜灯具数量不多,大约有十几盏,此外有大批的陶灯具.盛行于战国至汉代时期的青铜灯,形式多样.常见的灯上有浅盘,中有柱,下有底座;还有一种盘边有柄,下置三足,称"行灯".再有一些灯制作成人形、兽形、鸟形、树形、杯形等,样式繁多,多属贵族使用.  相似文献   

17.
沪蓉高速与长江的交汇处诞出了一道卧波彩虹——黄石长江大桥,驱车直下,便进入了有着“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泥之乡”美誉的鄂南名城——黄石。这座有着3000年青铜文明史的古城,由宽阔平坦的黄石大道一线串珠,两侧忽而江天一色,忽而湖光涟漪,忽而市集繁华,忽而青山碧幽,襟江抱湖、山水相依,最后由一处散发着现代文化气息的多功能广场宽宽落落地为这串珍珠收结。新落成的黄石天主教堂,坐落于这座人民广场的翼侧,三面青山环抱,临磁湖碧波万顷,藏城中却远尘嚣,最为修心养性之所。远远望去,那象牙色的哥特式尖顶建筑,衬着红瓦绿树倒映…  相似文献   

18.
据香港《英文虎报》8月22日报道,香港大埔洞梓山将于2013年建成全球最高的户外青铜观音像。该观音像高为七十六米,相当于二十三层楼的高度。目前,观音像架构已现雏型。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道教圣地泰山,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人文文化,暑假期间笔者参访泰山时,从一铜钟上意外发现了一部道经。铜钟现存于岱顶南天门西殿内,系青铜所铸,重约五百余斤。整个造型精美,钟钮青龙栩栩如生。叩之。  相似文献   

20.
1993年10月17日上午,南京晨光机器厂制铜佛车间彩旗飘飘,梵乐阵阵。十三位泰国贵宾在泰国副僧王、越北揽寺住持的带领下,身披袈裟,结跏趺坐在红地毯上。这里正在隆重举行“泰国青铜大佛佛首浇铸暨首铸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