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前存在两种指意截然不同的"兴",一种属于音乐内容及演唱形式,即瞽矇乐师"六诗"之"兴";另一种是国子教育"乐语"之"兴",属于正式场合富含道德性的言说。孔子继承二者,《论语·阳货》中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即指乐语系统之"赋诗言志"与"观诗知志"。孔子发挥此意以为教,并进一步赋予"兴于《诗》"以道德意涵,即借《诗》中对自然万物的感发,兴起对天地之道、内在仁性、礼乐政教之体认。此思维方式亦推广应用于《诗》之外,如伯夷叔齐之事迹。这种道德认知、体悟上的启发,适合士君子的自我道德修养;而对一般人民百姓,孔子则提出了"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更加强调道德情感之联结、感染与共鸣。  相似文献   

2.
诗可以怨     
<正> 1980年11月20日,钱默存先生随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团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诗可以怨”,钱先生从文学创作的观点来谈“诗可以怨”,从孔子、司马迁、刘勰、钟嵘、韩愈一直讲到明清时代的“诗可以怨”这个主张的提出、发展、变化,又辨他们对这个观点的不同理解,成为一篇著名的演讲。对于这个问题还可以从儒家的伦理政教观点来谈,我想就这个观点来谈一下。《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谓从儒家的伦理政教观点来谈“诗可以怨”即结合“事父”“事君”来谈。朱熹《论语集注》“可以怨”注:“怨而不怒”。“事父”“事君”注:“人伦  相似文献   

3.
"兴、观、群、怨"原指读诗、写诗的作用与意义,即激发、观察、交流等诗学内涵。但"兴、观、群、怨"所传达的思想不仅仅体现于诗学领域。在设计领域中,"兴、观、群、怨"体现出的思想内涵与设计批评发展过程相似,有利于促进设计的良性发展。从"兴、观、群、怨"的思想角度对传统设计发展的意义进行探究,借此学习前人的智慧思想,以应对当下的设计批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 《论语·阳货篇》记载孔子谈诗(指《诗经》,下同)的一段话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又《泰伯篇》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中关于“诗可以兴”“兴于诗”的“兴”义,古今学者多有分歧。“诗可以兴”的“兴”,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兴,引譬连类。”朱熹《四书集注》曰:“感发志气。”“兴于诗”一句的“兴”,《集解》引包咸注:“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现代学者对“兴”的解释也不尽一致。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对“诗可以兴”的“兴”义,采取朱熹的解  相似文献   

5.
致用诗拾零     
孔子劝他的学生和儿子学诗时曾经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乎鸟兽草木之名。”“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说诗的功用很多,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  相似文献   

6.
道教养生思想对魏晋六朝文论的影响张松辉两汉以前,人们一般重视文学的社会价值,认为作文应为社会生活服务,所谓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贷》)以及“观风俗,知得失”(《汉书·艺文志》)等观点正反映了这一文学思想。因此大多数文人进行...  相似文献   

7.
《中庸》开篇即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育作用之大,是可以想见的。中国古代重诗教,《论语》里“不学诗,无以言”、“始可与言诗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等句子,都从侧面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博简《诗论》所提到的"诗亡■志",是儒家诗歌理论的重要命题。简文"■"字不应当依后起的隐蔽之意为释,应当理解为先秦时期行用的"据"、"依"之意。"诗亡■志"的简文表明,孔子认为诗不必拘谨、拘泥于志。孔子及其弟子虽然并不否定"诗言志"之旨,但却强调诗应当情、志并重,而非仅仅在于"诗言志"一个方面。上博简和郭店简的相关材料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9.
上海博物馆竹书《诗论》与孔子删诗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博物馆数年前从香港文物市场购得多达1200余枚的竹简,其中涉及到80多种(部)先秦战国的古籍。据报道,2000年8月首批解密公布的一些竹简中,提供了有关《诗经》的不少材料,引起人们对孔子是否曾经删诗问题的重新思考,还有人据而认定孔子未曾删诗。 关于孔子是否曾经删诗的问题,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本来,汉唐学者基本上一致肯定孔子删诗。宋代以后,特别是朱嘉以来,否定孔子删诗的人越来越多,在现今学术界影响很大。 主张孔子曾经删诗的学者,认为今存《诗经》以外有不少的逸诗,这是孔子删诗的基本前提。如宋代的欧…  相似文献   

10.
陆贾对《诗经》进行阐释:以仁解《鹿鸣》,进而提出普遍原则;以义解《关雎》,赋予政治哲学内涵。他强调《诗经》的仁义观,使《诗经》具有强烈的仁义政教功能,同时为自己的政治理论寻找经典的根据。他认为《诗经》有"情得以利"之效,兼重诗情、诗志,继承了孔子《诗论》说。他结合时代背景来阐释具体《诗》篇,使《诗》义的内涵更丰富、更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诗的国度。诗不仅是我们这个民族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抒发情感的最佳方式,联系情感的最佳纽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古诗歌为我们的诗歌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诗歌教学指出"学生能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但在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进行辛苦的逐句讲解,学生最后能背颂、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人性?有人认为人性即人的自然性;有人认为人性即人的社会性;还有人则认为人性即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二者的统一。我认为这些提法都是值得商榷的。人的自然性并不是说人性等于自然性,而是说人的各种属性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以及他的各种属性(如意志等)是怎样产生的  相似文献   

13.
一杨荣国先生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序言中说:“……从儒家来说,真正代表封建制度的思想的是‘礼表法里’的荀子的思想,而不是孔子的思想,因为孔子的思想是拥护种族奴隶制的。过去曾有人(按指谭嗣同和梁啟超)说,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其支配的思想是荀子的思想。这说话的人……道出了一个真理,即把真  相似文献   

14.
"兴"在孔子《诗》学里,主要是一种祈向己意的、不同于《诗》之原旨的解诗方法。作为"第一读者"的孔子,在《诗》学理论甫一架设之际就为后代规定了超越《诗》之本义的接受取向。概言之,孔子以"诗可以兴"为说《诗》者拓宽了理解与阐释的自由空间,但又非常聪明地用"思无邪"给这个空间划定了相对的界限,既赋予读者一定的生发自由,又明确指出了这种自由所必须前往的域限——儒家道统。从解释学的视域看,孔子在他的"述而不作"论中将"述"和"作"也同样规定了继承与更新、原旨与创生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美在吾心     
美在吾心葛坤英凡事业、才德、容貌等,上乘者,皆称“美”。追逐美,人之天性;得其美,难能可贵。现实生活中,有人观外面花花世界,大怨其家国;有人羡某君鹏程万里,大怨其时运;有人憧憬聪明、美丽,怨爹妈之基因;有人望子成龙,怨子女之顽愚;妻怨夫不若某男;夫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日报》“学术研究”版今年3月12日发表了董国尧的《孔子的艺术理论》一文后,又连续发表了岷父、石芃、张笔的文章,就研究孔子艺术理论的方法论问题,展开了讨论。兹简介如下:董国尧认为,孔子的艺术理论是有一个完整体系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理论。“特别是‘兴观群怨’四字,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艺术观点”,而“观”  相似文献   

17.
孔子之“兴”有三义:在根柢上是源于“心”的创造力量,在性质上是“善意”不已的冲动,从存在状态看是道德生命的活动。“兴”开启了“诗”与“仁”对接的思想通道,确立了“孔子诗学”的内在依据。“孔子诗学”是孔子儒学的一种哲学形态。“兴”从横向、纵向上撑开了“孔子诗学”的思想体系。“兴观群怨”是一种与“风”“雅”“颂”不同的思想结构,是对儒学人生意义的全幅涵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道德生命的形成与实现历程。“兴”提升了“孔子诗学”的道德理境,赋予了孔子儒学一种诗性智慧,开创了儒家诗学思想又一经典阐释传统,此即“孔子诗学”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也谈孔子的人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人们对孔子人性思想的论述往往从善恶的角度立说。其实,孔子并没有明言人性是善还是恶,而是认为人性应当是"仁",应该朝着"仁"的方向去塑造。与其说孔子的人性论是性善论,毋宁说是具有引人向善意义的人性观。孔子提倡用"诗"、"礼"、"乐"涵养和塑造人性,以实现自然人性向道德人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病与业力     
病,人人望而生畏,凡是人都逃不脱病痛的磨难,这是人生无法抗拒的一种灾难。佛祖释迎牟尼在论说世间八苦之中,就有一个“病苦”,因而认识病苦之源,如何对待疾病,这是人们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生重大问题。人为何生病,病从何来,说法不一,有人说:“病从口人,”;又有人说:“病从食起;”还有人说:“病从遗传而来”等等。这些说法从某一个角度,某一个断面来讲,似乎颇有一些道理。但这一切认识仅仅是世间辩识所致,是分别智所见,并未认识到病起的根本,由此也会使我们对病的防治上蹈入某些误区。病起的根本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业力。…  相似文献   

20.
"一言以蔽之"与经典解释--孔子论诗考(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从思想家的角度,在教育弟子的过程中对诗的意义阐幽发微,而不仅仅是删定"诗三百".随着上博简<诗论>等战国佚籍的公布,这一现象更加引起了学界瞩目.本文认为孔子及其弟子重视诗之中的"思",他对诗的总体把握和对于具体诗篇评论,都采取"一言以蔽之"的手法,简练而精当.孔子对于诗的理解、解释、评论是"诗三百"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同时,论诗和教诗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源头.文中还对孔子"思无邪"、"诗无隐志"、"<关雎>之改"、"<燕燕>以其独"、"<鸤鸠>吾信之"等论断作了新的分析,进而强调"述而不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