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耶稣你让我做一支蜡烛我决不羡慕太阳我愿成为一盏金灯台只求为我的弟兄姊妹在黑暗里添一丝光亮耶稣你让我做一块小石子我决不羡慕大山我愿做坚定的铺路石只求让我的弟兄姊妹安稳地走在灵程路上耶稣你让我做一名战士我决不羡慕将军我愿成为一名精兵只求和我的弟兄姊妹一同为主打那美好的胜仗耶稣,我愿耶稣,我愿……@小河!河南~~  相似文献   

2.
恩惠 《天风》2013,(4):49-50
2012年年底的一天,我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牧师,为我感谢神!我被评为2012年度平安人寿全国总冠军……陈君。” 这位陈君,是我们教会的一位年轻姊妹。自她开始随母亲来教堂礼拜,我们就认识了。别看她年轻,但在保险界她可是赫赫有名,被人誉为“保险皇后”。  相似文献   

3.
特别的春节     
吴玉明  邵立良 《天风》2017,(4):24-25
<正>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农历腊月二十八,我正带儿子一起兴高采烈地逛街,手机响了,是罗姊妹的电话。她说:"吴姊妹,我带了一位病人在古城教堂等你,请你快来!"于是我将儿子送回家后,来到教堂。在教堂门口,我见到罗姊妹扶着面黄肌瘦的小郭。罗姊妹说她要带病重的小郭到医院做HIV检测,但  相似文献   

4.
马素英是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相城教会的一个姊妹,年已73岁,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她"马姨".马姊妹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是虔诚的基督徒,看到神在母亲身上显出的大能,她的心里很早就埋下了福音的种子,她和哥、嫂、弟媳都先后受洗归主.提起马姊妹,教内教外无不交口称赞,称她是完全奉献的模范.关于她的事迹,《淮北日报》曾有"雷锋在身边"的主题报道."愿向主奉献一切,我所有时间、财物;献我身,献我灵魂,永完全,永归与主."(《依傍十架歌》)这是她的心声,也是她的实践.马姊妹一路走来,亲身经历了相城教会的发展;相城教会的兴旺也见证了马姊妹的付出.  相似文献   

5.
王荣伟 《天风》2017,(1):58-58
近日,一位安徽农村教会的姊妹打来电话,哽咽地要我为她祈祷,求主让她有精神疾患的儿子可以早日寻回。电话里,焦急的姊妹为她的儿子操碎了心……  相似文献   

6.
透视异端     
贾日梅 《天风》2001,(11):26-27
我好长时间没有和我姐有灵里的交通了,直到去年才有时间回到老家——内蒙。第二天刚好是主日崇拜,于是我和母亲同去聚会。 听说是几个山西的弟兄姊妹在牧养,我进去后,见大约有30多个弟兄姊妹在聚会,其中有四、五个陌生人。其他的我都认识,只见他们无论男女都一律跪在地上放声大哭,特别是讲道的弟兄也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嘴里还不住地念叨着。这种场面给人一种不祥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正年前得知,婚后一年的姜弟兄与吴姊妹有了第一胎,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全家非常高兴,当时邀请我去他们家里为孩子行祝福礼,但最近这对小夫妻又愁眉苦脸地来找我,为是否要二孩纠结。原来姜弟兄的母亲极力催促他们再生一胎,甚至许诺若生个男孩,就以孙子的名义购置一套商品房。而吴姊妹实在不想要二孩,一方面是刚刚有了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8.
小时候我们姊妹多,家境贫困,经常受人欺负。每次受气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更不是滋味的是,我们吃了亏还要受母亲的责骂。明明我们有理,母亲不去与别人论理反而责怪自己的儿女,这让我们心理很不平衡。母亲说:“人亏亏一时,不会亏一世。好人人欺天不欺。”我非常不解,觉得母亲有点软弱,于是心里暗  相似文献   

9.
一件小事     
孙铭 《天风》2009,(10):40-40
一位老姊妹将历年的台历,一张一张地取下来,将每页背后印着的圣经经文小心翼翼地剪下,她对我说,她把这些剪下的经文做成卡片,在弟兄姊妹们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送给他们,用神的话语来帮助、安慰他们……而且,她已经制作了几百张这样的经文卡片了。  相似文献   

10.
傅怡冰 《天风》2018,(10):11-12
各位尊敬的领导、教会同道、亲友、弟兄姊妹们:我敬爱的父亲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8月20日凌晨4时30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各位今天抽出时间前来参加父亲的追思礼拜,我本人和我先生,以及代表我母亲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父亲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沐浴主恩,5岁起就跟着家长来沐恩堂做礼拜。  相似文献   

11.
<正>前些日子,李弟兄与周姊妹夫妇来访,向我诉说困扰他们一段时间的烦心事。原来,为了9岁的女儿是否继续参与童模活动,他们经常争吵得面红耳赤……李弟兄坚决不同意让女儿继续做童模,周姊妹却热衷此事,全身心投入。为此,夫妻之间口角不断,亦引发了家庭矛盾……看见他们夫妇彼此埋怨的眼神、互不相让的态度,让我揪心……我切切地为他们祈祷。  相似文献   

12.
王兴晓 《天风》2014,(11):12-13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搬进了新家。之后的某一天,隔壁传来敲门声,很久都没有人应答。于是母亲就开门询问,这才知道我家隔壁住着一位基督徒,而那个来访者也是位基督徒,是来探访她的。母亲向来为人热情,就招呼那位来访者来家里坐坐,等邻居回来。而那位来访的姊妹就借机向我母亲传起了福音。此后的一段时间,隔壁邻居也常常来我家,向我母亲讲圣经,而我也跟在母亲身边一起听。  相似文献   

13.
母亲做乳腺癌手术那年。我正在离家很远的一座城市上大学。姨妈电话打来,告知我母亲住院,让我速回。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赶到医院时,母亲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像是熟睡一般。不知怎么,我的眼泪开始止不住地往下淌。我问陪伴在病榻前的姨妈,妈妈得了什么病?姨妈把我拉出病房,说,你先别激动,她……她得了乳腺癌,刚动手术切除了。医生说切除后就可以控制癌细胞的扩散了……任凭姨妈怎么安慰,我的眼泪淌得更厉害了。我可怜的母亲。父亲刚刚去世两年,为什么上天如此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是我的生日,母亲在时看望母亲,母亲走后就只剩下虚无的感念了。母亲曾说:"妈想我娃,我娃就来了,只怪妈没把我娃照顾好……"而后母亲就泪水涟涟地说起往事,言语里尽是悔恨,但我从来没有怪怨过她。四十八年前,巷子里三个婴儿出天花,唯一挺过来的就是我。如今我快五十岁了,不应该满心感激吗?不知为什么,我固执地只想感谢我的母亲,但明明是我的父亲解决了家里的温饱。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5.
王教佺 《天风》2021,(2):18-19
"信主了,天父让我和我的亲人成为真正的亲人."这是北京海淀堂张二焕姊妹和姜巧仙姊妹共同的感恩心声. 张二焕姊妹出生在山东一个农村家庭."在我的记忆里,家中没有关爱,只有打骂.由于母亲智力有障碍,父亲又嗜酒,酒后见人非打即骂,家里整天鸡飞狗跳,充满了打骂声和哭叫声."因为家里的这种情况,同学们都看不起她,不愿和她玩,她常...  相似文献   

16.
蒙福的人     
彦刚 《天风》2003,(8):49-49
我7岁融左腿病残,9岁失去父亲,靠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让我们姊妹5个感到欣慰的是:没有让母亲失望,个个生活得不错。  相似文献   

17.
<正>真是感谢神的恩典,我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不久前的一天,正写作时,手机铃声响起。接通电话,手机里一个满带喜悦的声音告诉我:"张长老,感谢神,我是河西的王姊妹,早就想告诉你,蒙神的恩典,我现在不再贫困了,有许多人关心我,我也过上好日子了。"来电者是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刘村镇北段村的王姊妹。听着她的话,我也满心喜悦,四年前的一幕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8.
正一次礼拜结束后,一位姊妹找到我,要我为她3岁的自闭症儿子祈祷……充满期待的眼神流露出母亲对患儿的厚爱。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是一种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自闭症发现至今不到百年,病因仍然不明,自闭症患者症状的个体差异大,给干预、治疗、康复造成很大的困难。自闭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语言障碍,说话极少,被叫不答应;二是社会交流不畅,在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20,(5)
正最近一段时间,好几位在2019年领洗的弟兄姊妹通过电话或微信咨询我,没有领用圣餐要紧吗?神会责备管教吗?圣餐间隔多长时间领一次……还有一些弟兄姊妹心情低落,不敢直面当下发生的疫情,有的宅家,吃吃喝喝、胡思乱想,有的为了采购生活必需品而不得不上街,口罩、手套、护目镜全副武装仍然感觉不安全……身处疫情环境中的弟兄姊妹要求我为他  相似文献   

20.
礼拜天崇拜结束时,牧师告诉弟兄姊妹一个消息:有一位弟兄年仅8岁的儿子身患重病,需要及时治疗。但他需要的医药费是一个普通收入的家庭绝对无法承受的。牧师盼望弟兄姊妹们爱心奉献,并且决定将这一个星期的奉献款作为捐助这位小男孩的第一次捐款。我看到当牧师讲这件事时,弟兄姊妹都在很认真地听。并且可以看出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