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度致残的临床特点。目前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它仍是内科临床工作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哲学反思对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策略和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以把握其最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除传统高危因素外还和动脉的炎性反应有关,如血管壁内炎性细胞的聚集,早期参与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晚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的形成。微生物的慢性感染已被发现有增加卒中发生的危险,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强弱程度也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的感染通过多个机制影响卒中的发生。概述了感染、炎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与治疗决策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除传统高危因素外还和动脉的炎性反应有关,如血管壁内炎性细胞的聚集,早期参与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晚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的形成.微生物的慢性感染已被发现有增加卒中发生的危险,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强弱程度也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的感染通过多个机制影响卒中的发生.概述了感染、炎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与治疗决策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4.
点评中国和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指南的差异,肯定指南的意义和影响,也指出其存在缺陷与不足。本文提出国内指南的编写目的和使用者需要延扩,指南制定者和内容涵盖应进行完善,对脑卒中公众教育、卒中救治体系和质量改进应进行补充,针对院前管理需要细化并强调院前急救体系的作用,在卒中症状体征识别方面应全面,诊断流程部分则需要优化,提出静脉溶栓应该规范和进行质量监管,指出脑卒中病因分型选择存在滞后。以此启示我国脑血管病医疗实践与国外的差距,同时提出部分改进意见,为下一版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阿司匹林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应用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为现况调查,调查对象为神经内科门诊与病房就诊既往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调查其近两周内的阿司匹林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经过调查初步得出缺血性脑卒中幸存者应该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除非预计患者不久将死亡或有严重的禁忌证,阿斯匹林应用比例少,剂量不足,应引起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重视,临床医师应遵循临床指南给与正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即使是经过了治疗,仍较正常人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其首要死亡原因是缺血性事件。阿司匹林是经过大量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降低首次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病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国内及国际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应用阿司匹林。随着卒中预防领域内几项关键性的临床试验(ESPRIT、CHARISMA及WHS)的公布,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写作委员会对2006版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本文结合新的临床试验的证据,对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适当地应用阿司匹林,减少与高血压有关的缺血事件,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及寿命。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即使是经过了治疗,仍较正常人有较高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高血压有关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有较大的影响。其首要死亡原因是缺血性事件。阿司匹林是经过大量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可降低首次心肌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危险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有关阿司匹林在防治缺血性心血管病方面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渐增多,国内及国际的心血管病防治指南均推荐应用阿司匹林。随着卒中预防领域内几项关键性的临床试验(ESPRIT、CHARISMA及WHS)的公布,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写作委员会对2006版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本文结合新的临床试验的证据,对阿司匹林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以期能更适当地应用阿司匹林,减少与高血压有关的缺血事件,提高人口的生存质量及寿命。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且存活者中 5 0 %~70 %的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 80 % ,所以 ,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决策水平 ,对更有效地治疗脑梗死以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 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类型的特点目前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 ,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分型方案 ,许多国家都是根据病因或临床综合征 (由闭塞血管位置决定的 )进行分型 ,但这些分型方法都不能在发病急性期内…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D)与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两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疾病。传统观点认为这两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以及临床表现均截然不同,长期以来它们的预防工作是分别展开的。随着 AD 研究的不断深化,AD 与 IS 之间的共性也不断增多,AD 可能与 IS 有着共同的血管相关发病机制以及相似的预防措施。为此,结合近年来 AD 血管机制领域的研究进展,提出 AD 与 IS 联合预防的新概念,并探讨了最佳的开始时间和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0.
醒后缺血性卒中与其他类型的卒中相比,具有发病时间不确定的特点,从而在治疗策略的抉择上存在争议,尤其是在溶栓时间窗的判断上更是不统一。随着近几年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及多模式影像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此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也有了较大的进展。鉴于对临床上醒后缺血性卒中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及无法严格按照时间窗的要求进行溶栓治疗的思考,现将醒后缺血性卒中的认识总结阐述,以进一步加强对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文献分布特点和主要研究方向,探索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运用文献计量学和共词聚类分析的方法对PubMed数据库收录的2011年~2015年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共检出发表的有关缺血性脑卒中论文5 831篇,相关高频主题词63个,共词聚类分析发现高频主题词聚类为6个类别。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影像学研究、治疗实验研究、并发症研究、神经功能损伤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药治疗实验研究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医疗技术对脑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越来越完善,但对于脑卒中的急救和预防水平却不尽人意,应当重视社区医院、社区医生在脑卒中急救、预防、治疗、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卒中单元”,使社区医生成为脑卒中治疗体系的起始点和终结点。  相似文献   

13.
2010年9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领导下的联合项目组、指南委员会及其评审专家共N起草的一份经多方权衡、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导向的关于心肌再血管化治疗的操作指南。指南涉及冠心痛患者的评估、治疗决策、二级预防等,第一次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经皮介入治疗在同一指导性文件中加以讨论。为利于临床医师阅读,撰写本指南解读。  相似文献   

14.
2010版欧洲心肌再血管化指南解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0年9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领导下的联合项目组、指南委员会及其评审专家共同起草的一份经多方权衡、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导向的关于心肌再血管化治疗的操作指南.指南涉及冠心病患者的评估、治疗决策、二级预防等,第一次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经皮介入治疗在同一指导性文件中加以讨论.为利于临床医师阅读,撰写本指南解读.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近年来脑卒中诊治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许多有关脑卒中的诊治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卒中后血压的控制,高血压脑出血的止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卒中单元以及卒中的预防等方面。从这些转变中渗透着许多哲学观点,如否定之否定规律,科学假说与理论之间的关系,系统论的应用等。运用哲学的观点认识脑卒中的诊断治疗的转变,对日后的临床和科研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10年9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领导下的联合项目组、指南委员会及其评审专家共同起草的一份经多方权衡、以患者为中心、以证据为导向的关于心肌再血管化治疗的操作指南。指南涉及冠心病患者的评估、治疗决策、二级预防等,第一次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经皮介入治疗在同一指导性文件中加以讨论。为利于临床医师阅读,撰写本指南解读。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近年来脑卒中诊治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许多有关脑卒中的诊治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卒中后血压的控制,高血压脑出血的止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卒中单元以及卒中的预防等方面.从这些转变中渗透着许多哲学观点,如否定之否定规律,科学假说与理论之间的关系,系统论的应用等.运用哲学的观点认识脑卒中的诊断治疗的转变,对日后的临床和科研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进展性脑卒中诊治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展性脑卒中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一个临床现象,进展性脑卒中的存在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预后。迄今为止,关于其流行病学资料、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均是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进展性脑卒中可能是多种原因、多种病理机制所产生的多种状态的组合,治疗的手段应该以开放动脉或通过全身治疗的方法来增加脑灌注压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卒中单元已被证实是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化卒中医疗作为卒中单元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脑卒中治疗模式新的趋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治疗目前已成为脑血管病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以其微创的理念、较好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本文重点介绍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支架辅助狭窄扩张、动静脉介入溶栓以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介入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了简要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