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我职业选择测验(SDS)的试用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对自我职业选择测验 (SDS) 1 985年版进行了修订 ,并在武汉市中学生中进行了适用性的验证。在原测验中译本基础上 ,进行了项目修改、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等标准化工作。结果表明 :①该测验具有良好的项目特性 ;②该测验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均达到一般心理测验要求标准 ;③该测验结构效度与效标关联效度亦较为理想 ;④个别项目仍有待于进一步修改 ,取样还应面向全国 ,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作用。在武汉市中学生中的试用结果表明 :①该测验可以作为中学生职业辅导的选用工具 ;②在该测验中使用标准分代替粗分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对学前儿童语言学习能力诊断量表的效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所编制的量表为工具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效度分析 ,结果表明各分测验与全量表有较好的相关 ,说明量表的内容效度是比较高的。使用因素分析的方法 ,将全部变量作系统分类 ,研究量表的结构 ,绝大部分分测验在所得的四个因素上的共通性都大于 0 .70 ;保留下的分测验与所属因素的相关系数在0 .5 3 -0 .84之间 ,它们在各个因素上有较高的负荷量 ,说明量表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从效度分析的结果看 ,本量表的测量结果应该是准确的。另外 ,还根据因素分析结果指示的方向 ,调整了分测验 ,调整后的量表结构不但与假设的量表结构十分吻合 ,而且更条理化。  相似文献   

3.
本对“学习适应性测验”(AAT)的维度结构进行了比较验证研究,调查上海市两所中学184名被试,结果表明:(1)运用探索性二阶因素分析抽取出三个因素,即习策略,学习氛围和学习意动、情绪三因素。(2)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将本的三因素结构与已有研究所提出的四因素结构进行了模型拟合的对比研究,结果支持了三因素的测验维度构成,且维度间均存在相关。本旨在为该测验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为测验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主成分分析和α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对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ISC-CR)以及原量表WISC-R常模进行因素分析,并采用斜交旋转对初始因子矩阵进行转轴处理。结果表明:三因子模型比较符合WISC-CR的结构。常识、类同、词汇和理解四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言语理解因子;填图、图片排列、积木、拼图和迷津五个分测验主负荷知觉组织因子;而算术、背数和译码三个分测验主要负荷记忆/不分心因子。WISC-CR与WISC-R各分测验所负荷的各种因子一致性。83-.971,说明WISC-CR保持了原量表的功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国修订本(WAIS-RC)的城市与农村两个常模以及WAIS和WAIS-R进行因素分析,发现这三套测验都负荷较高的g因子;常识,领悟,相似性和词汇测验负荷较高的A(言语理解)因子,填图,木块图,图片排列和物体拼凑测验负荷较高的B(知觉组织)因子,而数字广度,算术和数字符号测验负荷较高的C(记忆/集中注意)因子。因子模型是极相似的,这说明WAIS-RC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保持了原量表的功能。同时,所建立的因子模型也为使用者在使用测验和分析解释结果时提供了有用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杨振中 《心理科学》1998,21(4):371-372
1问题的提出认知分化成套测验(CLB)是美国神经心理学家HaroldW.Gordon(1987)编制的一套神经心理学测验工具,旨在评价人脑言语和空间认知功能的分化水平与整体智能水平。该量表于90年代初引入我国.经修订后在我国飞行人员认知特征与飞行错觉水平的关系等研究中应用.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Gordon曾以470名正常儿童和225名正常成人为被试,对其8项测验做因素分析,抽取了两个因素,证明CLB选择的测验项目确实反映了两种本质不同的认知功能、国内以修订版进行研究也同样得到了这两个因素,表明修订版维持了原量表的结构效度。由于言…  相似文献   

7.
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修订版(PPVT-R)是一种颇有影响的语言能力评定量表。修订时修改了部分测题,选取3.5~9岁600名儿童作被试,制订出上海市区试用常模,并作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对比上海、美国儿童的测验结果,发现二者存在着“交叉换位”现象,作者分析了几种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全国常模制定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中小学生注意力测验》在全国范围对约2000名被试试测后,本研究对所获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1)各变量原始数据的均数和标准差;(2)对各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可以认为该测验测出注意的稳定性、广度、转移、持续性和集中性;(3)各变量原始数据有显著年龄差异,但无性别差异。(4)信效度检验结果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5)制定了全国常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冯廷勇  苏缇  胡兴旺  李红 《心理学报》2006,38(5):762-769
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并编制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对四类院校918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等5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5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活动—因素分析法”对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构进行分析。选取广州市小学生289人作为被试,施行语文阅读水平成就测验,用斜交旋转的方法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因素分析,得出6个主要因素,然后用活动鉴制法与鉴别测验插入法对分析出来的因素进行鉴别,揭示其心理实质。这6个因素分别是语言解码能力,组织联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贮存能力,语感能力与阅读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对湖南省祁阳县两所农村初级中学280名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初中生出现更多的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身体症状;(2)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状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3)留守初中生与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素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除应对分量表外,各分量表得分都低于全国常模水平。  相似文献   

12.
9970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王极盛  赫尔实 《心理科学》1998,21(5):404-406
对北京市随机抽取的9970名中学生进行自编的《中学生心理素质测验》的测试,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2)年级越低,心理素质水平越高,年级越高,心理素质水平越低。(3)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好于高中生。(4)在男女性别差异上,年级越低,男女差异越大,年级越高,差异越小。其中,男生在智力和情绪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女生,女生在注意力和道德感因子上心理素质水平好于男生。在对初中与高中的男女性别考验中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科技创造力和课外科技活动关系的测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创造性能力测验与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调查表,对初中预备班,初二及高二年级学生共275名作测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科技创造力和课外科技活动存在很显著的相关;中学生的科技创造力水平受学校、年级、性别的影响:重点中学优于非重点中学,高二优于初中预备班及初二,男优于女。  相似文献   

14.
以《生活取向测量修订版》、《儿童解释风格问卷》、《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为评估工具,从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出发,对实验班进行8周的班级辅导。结果表明:班级心理辅导能改善和培养初中生乐观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吴念阳  张东昀 《心理科学》2004,27(4):812-816
本文采用亲子关系测验(PCRR)与SCL-90量表评定了349名青少年的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状况,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80%以上的青少年家庭至少存在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其中最突出的类型为期待型亲子关系、溺爱型亲子关系和不安型亲子关系;青少年在强迫症、人际关系不良、焦虑和敌对等方面存在比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高相关,不同类型的不良好亲子关系与青少年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了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ingle Categor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SC-IAT)测量中学生良心的可行性,并分析内隐良心和外显良心的关系。方法:采用E-prime3.0软件编制SC-IAT良心测量程序,测量了中学生内隐良心; 采用青少年良心问卷测量了中学生的外显良心,并运用相关技术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SC-IAT实验中,中学生良心的内隐效应显著,且不存在性别、独生与否、学段、家庭结构、家庭所在地等人口统计学指标上的显著差异; 内隐良心与外显良心之间的相关不显著。结论:(1)中学生良心存在积极内隐效应;(2)外显良心和内隐良心相互分离,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5-week hope-based intervention designed to enhance hope, life satisfaction, self-worth, mental health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study includes a sample of 31 students from a community school, a matched comparison group of 31 students, and 2 secondary groups—guardians and teachers of the students’ intervention group. Students completed a questionnaire packet that included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the Portuguese versions of the Children’s Hope Scal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Mental Health and Self-Worth Scales. Academic achievement was obtained from school records. At baseline, groups are statistically similar on the variables of interest. At post-test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enhanced hope,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worth.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benefits in hope, life satisfaction and self-worth were maintained at the 18-month follow up. Results suggest that a brief hope intervention can increase psychological strengths, and participants continue to benefit up to 1-year and 6-months later.  相似文献   

18.
初一学生人格特征、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中学生个性测验量表》和《学习适应性测验量表》为研究工具,以320名初一学生为被试,探讨初一学生个性因素、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结果发现,初一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初一学生的个性因素中自控及情绪性因素和智力性因素对其学习成绩具有更好的预测作用,学习适应性因素中学习期望和家庭环境对其学习成绩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研究同时认为,个性特征与学习适应性对初一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可能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法对124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学业情绪在学校氛围与初中生学业成就间的中介效应,以及未来取向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级、社会经济地位后,学校氛围对学业成就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显著中介学校氛围与学业成就的关系;(3)未来取向显著调节学校氛围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直接路径,以及通过积极低唤醒和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影响学业成绩的间接路径;即学校氛围和积极低唤醒学业情绪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在低未来取向的青少年群体中更为强烈;而学校氛围对消极低唤醒学业情绪的影响在高未来取向的青少年群体中更为强烈。总之,在学校氛围影响初中生学业成就的过程中,既存在中介效应,又存在调节效应。实际干预时,可以通过改善初中生学业情绪提高初中生的学业成就,未来取向可以进一步调节该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总体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湖南、贵州四所中学的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高中生自我和谐情况不太理想;高中生在不和谐因子得分与大学生常模并无显著差异,在灵活性上差异非常显著(p<0.001),在刻板性上差异显著(p<0.05);高中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均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自我的灵活性与心理健康总分、偏执、敌对、适应不良等呈正相关。结论:高中生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自我和谐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培养高中生的自我和谐性有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