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把教会变成一个"同心圆"型的教会,在这个"圆"型教会模式中,以基督为中心,神职人员和教友虽然职份不同,却以和谐合作的关系,共同肩负起教会的责任和使命。一、平信徒的身份地位平信徒"指圣职人员及教会所规定的修会人员以外的所有信友。平信徒藉洗礼与基督结为一体,成为天主子民。以他们自有的方式,分享基督的司祭、先知及君王的职务。他们也肩负整个基督子民,在教会及世界上的使命"。这是梵二文献《教会宪章》对平信徒的描述,强调了教会是"天主的子民"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3)
正教会行政管理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着实现基督的爱《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第九条指出:"中国教会要在爱中建立自己,在基督里合而为一。"此条款内容来自圣经,它与新约《以弗所书》4章1节至16节完全契合,为中国教会的行政管理提供了属灵的前提和依据。我就结合这段内容以及相关牧养和管理教会的经验,来谈谈在教会行政管理中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教会行政管理要在基督的爱中。我们都知道,上帝就是爱。  相似文献   

3.
林金山 《天风》2008,(17):14-15
"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弗4:16).教会就是蒙神选召,蒙主耶稣基督用宝血所救赎的会众.  相似文献   

4.
耶稣基督为了光荣天主大父,使人类分享救赎神恩,在人间建立了教会。教会是基督的奥体,"我们众人在基督内,也都是一个身体,彼此之间,每个都是肢体"(罗12:5)。在这个有生命的整体中,每一个肢体都共同参与活动,各尽其职,以使得这一身体结构紧凑,不断增长。教会的使命就是传播天国的福音,宣讲天父的慈爱,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教会是基督的奥体,圣教会是天主的家。我们众人在基督内也都是一个身体,彼此之间,每个都是肢体(罗12:5)本着它,全身结构紧凑,借着各关节的互相补助,按照各肢体的功用,各尽其职,使身体不断增长,在爱德中将它建立起来(弗4:16)但是就目前来说,我们的圣教会由于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出现了一些或多或少的过错,甚至罪过。因此我们按照耶稣说的:我是葡萄树,我父是园丁。凡在我身上不结实的枝条,他便剪  相似文献   

6.
圣经中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5:25)。这是神告诉我们当头的秘诀,那就是:爱。爱妻子是神给丈夫的命令。今天的男人,最缺少的就是爱。往往妻子不顺服是因为丈夫没有爱。  相似文献   

7.
吕鹏程 《天风》1995,(3):34-34
怎样把农村基层堂点办成符合圣经教训、讨主喜悦的教会? 这是作为牧人的同工们须时时省察的。 “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这是整本圣经第一次出现“教会”这一概念,这磐石就是基督。基督胜过了死亡、世界、撒但。  相似文献   

8.
吴兵 《天风》2002,(9):44
一、中国著名神学家赵紫宸博士的理解1935年,赵紫宸博士他对教会所下的一个定义,确切地刻画出他的教会观。他认为,“教会是基督信徒的团契,有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中心,都是为了建立和重建人类。教会是要继续耶稣的工  相似文献   

9.
徐晓鸿 《天风》2005,(6):8-10
经文:约20:19—31 每年的复活节,教会的传道人都会传讲“基督复活”的信息,似乎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想到“基督复活了”;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唱有关基督复活的赞美诗,我想这是很不够的。早在使徒时代的教会, 使徒宣道的核心问题就是见证基督的复活。使徒保罗在他致哥林多教  相似文献   

10.
司铎是教会的公开代表,并且有时更是基督,这个教会主人的代表。“代表”这一专有名词需要进一步的澄清。因为通常情况下,它仅仅只被用来指代代替别人的人。然而从神学上来讲,代表不是法律上的概念,而是一个机体上的概念。司铎被设定肖似基督,这样基督能把他当作工具,在他内工作。作为基督的奥体教会不是让她的司铎们在不同的地方祈祷或是敬礼,而是使其成为这一奥体的各个器官机体,  相似文献   

11.
爱是动行     
西方有一句谚语: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爱亦是如此,切实地付诸行动远远胜过堆积成山的文字。二千多年前,主耶稣基督为了拯救人类的罪恶,甘愿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世人至真至诚的爱。我们也常常口中念念有词: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并爱人如己。其实这爱不应仅仅停留在口舌之上,更要牢牢落实到行动之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路10:29-37)中这样记载:一个遭遇强盗、身体负伤的人半死半活地被丢在路上,先后有一个司祭、一个肋未人路过,均是无动于衷,径自走开了。只有一个撒玛黎雅人对他动了恻隐之心,为他包扎伤口,并给他安顿…  相似文献   

12.
鲁绍彬 《天风》2010,(6):25-27
<正>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上帝的殿,也是永生神的家。教会需要爱主之人的祷告与经营。耶稣升天前考问彼得并叮嘱他要牧养好主的羊群,可见教会的管理与牧养十分紧要。上世纪末,在一波波的教会发展浪潮中,牧养好教会或把教会建设得更好的教会论问题成为实践神学的讨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的礼仪活动中,头饰文化传达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包含着历史、宗教、人格力量等诸多动因。对于天主教会而言,主教的头饰也有其特殊的意义。主教在其教区的职位并非像俗世的“官”那样拥有特定的行政权力,他是以基督的在世代表身份管理本教区的教务,他的职权也只能在某一特定教区才能实行。主教的头饰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他的“职位权力”。主教的高帽,在教会内称为“主教冠”或“法冠”,是主教在举行弥撒礼仪时所戴的瓜形帽子。有关主教的高帽来源已无从考证。根据圣经记载,旧约里的大司祭们,在前额上都佩戴一块金片,或许这就是…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8)
<正>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期间,舟山基督教牧师陈德鋐以实际行动响应共同抗日的号召,以爱国爱民的爱心荣耀了基督。陈德鋐于1900年出生在温州一基督徒家庭,上世纪20年代因他虔诚信教又有文化,经温州教会报送进入上海沪江大学神学院学习,两年后肄业,由教会分配到浙江湖州传道,1933年9月调到定海县任牧师,时年33岁。陈牧师的传道宗旨为"神就是爱",这也是他一生行事为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一、耶稣基督直接挑选门徒在耶稣时代,亲自召叫了十二位宗徒作为教会的奠基石(参阅前文:基督永恒———主教是宗徒的继承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宗徒们便开始四处传教,宣讲天主之国的来临。主教是由天主制定继承宗徒位者,藉赐于他们的圣神被立为教会中的牧人,使之成为教义的导师、神圣敬礼的司祭和治理的服务者。主教们一经祝圣,就同时接受圣化、训导及治理的  相似文献   

16.
基督道德与个人完善迦南基督道德是以“信、望、爱”超性之德为其根本,以自然道德律“十诫”总纲为内容,以本性道德“智、义、勇、节”为特征,以基督献身为榜样来完善自我、完善教会、完善社会的行为规范。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以基督信仰为总纲,以爱人为实践内容的...  相似文献   

17.
蒋礼 《天风》1995,(6):23-23
最近,一些教会收到了一张反动传单,说:有一位“活基督”要来做王,要共产党人和世上的君王、总统部归向他。“活基督”是谁呢?传单说:“这位活基督就是李常受。” 这份传单的内容是反动的。它在中国散发,内中又特别提到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主教》2009,(4):14-15
司铎的生活应是成全的,司铎因圣秩圣事而与基督司祭相似,蒙召做基督元首的职员、主教圣秩的合作者,以建树基督整个身体——教会。每位司铎以自己的方式,代表着基督,也享受着特殊恩宠,使他在为所属民众及整个天主子民服务时,能更有效地步向他所代表的基督的成全。司铎的圣神所祝圣,由圣神所派遣,在自己身上制死肉体的作为,整个地献身为人类服务,是借着基督所赐的圣德,得以走向完人的境界。司铎们执行着属神和成义的职务,只要他们听从圣神的养育和领导,便可在神修生活上得到稳定,也因着他们每天的神圣工作,以及他们和主教及其司铎在共融之下,所从事的全部职务,就足以使他们迈向成全的生活境界。  相似文献   

19.
如火之爱     
卢芳 《天风》2006,(2):34-36
所罗门的雅歌,被称为基督徒的恋歌。它用新郎新妇的爱来表明耶和华神与他的子民之间的爱。圣经中多处有类似的比喻,用爱情来表示基督与教会的爱,“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弗5:31-32)。有人说:“没有音乐,生命是一种缺憾;没有爱,生命就毫无价值”,这是真实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在母爱的怀抱中生活,在父爱的呵护下长大,在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手足之爱的环绕中成人,人的本性里有着爱与被爱的需求和渴望。成年之后每个人都向往纯洁、幸福、美好的爱情。世上所有的爱中,男女之间纯洁忠贞的爱情是最崇高、  相似文献   

20.
陈顺鹏 《天风》2010,(9):14-15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争取自由、民主和解放进行斗争。今天,我们在谈论教会内部团结的时候,都明白“团结就是力量”,都清楚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团结合一才能见证教会确实是爱的团契、确实是基督的身体;只有团结,我们才能凝聚力量推进事工发展,兴旺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