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圣经启示、信仰传统和教会历史实践来看,中国教会的"三自原则"都具有很强的教会性、教义性和神学性。这表现在:三自原则是上帝的启示和教会历史实践的统一,是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统一,是教会现实性与终极性的统一,是办好教会与教会性的统一,是爱国与爱教的统一。只有坚持三自原则,中国教会才能迈向荣耀的教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在实现独立自主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关系,符合教会的真理,并有独特的神学或属灵意义。 在圣经中,“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徒9:31)。“各处的教会”,说明教会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12)
<正>个人行善看起来力量很小,但许多小小水滴,便能汇聚成浩瀚的江海。目前,"社会服务"对于教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教会中每个人都认识到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更不意味着教会的社会服务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直到如今,仍然有人认为社会服务对教会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事,甚至是一个额外的负担。其实,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服务是教会在世上作光作盐、  相似文献   

4.
《天风》2014,(1):13-13
<正>教会需要"同工",而不是"同攻";教会需要"真理",而不是"争理";教会需要"祷告",而不是"控告";教会需要"合一",而不是"合疑";教会需要"人才济济",而不是"人才挤挤";教会需要"彼此相爱",而不是"彼此相哎":教会需要"和睦同居",而不是"合谋同拒"。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0,(3):29-29
<正>据沿海部分教会反映,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各种办法盗取教会财物或钱款,请各地教会引起注意。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几个或一个不法分子利用双面胶黏在小铁片上并用线相连,以无底的手提包作掩护,光天化日下在教会奉献箱上作  相似文献   

6.
我们中国教会一直在谈"办好教会",原则问题大家有共识,譬如坚持三自原则,要健全教会的规章制度、民主管理、人才培养等。但是办好教会的内容决不单单就是这些,在《马太福音》第28章里面,主耶稣托付门徒把他的名传到地极,叫万民作他的门徒。可以说教会从起头,教会的核心使命就是要在神的恩典与周围未信的人群之间作传递和作见证,让神的恩典临到众人,也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可以作基督的门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5,(2)
<正>圣职按立是一项我们必须谨慎对待的事工,需要我们遵照圣经教导,尊重教会传统,正视时代需要,合法依规地履行教会的使命,真正让圣事成圣,圣职成圣!国人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名忠心且有见识的圣职人员对于教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为此,保罗留给了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那段语重心长的嘱托:"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上帝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徒20:28)圣职按立是教会属灵事工的关键,对此我们不能有半点疏  相似文献   

8.
<正>奥古斯丁曾说,离开了教会,人就无法相信。奥古斯丁这样说的目的,是强调基督徒与教会之间紧密的联属关系。在他看来,信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在教会中发生的,与教会密切相关。离开了教会的教导和牧养,人就无法真正相信。为了强调教会与信徒割不断的生命关系,加尔文坚称教会是信徒的"母亲"。"母亲"的类比,不仅说明教会对信徒的重要性,也暗示基督的教会  相似文献   

9.
如何处理《马太福音》19a中的分词■与命令语气的主要动词"你们要使万民作门徒(■)"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教会对于大使命的理解。本文从希腊语的分词的普通功能重审《马太福音》28:18-20的内容,认为"你们要使万民作门徒"应当构成理解教会大使命的核心经文。不过,在该分词与主要动词"你们要使……作门徒(■)"之间的关系上,较早的英文译本作为底本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不少译本对于大使命的表述,从而使今天作为社会组织的教会相对忽视了"你们要使万民作门徒"的根本责任。  相似文献   

10.
黄幸平 《天风》2016,(4):12-13
正制度上墙,是建立制度;制度在手,是学习制度;制度入心,是贯彻制度。政府讲"依法治国",教会讲"依规办教"。教会活动、教会人员、教会财物等都要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依法管理。与此同时,教会内部需要做好制度配套,就是在国家宗教管理法律法规的大框架内,结合教会具体实际,  相似文献   

11.
张远来 《天风》2011,(6):41-43
"特会",顾名思义,是指非经常性聚会,是教会所举行的非日常活动。它是教会传福音和牧养工作的有益补充;但教会中也有不同的观点。本期话题将讨论"特会"现象,希望引发教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教会一旦发现异端邪说,就要及时商讨、马上处理,容不得半点拖延。延迟就意味着伤害!异端、邪教常常将"魔掌"悄悄地伸向教会,甚至公开到教会拉拢信徒,笼络或恐吓教牧人员,这对教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伤害。异端、邪教一旦对教会产生了危害性,其后果不堪设想。它不但会"偷羊",分裂主的教会,还会造成原本合一和谐的教会生发混乱,使教会生出极大的破口。  相似文献   

13.
李燕峰 《天风》2014,(2):5-7
<正>如何构建一个既有教会传统,又融合时代元素的整全的教会文化,将成为教会在当下的最大挑战。自二十世纪80年代教会复堂以来,中国教会,尤其是城市教会,信徒人数快速增长。这是众肢体所喜闻乐见的,但随之而来的一个挑战便是:当教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出现了"瓶颈"——明明有很多新的信徒加入教会,可信徒人口基数增长却并不显著。由此,不少人戏称教会是"铁打的牧师,流水的信徒"。可见,现今的教会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信徒流失问题。而对于信徒的流失,农村教会和城市教会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王从友 《天风》2011,(6):44-46
"特会",顾名思义,是指非经常性聚会,是教会所举行的非日常活动。它是教会传福音和牧养工作的有益补充;但教会中也有不同的观点。本期话题将讨论"特会"现象,希望引发教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上世纪80年代,"共融"(communion)一词逐渐取代"天主子民"(People of God)成为天主教神学家解释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教会论的核心概念,随之而来的是"共融教会论"(communion ecclesiology)在天主教教会论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首先将诠释新约以及神学史中的"共融"概念;其次将考察"共融教会论"的定义和特征,并从东正教及天主教传统出发梳理共融教会论在近代出现以及在天主教会内部确立的历史;最后将阐明此教会论的代表——天主教神学家卢巴克(Henri de Lubac)的共融教会论思想。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1,(5):38-38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是教会的希望,青年牧养事关教会的前途和社会的见证。所以,麦哲恩博士说:"牧者若不重视青年工作,那是对教会的亏欠,对圣工的失职。"本期每月话题讨论的是"关注教会青年牧养",希望能对各地教会牧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9,(8)
<正>编者按:师母,由于其特殊身份,颇为教会信徒所关注。或许她们并没有什么位分,但她们却有形无形地承担着教会中的责任;或许在某些地方,她们只是当地教会聘牧时"买一赠一"的"附属"恩典,但她们却在教会建设中成为牧师或传道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者。可是,当她们默默无闻地在教会里操劳的时候,有谁能理解她们的酸甜苦辣?本期让我们一起关注教会中的传道师母!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三一论的框架下寻求教会合一坚实的基督论基础和圣灵论活力,是中国教会在走向合一进程中需要有的深层教会论探讨。坚实的基督论基础和圣灵论活力既可以保证教会涵括丰富多样的信仰和礼仪传统,同时又能够保证教会是真正的不可分裂的"一",因为一主、一信、一洗是教会的共同信仰。因此,教会的"一"是多样性中的"一",  相似文献   

19.
刘刚 《天风》2010,(6):23-25
<正>教会自其产生时起,就逐渐地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模式,所谓管理模式,就是在教会事工中的侍奉方式。圣经中也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这里的"规矩"、"次序"就是规章制度或是管理办法。一种好的、符合教会与现实社会需要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教会更好、更健康  相似文献   

20.
翁溯利 《天风》2016,(8):14-15
正教牧人员传给世人的应为真理之"道",授予信徒的当是侍主之"业"。现今有很多教会尤其是基层教会,存在"信徒多,工人少"的牧养窘境;笔者认为现今教会可以借鉴使徒教会的牧养理念,抓好四件事:第一件事:教风的控管使徒时代的教会在犹大地全面发展时,信徒越发增添(参徒5:12-16),教会免不了会有某些不良风气,此时教会的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