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望 《天风》2002,(12):26-27
尊老敬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美德、应尽的义务、人类文明的标志。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由各地基督教两会主办的老人公寓、养老院、老人之家约有30多家,每年为社会及家庭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孤独老人无人看护、陪伴等问题。2002年9月初,记者来到徐州爱德老人公寓采访,耳闻目睹徐州市基督教两会在见证基督信仰、爱人如己的事工上所作的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2.
傅先伟 《天风》2005,(1):54-5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基督徒开展了三自爱国运动,一方面改变了"洋教"对基督教产生的消极负面影响,摘掉"洋教"的帽子,与人民相认同;另一方面,积极阐释基督教福音真理,包括爱的福音信息,投身于社会服务和建设。五十多年来,中国基督教有了崭新的面貌,福音事工蓬勃开展,教会日益兴旺。就以上海来讲,现有信徒18.7万多,有教堂162座,教牧同工362位,还有一所神学院,妇女事工组、青年事工组等各项事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夏新穗 《天风》2018,(3):20-21
占地4亩的院子,一排两层楼的平房,而平房前面是一大片菜园,大白菜、菠菜、韭菜绿油油的,显现出无限的生机。几位年迈的老人,面南而坐,让冬目的阳光暖暖地照在他们身上……这是我们在河南省新乡市基督教爱德养老院看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谢丽业 《天风》2010,(7):28-28
<正>贵州省贵阳市基督教两会始终遵循"人子来是要服侍人"的圣经教训,本着基督徒是光是盐的宗旨,按照基督教全国两会关于开展社会服务的精神,积极开展服务社会事工,发挥今日教会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荣神益人、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4,(5):50-51
<正>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会51位教牧同工,于2014年4月1 9日,赴动力区颐养园和道里区福得敬老院,慰问老人。2.云南边境地区教会禁毒防艾小组活动准备会于2014年4月1 5日至18日,在临沧忙畔基督教培训中心举行。3.江苏省常州市基督教伯大尼老年公寓荣获先进社会组织奖及全国社会组织3A级证书。4.由安徽省合肥市基督徒组织的路加医疗队于2014年4月19日,赴肥东县镇北基督教堂为信徒和居民义诊。  相似文献   

6.
光盐行动     
《天风》2011,(3):33-34
浙江省基督教两会于2011年1月14日,召开社会服务委员会会议,探讨如何深入开展服务社会事工。省基督教两会主席邓福村牧师在讲话中指出浙江基督教成立“光盐爱心基金会”的目的和宗旨,激励全省乃至全国基督徒发扬基督之爱,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集众弟兄姊妹的爱心,帮助弱势人群,光照人前。浙江光盐爱心基金会目前正在筹建之中,期待众弟兄姊妹的恳切代祷和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7.
正"有生之年,我希望为中国基督教创建一个全过程的居家养老模式,让更多的基督徒都能为社会献爱心,让更多的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这是辽宁省盘锦市爱心养老院院长杨丽君长老的"养老中国梦"。多年来,她在爱心养老的路上执着向前,锲而不舍,以绳锯木断的精神圆梦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杨丽君出生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县农村,1979年,24岁的她嫁到盘锦市一个四代基督徒家庭,善良又孝顺的杨丽君很快通过婆婆接受了福音,成为基督徒。日前,我们在采访她时,正巧她85岁的  相似文献   

8.
涂汉桥 《天风》2010,(7):13-14
<正>在基督教全国两会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五十周年的报告中,把"激发信徒爱国爱教的热情,号召他们成为好基督徒、好公民,为国为民作贡献"总结为五十年的六大成就之一,其中归纳了各级基督教两会和教会团体开展社会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9,(5)
<正>在中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超过2300万,近1亿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超过1500万老年人有长期护理、照顾的需求。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超过4亿的老年人,这其中有5000万失智老人。为了帮助居住在教会养老院中的高龄、失能、患病或孤寡老人,以及教会定期探访的社区困难老人,基督教全国两会社会服务部发起了"周婆婆"爱心厨房项目。通过与教会养老院合作,我们将募集到的奉献款为这些老人购买营养丰富、搭配均衡的爱心餐,以此为他们的生活增添幸福的馨香之气。  相似文献   

10.
郭为 《天风》2017,(9):18-19
让每一个入住的老人老有所依,不留遗憾在素有“东方雅典”之称的徐州城内,坐落着一所因爱著称的养老院,这就是为徐州人所津津乐道的徐州爱德老年公寓。在这里入住的老人,被护工们称为爷爷奶奶,他们是养老院最可爱的人。负责养老院日常工作的是王玳华院长,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主内姊妹。虽然已退休多年,但对养老院的工作她从来没有停歇过。  相似文献   

11.
<正>十三年前,在北京市宗教事务管理部门和海淀区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市基督教两会在百望山森林公园山脚下成立了北京基督教爱德敬老院,并以"以爱为根、以德为本"为办院宗旨,正式为教内外的老年朋友提供养老服务。爱德敬老院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拥有四座老人公寓(含170张床位)、一个大花园、一座小型教堂、34名持证上岗的工作人员,是一家能够满足不同群体和护理层级需求,安保、医疗、文体设施完备的新型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在基督教中,爱是至上的,爱是教会的灵魂。上帝对人类的爱,人类对上帝的爱,基督徒对其他所有人的爱,构成了基督教的主题。整本《圣经》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概括,即神爱世人和我们当怎样爱神爱人。因此,基督教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基督徒虽然不靠行善得救,但一个得救的人必须用爱心的外在行动或标志,来衡量他(她)属灵生命,这是我们蒙神赐福的一个前提条件。耶稣在世时,曾对门徒们讲:义人要往永生里去,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准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做客旅,你们给我住;我赤身裸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  相似文献   

13.
罗博学 《天风》2005,(2):53-53
面对"爱"这个问题,许多人在疑惑,许多人在思索,许多人在行动,许多人在无言地付出。"你们要彼此相爱,这就是我的命令"。"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我们希望每个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能在充满爱的世界中成长。因为有爱,我们自信;因为有爱,我们幸福;因为有爱,这个世界充满光明;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对得起上帝对我们人类无条件的关怀和养育。在人海如潮的大街上,当我们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残疾人在酷暑严冬中行乞,我们会主动奉献,不在乎多少,只在乎心意,这是一种爱;在拥挤的公交车上,有步履蹒跚的老人或怀抱婴儿的妇女而至,我们会自觉让座,这也是爱;父母从  相似文献   

14.
张远来 《天风》2013,(5):22-23
社区服务(Community Service)是基督教文化一个重要的范畴,在西方教会,社区服务是基督教会一项常规性事工,几乎每一间教会,无论大小,无一例外,均具备社会服务事工。但在中国,由于教会自身服务意识的淡薄及过去社会空间相对狭小,教会的社区服务还基本是一个新鲜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在要求基督教回归其原本的信仰和组织理念,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包括社区服务),本文尝试从基督教文化中的社区服务理念、社区服务的意义及参与社区服务的途径三个方面,浅谈基督教文化与社区服务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基督教是爱的宗教,教会和信徒是爱的使者,奉献和传播爱,让慈善走动起来,是对教会和信徒的信仰要求。公益慈善事业是奉献爱心、彰显美德、服务民生、促进和谐的崇高事业,是国家和社会的正能量。基督教是生命的宗教,也是爱的宗教,决定了教会和信徒必须是爱的使者,奉献和传播爱,让慈善走动起来。福建省基督教"两会"以"爱国爱教、荣神益人"为宗旨,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  相似文献   

16.
上帝因爱差遣儿子来到世界,在世上传福音给世人,甚至为此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基督徒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效法基督,爱神爱人。服务社会这一源于圣经的教导而形成的传统在今天又有什么特色呢?中国教会及其基督徒们又当如何在服务中实践信仰、传递基督神圣之爱?让我们听听以下三位同工的心声。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9,(6)
<正>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了激励更多中国基督徒继续秉持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投身民族复兴的时代潮流,共同建设好与新时代相称的中国基督教会,基督教全国两会开展以"壮丽七十载爱国爱教情"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诚邀广大基督徒撰文分享七十年来爱国爱教、振兴中华、复兴民族、作光作盐、服务社会的真实故事和感受,总结七十  相似文献   

18.
刘子如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南地区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和爱国者,也是一名基督徒.刘子如的社会服务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于他而立之前,践行于而立之后;社会服务的对象从个体到群体,再到民族国家;服务方式既有“物质”,也有“精神”.刘子如的社会服务超越了宗教意义下的慈善活动范畴,形成了他独特的服务民族和国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潘兴旺 《天风》2012,(3):11-12
上帝因爱差遣儿子来到世界,在世上传福音给世人,甚至为此付上了生命的代价。基督徒作为基督的跟随者,效法基督,爱神爱人。服务社会这一源于圣经的教导而形成的传统在今天又有什么特色呢?中国教会及其基督徒们又当如何在服务中实践信仰、传递基督神圣之爱?让我们听听以下三位同工的心声。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7,(5)
<正>如何开展社会服务和公益慈善事业,如何发挥基督教在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中的正能量,如何让基督徒的信仰见证于日常社会生活实践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浙江省基督教两会努力践行圣经教训,积极服务社会人群,用信心、爱心和实干,探索出了基督教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