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明 《天风》2002,(7):31-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则要说:家家有本当念的经——圣经。念了这经,我们就明白人生的意义;念了这经,我们就知道婚姻和家庭是怎么回事;念了这经,许多难念的经就变成易念的经。一、圣经是一本家书 旧约主要是写给以色列家的书,教导这个家庭的人知道他们的神和祖宗是谁,要他们信守与神立下的约。新约主要是写给“神的家”(提前3:15)——教会,要教会明白神的旨意。总的说,圣经是一本家  相似文献   

3.
黎新农 《天风》2006,(1):30-33
圣经观的问题,看似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实际上,教会的圣经观关系到教会如何看待和解释圣经,如何用圣经的真理指导教会的灵命实践。所以,圣经观代表了基督徒和教会的上帝观、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和真理观。基督教会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如何诠释圣经的历史。丁主教提出的上帝是爱的圣经观,使中国教会不再重走西方教会思想史上每每陷于复杂的教义争论的老路,而是引导中国教会重视圣经的中心信息就是上帝爱世人,上帝的创造和救赎最终目的是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因为上帝是世上一切真善美的源头。所以,丁光训主教提出上帝是爱的圣经观及神学框架,教导我们在一种动态的爱中去体验上帝与人的关系,去体验基督徒与世界的关系,而不再去争论教义的细节,不再人为地给教会设置一道无形的围墙;教导我们敞开胸怀接纳世上一切美好的真理,使教会作出更加美好的见证。丁主教的圣经观,为中国教会在今天的处境中解释圣经,并用圣经诠释引导教会的实践指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主耶稣在光荣升天前,谆谆嘱咐宗徒们说:“天上地下,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导他们遵守我给你们吩咐的一切。看!我天天同你们在一起,直到世界的末日。”(玛28:18-20)从此,慈母圣教会遵从耶稣基督的...  相似文献   

5.
<正>按立圣职需要谨慎,而被按立的圣职人员也"当为自己谨慎"圣职是一种"誓约与圣约",源于上帝的呼召和拣选,是领受教会差派为主做工的神圣使命,要求被按立的圣职人员能够按照圣经教导、教会传统和时代需要,合法依规地履行教会与社会赋予的义务和责任,服侍教会和信徒。初期教会设有使徒、牧师、长老及执事等来负责牧养、教导群羊和治理教会的工作。圣经清  相似文献   

6.
王艾明 《天风》2011,(8):38-41
圣职按立既是历代教会的传统,也是今日教会的实际需要,它对于"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身体"大有裨益。可是在当今的教会中,不少信徒甚至一些教牧同工,对"圣职"按立所持有的观念比较模糊。既不合圣经教导,也不符今日教会实际情况。本期我们约请三位牧者从不同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7.
王艾明 《天风》2011,(8):38-41
圣职按立既是历代教会的传统,也是今日教会的实际需要,它对于"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身体"大有裨益。可是在当今的教会中,不少信徒甚至一些教牧同工,对"圣职"按立所持有的观念比较模糊。既不合圣经教导,也不符今日教会实际情况。本期我们约请三位牧者从不同角度来谈这个问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8.
一 教会 传统概念认为耶稣是教会的建立者,这可能会引起一些误导。该概念也会产生认识上的模糊。其原因在于,如今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教会,他们都声称自己是基督徒。这些教会在生活上和服务精神上是基督徒。然而,这些基督教会不统一,因为他们对传自宗徒的耶稣的教导有不同理解,所以,人们可能会问;究竟哪一个教会是耶稣所建立的呢?  相似文献   

9.
联合礼拜     
正中国基督徒的宗派观念十分淡薄,多数情况下,他们对宗派的选择纯属偶然。正因为如此,进入20世纪后,不少中国教会领袖主张根据圣经"合而为一"的教导,实现教会的合一。但由于当时的教会都控制在西方传教士手中,一直无法实施。新中国成立后,教会合一的大环境有了,只是还需要时机。这个时机出现在1958年。1957年,由于中共党内极左思潮的影响,开始了整风与反右运动,从此时起,中国进入了一段政  相似文献   

10.
洪天凑 《天风》2017,(2):18-19
教会讲台是真理的喂养,探访则是爱心的牧养探访是教会事工中的重要环节,通常由教会指派专人(牧者、义工或信徒骨干)对罹患重病,常年躺卧在床,家庭婚姻遭受挫折,灵性麻木后退甚至有离开教会念头等的主内肢体,结合圣经真理和信仰实际,用劝勉、帮扶、教导等方式,引导他们重新回到神的面前(参彼前3:1 8),  相似文献   

11.
陈明 《天风》2002,(7):31
新约圣经中提摩太前书、后书、提多书常被称为“教牧书信”。也可以说是保罗一生牧会的经验总结或是保罗临终留给提摩太和提多一封遗嘱。他教导他们怎样牧养教会和管理教会等一系列关于组织教会的事,当然这些教导也适合我们今天牧养教会。一、祷告与代求教会的建立,首先是建立在祷告与代求上的,一个没有“恳求、祷告、代求,祝谢的教会定是一个建立不好的教会。从使徒行传中可以看到早期教会生活的境况,他们常是“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徒1:12-14)。尔后,福音得以传开,建立了耶路撒冷教会,五旬节圣灵降临之后,门徒增添了3000人,这些都是祈祷带来的果效。一个教会若没  相似文献   

12.
何文波 《天风》2017,(5):8-9
<正>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经文:来10:25《希伯来书》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写给当时对基督信仰动摇的犹太基督徒。从这节经文可知,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停止了聚会,没有了教会的团契生活。其实,我们在教会生活中也会发现有弟兄姊妹经常不来聚会的情况。圣经教导我们不可停止聚会,那么,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为什么要参加教会的团契生活呢?  相似文献   

13.
教会是耶稣基督亲自建立的团体,是一个神圣的团体,是一个救恩的团体,也是一个天主子民的团体。这个教会团体在圣神的带领下逐渐地壮大发展,直到如今已经是一个十多亿教友团体了。为了更好地传布救恩的喜讯,耶稣基督拣选了十二宗徒成为首批教会牧者,并且对他们说:“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教训他们遵守我所吩咐你们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吴兵 《天风》2015,(2):8-9
<正>谁被赋予了传道的职分,谁就领受了基督里的最高使命。牧者当为自己谨慎、为全群谨慎,教会也当尊重上帝所设立的职分。这些年来,中国教会按立了许多圣职人员,在教会中从事宣道、教导、管理等牧养事工。虽然目前中国教会"羊多牧人少"的现象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但相对于以前,已经大有改善。这是让我们为之欣喜和兴奋的,但同时,作为一名服侍教会多年的牧者,我衷心希望在新的时代里,教会和牧者能够回归圣经教导,使被按立的圣职真正体现出其神圣性,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建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8,(4):4-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根据圣经的教导,继承教会历史传统,参照普世教会生活中的基本内容,结合中国教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  相似文献   

16.
忠心的管家     
教会是上帝的家,这个家是由全体的会友组成,所有的会友都是这个家的弟兄姐妹。在这个家中,上帝特别拣选了一些人,让他们得到特别的栽培与造就,然后分派他们作教会的管家。圣经以弗所书4章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在研究有关神国度的课题时,会遇到有关神国与教会之间关系的探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早在初期教会时就已经开始,由于“在保罗死后的那一个世纪中,末世论的主题,仍然保持相当显著的地位。”因此,在最初的三百年,流行于教会中的观点是:教会与神国不是同一件事物。时光的流逝冲淡了基督徒对耶稣即刻再临的渴望,他们观念中末世观的地位逐渐降低,终于在奥古斯丁时代接受了神国也具有现世性的现实,承认了教会与撞人历史的神国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甚至,“从奥古斯丁到改革宗信徒,曾经普遍认为神国和教会大致上是同一件事。”但是,经过了中世纪漫长的沉思后,对神国与教会的关系又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因为单方面强调末世性或是现世性已被认为是不符合《圣经》的,基于此,在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自然就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悔改归正     
基督称他的道为“悔改、赦罪的道”(路24:47),以此吩咐他的门徒去传讲。悔改是圣经教导的重要真理。只顾表面教会人数增加而不谈悔改,自然是信徒的信仰素质下降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有必要再认真看看圣经如何讲悔改。本文将分两次刊出。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1,(2)
编者按对自杀的信徒,教会是否可以为他举行丧事礼拜这个问题在牧养中常会遇到,但各地教会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有的教会还因此起了纷争。这次我们请三位同工各自谈了看法,虽然结论不一,但都平心静气地说出了理由。事实上由于各人处境不一、情况各异,对这个问题也就没有统一的答案,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妥善处理。既要表明基督教反对自杀的立场,也要顾及到遭丧家人的内心感受;既要坚持圣经的原则,也不能失却爱心的见证。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教会应当未雨绸缪,在平时牧养上多给信徒清楚的教导和时常的心灵关顾,避免悲剧发生。  相似文献   

20.
雪峰 《天风》2016,(12):33-34
正无论从圣经的教导来看,还是从教会的传统来看,基督教都是坚决反对离婚的。无论从历史的贡献来看,还是从现实的影响来看,基督教反对离婚的立场对稳定婚姻关系、净化社会风气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下这个离婚率不断攀升的时代,教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反对离婚的立场。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教会的这一立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因为基督徒的离婚率一般低于非基督徒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