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待人如己     
严青 《天风》2005,(3):29-29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基督教的道德,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基督在世上的时候并没有教导任何全新的道德,新约中的金律(你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先要怎样待人)只是人人在心底下都已知道的当行的事,伟大的德行教师从来不提出新的道德教训,只有假师傅,或者狂人才这样做,约翰逊博士说得好,人所需要的是提醒,这比教导重  相似文献   

2.
以善胜恶     
"如果你的仇人饿了,你要给他饭吃;渴了,应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作,是将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应以善胜恶。(罗12:20-21)每个人都有过被伤害的经历,也许是身体上受到侵犯,也许是精神上受到侮辱和冤枉。当遇到伤害时你会怎样应对?是反抗、争辩,还是默默忍受。  相似文献   

3.
必要的距离     
正有段时间我颇纠结。在不多的文学活动中,有幸接触到一些名人。我很珍惜这种幸运,希望可以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但时间长了,有的人却颇让我失望。不管你怎样真心真意待他:在人前待之以礼,在人后听到对他的负面议论比如"名不副实""过气了"之类,总是尽力劝说议论者给予必要的尊重——谁没有过气的那一天呢?但遗憾的是,他对此永远保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冷漠。我自然不敢期待任何哪怕  相似文献   

4.
饶恕     
希力 《天风》2007,(22):10-11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段经文对很多弟兄姊妹来说可谓耳熟能详。它记载了当耶稣正在教导大家怎样对待有过错的弟兄时,彼得问耶稣当饶恕弟兄几次,七次是否可以?耶稣却回答要饶恕七十个七次。并且用了一个不饶恕人的恶仆的比喻,来让众人明白他们若不从心里饶恕弟兄,天父也要这样待他们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浮世醒言     
★别用健康去交换金钱,因为再多的金钱也买不来健康。★生活的美好起源于内心的感动。★你想让人怎样待你,你就首先怎样待人。★冲动不是船没翻就跳海,而是跳海时没去拿那件救生衣;理智不是拒绝去冒险,而是蹦极前认真检查脚下那根绳。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这样一句话吗?——“要想对方成为怎样的人,就评价他是怎样的人。”这句话是有心理学方面的依据的。还是让我们引用下述两个实例来说明有关现象吧。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詹姆斯·温叙述说:一个大家都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被带到他那儿去治疗。这个孩子刚到那儿时,似乎很不高兴,一句话也不说。但他从孩子父亲不经意地说出的一句话中找到了病因。孩子父亲对他说:“这个孩子没有任何优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糟糕的孩子。”于是,他努力去  相似文献   

7.
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歌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常常想,一个人只要能够时刻这样想,赠人玫瑰,自己因而也满手余香,那他在生活中就不会常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他必定是家中常高朋满座的那种人。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那种在你快乐的时候可以与你共同享受快乐,在你痛苦的时候可以分担你的痛苦的人。当你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像你一样沉浸在幸福之中;当你遭遇困境厄运,他同你一样悲痛忧伤。不论你遇到什么事情,你时刻都会感觉到在这个社会上你不是一个人在孤立无助地生活,你时刻都在另一双眼睛的视野里,你时刻都在另一颗心…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1,(8):58-58
腾出一只手 "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这节被称为处世的金科玉律的经文告诉我们,你所说所做的每一件事最后都会响应到你身上,我们的生命就是很简单和响应我们所做过的事。弟兄姊妹!  相似文献   

9.
虔诚人     
紫晶 《天风》2019,(11)
<正>哥尼流定睛看他,惊怕说:"主啊,什么事呢?"天使说:"你的祷告和你的周济达到神面前,已蒙记念了。"(徒10:4)什么样的人是虔诚人?虔诚人有哪些表现呢?他是个虔诚人。他的祷告和他的周济,达到上帝面前蒙神记念。祷告是人与神之间的事,周济是人与人之间的事。一个是灵性生活,一个是社会生活,兼而有之,是为虔诚。这样的人是虔诚人。圣经中有一个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杨兴品 《天风》2004,(7):39-39
如果一个人曾经拥有你的同在,那么,你的离去将是他最大的痛苦。但是,如果一个人曾经被你离弃,那么,你的同在便是他最大的安慰。 我不敢说,祈求的时候你不应允,寻找的时候你不显现,叩门的时候你不开门,但是,我的心的确为此而伤痛。因为你明明让我感知你的真实,但我祈祷的时候,你却好像掩耳未听,你明明向我显现,但我欣然就近时,你却仿佛踪影顿失,你明明让我渴想你,但待我举起双手时,你却似乎远在天边。  相似文献   

11.
自卑的表达     
一颗自卑之心。通常对应一颗低沉的头颅。这样的人有时令人同情,有时又叫人讨厌。与这样一个自卑的人在一起,空气是压抑的。你很难打开局面,而他又完全是束手无策的样子。你们面对面坐着,稍有不慎,谈话就会陷入僵局。你会无端地感到疲惫。你心中暗暗恼火.却又不便发作,只好找话儿抚慰他。当然。  相似文献   

12.
和圆老在一起,人会感到自自然然。他没有防你之心,你也不必有防他之意。他待你真诚,你对他也没法不真诚。他对我不止一次讲起这么个寓言——也许是真事:在大海边有个小孩子,他和海鸥是好朋友,相亲相受,嬉戏玩耍。海鸥一点儿也不怕他。他一招手呼唤,海鸥便飞落在他肩上或怀里。他抱着洁白的海鸥,像抱着纯真的心。海鸥还叽叽呕呕地给他讲海的故事,给他唱大海的歌。有一天,孩子的母亲说:“都说你和海鸥非常友好,你  相似文献   

13.
1.在面对重要决定时,回忆过去的成功案例。如果你正在经历离婚等人生的重要问题,用5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在以往的各种紧迫形势下你是怎样渡过难关的。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处在事情当中时,往往感受不到当前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作个虔诚的人 写信给你是我的荣幸,得你欣然接受,使我深感喜悦。相信必然是上帝的灵赐给你对真理的渴慕,和在大事上寻求帮助的渴望。我极乐意帮助你。 当你愈寻找上帝,他就愈亲近你;你每迈向他一步,他就带给你平安和安慰。 许多人对做个完全的基督徒甚为畏惧,认为它加诸给人的是愁闷与约制;若是这样,那就不是完全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知道每天都有一个人在无时无刻地牵挂我,我会感动的。你知道那是怎样的一份情感,一笔财富,一种力量吗?我知道!这种力量能在你孤苦无助的时候给你温暖,在你陷入绝境的时候帮助你摆脱苦难。你知道吗?你知道自己拥有这样一种富饶的宝藏吗?  相似文献   

16.
末芥姊妹  渊声 《天风》2010,(6):63-63
<正>问:当教会中人们遇到一些难处,请求他人为其祈祷时,有人喜欢开一些所谓"属灵的处方",如有人会这样说:"神对我说了,你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得主的喜悦,这样有病会好、有难会过……"我很困惑,难道神真的对他说话了?末芥姊妹  相似文献   

17.
牵手     
刘荣虎 《天风》2010,(1):44-45
<正>如果你是刚听到福音或刚到教堂,请你一定要信靠耶稣,求主带领你的生活与婚姻。如果你已经是主内的弟兄或姊妹,在婚姻生活中无论对方怎样"苦待"自己,都是神许可的,因为你只要将这些"环境"当作自己的灵修  相似文献   

18.
成功指南     
成功人士是怎样思维的呢?是什么在驱动他们呢?为了找出答案,我采访了一些成功人士,他们中有:全国顶尖的励志演讲家、写出畅销书的作家等。下面就是他们提出的成功的关键。承担责任在社会中,许多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指责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成功,阻止了他向前;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拒绝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他们知道当你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你成功时,你实际上是在贬低你的力量。你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我们来看看莱斯·布朗的例子吧!他一出生…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某个关键时期,总会出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这个人或许是你的父母,或许是你的老师或朋友。他所说的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却会让你牢记心中,永生不忘。普通人是这样,那些成功人士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20.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能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