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幸平 《天风》2014,(4):14-15
对于离婚者,我们当把握妤恩典与真理的原则。固然需要鼓励他们看清自己在离婚中当负的责任,找到自己需要调整、需要归正的地方,但更多的乃足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接纳与体凉。  相似文献   

2.
洪书永 《天风》2005,(10):8-9
林前13∶13,14∶1在信仰生活中总可以见到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在讲“我自己心中充满了爱,对爱笃信不移,人人都需要爱”。可是当他们在公众场所向人问路时的口吻,是那么的冷漠和没有人情味,当他们在问女服务员“哪儿有水”的时候,态度是那样的蛮横,毫不客气,以为自己有了钱、花了钱就可以随意对服务员颐指气使。  相似文献   

3.
这些年来,贵刊常常登载贵州、云南、四川“少、边、穷”地区的教会情况,他们生活上的缺衣少食(有的只有半年口粮)、贫困落后(无水、无电、无路、无学校、无医)。由于信徒生活不能自给,教会就不能自养。传道人只得自己养活自己,神学生甚至外出打工,灵性上群羊无牧,异端泛滥……读后令人难受与不安。 为此,上海、福建同道呼吁关怀贫困教会,开展  相似文献   

4.
我们谁都会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对于一些作出巨大成就的人,有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对他们产生一种距离感,一种敬畏感,在心中定位自己与他们的差距,无形之中觉得自己与他们根本是两种人,觉得他们什么都会很好,甚至觉得他们很神秘。但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定位,会使我们不去想这种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是普通人的一种悲哀。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主要的不是产生于能力上的差距,而是产生于一种思想意识的差距,也就是你有没有一种积极向上,勇于向更高的目标不断攀登的意识。当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内外条件的…  相似文献   

5.
财富如水     
当一个生命降临到这世界上的那一刻,第一表情会是什么?应该是感动。 由黑暗进入光明,他们会感动;身边围绕着飘逸着水分子凉爽舒适的空气,他们会感动;耳朵中传来美妙动听的天籁,他们会感动;还有不断俯视着的那慈爱的目光,亲吻着自己的那温暖的嘴唇,也会令他们感动。  相似文献   

6.
赵玲 《学海》2003,1(6):128-130
一消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在本质上是受人的需要推动的 ,是需要得以满足的活动。需要 ,人自身的规定性 ,渗透着人的目的、意图与选择 ,是人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力。因而 ,把握消费的合宜性 ,必须要从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方式入手。在马克思看来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① 需要、人的本性是与物质生产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实践 ,才使人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超越 ,从而将人与动物 ,将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晨风 《思维与智慧》2005,(11):54-56
初生的婴儿十分脆弱,需要母亲的庇护、刚开始创业的小投资者也很脆弱,却难得有人来替他们遮风挡雨,所以他们需要自己想办法。向寄居蟹学习,寻找保护伞是一个好办法。寄居蟹身单力薄,但行动灵活,正和初创业的小投资者差不多。寄居蟹聪明地找一个厚“螺蛳壳”寄居进去.就完全遮饰了自己身单力薄的缺点,而突出了自己行动灵活的优势。聪明的刚踏上创业之路的小投资者,也要懂得去寻找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螺蛳壳”,  相似文献   

8.
她不是真的小蜜蜂,他也不是真的小蟋蟀。但他们是真的生命。他们为自己的真实身份痛苦,他们给自己起这样的名字表明他们希望转世当蜜蜂和蟋蟀。小蜜蜂和小蟋蟀是一个小时之前认识的,同病相怜使他们立即成为朋友。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下面的10种方法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一、视自己为创造天才 激发创造力最大的绊脚石,是深信自己缺乏创造力。很多人有此观念,完全源自父母、师长错误的灌输。他们认为创造力是不可企及之物,创造是发明家的事。其实,创造力是每个智力正常人的本能,这种本能受好奇心的驱使,使人对新事物产生特有的敏感,热衷探索,采取行动。发明家诺兰·不希奈发明电视游乐器,只是个很平常的联想,经他一结合,变成了价值一亿美元的点子。二、倾听自己的潜意识 当意识进入…  相似文献   

10.
视角采择是个体表征他人或自己所看到世界的能力。个体在判断他人的视角时总是会自动激活自己的视角,但是当个体采取自己的视角时,并不总是会自动激活他人的视角。研究表明,当采取自己的视角时,成人和儿童可以自动做一级视觉视角采择,二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过程是非自动的,且成人可以自动做空间视角采择。未来研究需要继续探讨一级视觉视角采择自动性的影响因素,实验设置和个体因素是否会影响二级视觉视角采择的自动性,空间视角采择自动性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视角采择的自动性是否与被试完成任务时所使用的策略有关,以及视角采择自动性的发展机制和脑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朋友两口子都在乡下上班,很少到城里去。几年前,虽然城里房地产炒得相当火热,由于他们全家都住在乡下,所以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但他们的宝贝女儿要到县城上中学了,孩子上学,在城里没有家怎么办?买!朋友倾其所有,甚至举债购买了一套房子。当朋友把买房的经过告诉我后,我立即感觉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去“找”的,是我们自己敞开门让烦恼一步步靠近的。  相似文献   

12.
上帝给了我们做父母的一个很重要的使命:我们被呼召在孩子的生命中有份。每当我们与孩子一起谈话,讨论,研究,以及为这些事祷告时,就能与他们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并深入孩子的心灵去塑造他们的性格。 每个做父母的都曾有过金色的童年,孩提时的不同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塑造和定型是很重要的,孩子天生好动,有新鲜好奇感,做父母的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正确引导,要鼓励他们进行不断的尝试,当他们做得好时,要适当赞赏及肯定他们,孩子需要得到大人的赞赏,才会感觉家庭和社会爱他和接纳他。事实上  相似文献   

13.
自知者明     
正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古希腊神庙也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叔本华认为,人有很多器官,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需要,当需要满足后又产生新的需要,所以人的需要永远不会满足。他认为当人的某种需要被暂时满足后,会有一时的幸福感,但这种幸福感会转瞬即逝,人便陷入痛苦和  相似文献   

14.
刘美纯 《天风》2022,(9):24-25
最近我听到一件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的教会按立牧师,需要被按立的人交一定数额的费用,甚至有的教会明码标价.这就像很多年前我听到教会施洗按人头收费一样的不可思议.在教会,当所有事情都与金钱挂钩,不知这到底是侍奉,还是做买卖.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2章17节说:"我们不像许多人,把上帝的道当商品贩卖"(《和合本2010》).保罗说他们"不像许多人"中的"许多人"是指那些假教师和假使徒,他们是搅扰、分裂哥林多教会的人.他们表面上是在为主做工,也是在传道,但是他们的动机只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15.
成功人士的脑子里想些什么问题?究竟是什么驱使他们走向成功?为了寻找答案,我采访了一些全国顶尖的励志演讲家和有关成功方面畅销书的作者,他们一致认为下面七条是成功的关键。 勇于承担责任 成功人上拒绝被动的心态,他们不会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父母、政府或其他人身上。他们的信条是:“如果失败的话,我负责。” 他们意识到,当你抱怨某人或某物阻挡你成功的时候,你是在放弃属于你自己的权利,几乎是等于说:“你比我更能控制我的生活。” 想一想莱斯·布朗吧。他一出生就被父母遗弃,孩童时就被贴上了“智力迟钝”的标签。他完全有…  相似文献   

16.
那年我们大学毕业,像一群蜂一样飞向了人才市场,当我们把那些自己精心包装出来的简历递上去之后,他们总是随意地翻翻,然后放在了一边.因为即使我们说得天花乱坠,没有真本领也是不行的,但一连十几天的遭遇让我们自信心大伤,好象自己学的专业到了社会上全变成了没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柴培尔  贺宗宁 《天风》2018,(6):45-45
所有从事释经讲道的传道人,我们在属灵深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都本能地认为,圣经可以对我们生命中最深刻的需要说话,且能真正满足这些需要。释经讲道者与每星期坐在他们面前的会众都相信,他们可以在圣经里挖宝,由其中寻得神的智慧与大能,来供应自己每天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年轻人对自己身份的确认过程当中,他们常常像一只龙虾:生长中的龙虾,必须抛弃它的旧钳,否则它会因为自身壳子的限制而死去。但是长出新钳需要时间,所以小龙虾必须要经过一段没有钳子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他)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在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  相似文献   

20.
我是众生     
我是一个人,当我心念里只有自己,只喂食自已只消耗自己的时候。我不是一个人,当然将周围的人都看成自己的眷属,他们的思想感情都成为我自己,是一个大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