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世峥 《天风》2014,(3):38-39
<正>哥林多教会中曾有些别有用心之人以恶毒的语言质疑保罗的使徒职分。为了消除这种声音给教会带来的不良影响,保罗在撰写《哥林多后书》时,特意用较多篇幅为自己的身份辩护。因此,阅读这封书信时,我们会不时看到大段关于保罗信仰体验、侍奉心得及人生感悟的文字。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使徒保罗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观等。《哥林多后书》5章,保罗以一段十分精彩的文字,阐述了自己的生死观:"我们原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上帝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  相似文献   

2.
经文:林后4:16—18,5:1—15,林前13:13 在哥林多后书这一段经文里,保罗一面讲暂时的,一面讲永远的,一面讲今世的苦楚,一面讲永世的荣耀,一面讲地上的帐棚,一面讲天上的房屋,一面讲看得见的,一面讲看不见的。当保罗活在世上,他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盼望立定志向,要讨神的喜悦。立志向是很热切的献身态度,基督徒活在地上要有一种雄心壮志,要立定志向,像保罗所立定的“讨神喜悦”的人生,得主喜悦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陈德群 《天风》2008,(10):34-36
一、保罗到哥林多传道遇见了亚居拉和百基拉 18章1—4节:“这事以后,保罗离了雅典,来到哥林多。遇见一个犹太人,名叫亚居拉,他生在本都。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新近带着妻百基拉从义大利来。保罗就投奔了他们。他们本是制造帐棚为业。保罗因与他们同业,就和他们同住作工。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利尼人。”  相似文献   

4.
雪峰 《天风》2012,(9):56-57
上帝吩咐保罗“作外邦人的光”(参徒13:47),其主要使命是“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所以他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参罗11:13)。然而,这并不是说保罗的工作就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保罗对同胞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不断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李世峥 《天风》2013,(11):38-39
对于传道人的生计问题,使徒保罗有十分明确的教导:“你们岂不知为圣事劳碌的,就吃殿中的物吗?伺候祭坛的,就分领坛上的物吗?主也是这样命定,叫传福音的靠着福音养生。”(林前9:13—14)对于牧者,保罗所强调的是权利;对于教会,保罗所强调的是责任。  相似文献   

6.
《罗马书》的前11章,致力于阐释基督教的基本信仰,进入第12章后,保罗将重心转向了基督徒的属灵生活.12章的开头,保罗指出了基督徒生活的总原则:"所以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相似文献   

7.
经文:林前3:9—20 教会是神的工程。保罗说:你们是神所建造的房屋。只是这房屋不是普通的房屋,而是神的殿。“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这殿有耶稣基督自己为房角石,为唯一根基,使我们这许多人“靠他联络得合适”(弗2:  相似文献   

8.
雪峰 《天风》2017,(1):44-45
《歌罗西书》的末尾,使徒保罗写下这么一句话:“要对亚基布说:‘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西4:17)亚基布是谁几乎无人知晓,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保罗称他为“与我们同当兵的亚基布”(参门2),可见他也是一位传道人。保罗对这位传道人的劝勉很有深意,值得深思。“务要谨慎,尽你从主所受的职分”,这句话告诉我们两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第一,传道人是“从主所受的职分”,不能自封,因为经上说:“若没有奉差遣,怎能传道呢?”  相似文献   

9.
克己之道     
“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9:27)。 我们基督徒有两个自我,—个是新我,是信耶稣才有的;一个是旧我,是由父母繁衍出来的。我虽有两个,而装我的身体只有一个。这个身体如不装新我,就必装旧我。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章27节所说的“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乃  相似文献   

10.
微仆 《天风》2004,(1):16-17
·圣经中不单强调“信”,更注重彰显“爱”。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 ·“信”是基督徒对上帝的关系,“爱”则是上帝赋予基督徒的生命属性,“爱”是基督徒生命的见证。  相似文献   

11.
“身体艺术”“裸体艺术”与“nude”(裸像)、“body art”(人体艺术)这些概念有所同更有所异.“身体艺术”的概念在当代艺术实践与身体理论的激发下产生出来,可看作是对以上诸概念的经验总括与理论提升.“身体艺术”诸形态可从广义、狭义的区别上来分辨.也可以说“身体艺术”就是“身体观念”通过“身体媒介”实现的感性显现.  相似文献   

12.
保罗三次求主除“刺”,然主则说:“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这“刺”似乎依然存在,但这上头而来的“恩典”则源源不断地供应下来了! 这“刺”为何物?读经者的见解不一,但无论如何,大家都承认,这“刺’能引发诸多的“恩典’。 一说这“刺”是保罗身体之疾,俗称“寒热症”。根据是哥林多前书2章3节“战兢”一字,按原文是“发抖”之意。倘若此推论正确,那又带来什么恩典?  相似文献   

13.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使徒保罗特别强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弗4:4,5)。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督的教会不幸分为三大派别:公教会(即天主教)、正教会(东正教)和新教会(在中国旧称“耶稣教”,也称“基督教”)。一百年以来基督教中有  相似文献   

14.
经文:徒10:26,14:11—18;罗12:3 作为讲题的这句话——“我们也是人”,出之于彼得、保罗和巴拉巴三位使徒之口。彼得是一个人对哥尼流讲的,所以说“我也是人”;巴拉巴和保罗是两个人讲的,则用了“我们也是人”。其含义则完全相同。 这句话的背景也基本上一样,意大利营的百夫长哥尼流,是个虔诚敬畏神的人,多多赈济百姓,常常祷告上帝。他在异象中  相似文献   

15.
保罗·休斯顿是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位高才生。小伙子聪明好学,很有才气,认识他的人都说保罗将来会成就一番“大事业”。不  相似文献   

16.
范恒山 《天风》2005,(8):40-41
圣经的中心信息是“和好”,即在基督里与上帝、自然、他人及自我和睦相处、同归于一。“和谐”,顾名思义就是安全、和睦、和好、合拍、和平,健康、一致。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相似文献   

17.
林志华 《天风》2008,(10):4-5
保罗是我们敬佩的一位大使徒,他忠心侍主,努力传福音。他有常人所没有的了不起的经历,他周游四方,建立教会,为福音受许多痛苦和逼迫。神又给了他极特殊的启示和看见:曾被提到三层天,听到过隐秘的言语。他如果夸口,也不算狂,也不算过分,但保罗除了自己的软弱之外,从不夸口。神为了使他更谦卑,有一根“刺”加在他身上。  相似文献   

18.
经营五招     
美国石油大亨保罗·盖蒂年轻时,在自己一块旱田里挖水井,田里却冒出了浓浓的石油。于是,水井变成了油井,旱田变成了油田。他开始雇工开采石油。保罗·盖蒂十分用心地经营油田,没事便到各油田去巡视。结果,他每次都能发现有人浪费原料,而且有人闲逛。他找来工头,要求他们消除浪费和清除闲人。然而,他下次再去的时候,一切依然如故。保罗百思不得其解,就带着问题去见一位管理学家。管理学家说的“那是你的油田”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保罗立即召来各油田的工头,向他们宣布:“从今天起,油田交给各位负责经营,效益的25%由各位全权支配。”从此,保罗…  相似文献   

19.
神的慈悲     
罗马人书12:1讲奉献,是使徒保罗劝当时在罗马国首都的基督徒,要过一个奉献的事奉生活,劝他们献上自己的身体作为活祭,事奉神。这意味着完全的奉献和终身的事奉,因为只有身体带着灵魂才是活的(雅2:26)。“事奉”指  相似文献   

20.
“亚健康”的表现、原因和对策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1 “亚健康”的五大表现1 1 身体“亚健康”。在现实生活中 ,“亚健康”往往首先表现在个体的躯体上 ,即身体“亚健康”。因为身体“亚健康”的体征表现较容易为个体自身所体验和理解 ,也容易为他人所识别。所以 ,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便是个体身体的“亚健康”。身体“亚健康”的主要表现 ,就是个体总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不舒服。这种不舒服 ,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即乏力困倦、肌体酸痛、失眠憔悴、机能下降、功能紊乱等。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经常感到体力不支 ,容易疲乏和困倦 ,缺乏活力和朝气。1 2 心理“亚健康”。“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