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艳英 《天风》2014,(6):7-10
团契有很多种牧养方式,然而有时候却不免在联络、生命成长及活力方面有些匮乏,我所在的无锡市中山路基督教堂青年团契采取了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小组”而是“细胞”,关注的重点不是“聚会”而是“关系与生活”。我想结合本青年团契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及生物细胞的特性,来谈一下我在小组牧养中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2.
邓艳英 《天风》2014,(6):8-10
<正>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小组」而是「细胞」,关注的重点不是「聚会」而是「关系与生活」。团契有很多种牧养方式,然而有时候却不免在联络、生命成长及活力方面有些匮乏,我所在的无锡市中山路基督教堂青年团契采取了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强调的重点不是"小组"而是"细胞",关注的重点不是"聚会"而是"关系与生活"。我想结合本青年团契细胞小组的牧养方式及生物细胞的特性,来谈一下我在小组牧养中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3.
王从友 《天风》2009,(4):50-51
中国教会从1979年开放第一座教堂——宁波百年堂以来,到现在拥有5万多座教堂,教会的牧养方式也从起初的缺乏传道人、讲台为中心渐渐转向多样化的牧养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牧养需求的多样化,一些城市教会中也陆续出现了青年团契、伉俪团契、妈妈团契等不同的团契。但随着教会发展的同时,也给教会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吴微 《天风》2011,(5):39-41
2011-5话题|关注教会青年牧养对于一个年轻人占40%的教会来说,青年人的团契建设尤为重要。我们的青年团契是从3个人开始的,教堂根据年轻人热情积极、充满朝气的特点想了很多的办法。比如:开展各项有趣的户内户外活动、带领初信徒、发展新的信徒等。随着青年团契队伍的不断扩大,根据个人喜好分为灵修组、文艺组、接待组、圣剧组四个大组。就在小组活动红红火火地开展时,问题出现了,有些小组活动形式多样,成员间的关系又很好,吸引了很多的人,但有的小组因为组长工作繁忙,又少有时间沟通,额外开展的活动也不多,小组成员开始流失,仅仅每周一次的团契灵修,也很难打开成员的心扉,建立亲密的肢体关系。同时,团契也面临着来自不同背景  相似文献   

5.
覃金水 《天风》2014,(6):15-16
“团契”一词是教会专用名词,“团”指团队、团体,即具有某种性质,有共同目的、志趣的人所组成的集体。“契”意为投合,即情投意合。“团契”就是:信靠主耶稣,具有某种性质,为要建造基督的身体而走到一起,彼此相助,在爱中互相建立的人所组成的集体(参弗4:12;帖前5:11)。如青年团契、老年团契、工商团契、教师团契、英语团契、妇女团契、家庭团契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会正在蓬勃地发展,“上帝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给”教会(徒2:47)。信徒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年轻人多了,受过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多了,于是各地的青年团契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笔者愿意总结前一段青年工作的经验,将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提出,望能给青年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王峰 《天风》2014,(9):32-33
福建省福州市基督徒工商团契于2010年6月30日在福州中洲基督教堂正式成立,至今已4年。感谢神的带领,团契从成立之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聚会人数约200人,分为多个细胞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15-20人之间)。团契共设有五个不同部门,各司其职。1.事工祷告部:对新进会员做栽培、牧养的工作,为福音事工以及团契所有事工项目代祷。  相似文献   

8.
蔡博生 《天风》2009,(11):14-16
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迁移至城市,城市逐渐成为教会事工发展的重心,城市教会的牧养也愈发引人关注。而经过了若干年的牧养积累,城市教会的牧养重点也从原来单一的牧养模式开始转型走向多元,而多元的牧养模式为团契生活带来契机和土壤。  相似文献   

9.
魏悌香 《天风》2010,(4):10-13
近三十年来,不管信徒增加多少,不少教会基本上采取比较传统的以“讲台为主、探望为辅”牧养模式,对这种方式有人戏称为“图养”。探望固然重要,但众多信徒仅靠一两个教牧同工岂不是“蜻蜒点水”?故目下一些信徒抱怨教会没有“家”之温暖感,教会的凝聚力随之下降。不时发现有信徒走失或离开,少数的甚至被异端邪教所引诱而误入歧途。为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和改进教会的牧养模式。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丰富教会牧养事工”,相信会对有负担的同工同道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0.
章国永 《天风》2013,(4):20-22
主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三次查问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之后,把牧养的责任托给彼得,“你喂养我的小羊”(参约21:15),“你牧养我的羊”(参约21:16),“你喂养我的羊”(参约21:17)。  相似文献   

11.
詹静波 《天风》2014,(2):22-24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督教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形成自身多元化发展的特性。各年龄段、各文化水平、各种职业阶层的人们都开始走进教堂,寻求和接受真理。这样的情形对教会的教牧和发展带来比以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其中,青年事工是教会牧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年轻人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会各项开拓性事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各地教会越来越重视青年基督徒的牧养关怀,相继成立了各类青年聚会、青年团契、青年小组,使教会凝聚起更多年轻基督徒,使他们的属灵生命更好地获得栽培和成长。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有一群刚刚加入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2.
詹静波 《天风》2014,(2):22-24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督教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形成自身多元化发展的特性。各年龄段、各文化水平、各种职业阶层的人们都开始走进教堂,寻求和接受真理。这样的情形对教会的教牧和发展带来比以往更大的挑战和机遇。其中,青年事工是教会牧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年轻人富有朝气和活力,是教会各项开拓性事工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各地教会越来越重视青年基督徒的牧养关怀,相继成立了各类青年聚会、青年团契、青年小组,使教会凝聚起更多年轻基督徒,使他们的属灵生命更好地获得栽培和成长。在年轻人的群体中,有一群刚刚加入的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3.
有好几位肢体从外地、外县写信、打电话向我们咨询如何办好青年团契?其实,我们道外教会青年团契也还很小,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现愿借《天风》一角,把我们青年团契介绍给那些想成立青年团契的教会。一、培养生命 清楚信仰 哈尔滨市包括7个区、12个县,每个区、县都有教堂。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刘振义 《天风》2013,(9):14-15
在《彼得前书》5章1节至4节,彼得总结了他一生的经历,把他的“教会牧养经验”向我们阐明:“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以下从三方面探讨牧养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安孝辉 《天风》1994,(9):2-4
复活的主查彼得爱主之心时,对彼得提出任务:“你牧养我的羊。”使徒彼得在晚年也劝勉与他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  相似文献   

16.
<正>树立榜样以吸引,建立关系以连接,做好牧养以融合,付出爱心以维系基督教本身具有团契性,它的发展本质上就是从个人对个人,进而产生小组团契,逐渐形成有规模的教会。而成型的教会为了牧养和管理的方便,同样会分成若干个小组或团契,甚至需要在不同的地方设立探访联络点,或者采用以堂带点等牧养和管理模式。所谓不可停止聚会(参  相似文献   

17.
陈亮 《天风》1999,(12)
我是哈尔滨市教会青年团契的平信徒,近两年参与教会侍奉。教会是神的家,我们都是被基督宝血洁净成为神的儿女,见面称呼一声“弟兄姊妹”。你、我、他都是神家中的一个成员,对这个属灵的大家庭都有责任。请问你是一名有责任的基督徒吗?黄雪芬姊妹虽是一名平信徒,在疾病中用灵修日记的方式写了《乳香》  相似文献   

18.
吴兵 《天风》2008,(22):4-6
本文从团契的定义和建立、带领与牧养,以及成功团契标志等方法论层面探讨了如何办好团契,其中也谈到办好团契对教会健康发展的作用。借此为教会做好牧养团契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叶东升 《天风》2009,(10):66-67
不同职业的人,他们的工作方法各有不同之处。老师有老师的教学方法,农民有农民的耕作方法,神的仆人也当有一套牧养的方法。当然牧人的牧养不是职业,而是来自上帝呼召的神圣使命——天职。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青年团契在各地教会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这种形式多样化,融信仰、知识和生命于一体的聚会。然而,虽然青年团契的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但也出现了若于问题,应引起教会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