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卓 《美与时代》2021,(2):46-47
文章以"青景竹韵"主题民宿设计方案为例,探讨将非遗元素运用于主题性乡村民宿空间设计的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土文化的精华。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大众旅游兴起,在乡村旅游中体验当地文化也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需求。主题性乡村民宿设计中融入当地非遗元素,能提升民宿的文化体验感,增加民宿的价值和独特性,且能促进非遗的传播、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设计具有西夏文化元素的民宿,重在满足其基本功能的需求后,进行具有西夏地域性特色文化符号的应用,以体现西夏独特的文化特色。基于此,文章以符号学为基础,以宁夏地区的自然、人文文化为依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元素,进行梳理、深度挖掘、重组,并通过现代设计手法,融合当代设计语言,重新阐释西夏文化元素,使之运用到民宿设计中,彰显地域历史文化,以期为宁夏民宿设计对西夏文化元素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绵竹年画具有独特巴蜀文化审美特征,其复杂的工艺和制作方式、图形图案等元素,为世人津津乐道。然而作为一项中国古老文化的凝结,其中诸多的图形设计元素、表现形式,则需要很好地传承与发展,这其中尤以市井生活中的风俗人物形象及其生活文化最为突出,可以针对绵竹年画中的风格文化图形元素进行再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4.
"禾木人家"民宿位于素有"花果之乡"的龙泉驿区山泉镇的山腰上。该民宿区域占地不大,由于前期无系统的规划布局,植物道路散乱分布,浪费了大面积可以利用的空间。庭院中可用可看的仅仅剩下毫无特色的几栋普通农舍。因此花费了不少心思来重新改造布置,努力使庭院空间中的每个构成要素都发挥其最大功能和特色,庭院让室内空间得到延续的同时也在视觉艺术与感官体验中充分感受其特色和使用价值。根据该项目的方案设计过程,对庭院中的建筑元素、植物元素、道路系统及小品设施进行分析探讨,为营造自然、舒适、美观的庭院空间作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民宿是近几年随着微旅游热而迅速发展的行业,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旅游资源的名城,扬州市政府出台了许多鼓励民宿建设的政策,帮助和扶持民宿发展。扬州老城区特色民宿不应仅满足一般的住宿功能,设计还应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彰显当地文化特色,成为地域文化宣传的名片。民俗应结合本土非遗特色地方文化元素、依托民宿周边特定文化元素、体验当地市井生活,打造原汁原味的民宿,以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当今,人们已不再只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还追寻精神层面的享受,这种情况在无形中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此,现阶段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等都成为能够促进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乡村的民宿景观,不仅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且具有历史、文化、科研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是传承地域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分析基于地域民俗特征的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概况,并探讨其设计原则和表达手法,同时以德化古杏山舍民宿为例,进一步研究传承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民宿多元化景观设计策略,例如民俗特征的传承,景观的整体化、生态化、创新化、人性化设计等,以更好地提升现代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村落与民宿之间的关系,以湖北民宿为切入点分析民宿设计趋势,并探讨各种设计类型和空间营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家具、每一个房间、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表情,同样作为民宿,这个空间也有自己的视觉表情。它的外立面、室内氛围、室内家具均是它感情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莫干山民宿的实地考察,深入分析和探讨莫干山具有代表性的三个潮宿,运用民宿评价体系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并阐释不同的莫干山民宿所具有的视觉表情特点,为提出民宿未来发展的动向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对进行民宿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浩 《美与时代》2015,(4):68-7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元素都可以应用于现代住宅空间中,现代住宅空间设计,在以功能为上的原则下,可以融入中国传统家具、屏风、门罩、窗棂、书画、纹样等传统中式元素,结合现代设计手法,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住宅空间中式风格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改善和品味要求的提升,民宿成为广大游客出游的首选。自2016年进行全域旅游示范点建设以来,三亚市政府大力助推民宿旅游产品开发与建设。文章将对三亚民宿旅游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其所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借鉴台湾、浙江等民宿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为三亚民宿开发选择和构建发展路径,从而助推三亚全域旅游快速、稳定及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动下,乡村旅游逐渐兴起并获得快速的发展。近年来,乡村旅游更是成为我国旅游行业中的新形态。为有效解决乡村旅游热潮下,游客居住空间短缺和乡村大量用房闲置问题,乡村民宿应运而生。然而,乡村民宿在设计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以及投资回报率低等。在乡村振兴战略环境下,乡村民宿设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文章基于乡村民宿相关理论,并以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陈家村的乡村民宿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发展困境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优化策略,旨在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充分代表当地的优秀文化艺术特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在旅游中体验当地文化也成为广大游客的普遍诉求。当前文旅融合背景下,在乡村旅游民宿设计中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提升民宿的文化体验感,增加民宿的艺术魅力,并且能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界首刺绣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艺术特色鲜明,既兼具苏绣的精细雅洁和湘绣的豪放浓郁,又具有粤绣的繁而不乱和蜀绣的丰富变化,是江淮大地民间艺术的代表。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营造充满本土特色与人文性特征的室内空间,可谓目前设计学界研究的热点。通过梳理界首刺绣的艺术特色,分析其生存现状以及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并从室内设计中的空间界面设计、软装设计、家具及陈设用品设计三个方面展开,探究界首刺绣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界首刺绣艺术的活态发展和丰富现代室内设计的语言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民宿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与共享经济兴起的产物,在全球蓬勃发展,但其对所在社区的外部性影响也逐步显现。文章以广州市城市民宿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标注、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调研走访了典型社区的居民群体及民宿经营者群体,多维度挖掘了城市民宿的社区正负外部性影响,结合国内外相关管理经验,在城市民宿的治理基础、治理思路和治理手段方面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和梳理,从民宿经营主体、民宿经营载体及民宿经营的综合状况三个方面总结了关中地区乡村民宿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争取多元的经营主体、提高经营主体素质,完善经营载体设施,加强经营载体的空间体验设计,特色化经营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旅游业成为了很多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其中民宿能让游客体会到一个地区的生活习俗,感受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但在民宿的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房屋样式风格同质化严重,缺乏地域性的思考。文章基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视角,研究闽南地区民宿的风格特点,结合环境、人文、社会发展进行闽南山景民宿的设计创作,为民宿发展方向提供借鉴的同时,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乡村旅游成为了当下热门的旅游形式,也是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的表现,旅游环境的打造也更加追求高品质性。文章以苏州市望亭镇"稻香小镇"民宿空间环境设计为例,针对当地现有旅游环境问题,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特色民宿空间设计方法,探索符合现代需求、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旅游环境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明。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设计行业获得了良好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创造出了许多具有现代化特征且十分优秀的建筑作品。如今,无论是艺术创作领域还是现代设计领域,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同时现代建筑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和精华,以创造出既具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时代特点的现代建筑作品。因此,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为切入点,简单分析古建筑元素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古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预期和幸福值不断上升,旅游业发展迅速。人们在旅途中更加关注细腻的生活体验,使得一大批民宿产业迅速崛起。文章从服务设计思维的角度来研究在民宿景观设计中游客消费心理、行为路线图及触点和痛点,从而满足游客在民宿景观中的本质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有关民宿需求兴起的本质讨论开始,重点调研了江浙地区民宿设计概况,分析了民宿改造设计中突出的三个问题,即设计中的同质化倾向、体验产品不丰富和文化要素的生硬植入,同时搜集典型性的案例,探寻这些问题的解决路径。精品民宿的设计与建成有利于带动我国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更多游客可以有机会领略古村镇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