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海鹏  王笑 《美与时代》2023,(12):110-112
在江苏淮安,红色旅游是城市旅游的重要组成和主要形式。乡村振兴背景下,淮安红色旅游发挥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五维价值。然而,淮安红色旅游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如融合不深、产品单一、宣传不足等现实困境。为此,需要在红色旅游总体规划、资源研究、产品创新、宣传推广、资源投入等方面进行前瞻性思考,为淮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姝霏 《美与时代》2023,(3):100-1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红色旅游产业逐渐显露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红色旅游是融合了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的新兴业态。河北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因此更应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东风,抓住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契机,进一步推动省内红色旅游的发展。分析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归纳其红色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红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红色旅游是一种重要的旅游类型,推进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借助红色旅游实现产业兴旺,对于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临沂市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资源整合力度较小、缺少专业的管理与宣讲人才、游览方式较为陈旧等问题,不利于临沂市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壮大。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资源整合,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改变传统红色旅游方式,提升红色旅游质量,以不断发展与壮大红色旅游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红色旅游是最近几年逐渐崛起的一项特色旅游,它结合了旅游产业和传统革命教育,满足了"教"与"游"的需求,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沂蒙山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沂蒙山区积极推动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推进沂蒙山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虽然在营销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管理体制不全、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以及大众认知度不足等现实性问题,阻碍了沂蒙山区旅游文化的发展。文章主要从沂蒙红色旅游发展的意义分析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探析出沂蒙红色文化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和地方特色,运用当地特有的物质文化资源,采取国际流行兼传统手法的运用,设计出能代表达州地方特色的、具有红色性质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的设计,走"红绿结合""红古结合""红土结合"的道路,产品的设计要体现当地民俗风情。针对达州本地的特点提出以下项目策略:渠县竹编工艺品新设计,大竹苎麻工艺品设计,宣汉织绣工艺和达州市原生态木桩、树枝贴画类作品的设计。在旅游产品销售方面要更多地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人文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营造良好的红色旅游环境,使达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持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旅游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不但可以提高本地人们的收入,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能让人们从中感受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桂北地区作为抗战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的主要战场,留下了很多红色旅游资源。文章立足于此,阐述桂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并分析目前桂北红色旅游发展优势,进一步探究桂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景观与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五台山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佛教圣地、旅游避暑胜地,而且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境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景点分布集中,而且品位高,品种全,价值大,极具开发潜力,加之依托得天独厚的五台山佛教圣地和旅游避暑胜地的品牌优势,发展前景很好。近年来,随着全国、全省红色旅游热潮的掀起,五台山的红色旅游也随之热了起来。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及纪念馆、南茹村八路军总部旧址、徐向前故居等景点已列入全国和省、市红色旅游的精品线路或经典景区名录。在全国、全省和邻近省市举行的多次红色旅游活动中,五台…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是中国知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业作为其支柱性产业相对比较发达,旅游市场呈现成熟稳定的状态,但是也存在旅游产品开发滞后,跟不上市场需求、整体营销乏力等问题。在分析桂林市旅游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桂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理念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等创新发展对策,希冀促进桂林旅游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之一,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嘉兴红色旅游发展对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的基本遵循,有利于为嘉兴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现实路径,为其他地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解读建筑与叙事的内在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对红色旅游中的文化载体——红色建筑遗产的叙事性研究,分析其文化内涵、城市地域文脉的营造特性,基于对建筑叙事的认识,探寻当代红色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策略。同时,文章结合"延安1938"主题街区设计案例,探讨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建构、外在形象设计和叙事信息的整合与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都在深入开展红色旅游,随着这一市场需求的不断完善,其不断朝着多样化、体验化等的趋势发展,需要通过布置革命场景,丰富历史文化知识,使二者完美结合从而保障旅游者审美意识升华,不仅实现身心愉悦,而且其民族意识、民族精神也会进一步深化,进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和力度。作为红色旅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建筑的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文章分析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建筑的功能,探讨了发展红色旅游的目的、意义,红色旅游建筑规划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城市作为旅游承载地来吸引各地旅游者的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了对旅游吸引物单体的打造。与此同时,城市植物景观作为城市中最具地域特征的元素,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对其进行科学而又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有利于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从植物景观在旅游城市开发中的作用出发,对海南城市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以及具体营造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展开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它所包含的革命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值得被继承和发扬的。通过探讨杭州红色旅游资源的概况,提出杭州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路径,充分挖掘杭州红色旅游资源的当代价值,从而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14.
全国第二次邓小平思想理论研讨会述要绍村由“邓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丛书”编委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四川省广安地委联合主办的全国第二次邓小平思想理论研讨会于1993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四川广安举行。8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收到...  相似文献   

15.
浙江丽水作为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红色旅游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大力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将红色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助于丽水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跨越。基于此,从丽水红色旅游发展特点出发,分析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探索“两山”理论助推丽水红色旅游发展路径,以期促进丽水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联系紧密。文章以古越文化旅游区——绍兴为例,分析了绍兴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推广的现状,针对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在结合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于旅游区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丽 《美与时代》2023,(3):94-96
红色文化是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是表明城市特色的一张亮丽的明信片,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进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旅游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特殊载体,对城市建设的发展、红色文化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红色旅游形式趋于单一,内容停滞不前,红色旅游在城市建设中的拉动作用日益减弱。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通过研究潍坊市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探讨问题所在,寻找破解之法,同时把握时代机遇,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进一步发挥红色旅游的拉动作用,推动城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清心 《美与时代》2013,(5):107-109
黎锦是海南岛黎族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其历史悠久,积淀了黎族独特的文化。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海南地域文化的宣传,黎锦得到了很好的挖掘和传承。黎锦经过商业开发,已是海南旅游市场中受欢迎的特色商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黎锦纹样的设计从传统走向现代,成为海南黎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对其纹样的发展研究也显得越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江西红色文化传承视阈下,对江西红色旅游饰品开发的探讨。通过分析江西红色旅游饰品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去研究江西红色旅游饰品作为红色文化传承载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目的是在江西省开发出不同于其它旅游地的新兴产业,形成江西区域特色产业并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作为城市周边轻旅游、微度假的新业态之一,露营旅游逐渐发展成热门休闲活动。以杭州市露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从文旅融合的视角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建议,包括统一制定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挖掘文旅体资源、创新营销推广策略等,旨在促进杭州市露营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