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是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的基础,是解决人口流失的突破口。文章以吉林省传统村落锦江木屋村为例,通过田野考察、入户调研等方式,分析了锦江木屋村人居环境现状,以村情为导向,提出优化村民居住空间、完善村落公共设施、基于环境保护生态化寻求经济多元化发展、提高村民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的主动性、挖掘传统村落多元化价值五项改善策略,旨在优化传统村落人居环境,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家园与地域环境进行一体化空间格局规划的设计思想。即便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期,劳动人民在居所选址和家园建设上都会考虑与地形相结合依山就势的村落布局,与气候、日照、风雨相协调的建筑空间构造,与林木水源共命运的生产生活方式。现当代山地建筑主要是研究建筑如何适应不同的地面,从而出现不同的接地形式和独特形体、空间表现。如何运用山地、建设山地、研究山地城市和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湖南西南地区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瑶汉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与地域环境关系极大,表达了人与自然"天地人和万物兴"的人居空间环境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居——传统住宅建筑分析》是一本优秀的住宅建筑之书,也是刘森林先生人居环境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人居环境工作任重而道远,其综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其学术价值意义等对中国人居环境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今,探索人文精神、挖掘文化内涵正成为本土建筑师在设计时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居住环境,一直从不同方面或深或浅地影响着当代人居环境的设计和建设,如建筑中造型的象征意义、造型构成的空间视觉效果、空间中的运行秩序等基本元素在环境中的运用。这既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沿袭。文章将针对当代人居环境对传统建筑中造型、空间、秩序这三大基本元素的利用与营造作为切入点,对传统居住空间与当代人居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出具体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众多传统民居以及地域性建筑时我们可以发现,建筑不仅与周围环境有关,也与使用者自身需求有关,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需求共同决定了建筑的形式。通过对天等县丽川河畔遗留建筑、口河屯与苗村现有建筑,对天等县人居环境行为和地域民居干栏式建筑进行具体的调查,并从天等县地区居民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物质、社会、文化环境等人居环境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天等县地区传统壮族民居人居环境的思考,并得出结论,天等县传统建筑反映出的是天等地区壮族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地貌、生活习俗、思想文化以及生产生活技术,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特色,均具有历史传承性。而传统建筑将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将为人们在设计研究地域性建筑提供合理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所以保护天等县传统壮族建筑,发扬和继承该地传统民居建筑的优良设计方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天等县地居式干栏建筑对于天等县地区建筑设计与改造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设计专业门类,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是其对传统人居环境风水、绿植和装饰品等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其次是其新材料、新工艺与生态学的融合;再次是其与物联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自然艺术之间的相互融合与智能化发展。只有把握好这三种趋势,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才能营造出宜居、舒适、安全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7.
以空间节约化思维的意义及影响作出分析,阐述了树立节约意识是塑造良好城市环境的基础,提出节约意识和环境设计的必要联系。以空间节约化思维规划城市环境设计,塑造表里如一的美丽城市。共建和谐、自然、便捷、优秀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环境美学的视角,梳理道教崇水的思想渊源。聚焦于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宇宙本原论、"比德"和"法自然"的宗教美学传统和以水官、玄武为代表的水神崇拜等。道教之崇水思维,体现了其认识环境、把握世界的方式,融功利思想与审美态度于一体。其复杂多端的崇水渊源充分证明:人与环境不是分离的,它是我们存在的条件。环境并不是作为对象存在,它不是一个部分,而是人类审美经验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存在较多的传统村落。正是因为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凝聚古代文化、艺术,传统村落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提出的有关政策有助于保护传统村落,减缓传统村落的消失速度。只有对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加以分析,探索其空间形态类型,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村落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是核心内容。文化振兴视域下研究乡村人居环境方案时要审时度势,保证发展乡村文化的同时,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的文化、经济以及建筑的一体化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就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人居环境的概念以及乡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乡村人居环境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传统风水思想在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意义与操作方法,将风水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村落选址、规划与建造、环境与公益设施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对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全国过半人口的民生大事,是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发展的一道门槛。通过对乡村人居环境的释义、内涵分析,确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的范畴;通过从多个层面的解读,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情况、问题所在进行了一定的剖析,总结经验,思考对策,对未来乡村人居环境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希望能够探索出乡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华聚落——村落市镇景观艺术》是刘森林先生人居环境系列丛书中一本,其综合的研究方法、以及其学术价值意义等对中国人居环境事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不断进步,城市化成为城市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人们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交流逐渐减少,传统的公共空间已经很难满足城市的需求。因此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更加注重营造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以人居环境为基础,营造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空间,满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市永续发展。文章以郑州东风渠绿化带为例,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本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城市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情况,探索人居环境学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环艺专业是艺术、建筑、园林融合的交叉学科,是目前艺术设计学院生源最多、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之一。环艺专业重在研究室内外人居环境的艺术表现,以科学实用为基础,以艺术审美表现为基本目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因此,环艺专业教学中对本专业大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成为焦点。传统古村镇因其形成背景、历史成因、文脉传承等方面对中国传统人居文化具有较强积淀,对其展开调研,并将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在文脉梳理、典型性设计符号提取、图像学意义的基础上,将调研结果运用到环艺实践教学中,对提升学生专业设计能力、辐射社会人居空间文化有当代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当我们还在呼吁西方文化的时候,我们的灵魂其实早已被西方文明所浸染,我们几乎在各个方面都难以逃避这种影响,现代文明中的我们失落了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有其重大的意义,“我心忧伤,念昔先人”(《诗经·小雅·小宛》)。不仅如此,我们还在这里找到我们失落的根,回归到自己的家园。《周易》对现代的一  相似文献   

17.
城市环境长期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及身心状态,居住环境的选择体现出居住者不同的生活方式及城市面貌的精神文明的层次。居住环境也是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眭化居住环境因素涉及人文因素、居住环境中精神空间问题、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1司题等,人性化因素在居住环境中渗入程度,能体现出生活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问题。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进入某个特殊时期产生的文明内涵深厚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历史街区影响了城市功能,另一方面,历史街区可以供人们进行活动、生产和生活,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承载于历史街区。而历史街区人居环境的保护发展却被大众所忽视,导致人们对街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逐渐降低。因此,文章构建以居民满意度调查为主的人居环境指标评价体系来对开封市历史街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基于现存的与评价指标体系有关的研究结论,与历史街区的特点进行结合,使定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历史街区人居环境不同方面的需求和感受进行客观、全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孙宇 《美与时代》2014,(10):109-109
生活陶瓷经过漫长发展已经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生活陶艺其自然天成的泥痕火迹同机械性的现代人居环境相协调,呈综合取向和互融共生的态势,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到我们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一线大城市已普遍进入存量发展时期,城市更新、旧区改造、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作愈发重要。因此,文章在对广州市城市更新近年来主要工作成效总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案例分析,探究城市更新工作如何在不同层面传导落实,如何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