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羌族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羌族文化源远流长,艺术博大精深,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审美内涵.羌族艺术主要表现在文学,宗教、表演、设计和民俗等方面,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蕴涵于羌族艺术中的自然崇拜与宗教信仰,贯穿于羌族的神话传说、宗教仪式、歌舞戏曲、建筑工艺、民族习俗,以及各种文化生活之中,是羌族民族文化思想的核心和艺术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一定的神圣性、神秘性和神奇性,是羌族文化民族凝聚力、宗教感召力、审美鉴赏力和艺术生命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羌族宗教祭坛是羌族宗教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由石塔或石堆、白石、神旗、杉树枝或杉树杆、羊角或牛角等物体构成,它们各有不同的内涵,与相应的信仰和仪式相联系。同时这几种表现不同功能的物体及其包含的内容又彼此交织成一个网络,形成一种整合的宗教文化现象。这种整合的宗教文化现象,在阐释羌族宗教文化的功能上意义重大,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住羌族宗教文化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3.
羌族丧葬礼仪传承一种文化,保持一种传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悠久的信仰习俗和文化特质.简而言之,火葬方式是古羌文化之遗风在今天羌族社会生活习俗中的表现,而土葬方式却是一种输入文化.考察这两种丧葬习俗,可以窥视羌族社会历史的变迁趋势,把握一个民族从远古保持至今的历史足迹和传统风貌.  相似文献   

4.
羌族服饰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韵味,成为中华众多民族服饰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灾后重建的浩瀚工程中,如何将羌族服饰品文化完整的传承和发扬下去,光靠简单的复制显然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对羌族服饰品的美学特点进行简单归纳,着重分析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通过对羌族服饰品文化的创新应用设想,提出了羌族服饰品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羌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其风格特点具体表现为"S"型体态和"一顺边"的美;胯部动作的大量使用;舞蹈运动中"以左为上"的原则。羌族舞蹈与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体现着当地的宗教意识,并且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如何在文化的均质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保存、发展羌族舞蹈的文化特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具体可以从"一个体系"、"两个中心"、"三种类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祭山仪式是岷江上游羌族传统信仰中极具代表性的古老文化遗存,存在南部区域由释比主祭、北部区域由长老主祭的南、北差异.羌区南、北部祭山仪式的主祭人身份差异现象,与羌族语言和其他诸多文化现象所呈现的南、北区域差异一致,反映了羌族文化生态体系结构由南、北两大区域文化类型构成.羌族祭山仪式的释比主祭和长老主祭两种祭祀形式,对研究羌族传统信仰和羌族文化生态及藏羌彝走廊区域的传统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简论羌族宗教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羌族宗教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生态保护思想,并以顽强的生命力维系至今,在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宗教文化中的生态保护思想进行挖掘和整理,可为解决当今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提供一些启示和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有些地方开发的与羌族相关的旅游项目,诸如羌族建筑、羌族歌舞、羌族服饰、羌族景观雕塑、羌族旅游工艺纪念品、羌族餐饮等都程度不同地存在许多不合理开发利用现象,导致了羌族文化的异化。只有对羌族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才能既保护传承了羌族文化艺术,又搞活了当地经济。  相似文献   

9.
论羌族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原本是牧民之称号,“戎”是农耕民之称号。“羌”是牛羊崇拜和信仰的组合体,代表了羌人对牛羊神灵的自然崇拜。羌族宗教建立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是多神崇拜。羌绣以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及本民族的图腾纹样为常用的题材,是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在手工艺术上的反映,表达了羌族人对大自然的爱护崇敬心情。 赵晓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0.
李恒  曹宇 《心理学报》2018,50(10):1083-1093
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考察汉族和羌族被试内隐时空映射的联结方向及其影响因素。实验1利用时间图表任务发现, 汉族被试对“过去在前”和“未来在前”两种内隐时空映射没有表现出明显偏好, 而羌族被试更加倾向于使用“过去在前”的内隐时空映射。由于二者均使用汉语, 但其内隐时空映射却存在差异, 显示出时间语言和时间思维的分离性。实验2利用时间焦点量表考察汉族和羌族被试对过去和未来时间的关注程度。结果发现, 前者对过去和未来的注意力程度相当, 而后者表现出较强的“过去朝向思维”, 说明文化中的时间焦点偏好可以较好地预测二者的内隐时空映射。实验3利用时间概念分类任务发现, 内隐时空映射有利于促进汉族和羌族被试时间概念的表征和加工, 出现了“隐喻一致性效应”。整个研究表明, 汉族和羌族文化中个体对待时间的态度可以决定其内隐时空映射联结方向, 支持“时间焦点假设”。  相似文献   

11.
羌族古碉建筑是中国少数民族古建筑的"活化石"。古碉建筑凭借高超的砌石技艺和奇特的建筑外观赢得了世人的赞誉。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中,羌族祖先给我们留下了独特而神秘的建筑艺术。文章对羌族村寨中古碉建筑的文化特性和景观特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5.12汶川地震后羌族青少年的家庭损失程度、乐观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定向测验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家庭损失的自编测量题项对震区421名羌族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个体遭受的家庭损失程度较重,但其乐观水平较高,且积极应对水平亦显著高于消极应对。(2)家庭损失与乐观和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3)乐观在家庭损失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之间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结论乐观能较好地缓解地震造成的家庭损失对羌族初中生应对方式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最悠久、文化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新中国建立前,羌族社会虽已进入封建制,但羌族地区仍普遍地保留着原始宗教的痕迹。羌族原始宗教产生于羌族氏族制社会,是作为羌族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而出现的。尽管羌族原始社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由于宗教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加上其他人为因素,故羌族原始宗教得以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不同文化与同一文化中不同美的构成的物件、符号的思考,当代审美人类学由专注于意义系统的研究转为关键象征美研究。由此从倾心于文化系统的表象转变为专门研究文化单元深度象征。羌族祭祀仪式中的鸟、箭、青稞筒与神树枝构成的直勒刮瑦是首次发现。这给予探讨羌文化与古蜀文明一个新的鲜活的材料。研究其关键象征中的概括象征展现的羌历史文化系统中观念与情感的聚焦,其阐释性象征蕴涵羌人对于宇宙秩序概念化的元初认知范畴。这对于羌族文化系统、审美系统与宗教系统间关键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们理解金沙金箭鸟鱼符号象征也有重要的启示。赵洋,广汉民航飞行学院讲师;赵曦,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研究院教授。  相似文献   

15.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羌族的民居建筑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了羌人丰富的宗教信仰文化。通过对主室空间平面形式、空间布局、内在装饰等进行研究,解读物质空间背后的民族精神文化,是我们深入了解神秘高深的羌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两国社会文化的综合表现,也是人们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中国与泰国所呈现的建筑文化也有所不同,泰民族在吸收中华文化精华的同时,保留自己本土的社会文化与精神文明,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本国佛教建筑文化景观。由此可见,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虽然有着深远的历史关系,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都各具本国特色。  相似文献   

17.
羌族神话史诗《羌戈大战》描绘了岷江上游古羌人迁徙的历史图景,是我们研究羌族宗教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从宗教人类学的视角观察,神话史诗的形成和发展与古羌人的宗教信仰习俗相关,神话史诗的情节内容与古羌人的信仰心理密切相连.通过对羌族神话史诗《羌戈大战》的文化解读,对追忆古羌民族迁徙历史图景与信仰心理、保护其珍贵的文化传统,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形成了具有地域文化性的民居建筑形态和景观面貌,其建筑特征和形态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韵味。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传统文化痕迹逐渐被弱化。中原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景观的影响和价值有着深远的研究意义,能够推动城市地域文化历史的延续与保护,促进当地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亲属词判断任务和真假词判断任务, 考查了“上下意象图式”对羌族被试认知隐含辈分关系的羌族亲属词的影响, 并通过空间识别任务检验亲属词辈份概念加工能否自动地激活空间意象图式, 引导空间注意朝向与空间意象图式一致的位置。实验1表明, 在羌族被试对羌族亲属词的认知中, 存在着“隐喻一致性效应”:高辈分的亲属词呈现在计算机屏幕的上方加工得更快, 低辈分的亲属词呈现在计算机屏幕的下方加工得更快。实验2表明, 当目标刺激的空间位置与亲属词的辈分信息一致时, 羌族被试对目标刺激的辨认速度更快。整个研究表明, 羌族亲属词隐含的辈分关系可以用垂直空间关系来理解, 并引导被试的空间注意朝向与上下意象图式一致的位置, 证明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基于感觉运动的加工, 符合概念隐喻理论的预言。  相似文献   

20.
川西羌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璀璨的一部分。但是当今传统的羌族文创产品形式趋同,文化传播方式单一,不利于其发展。羌族文化资源和旅游文创产品面临创新与发展的挑战。因此,从四川省博物馆的羌族文物上提取羊角纹元素,结合羌族当地的文化进行改良,设计出系列酒具的现代产品。试着将羌族文物中的特色民族元素,与当代百姓日常生活用品相结合,设计出具有羌族特色的文创产品,以无形的文化附加在有形的产品上,借用具象的产品帮助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