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敦煌遗书地论学派文献为中心,剖析与梳理了地论师用隐显、体用、因果等模式,将佛性论从修道论视野诠释成时间序列的存在论意义。《金刚仙论》是依隐显观念阐释佛性的"当常""现常",地论师将"当常""现常"转化为时间序列上的"当有""现有"。同时,地论师将《金刚仙论》里法身与报身的"本有"和"始有"以诠释佛性,从而出现佛性的"本有"和"始有"。但是,《金刚仙论》的佛性"当常"为本有、"现常"为始有;而经过地论师的阐释,至隋唐时期,逐渐演变成"当常"为始有、"现常"为本有。  相似文献   

2.
清华简《汤在啻门》中的"地祇"称"地真",容易使人联想到《楚帛书》的"女填"。"女填"应读为"女真",是"女娲"的另一种称法。"地真"和"女真"得名与"真人"有关。真人本指修真得道的人,引申表示圣人、至人或帝王。"地真"和"女真"这种称法是"真"在使用过程中意义泛化的结果,具有明显的道家色彩,对于判别文献的性质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工笔画和写意画同属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体系。中国绘画从象形的萌芽状态初始,就一直追求"写意精神"。这个"意"就是追求真善美的审美理想。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画传统,首先应该有清醒和正确的指导思想,另外还必须有科学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努力进取和攀登。同时,必须在写意精神引领下,在有"法"、有"度"之中张扬个性,才能达到"同臻其妙"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4.
刘贻 《天风》2010,(8):20-21
<正>有不少人一味地指责"灵恩派"是异端邪说,或者干脆不屑一顾置之不理,这显然不是积极的态度。我想,若平心静气地进行讨论,对于全面认识圣经真理是有裨益的。为此,本人有以下几点初浅的认识和体会,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天燥有雨,人燥有祸。"人要"平心静气"地去做事才能成功;《管子》中很详细地论述了"静",指出了"中不静,心不治"、"心能执静,道将自定"、"静则得之,躁则失之",其中道理对现代浮躁的人们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你有秘密吗?谁都会肯定地说,当然有啦,而且不只一个!更有人会很"骄傲"地说,我不仅有自己的秘密,而且还有朋友的很多秘密。至于我那死党,几乎和我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  相似文献   

7.
"白黑之争"是南朝刘宋时代儒家与佛教在哲学领域中的一次重要争论,其代表作是慧琳的<白黑论>.从有关争论来看,无论是反对佛教因果报应说的一方还是支持佛教的一方,对于佛教般若学中的"有谛"和"无谛"的本意都未能透彻地了解,这说明了印度大乘空宗哲学这种异质文化因子在当时还处在"格义"的阶段,多有误解.虽然在东晋十六国时代的僧肇已经比较准确地把握和阐释了般若"空"的本义,但佛教般若学那种"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的思辩逻辑对于中土来说毕竟是陌生的,也是难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正"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方式,也是一种思想观念。打开中文辞典,可以发现很多和"让"关联的词,如"礼让""谦让""忍让""辞让""揖让"等等。古人说:"先人后己谓之让。"换言之,"让"就是在与人交往时,要先替别人着想;如果双方之间有利益冲突,也要先配合别人的要求。先讲一个典故。汉代有一个名叫陈嚣的人,他家的地和邻居纪伯家的地之间有一道竹篱笆为界。晚上,纪伯偷偷地将竹篱笆  相似文献   

9.
释昌如 《法音》2015,(2):4-9
<正>在汉语系佛教中,"缘集"一词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只有在世亲的《十地经论》中有使用"因缘集"一词。因为地论学派以弘扬与阐释《十地经论》为中心,所以"缘集"一词或许是这个"因缘集"的省略用语。在《十地经论》中,"因缘集"一词与"十二因缘"同义,但在地论学派的语系中,"缘集"并不是指向"十二因缘",而是指向其特有的  相似文献   

10.
对《成实论》中出现的45处"真智",进行了初步地分门别类,从其概念、特性、标准和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地探讨。认为"真智"即是"空无我智",它有能断无明、灭诸业、得解脱等特性,判断是否得到"真智"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对佛法有如实知见,而获得"真智"的根本方法就在"戒定慧"三学中。  相似文献   

11.
正云龙禅师和徒弟在路上行走,经过一片由出家人守护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人在舒适地栖居,马儿在欢快地奔跑,狗在尽情蹦跳,连水盆里的鱼儿也在悠然摇动着尾巴。云龙禅师发现这是个启迪徒弟的机会,便走上前去问:"你这里有多少个人"出家人答:"七百多吧。"云龙禪师又问:"有多少匹马?""七百多吧。"云龙禅师又问:"有多少条狗?""七百多吧。"云龙禪  相似文献   

12.
黄伟 《世界哲学》2012,(4):119-128
柏拉图早期对话通常被认作"苏格拉底式对话",它们以追求关于"德性"的"普遍性定义"为显著特征。随着柏拉图自己思想的发展、成熟,"普遍性定义"逐渐被"理念"论所代替,以便更有针对性地体现柏拉图自己的独特思想。本文探讨促使"普遍性定义"和"理念"产生的共同原因,分析二者演变的内在逻辑,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以求更好地理解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各自的思想,准确把握柏拉图早中期对话的思想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3.
对于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儒家伦理提供了一种理论资源和研究进路,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一方面,儒学是一个历史概念,儒家伦理有其历史局限性和文化相对性,另方面,生命伦理学有不同于传统伦理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因此,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而言,儒家伦理的价值也是有限的.儒家伦理不能自发地成为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工具和核心价值.只有在认真地清理传统儒家伦理的基础上,在不断地对儒学进行"现代诠释"或称之为"儒学创新"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儒家生命伦理学才能在后现代多元文化处境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甄来山 《天风》2008,(2):28
去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查阅圣经经文,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鹏程放学后,俯在我耳边悄悄地说:"爸爸,我和您商量个事儿."我抬起头微笑地说:"乖儿子,什么事啊7"儿子认真地说:"您得先说同不同意".我看着他."说吧,只要是有益处的事."儿子高兴地说:"你替我为主奉献一元钱,好吗?"  相似文献   

15.
《管子》中包含着丰富的公平思想,在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平均财富和平均赋役;在社会方面主要体现为"布政有均"。最后,《管子》提出了实现公平的具体措施,即"均地分力"和"四民得均"。  相似文献   

16.
甄来山 《天风》2008,(4):28
去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查阅圣经经文,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鹏程放学后.俯在我耳边悄悄地说:"爸爸,我和您商量个事儿."我抬起头微笑地说:"乖儿子,什么事啊?"儿子认真地说:"您得先说同不同意",我看着他,"说吧,只要是有益处的事."儿子高兴地说:"你替我为主奉献一元钱,好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中旨在以甲骨卜辞和青铜铭文的敬据,重新审视"乾"、"坤"卦名问题.笔者认为乾卦卦名指涉的是天的状态,即<鹖冠子>所言:"天燥而水生焉"."天燥"即"天乾",甲骨卜辞和先泰传世文献均可补正段玉裁"上出为乾,下注为湿"的看法.关于"坤"字,以先秦出土及传世的文献推论,应与"(田申) "有异体字的关系,表达的是圣地的概念,"(田申)" 字本意指雷泽隰地,所以"坤"字原本也是神圣隰地的意思,即<鹖冠子>所言:"地湿而火生焉.""乾"、"坤"二字正好构成天干地湿的相对意思,可完整地象征天地宇宙,以及<易>经中,自然现象问相对而义互补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刻画主体有智能的逻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两个标准来表示"一个主体有智能":该主体知道它的知识和它做过的活动。然后我们给出若干逻辑系统分别整体地、局部地和半局部地刻画上述标准。最后我们证明这些系统相对各自的语义是框架可靠和框架完全的。  相似文献   

19.
活着的意义     
曾经有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找到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愁眉苦脸地向他求教:"大师,请问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安提丰说:"我至今也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所以我要活下去!"活下去,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几人能真正地"闻道"呢?也许,正因为人们没  相似文献   

20.
对于如今一些父母亲,笑吟吟地"接纳"别人赞扬自己子女的聪明和有作为的镜头,不知怎么地,让我总会忆起东坡先生的《洗儿戏作》诗来:"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当然东坡先生非凡人,治国经邦都有建树,著文作诗名冠天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