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的心态     
《佛教文化》2012,(5):62-63
据说有一种鸟能飞越太平洋,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树枝。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树枝扔到水面,飞落到上面休息;饿了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如果小鸟衔的不是树枝,而是鸟窝和食物等,那它能飞那么久吗?人生亦如此,能舍方有得。能放得下那些恩仇、爱恨、得失、成败,轻装而行,人生才能收获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接枝     
圣保禄在《罗马书》里,曾用嫁接橄榄枝的比喻问罗马的犹太人宣讲福音,他说:“假如有几条橄榄树枝被折下来,而你这枝野橄榄枝被接上去,同沾橄榄树根的肥脂,就不可向旧树枝自夸。”(罗11:17)保禄的这个比喻,源自当时罗马住民都知道的一项园艺,就是剪下野橄榄树的枝条,在切口上划开缝,再把自家种植的橄榄树枝条插入那切缝中,接合处涂上软泥,用布条紧紧缠牢,让两种枝条牢牢贴合。这样,接到那橄榄树上的枝条就能吸取养分,久之就长合为一体。保禄借嫁接橄榄枝的比喻告诉人们,取得基督信仰的人,就好比枝条嫁接到大树上一样,获…  相似文献   

3.
正非洲西部加那利群岛的高原上怪石嶙峋,土壤十分稀少,且几乎长年不下雨,很不适合植物生长。然而,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却生长着一种奇怪的树——龙血树。说龙血树奇怪,主要是指它奇怪的外形——高高的树干上面连着很多密密麻麻的树枝,它们交织在一起,树枝上是绿色长条状叶片,叶片密密麻麻地长在树枝顶端,且树枝和叶片呈漏斗状向上逐渐展开,远远看去就像一把遮阳伞。  相似文献   

4.
那扇门,为什么总是紧锁着?那扇门为什么无情的把自由关在了外面,把寂寞关在了里面。那扇门,自上了初中,成绩下降后,它,就紧锁着,一直紧锁着……  相似文献   

5.
王以诺 《天风》2006,(14):22-24
门徒就照耶稣所吩咐的去行,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众人多半把衣服铺在路上,还有人砍下树枝来铺在路上。前行后随的众人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奉主名来的, 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太21:6-9)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滇西老家有句俗语:今年掰枝丫,明年吃泥巴。意思是说在采摘果实的时候,不能把生长果实的树枝一起掰断,否则来年就没有果实吃了。这句话除了劝导人眼光要长远外,还给人一种感恩的教育,因为果树为你结出了果实,你不能伤害它,而是应该尊重它、善待它。  相似文献   

7.
烟雨瓦上起     
正房子造得年数久了,屋顶的瓦片就会发白,这便好像一个人上了年纪,头发会慢慢变白一样。不过,人站在屋前或是屋后,因为位置高低的关系,多半是看不出来的,仿佛它在经过精心打扮之后,将这一缕白发盘在了头顶,巧妙地遮掩住了。要看屋顶的瓦片,需到高处去才行。如果附近有高楼,你可以站在楼顶上去看它;如果附近有小山,你亦可以站到山上去看它;或者将一把梯子搭在屋面,爬上去看它。可以说,方法有很多种,原理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居高望下,用俯瞰才能看得见。  相似文献   

8.
一片当年的新树.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活力。虽已进入初冬,却很难见到一丝枯色。那团团的浓绿不逊于盛夏。严严地将枝丫包裹着,每一片叶都把绿尽情地宣泄,似乎要与这寒冷斗争,自己柔软的身躯尽量地坚硬起来,对抗着冷雾晨霜。树枝虽不粗壮,但也坚硬挺拔。通身流动着绿的热血,和树叶一样,把阳光也染绿了。周围那高大粗壮而又布满沧桑的老树,秋风一起,就纷纷收起绿装,准备融入到单调的寒冬了。  相似文献   

9.
正看见雪,我就情不自禁地感到自己的不洁和浑浊;把自己的全部情感和意识集中起来,能提炼出雪的纯洁和美丽吗?不忍心踩那雪地,脚上的尘埃玷污了它,记忆里就少了一个干净的去处。从一棵树下走过,总是感叹和敬畏。它从古代就站在这里,它在等待什么呢?它深深的皱纹,让人看见岁月无情的刀刃。它依然开花、结果,依然撑开巨大的浓荫。不管有没有道路通向它,它都站在这里,平静而慈祥,像一个古老的、圣者的微笑。是一棵树就撑起一片绿荫,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广袤的东非大草原上,一只高大健硕的长颈鹿正在寻找食物。就在它看着脚边那些枝残叶疏、面目全非的灌木丛发愁之际,远处一棵枝繁叶茂的金合欢树闯进了它的视线。远远望去,金合欢树高挑有型,树叶层层叠叠,冠状的树顶仿佛是飘在草原上的黄色云朵。长颈鹿垂涎三尺,一路向" 云朵"奔跑。走近后,它才看到,原来"云朵"是金合欢树那浓密细小的叶子和金黄璀璨的小花。树枝上还长有很多银色的大长刺。长  相似文献   

11.
心似莲花     
这片水域,我更愿意称之为河塘。它没有小河的蜿蜒流淌,亦缺乏池塘的晶亮圆润,时常为之驻足流连,缘于水面上那一叶叶莲花。睡莲稀稀落落散在河塘边缘,像极一件宽大的素色衣服下摆和袖口上的刺绣,一阵轻风吹过,泛起的涟漪就能把这些点缀淹没。小而精致的圆叶贴着水面,你很容易就疏忽了它。  相似文献   

12.
清真寺是穆斯林礼拜、集会和接受教育的场所。它不仅具有广泛的实用功能,而是具有极高的建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阿拉伯世界建筑中的璀璨明珠,是阿拉伯人向其他先进民族,尤其是波斯民族勇于学习的结晶。  现在的清真寺源于先知穆罕默德在麦地那修建的朴素清真寺。当时的清真寺包括一个露天的院子和用土坯砌成的围墙。后来,穆圣延长了周围房屋的平房顶,遮住了整个露天的院子,以挡日光。那时是用枣椰树干做柱子,用枣椰树枝和泥土做房顶的材料。另外将一棵枣椰树干的根部固定在地上,把它当做讲台,站在上面向穆斯林进行演讲。后来换…  相似文献   

13.
寓言四则     
树枝的报复 斧头砍断了一根树枝,树枝决心报复斧头。 斧头是那么强大,自己是那么弱小,怎样才能报复它呢?树枝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相似文献   

14.
有一天,一只饥饿的知更鸟看见了一条一寸虫,碧绿绿的像是一小块祖母绿宝石,停在树枝上,它想一口吃掉它。一寸虫说:"不要吃我,我是一寸虫,我很有用,我会量东西。""真的吗?"知更鸟说,"那你来量一量我的尾巴。"  相似文献   

15.
远离仇恨     
王新 《思维与智慧》2001,(12):14-14
给你讲一个故事: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力大无穷的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海格力斯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路的正中间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力斯便踢了那个东西一脚,谁知道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踢开反而因为被踢膨胀起来,海格力斯非常生气又狠狠踩了那东西一脚想把它踩破,哪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加倍地膨胀起来,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狠狠砸它,那东西竟然再次膨胀,大到把路都堵死了。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忽略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  相似文献   

16.
何天朵 《天风》2017,(10):47-47
那年夏天,经过公主坟,看见成群的大雁。夜色暗下来的时候,它们站在光秃、凌乱的树枝上,像被风干的残叶,满目苍然,触目惊心。那是我初到北京之时,对这个城市最深刻的印象。未达北京之时,我的心就充满了向往,天安门、长城、香山、帝王将相曾经的居所,还有北大的未名湖畔、海淀教堂。这些对我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7.
这一座不起眼的砖塔,静悄悄地拣了北京币中心一个最热闹的去处,一站就是t百年。最初发现它的一刹那,我真的热泪盈眶。这当然不是因为它使得接下的胡同竟然就以它个8,而国这条“陈清胡同”竟然又成为了8满天下的北京胡同群中坐第一把交椅的角色——北京最6老的一条胡同。这些都无关紧要,唯一重要的是:诺里埋的是中国弹宗商后b松得秀租尚。房因入8。这里供养着那伍伟大的石板着人啊!每当意识到自己正在笔地回RZ隔、呼吸可闻的地方,我禁不任就站在北京西四万字路D的障房之下,有灵魂出窍Z感。我的灵魂被搞房吸附而去,在完定不为人注…  相似文献   

18.
哲人说,如果你百分之百进入忘我境界,那么你就快乐了。可惜,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做不到这一点。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的苦苦思索产生了质的飞越。在心里,我终于接纳了一个词:灰色地带。与人交往,在简单的黑与白之间,还应有一块过渡的颜色,那就是灰色地带。  相似文献   

19.
有位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一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眼,海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成倍地扩大着。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捡起路边一根碗口粗的棍子,使劲抽它、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到把路都堵死了。海格力斯力气再大,也无计可施,只好坐在路边叹气。  相似文献   

20.
冬天的帷幕徐徐拉开了,寒冷就毫不客气地弥漫着每一个角落。落叶纷纷扬扬铺落了一地,树枝上挂着的是几片枯枝败叶,人们都把自己套在厚厚的大衣里也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