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你走后的日子,我孤零零地站在这里,大山挡住了我悠长的视线;你走后的日子,寂寞洒满失落的心田,绵长的细雨拉长了心中的思念;你走后的日子,我打开一扇小窗,想溢出这满屋的孤寂,想你会踏着满地的月光,寻我而来……  相似文献   

2.
爱比恨容易     
童年给我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爸爸妈妈吵架,他们总是在吵。我12岁那年,爸爸妈妈离婚了。至今我还记得妈妈从法院回来的那一天,一进门就抱着我哭了:俪俪,法院只判了2000块钱的抚养费,我们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那一瞬我也很难过,我抱着妈妈说:妈妈你别难过,反正以后我也不会结婚,以后的日子我陪你一起过。我悄悄大哭了  相似文献   

3.
和女人在一起,最好不要提起她的孩子——一个家庭组合十年,爱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里只是孩子,把鸡毛当令箭,不该激动的事激动,别人不夸自家夸——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要说下去。我曾经问过许多人,你知道你娘的名字吗?回答是必然的。知道你奶奶  相似文献   

4.
杜贵恩 《天风》2004,(4):38-39
夜深了,同室的弟兄已渐渐进入了梦乡,我静静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圆圆的月亮,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又是一个中秋节,又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又是一个想家的夜晚,银辉洒在我的床头,更增添了我几分浓浓的乡思,爸爸、妈妈……你们好吗?你们是否也在想念离家的儿子?奶奶,你是否在唠叨你最疼爱的孙子?想起奶奶我的鼻子酸酸的。我轻轻地下床,  相似文献   

5.
你渴望自由,多想把自己变成一只小鸟,在蓝天白云间飞翔,让自己的日子充满诗意。 可是鸟儿总不能永远飘浮在这诗意之中,我想提醒你的是:寒风袭来时,你可敢去做一次搏击,磨炼一下自己的翅膀?风清月明悠哉优哉之时,你可肯去啄泥筑一下自己的小巢,以便在枝头待的累了,也好有个可回的家。 你喜欢快乐,希望自己整天无忧无虑地享受阳  相似文献   

6.
“我近来心里老是闷闷不乐,要求助心理医生了,”这话出于美国人口中,再平常不过了。但同是出于中国人的口里,许多人都会认为你精神不正常了,以后你就别想过平安日子了,你敢去看心理医生吗?  相似文献   

7.
一接到母亲的电话。母亲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想了半天。母亲说,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三十几年了,母亲不怎么看日历,儿子的生日却一次不落地记得。儿时,日子再怎么艰难,母亲到了这时总给我煮两个鸡蛋。而且,母亲要让手从繁忙的家务中解放出来,长时间放在我的头顶,让我周身流遍慈爱。儿子回家了,我问儿子,今天是什么日子,儿子说,今天是  相似文献   

8.
赵宇 《佛教文化》2023,(1):26-35
漫漫修行路佛慧法师,生于1987年,是一个典型的80后,但一米八二的大高个,却让人不敢相信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江苏人。他在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而人生的转折点也恰在此时出现。“当时学校办了一个宗教班,有一次我看到很多出家人在校园里走动,于是内心产生了一个疑问:他们为什么要出家?”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6,(2)
正慧持(337-412),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人,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初祖、庐山东林寺的创建者慧远大师的胞弟,曾与胞兄一起师从道安法师。太元六年(381),因为北方战乱,慧持随兄慧远南下,打算去广东罗浮山潜修,路过浔阳(今江西九江),爱庐山之清静,于是驻锡龙泉精舍,后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勷助下建成东林寺并定居于此。慧持还同慧远、慧永等123人共同创建白莲社,被举  相似文献   

10.
定与慧     
<正> 佛教修学体系中,定与慧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谓"戒、定、慧"三学,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通过戒律来摄心,可以生起禅定,依于禅定起观,可以得到智慧。对于"定"而言,"戒"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生起定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戒"是广义的戒,是对于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规戒,而不特指  相似文献   

11.
艾洁:主内平安! 我已两次给你写信,询问有关进修道院的事,但我知道基督教没有修道院,那么,请问基督教的信徒到天主教的修道院可以不可以?需何条件?盼给予解答。 你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到修道院?请看我的  相似文献   

12.
你们来看     
陈鼎亮 《天风》2005,(2):31-31
耶稣最早一批门徒是由施洗约翰介绍的,约翰看见耶稣后对他的门徒说:"看哪,神的羔羊。"向门徒指明耶稣的真正身份与使命。于是他们就开始想与耶稣接近,想对耶稣多一些了解。耶稣看见他们就问"你们需要什么?"这个发问包含了你们离开约翰来跟从我,究竟需要什么?是不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不是想谈论人最大的需要?门徒的回答:"夫子在哪里住?"这是门徒对耶稣问话的肯定,我们愿意和你谈这个问题,我们愿意有多一些的时间和你住在一起有更多的了解。耶稣发出大胆的邀请:"你们来看",我愿意被你们了解,我愿意和你们在一起被你们考查。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斯里兰卡科伦坡市僧伽会大长老、鲁忽奴大学校长、般达那噶拉(padhanaghara)大寺住持慧喜大长老(paravaharapan鄄nanadanayakemahathera),于2003年7月15日安祥圆寂,世寿94岁,僧腊80夏。慧喜大长老就是译《清净道论》的了参法师(叶钧)的巴利文老师,也是近代许多中国留学僧在斯里兰卡的担保人。他每年都要为不少中国留学僧办理签证担保、承担责任。慧喜长老每天修习禅定,生活朴素,是少有的一位通晓南北传佛教教义的兰卡长老。他待人慈善,对外国学僧不论是大乘的还是上座部的、是官派的还是自费的、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都一视同仁。只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禅宗创立之初,因循“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所以初传情况史料记载过略,矛盾较多。首承衣钵的“大祖禅师”慧可,何方人氏?何事断臂?何处圆寂?古籍多说并存,让人莫衷一是。本文对此作一考证,并对慧可在禅宗史上的地位与作用谈些不成熟的想法,就教干方家。(一)慧可何方人氏慧可有四个名字。相传慧可父亲晚年,悲于膝下无子,长祈祷之。有一日夜里,突感有异光照室,其妻始怀慧可,公元487年慧可出生,后,“遂以照室之端名之日光”。光自幼志气不凡,“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业,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相似文献   

15.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你好!我最近谈了一个朋友,相处有半年了,我很喜欢他,可我一直不敢确定他是否喜欢我。有时和他在一起很幸福,可有时我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有时一吵架,我就觉得他不爱我了。我真得很困惑: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是他真的不爱我,还是自己太多疑了。康先生,你说我的问题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6.
一位编辑在QQ上跟我说,你好久没给我投稿了。我有些不好意思地问:你想让我给你什么样的稿子?他说:你只要写自己最拿手的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最早的志书《古清凉传》,唐·蓝谷沙门慧祥撰。关于慧祥,资料甚少,只知他还另撰有《弘赞法华传》10卷。至于他出身何地,俗家姓氏,栖身寺庙,何宗何派,一无所知,即使蓝谷,也有人说是寺庙,有人说是地名;有人说在山西,有人说在陕西。我在《如是我闻五台山》中写慧祥小传时,也曾费过一番周折,最后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8.
正风尘仆仆地,我舟车劳顿,只为与你重逢。隔着十四年的光阴,你还在此岸,静默成一处永不凋谢的风景。而我,早已被生活的船,摆渡到遥远的彼岸。那是寒冷的冬天,我走近你。举目四望,与你相依为命的,只有这几间斑斑驳驳的老房子。那些我远走的日子里,谁会闲出一段光阴,与你对坐?谁又会舍出一点闲情雅致,听你讲讲那过去了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刘未敬 《天风》2010,(11):I0001-I0001
<正>亲爱的兄弟:最近好吗?不要稀奇我怎么会突然给你写信。主要是因为近来时常想起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日子,我们彼此交谈、彼此分享各自的伤心与快乐。这些年我们为着各自的事情在忙碌着,有自己的目标去奔跑了,我们之间的交谈也少了很多。记得年少时我们的梦吗?一定要做天底下最快乐最洒脱的人。这些年我努力奋斗,上大学,之后工  相似文献   

20.
爱与痛苦     
爱,是个美好的字眼,也是个令人心醉心痛的字眼.爱情两个字好辛苦,自古以来大诗人、大文豪、大作家都无法说清.爱是超越时空的,人一生只能刻骨铭心那么一回.有人说:“爱一回的是君子,爱两回的是天子,爱三回的是俗子.爱五回以上的是浪子.浪子心中,爱不是一块美玉,玉洁冰清,而是一块黄金,金光诱人.”我不是君子,因此真想做浪子.然而,我连才子的风流也没有.因为,我的生命中满是你的音容.日里想你念你.夜里梦你拥你.盼啊盼、等啊等,日日夜夜,犹闻那熟悉的兰香,丝丝缕缕,仿佛激情已为你耗尽,我的心海中不可能再为其它红帆荡起涟潴.谁也无法占据,你留在我孤岛上的空缺.任它空一千年一万年,任你远一千里一万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