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07,(15)
全球教会关注难民困境积极投入服事来自世界各地的教会,越来越迫切地为全球4000万绝大多数来自非洲的无家可归者做越来越多的事情。非洲教会联合会在其正式报告中说:这些情况要求教会不能仅仅只是解决难民的现状,而且要求教会设法解决导致这些难民问题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原因等。据国际难民署的"2006全球趋势报告",在难民处的难民数量增加14%,大约增加了i000万。在非洲有250万难民,而全球的难民是990万。从2001年起,联合国大会把6月20日定为"世界难民日"。  相似文献   

2.
各地消息     
《天风》2018,(6):59-60
云南省基督教两会于2018年4月6日至11日接待了荷兰“教会在行动”机构(KERKIN-ARCTIE)一行16人的访问,双方就农村教会发展、城镇化进程中教会牧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3.
《天风》2003,(6)
香港教会积极行动抗击“非典” 2003年4月19日香港举行“心连心-全城抗炎大行动”,各区均有教会参加。元朗区的基督教协基会锡安堂的会众,不单为自己的教会进行大清洗,更主动为教会附近的独居老人打扫家具及清洗杂物,身体力行地实践基督徒爱邻舍的精神。循道卫理联合教会香港堂与拿达素医院合作,在医院的四个病房外安装闭路电视,好  相似文献   

4.
《天风》1998,(10)
血浓于水 同胞情深 香港教会踊跃捐输赈灾 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为援助内地抗洪救灾,于8月12日将港币50万元,送交香港红十字会代为施赈。联会现正发动募捐运动,呼吁全港教会踊跃支持。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目前正以“教会行动”的名义,进行一项动用  相似文献   

5.
梵二会议后,教会在不断强调教友在世俗生活中为基督做见证的责任。“他们生活在尘世中,置身于世俗事物中,天主召叫他们,要他们充沛了基督的精神,以发酵的方式,在世间从事传教事业。”(教友2)教友们“通过一切行动,奉献精神祭孔,处处为基督作证”,就是“以发酵的方式,在世间从事传教事业”。教会的这种要求,可以从三方面理解:第一,教会没有把“世俗事物”视为救灵魂的障碍,相反,却要求教友们“置身于世俗事物中”,来完成基督委托给教会的救世使命。第二,这种救世的使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要为基督作见证。这种见证应…  相似文献   

6.
教会要发展,树正气是基础,也是关键所在。假如我们教会内没有一种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就不会有福传和赶超先进堂区的精神和力量。正气怎么树?当然离不开正面引导。我们要在自己的队伍内把“树正气”这个口号转变成实践与行动,让顾全大局、坚持原则、清正廉洁、追求正义、无私奉献成为每一位神职、教友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7.
珍惜主权 办好教会 中国天主教的历史一般追溯为700年的历史,其中有两次中断,其一是长达300年的清朝“礼仪之争”。由于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的土壤,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是“洋教”。更痛心的是近代史上“依仗欧洲列强势力的‘保教权’”,限制了教会的行动自由,损害了教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形象,阻碍了教会在中国的进展。 1946年梵蒂冈建立中国天主教会“圣统制”,把中国天主教约140个主教区分属于20个总主教区,每个总主教区有一个“总主教”,20个总主教区的总主教中17位是外国人,在近140个主教区的主教中有110多位…  相似文献   

8.
《天风》1996,(8):48-48
港协进会帮助丽江重建受灾村庄、学校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主办的“五饼二鱼”分享运动,已经有21年历史。最近“教会行动”救助云南丽江灾区重建,将动用人民币400万元,其中约200万元是由香港“五饼二鱼”和其他机构共同捐输。第一期救助行动在受灾中心区帮助重建17个村庄、8所小学和修建一个堤坝崩裂的中桥水库。  相似文献   

9.
《天风》1995,(11):48-48
世基联与信义宗协会组织联合救援机构 两个全世界最火的教会组织于目前准备连结他们的国际救援机构,以成立一个新的救援网络,来应付日渐增加的紧急救难行动。世界信义宗协会于6月26日在纳米比亚召开的年会上,决议与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组成一个“教会联合行动”(Action by churches  相似文献   

10.
路明 《天风》2008,(5):48-48
纪念马丁·路德·金基督教领袖呼吁传播和平信息;中东教会牧者责备以色列封锁加萨走廊;美浸信会百年难得联合聚会 卡特主张结束派别纷争;施达新年“红封包行动”造福贫困儿;香港联会新堂主任交流 盼促进教会联合……  相似文献   

11.
岳清华 《天风》2010,(9):24-25
被称为“和平的福音”的基督教,其圣经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承载着神人和好、人人和平、人物和谐的美好信息。因此,积极创建和谐教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符合圣经主旨。一、多角度诠释中国教会创建和谐教会的神学价值,激发信徒创建和谐教堂的信仰热情树立正确的圣经观才能建立信徒和谐健康的生命!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思想,教会的活动来自神学思想的支撑。多角度、多层面诠释圣经和谐之价值,才能增加教会在创建和谐教堂这一事工上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天风》1997,(1)
自《天风》陆续登出一些反映贫困地区教会和信徒情况的文章后,我们收到很多读者来信(也有一些汇款单),表达他们关心贫困地区教会的心愿,现选登三封来信,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在基督里的彼此相爱犹如一股股暖流,在四面八方涌动。的确,在社会上正在大力倡导“扶贫帮困”的今天,我们理应更用行动去关心我们的弟兄姊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中国延边某朝鲜族基督教教会厨房为例,关注女性信仰实践在教会厨房中的彰显以及女性信仰空间的建构。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食物是教会厨房空间内所有行动的联结;女性在厨房的行动实则是女性信仰的表达;女性信仰空间的建构来源于她们的厨房行动实践及厨房惯习的生成;教会女性在厨房内的行动实践显现出教会厨房内的性别逻辑以及空间的结构性生成。最后本文旨在从女性宗教实践出发,通过空间分析的角度重新认识女性与宗教间复杂交织的建构关系,同时也尝试为女性与宗教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15.
蒿志强 《天风》2004,(2):29-30
一、神学的定义——是什么 “神学是教会在思考”,丁主教在其文集中将这种神学思考总结为如何把基督教的信仰和生活的现实结合起来,成为既合乎理性又具有超越能力的理论。当代著名神学家约翰·麦奎利(JohnMacquarrie)定义“神学是通过参与和反思一种宗教信仰,力求用最明晰和最一致的语言来表达这种信仰的内容”。因此,神学就是教会在具体看得见的事工中所进行的“参与”即行动和“反思”即思考。常言道“不仅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实践总结出理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神学是通过参与和反思一种宗教信仰而进行的,这是进行时态,不是一次性完成。尽管我们每个人(包括教牧与平信徒)的所做所思都是有限的,但我们得尽上本分。教会兴衰,匹夫有责。  相似文献   

16.
王荣伟 《天风》2009,(3):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于2009年2月4日至7日,对江西省教会进行调研。此次调研主要就“人才培养”、“神学思想建设的推进情况”、“教会管理”、“民主办教会”、“教会发展中的挑战”等主题,先后与江西省基督教两会主要同工、  相似文献   

17.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使徒保罗特别强调“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弗4:4,5)。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督的教会不幸分为三大派别:公教会(即天主教)、正教会(东正教)和新教会(在中国旧称“耶稣教”,也称“基督教”)。一百年以来基督教中有  相似文献   

18.
路平 《天风》1996,(2):48-48
台湾教会人士慎思明辨所谓“预言” 在一年前曾有人在台湾教会内散布“1995年神要审判台湾”的“预言”,有人以“先知”姿态预言战争的惨状等,加上市面上出现“1995闰八月”之类书籍影响,曾在一部分人中制造恐慌情绪。当时台湾教会内多位牧师曾指出这种所谓“预言”与圣经真理不符。现在1995年已经成为历史,台湾教会中有牧师回顾“95年预言”。  相似文献   

19.
海外消息     
晓望 《天风》2012,(4):64-64
世基联圆桌会议豫讨合一,拟定“教会”共识 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简称世基联)总干事特维特牧师近日主持圆桌会议,探讨合一。世基联信仰与教制委员会总监Rev.Dr John Gibaut表示:不合一的现象比教会合一的来得明显。不同的传统对“教会”亦有不同的描述。如果大家不能就“教会”有共同的想法,那么大家亦很难在教会合一上讨论一些什么。而信仰与教制委员会就“教会”草拟一份具有共识的文件,将于第十届世基联大会呈交。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在实现独立自主建立教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教会地方性与普世性的关系,符合教会的真理,并有独特的神学或属灵意义。 在圣经中,“那时犹太、加利利、撒玛利亚各处的教会都得平安、被建立”(徒9:31)。“各处的教会”,说明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