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冠心病 (CHD)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都是老年人常见多发病 ,虽然二者发病机制不同 ,临床表现各异 ,但自 70年代以来二病并存于老年人的现象逐渐多见 ,并越来越受到医学专家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 ,有关CHD合并COPD的研究渐多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二病并存于老年患者时发病隐蔽 ,表现不典型 ,使诊断不易 ;更重要的是CHD和COPD在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甚至矛盾。正因如此 ,老年CHD合并COPD的治疗有必要运用哲学思维。1 治疗的整体观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病变 ,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的心脏病 ,…  相似文献   

2.
王吉  许世彤  区英琦 《心理学报》1994,27(3):300-304
用高频电脉冲刺激大鼠乳头体(MB),可一过性抑制由刺激穿通纤维(PP)诱发的海马齿状回(DG)群体锋电位(PS)。训练作业前先刺激MB,导致DG的习得性长时程突触增强(LDLTP)的形成显著延缓,相应地延缓了条件性饮水反应的建立。电刺激MB对PP─DGPS的这种抑制作用在训练所产生的PS增大达最高水平时显著减弱,刺激MB对LDLTP的保持及相应地对条件反应的巩固没有明显影响。结果表明MB对DGLDLTP的形成有抑制性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约瑟博士(Dr·JosephNeedham)是英国王室御前顾问(CH)、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著名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史大师及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李约瑟博士早年是一位生化学家,30—40年代以其二部学术专著而创立了化...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手术后感染防治的思维缺陷西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研究生(710061)隋东虎导师李兆志近年来研究发现,体外循环(CPB)手术后感染发生率远高于一般外科手术。造成CPB后感染的诸因素中,手术创伤、无菌操作技术、治疗环境等是微生物入侵及感染的条...  相似文献   

5.
一个新基因的发现给我们的启迪西安政治学院硕士生(710068)蔺靖华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硕士生(西安710032)张晓晖一、P21WAF1/CIP1的发现———科学研究的殊途同归人们在90年代起通过对从酵母菌到哺乳动物细胞的研究逐渐清楚了CDK(细胞周...  相似文献   

6.
罗夏墨迹测验与16PF在人格测量中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庆科 《心理科学》1999,(6):565-566
1引言Exner(1978)创立了综合罗夏系统,统一了罗夏测验的施测、解释标准,消除了罗夏测验中存在的混乱。近来的研究证明,它能有效地鉴别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异常心理。为进一步验证其在人格研究中的有效性,笔者使用16PP与之进行了对照研究。对照研究可行性的原因有:(1)Exner也是用特质论的观点认识人格的,并使用了大量人格特质词汇来描述被试的心理特点;(2)Exner和Cattel研究人格时都采用了实证的研究方法.2方法从河南大学在校生中随机选取被试68名.施测后计算出所有罗夏测验变量与16P…  相似文献   

7.
大型临床试验方法学特点及其启示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研究生(210024)尹航导师黄峻80年代以来国外临床医学界先后开展了不同研究目的的大型临床试验(ClinicTfial(CT)。这些试验的成果对于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认识带来了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8.
乙肝病毒携带者病人行为控制中的问题潍坊医学院(261042)郭继志在某高校,卫生科在对学生查体中,检出一部分学生HBSAg(+),为了防止肝炎的传播,遂安排HBSAg(+)的学生住在一起。这种对学生进行了隔离的管理做法,引起了不同的争论。一种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9.
王叶毅  王重鸣 《心理科学》1998,21(6):520-524
情境访谈自80年代初到现在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人们不仅把它作为一种人员选拔的方法,而更将它理解为一种研究的思路。本文主要着重讨论有关情境访谈研究的以下几个方面:(1)情境访谈与传统访谈的比较研究;(2)过去行为定向情境访谈和将来意图定向情境访谈的比较研究;(3)情境访谈与认知能力测验之间的关系。(4)情境访谈在新的组织情境下的应用。本文还讨论了关于情境访谈的将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从 2 0世纪 70年代起至 90年代末 ,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F .拉普(FriedrichRapp)、C .米切姆 (CarlMitcham)、T .杜尔宾 (T .Durbin)、F .费雷 (FrederickFerre)、C .皮特 (JosephC .Pitt)、D .伊戴 (DonIhde)、H .林克 (HansLenk)等一批技术哲学家的倡导和带领下 ,技术哲学的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自 1 975年美洲成立哲学与技术学会 (简称SPT) 2 0余年来 ,欧美技术哲学研究出现一些新的特征 ,技术哲学在 2 1世纪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莱姆病的发现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姆病的发现及其启示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合肥230032)陈飞虎莱姆病(LymeDisease,LD)是本世纪70年代末才被认识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2],因其首例病人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而得名。这种病不仅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而且...  相似文献   

12.
企业和伦理──介绍德国的企业伦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和伦理———介绍德国的企业伦理研究●甘绍平在德国的经济伦理研究中,以霍曼(KHomann)和布罗莫德里斯(F.Blome-Dres)为代表(其实哈耶克、高西尔也持与霍曼相同的观点)的“结构伦理”的学说具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学说所强调的不是经济主体...  相似文献   

13.
关于建立创造认识论的构想胡敏中(《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00875)80年代中期,我国哲学界曾就认识的本质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有人提出了认识选择论和认识建构论,认为认识的本质不在于反映,而在于选择和建构。这一观点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批评,认为认...  相似文献   

14.
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乙型肝炎防治的几点思考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传染病中心(重庆630038)王永刚导师郝飞一、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防治方面应用范围(一)阻止HBV蛋白与肝细胞受体特异结合。在对许多病毒的病毒吸附蛋白(VAP)及其相应受体的研究过程中,应该注...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战:基因抢夺战(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世纪之战:基因抢夺战(下)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方福德HGP的诞生可以说是科学和民主的胜利的具体体现。想当初,围绕HGP的是非曲直利弊得失,两派科学家展开了长达数年的大辩论,有的观点往往是针锋相对的。参加辩论者大多为科学界的...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11名护士实习生在高温运动应激下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温运动应激可导致T3、T4、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皮质醇、IL—1明显升高。人格特质变化组应激前后T3、T4及淋巴细胞变化明显,而IL—1上升幅度小,提示机体对应激源的低反应性和异常人格特质对免疫的抑制作用。(2)T3应激时的变化值与X2、X3、Y1呈明显正相关,与X1、STAI(2)、SCL—90明显负相关;T4变化值与SCL-90、STAI(1)、STAI(2)、SDS呈明显负相关;IL—1与Y1、X2呈明显正相关,与SDS呈明显负相关;皮质醇变化与人格特质无显著性相关,X4与免疫功能变化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一、裂痕日深早在50年代,英国学者C·P·斯诺就在《两种文化》一书中指出,在文化整体中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正在被割裂为两种文化,自然科学家与人文学者正在成为两个语言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这里,他道出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深刻矛盾和冲突。但是,这种冲突并没有因为人们的关注而有所愈合,特别是进入世纪末后10年来,裂痕愈裂愈深了。1994年,针对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科学终结论”(1989年在第25届诺贝尔会议上曾专门讨论科学终结的问题,并于1992年出版了名为《科学终结吗?》…  相似文献   

18.
肿瘤细胞多种抗药性逆转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200433)毛平传导师吴孟超,陈汉一、肿瘤细胞MDR概念简述恶性肿瘤化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抗药性,这种抗药性或先天固有或是在化疗过程中诱导产生。早在1970年Bie...  相似文献   

19.
心灵哲学(1950─1990):回顾与展望(二)徐向东二、心理学说明和精神过程的本质我们可以通过两种主要的方式获得关于精神状态的知识,一种方式是内省;另一种方式是分析精神状态在行为的产生和说明中所起的作用。这样,在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精神状态的了解上便呈现出一种不对称性:一方面是对我们自己的思想内容和感觉经验的直接接近,另一方面我们只能通过可观察的资料(行为标准)来推断他人的精神状态。内省、自我知识以及精神状态的第一人和第三人的接近之间的不对称性的问题,曾是60、70年代心灵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尤其与维特根斯坦在规则、标准和私人语言上的观点有关。①一些争论(如这种不对称性是否成立、内省知识是否是不可错的)至今仍在继续着。②不过,可以肯定,精神状态不仅是内省的直接对象,而且也是在行为的产生和说明中起着作用的状态。这个事实为我们判定关于精神状态本质的竟争理论施加了约束。反过来,心理学说明也对我们个体化精神状态的方式提出了一定的要求。80年代心灵哲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围绕着心理学说明的本质所展开的一系列争论,这个争论的焦点恰恰就是两种个体化精神状态的方案之间的冲突。大致说来,这里有两派主要的观点。一派观点认为常识  相似文献   

20.
以往在临床心理学中的认知研究,虽然包含了许多认知观点,但各种理论彼此独立,缺少一个有结合力的框架来整合它们。80年代以来,Ingram等人倡导将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范式应用于临床研究,总结和解释已有的认知临床研究的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指导临床评估与治疗。本文以Ingram等提出的认知分类系统为例介绍了这种信息加工观点的基本思想、这一系统如何与临床心理学结合而赋予概念新的内涵,概述了认知实验应用于临床评估的方法和获得的一些实验结果,以及如何通过这种信息加工观点理解心理障碍,进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