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1998年8月,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在西安举行了以“从宗教自身建设看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主题的研讨会,与会人士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王作安也在会上作了发言。本文根据他的发言整理而成。近年来,宗教界对宗教与...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历久不衰,影响深远,普遍的社会现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时常是伴随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产生和发展并受到制约的。同时,它也对各自相应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各个领域发生影响。宗教信仰德,不但影响教徒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还规范教徒的社会行为:宗教仪式则维护了宗教活动的基本规范、价值和宗教感情。佛教提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基督教提出“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等等,藉此陶冶教徒的人格,同时也主导着教徒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
刚刚过去的 2 0 0 1年 ,是新世纪的开端之年 ,也是中国的好运之年。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同心同德 ,艰苦奋斗 ,夺取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在过去的一年里 ,中华大地喜讯频传 ,全国人民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 ,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七一”重要讲话 ,进一步统一了思想 ,明确了在新世纪我国人民肩负的历史使命 ,使全国人民倍受鼓舞和激励。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 ,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各项改革继续深化 ,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经济持续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正式加入WTO …  相似文献   

4.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它涉及到宗教工作的方方面面,有着丰富的内涵。相适应的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需要我们宗教教职人员、教友和宗教干部去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并梳理清楚,以有助于祖国的建设,民族的团结和提高宗教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地位和价值。下面,我从天主教修女的角度来谈谈我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认识和理解,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一、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11月召开的全国统战部长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概括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5.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之间存有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一)因为共产党与宗教界有共同的政治基础.这基础就是爱国主义.(二)有共同相处的原则: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三)适应的条件:一方面国家有宪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法律、法规上明确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宗教界人士爱国守法,积极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并且能在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这`四个维护'上做出贡献.就`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精神文明来说,宗教能在这方面做出贡献.宗教所追求的是`真、善、美、圣'.教义、教规…  相似文献   

6.
首先,感谢东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对我的关心与支持,我非常高兴地参加了这次学习班,在听了张顺光副市长的重要讲话和市委党校达蕃钦教授的辅导报告之后,使我深受鼓舞,获益良多。在参观了“松山湖”之后,对东莞未来的发展更充满信心,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城三创五争先”肯定会实现。作为东莞市宗教人士,我一定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带领广大信教群众,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为社会、为东莞的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8.
9.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宗教工作中的具体化,是“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重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指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内涵段启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指导宗教工作的一个正确的方针。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召开的全国统战部长座...  相似文献   

11.
胡诚林 《中国宗教》2022,(12):29-30
2021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九个必须”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战略指导意义重大,思想引领作用深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群众信教的国家。中国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除道教发源于中国,其他都是国外传人的。1997年10月公布的《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中说,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000处,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000多个。宗教团体还办有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的宗教院校74所。  相似文献   

13.
倡导建设宗教文明①应与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结合起来。沿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深入思考,建设宗教文明的提法略显宽泛,因此,本文提出现代宗教文明的新界定,并认为建设现代宗教文明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并从基本概念、命题内涵和任务目标三个方面作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关系到宗教工作的全局,关系到各个民族,各宗教的信徒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福建宗教》2002,(2):18-19
2002年3月27日,福建省民族宗教厅召开省级爱国宗教团体传达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厅领导林文斌、余险峰出席了座谈会并讲话,林文斌厅长说,希望全省宗教界朋友和广大信教群众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全国、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继续积极拓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领  相似文献   

16.
宗教的社会作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是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的关键点之一;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历史时期宗教社会作用两重性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于宗教社会作用问题的丰富和发展,它与正确认识、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问题和全面做好党的宗教工作息息相关;在宗教工作实践中,我们应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这一理论观点,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建设小康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重要发展和理论创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相似文献   

19.
20.
贯彻全国和全省宗教工作会议的精神,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领会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江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形势下我国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指导我国新世纪初宗教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各正信宗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健康发展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