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乳腺癌治疗的现代医学目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的变化,恰好说明了传统医学目的与现代医学目的不是对立或相互排斥,而是辩证的统一.现代医学目的是以传统医学目的为基础和前提的,是继承和发展,是重新审视传统医学目的后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乳腺癌患者反刍这一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在体象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体象量表(BI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CERQ-C)、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PSS)和创伤后成长问卷(PTGI)对150名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乳腺癌患者的体象可以正向预测PTSD和PTG;(2)乳腺癌患者的反刍在体象和PTSD的闯入性症状、回避性症状中起中介作用,在体象与PTG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体象既可以正向预测乳腺癌患者的PTSD和PTG,也可以通过反刍的中介作用影响PTSD。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乳腺癌患者的乐观、疾病进展恐惧(FoP)、回避应对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自陈式量表对某两个省份多家医院的258名乳腺癌患者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在控制年龄之后,乐观可以直接负向预测PTSD,也可以通过FoP间接负向预测PTSD,还可以通过FoP经回避应对间接地负向预测PTSD。不过,乐观不能显著地通过回避应对间接地预测PTSD。这些结果说明了FoP和回避应对在乳腺癌患者的乐观与PTSD之间发挥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乳腺癌已逐渐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首位恶性肿瘤。手术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很大伤害,但研究者发现,在与乳腺癌这一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患者会产生一种正向的心理变化,这就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的创伤后成长。本文从创伤后成长内涵、国内外研究现状、测量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方法等几方面对乳腺癌创伤后成长研究现状进行文献综述,为乳腺癌患者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每年新发乳腺癌患者中约有6%为Ⅳ期乳腺癌,而这类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0%,局部处理(外科、放疗)可以根除局部病灶及微小转移灶,以延缓或者缓解症状,但是否可以带来生存获益尚无定论。本文对Ⅳ期乳腺癌原发灶的局部处理等方面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道教与传统医学关系的进一步密切,魏晋以来,历代修道而兼通医术者层出不穷。同时在道教史和中国医学史这两个领域中都享有盛誉的的道教医家也不乏其人,可谓代代有之。道教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流派正逐步悄然崛起。魏晋南北朝时期较著名并且入列《古今图书集...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仍然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在逐年升高,乳腺癌发病率增高的同时,死亡率却呈下降的趋势,这得益于日渐标准和规范的诊治措施。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是乳腺癌患者化疗最常见的副反应,CINV的发生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规范的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宗教文化与中藏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于宗教而言 ,在其发展早期 ,深受宗教的影响。如果我们忽视了宗教这一层面的意义 ,就不能真正了解医学文化的所有精髓 ,尤其对于中国传统医学而言更是如此。在近代西方科技繁荣昌盛、普及全球之后 ,惟有中国传统医学仍然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 ,人们又不断地以西方科学的目光与标准来审视、衡量、评价、要求、改造这惟一具有生命力的传统科学。研究与之产生、发展紧密相关的宗教文化 ,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在传统医学知识上的有用见解。1 宗教文化与中医中国三种主要宗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中国三教”是道教、儒教和佛教。中医常用…  相似文献   

9.
回族医学对人“脑”的探索,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曾名列前茅。这与元、明时代接踵传入的伊斯兰医学四体液和生理解剖学有关,其中“脑主灵机记性”说和“天方脑科”的传入,曾对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形成了新鲜和长期的刺激。回族民间流传至今的若干典籍,如《密尔索德》(《道行...  相似文献   

10.
道教医学为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在中华传统医学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道教医学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医学体系。历代精通医  相似文献   

11.
探讨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调查260例乳腺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均不理想,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生活质量间有密切关系,临床护理工作中可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来增强其自我管理行为,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当前表型是指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乳腺癌组织的受体分子表达情况.对于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其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可直接作为乳腺癌当前表型使用;对于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其转移灶、循环肿瘤细胞结合原发灶的免疫组织或细胞化学结果可用于综合判断乳腺癌当前表型.乳腺癌当前表型的检测及应用为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动态的循证医学依据,及时掌握和捕获乳腺癌细胞的表型变化,并对治疗方案作出相应调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将乳腺癌当前表型这一概念引入临床,保证了临床医师治疗乳腺癌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医学论文发表中的地区偏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论文特别是传统医学论文的发表中存在地区偏倚问题,其产生可能与阳性结果偏倚、传统医学偏见、期刊质量以及传统医学研究水平等有关。地区偏倚的存在势必影响到系统评价的可靠性,引起科学的误导,故应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纠正和预防。  相似文献   

14.
传统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世纪以来,医疗秩序格局受到严峻的挑战,传统医学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教育理论上、实践及环境中人文精神严重缺失。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是技术时代科学与人文严重分离的必然结果、中西医学内在冲突的必然反映、市场化过程中负面影响的衍生品。转变传统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缺失这一走各的关键在于:医学教育中要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断追求实现科学和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积极引入价值观的建设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缝合背阔肌前缘对术后引流量的影响。选取从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改进组(30例):在术中改良根治术完成后即时行背阔肌前缘与侧胸壁前锯肌的缝合;对照组仅行标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0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结果显示改进组患者的中位总引流量(326.03ml)明显少于B组患者的中位总引流量(367.83ml)(P=0.015)。两组的术后引流量在第三天出现明显差异。改进组术后的中位拔管时间(5.66d)明显少于对照组(6.23d)(P=0.009)。缝合背阔肌前缘可以明显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的创面渗液,从而缩短患者带管时间,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16.
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探讨三者间的相互关系.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116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状况进行测评,并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关系.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处于较低水平,应对方式趋向于采取屈服方式,生活质量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指导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梳理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脉络,以呈现其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利用CiteSpaceⅢ可视化软件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2016年符合检索条件的文献的国家(地区)和关键词。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现阶段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来揭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积极心理方面干预的作用效果,并对效果进行评价。中国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今后可以结合"基因检测"、"运动干预"等方向对乳腺癌患者积极心理学领域进行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中医为背景,用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的学说分析了传统医学的经验知识及其与误诊误治的关系,指出与现代医学相比,传统医学的理论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其疗效对医师个人经验技艺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为了减少误诊误治,提高医师的经验技艺水平,需高度重视对医师经验知识的考核。而自中国周代以来,官方就一直以失误率或痊愈率为主要指标来考核医师和医学生。这显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当前的师承制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诊疗水平,但这仍然是不够的。为了广大患者的利益,在医师考核制度上也应向传统回归。  相似文献   

19.
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应用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文版癌症自我技能评估量袁及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2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乳腺癌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其影响因素为自我效能感、年龄、文化程度及术式.乳腺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为制定自我管理干预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医学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医学的现代性的张扬及其对其他传统医学的民族性的消解,中国传统医学因而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巨大张力,并由此产生了存在的合理性危机。因之,中国传统医学突出重围的进路是,重写民族性,建构现代性,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