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以"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被称为"大道之源",古人往往把《周易》作为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范式,用以解读现实事物。东汉班固首开以《周易》哲学思想解读围棋的先河,其后以"易"解"弈"者代有其人,形成了具有易学内涵的围棋义理。本文试图通过对《周易》哲学思想影响下围棋之道的剖析,揭示《周易》的现代价值及易学思想观照下的"围棋之道"对现代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陈重 《周易研究》2013,(1):17-24
陈襄在其著《易讲义》中对大有、谦、豫、随、师等五个卦作了详细的讲论,是宋初较早采用"义理解《易》"方法诠释《周易》的儒者。陈襄以"即天道以明人事"的方法解释《周易》;引用儒家典籍与《周易》文本互释从而证明之;诠解人生、议论时政进而应用《周易》。无论在解释方法还是应用手段上,陈襄都对《周易》及其思想进行了开新式的探讨,可谓开一代风气之先。陈襄解释、证明、应用《周易》,对之抱有深厚的情感,《周易》也成了陈襄心灵寄托的归宿。  相似文献   

3.
《周易》哲学本质上就是有关"生命"的道德哲学。《周易》以"生"为体,从伦理本体论的角度揭示了生命的本源、意义与价值,从而确证了"顺天"之于人之当为的根本意义。"顺天"也即"顺性命之理",因为"性"与"命"皆是天道在不同向度上的表现或要求。因此"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是人的生命存在之应然,也是人之生命最完美的终极表现。而其途径即"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也即顺应天道之"正"。"养正则吉"可视为《周易》生命伦理的工夫原则,它不同于现代物理与精神"养生",这是一种涉及养万物之生、万民之生、个体身心兼养的全面的"养生"。《周易》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改造自然和处理人工干预生命进程等生命伦理问题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易》有"大道之原"的美称,虽非诠释造物之道,却包含"造物之道"。楚国制器工艺是对《周易》哲学思想的具体阐释和应用,是《周易》"道器说"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衍生、规范了传统制器工艺文化的基本范畴和美学思想。发掘《周易》与楚国制器工艺的内在联系,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独具特色的"道器"文脉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易》所建树的谦德谦道,本质上是对事物规律敬畏的态度,对事物变化之度有效把握的智慧和以无私念蔽障为前提的道德修养,它实质上体现着进取的辩证精神。这是谦之体。《周易》还多方面说明了谦之用,它可以给人带来一谦而四益及规避风险的极大利益保障,也就是"扌为谦"的"无不利"。  相似文献   

6.
《庄子》一书对王弼《周易注》的影响体现在王弼的注解方法、"理"概念及其它一些概念和运用上。受《庄子》的启发,王弼"言一象一意"的三层结构既能体察卦象和爻辞之中的深意,也能突破象敷的限制,阐发其中的义理。王弼的统宗会元之理和同理异职之理丰富了"理"概念的内涵,也对以后的宋明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它一些散见的对《庄子》的引用或化用为《周易注》添加玄学色彩之余,也让《庄子》与《周易》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7.
卡西尔文化哲学所彰显的精神气质与《周易》符号蕴藏的人文价值隐微相通,故可在卡西尔文化符号学的视角下对《周易》符号进行解读。首先,基于卡西尔对符号与生命关系的阐述可知,《周易》符号的生命性意义在多个层面得以凸显。卦爻符号作为沟通天地万物与人心之媒介,映照了真实的生命存在,也蕴含了深厚的精神价值。其次,从卡西尔对"时间"的符号化拆解与融合的视角看,《周易》之"时"统摄天地之化与人生时况,个体生命和"时"的校准与相协有助于优化生命本身。最后,由卡西尔对科学和艺术符号形式的分析可见,《周易》符号既展现为一套逻辑规范化的符号体系,又能激发出具象化的生命想象,同时具有理性抽象与感性直观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论文对古代典籍所载"易象"一名作了新的解读。认为所谓"易象",仅是当时《周易》的另一种称谓而已,它并不神秘;"易象"与今本《象传》没有直接联系,尚无渊源,《象传》"演德","易象""尊礼尚施",至汉代仍保存有以古礼诠释《周易》的传统;古代《周易》原有《象经》,或以《卦下易经》当之,惜已不传;但在清人的《易》著中,至今仍可见其传承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易传》来研究解《易》方法,共分四个部分:一、认为卦名反映一卦之主旨,《杂卦传》《大象传》为探寻卦名意义作过若干努力。二、认为《大象传》反映《周易》之精髓,它揭示了《周易》以六十四卦为形式探讨在不同的境遇下,君子所应具备的境界。三、《说卦传》揭示了《周易》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四、《彖传》《系辞传》揭示了"当位"说、"得中"说、"正应"说、"贵贱"说等解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易》的“象思维”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十翼》成书以来,两千多年,国人中无数贤能大德,对《周易》的诠释、研究,可谓学海之壮观。近些年来,大陆的《周易》热,虽然有泥砂混入其中,但是,主流却是传统诠释、研究的新发展。《周易》能引起不同时代学者无穷的发问,不能不说是《周易》智慧与魅力的一种显现。在这方面,《周易》确乎像一种多功能的智慧酵母,它一旦与不同文化门类发生关系,就能在相互关联中,在比较的研究中,焕发与启迪人们的新思。由此,我们似乎有必要继承先贤那种皓首穷经的精神,从当代文化重建的角度,继续对《周易》发问或追问。本文所要发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阴符经》对《周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阴符经》承续了《周易》的阴阳辩证观念,但舍弃了《周易》原本注重的阴阳和谐与重生的一面,转为强调阴阳的对立斗争,并引申出重杀的价值取向;其二,《阴符经》在涵化《周易》"时"的哲学之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时"和"机"的关系,提出了"以机显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2.
《周易》中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创造心理学思想。本文从创造之"境",创造之"法"以及创造之"人"三个方面对《周易》所蕴含的创造心理学思想作出初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
蔡元定主张"河十洛九"、"河先洛后",与刘牧的"河九洛十"、"河洛同出"说相反。蔡元定强调河图与洛书的区分,与朱熹的"虚中为易、实中为范"说企图融合河图、洛书也不同。其目的是加强十数图与《周易》八卦的关联,九数图与《洪范》九畴的关联,进而将《洪范》纳入易学系统。其子蔡沈的《洪范皇极》以《周易》为象学,对应河图,以《洪范》为数学,对应洛书,正是这一目的的体现。这一区分是对刘牧河图、洛书说的发展,蔡氏父子由此构建了其范数之学。  相似文献   

14.
明《周易悟真篇图注》在《悟真篇》诠释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但一直以来罕见传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今藏一种,实为难得善本。通过对之详细考察,笔者认为《周易悟真篇图注》即是《秘殿珠林》所录之《五注悟真篇图解》,其作者程易明与《指玄篇本末原序》(《藏外道书》收录)的作者应是同一人,而该图注所用《悟真篇》底本与《顶批三注悟真篇》(《藏外道书》收录)的底本同源一致;此外,从内容上看,《周易悟真篇图注》乃道教诠释之"图解"传统和"丹道易图"自身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顺凡逆仙"的丹法原理与性命双修的工夫论系统,皆较前人有进一步的细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周易》中,"观"作为圣人经验与把握外物及自身的手段和方式,不仅有特定的对象,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性。在对象上,《周易》不仅强调对自然对社会的观察,同时也强调对历史及人自身的观照。就特性而言,《周易》之观既是直观,也是遍观和周观,它不仅包含感性的成分,同时又包含着抽象以及理性的推演。在设计学的视域里,"观"这种经验与体悟"物"的方式与传统设计思维具有高度的融通性。中国传统造物实践即遵照了《周易》中"观"之思维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援引包括《易经》在内的儒家经典,借助八卦之名并根据"《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的原理,李济马以《周易》为基础,阐释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受《周易》四象说的影响,李济马论著中多有四元结构和"四维之四象"的形态构造。他以"太极生四象"为基础,打造了"四象"思维的基本框架,又通过"事物心身""天人性命""礼仁义智"等建构了四象思维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宋代学者朱熹的易学研究不囿前人之见,认为孔子的《易传》是"孔子之易",程颐的《易传》是"程氏之易",均有别于"文王之易"。他不迷信权威,读易务循正经,所著易学著作,亦取名《周易本义》;在给学生讲易时,详析前贤解易之弊,要求先从读《周易》原典开始。他治学态度诚实,虽然对《周易》本义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但是面对学生提问,常作"不可晓"的回应。但他执着于《周易》本是占筮书、卦爻辞本为占筮所用的观念,在释读有些爻辞时难免为其牵累,反而有违文王本意。这是朱熹在《周易》研究中的一个失误。  相似文献   

18.
从楚地出土的多种易类文献来看,《周易》一书在形成与起源之初表现出了种种样态。至少形成了三种使用周易的方式,即“只用易卦”的方式、“实用筮书”的方式以及“经典文本”的方式。在《周易》经典文本的定型过程中,《周易》文本早期形态在占筮内容、文献编撰、易类体例以及卜筮关系等诸多方面得以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海德格尔现象学视野下,着重阐释《周易》的观物取象、时序和本体观,力图凸显《周易》与海德格尔现象学融通的可能性。其一,"观物"揭示了人与存在物的在世结构方式是"万物一体","取象"是人赋予万物的存在方式。"卦爻象"是对自然与人事变化秩序的一种先行的象征性图型。"物象"是卦爻象的发生论基础,"道象"是卦爻象的本体论基础。其二,《周易》之"时序"与"天道"和人的实存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天道"的真实表现就是"时序"。时间性是万物得以自行显现的本源的缘构境域,渗透着"时机化"智慧。人总是先行被置入本源的时间境域。天人相因相成,人随时而行,"守时而为"。其三,孔子将《周易》从占卜之书解读为义理之书,将观自然转向观人事,将宇宙本体转向基本经验世界,使《周易》脱离占卜话语进入价值领域,为人的行动提供了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作者对《左传》筮例的"某卦之某卦"用法提出一个新的解释,与传统说法以"之"当作动词,理解为"往","某卦之某卦"指筮法得出来的变卦不同,提出了"之"是一般所属虚词,意思相当于白话文的"的","某卦之某卦"只是指定第一个卦的某一爻。在2013年,《周易研究》发表了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高原女士的文章,对新的筮法说法提出激烈抗议。本文针对高文所提出意见作回答,指出所提意见都围绕古人怎样理解与解释《周易》筮法所遇到的结果,而并不说明筮法本身怎样产出结果。本文又根据新出清华竹简《筮法》提出古代筮法不仅只有一种做法而已。中国先秦时代应该有几种不同的筮法,这些筮法之间不一定完全一致,甚至有的可能彼此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