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任继愈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日到来的时候,"任继愈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任继愈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学术研讨会"在先生的家乡隆重召开,又一次表明任继愈先生仍然活在我们心中,并以他的精神和榜样继续教育、鼓舞着后人。作为任继愈先生生前长期工作过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作为任继愈先生曾经长期任教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一名毕业生,请允许我对"任继愈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德州市委市政府、平原县委县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在原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任继愈教授逝世三周年之际,2012年7月11-12日,任继愈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任继愈先生的为人与为学"学术研讨会在先生的家乡山东省平原县举行。  相似文献   

3.
群贤毕至,继愈故里哲思涌动;追慕先哲,国学探索承前烁今。在任继愈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有幸参加任继愈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此,我谨代表省委宣传部,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所有致力于任继愈研究的专家学者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对本次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哲人虽逝,风范长存。任继愈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学术成就卓越,影响深远,受到中外学术界的高度推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高评价。他一生勤奋致学,勇于创新,坚持真理.追求进步.在提倡学术研究、宣传科学世界观、健全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繁荣发展国家图书馆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先生对家乡怀有深厚情谊.十分关注山东各项事业的发展.并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本刊讯]2013年12月15日,任继愈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任继愈研究会名誉会长汝信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愈先生胞弟任继周,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朱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原所长、任继愈研究会会长杜继文及来自任继愈家乡的山东省平原县委副书记赵明国与会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任继愈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新鹰主持开幕式,并宣读了毛泽东同志1963年12月30日"关于加强宗教研究"的批示。  相似文献   

5.
7月11日,"任继愈研究会"在任继愈先生的家乡山东省平原县成立。本刊今日发表了与会领导同志的讲话和部分学者的发言,以志祝贺。任继愈先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新中国无神论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破除鬼神迷信,宣传无神论,都是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但是,把无神论作为一个学科,纳入国家教育和科学研究体系,则是由任继愈先生开创的。在他的领导下,我们国家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在创建“宗教学学会”的同时,也创建了“无神论学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宗教学,本质上是科学无神论,所以任继愈先生既是初创的“中国宗教学学会”会长,也是“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由于种种原因,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不再担任宗教学学会会长:而担任无神论学会的理事长,则一直到逝世为止。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任继愈研究会成立大会,深切缅怀任继愈先生的生平业绩和历史贡献,学习和弘扬他的学术精神和崇高品格。在此,我谨代表德州市委、市政府向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任继愈先生毕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工作,学究天人,道贯古今,成就斐然,举世敬仰,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繁荣学术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其为人与为学都是中国学者的典范。任继愈先生是我国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学术研究的优秀代表.解放以后.他用马克思主义系统总结了中国古代哲学,由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是大学哲学系的基本教材。任继愈先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论文集——《汉唐佛教思想论集》,成为新中国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问题的奠基之作.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7.
今天是任继愈先生逝世三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任继愈研究会成立大会。首先,我代表中共平原县委、平原县人民政府,向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平原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相似文献   

8.
田森 《科学与无神论》2012,(5):13+20-13,20
今天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在任继愈老的故乡山东平原隆重集会,纪念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任继愈同志逝世三周年。三年,弹指一挥间。三年前,这位当代人文科学的大师任继愈老带着他笔下等身的著作和满腹的才学离开了这个世界,给人们留下了不尽的思念和许许多多深沉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纪念任继愈先生诞辰100周年,有着重要的意义。任继愈先生德高望重,学识渊博,著述恢弘,誉满学界。他不仅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杰出的专家学者,更是一位具有深广影响的学术权威大师。任先生的学识和影响不限于哲学领域,他在宗教学领域的贡献尤为卓著。他是世界宗教研究所的创建者,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名副其实的奠基人和众望所归的领军人物,世宗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对宗教知之甚少直至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齐全、人才济济、  相似文献   

10.
2009年7月11日,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图书馆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我的导师任继愈先生走完了他那辛勤耕耘的人生旅程,休息了,永远地休息了。这一噩耗使我不胜悲戚,留下了许多难以弥补的遗憾!  相似文献   

11.
我十分景仰的恩师任继愈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任先生的辞世,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文化界的巨大损失。任先生对国家的重大学术贡献,是我们永远珍惜的思想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一 我的导师,任继愈先生,休息了,永远地休息了。虽然,94岁高龄,不算短寿。且人之生死,也是常事。但事到临头,还是泰山其颓,梁柱其折,使人热泪难干。为事业计,先生辞世对于学术界的损失是永远难以弥补的。自我安慰,则这个结果未必不是好事。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先生还要以90余岁的高龄,忙他的工作。从我30余年前追随先生读研究生开始,  相似文献   

13.
正在著名哲学家、宗教学家、教育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代宗师任继愈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了“纪念任继愈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以回顾任继愈先生的学术贡献,忆念任继愈先生的大家风范,寄托我们对任继愈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A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发来致辞,高度赞扬任继愈先生的丰功伟绩。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任继愈先生之子、北京大学任重先生,  相似文献   

14.
正我于2008年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中心之前,在世界宗教研究所整整31年,其间在任继愈先生亲自领导和栽培下工作了10年。1987年任先生离开宗教所以后,我继续参与他承担的一些学术工程,继续得到他的指导和关怀,直到2009年先生与世长辞。  相似文献   

15.
7月17日,任继愈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当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举行追思座谈会.宗教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主持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出席并首先发言.他从四个方面高度概括了任继愈先生的一生.他说,任继愈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史学家,他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中国哲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二,先生奠定和创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是著名的宗教学家;其三,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其四,他是中国最著名、最受拥戴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家.他勉励宗教所要按照任  相似文献   

16.
任继愈先生不仅是新中国宗教学研究的奠基人,而且是新中国宗教学研究的总设计师和领路人。在全国人民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我们也迎来了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和建设的新机遇。尊敬的任继愈先生在这个时候离我们而去,是我国宗教学理论研究和建设的巨大损失,我们无比悲痛!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本刊创刊十周年的日子.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我们来纪念杂志的创办者、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长任继愈先生. 任继愈先生是位学者,他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学术事业.直到生命垂危,深度昏迷,念念不忘的,只有他的学术.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化身.  相似文献   

18.
我的导师任继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9年7月11日以93岁的高龄,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任继愈先生是我的老师,我曾在他的指导下进修中国哲学。1979年,我作为武汉大学哲学系的青年,被安排到刚刚恢复的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为了培养青年能尽快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萧蓬父先生与任继愈先生联系,让我到世界宗教研究所进修。从1979年初,到1980年底,我在世界宗教研究所进修近两年。那时,任先生正在主持编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佛教史》。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4月15日是我们世界宗教研究所创始人和第一任所长任继愈先生一百周年诞辰纪念日,我们全所同志今天在一起召开这一独特的纪念会,深深怀念和隆重纪念尊敬的任继愈先生。A任继愈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是影响了新中国整整一代人的哲学家和宗教学家。正是任继愈先生在宗教研究上的深邃思想和理论开拓,才引起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注意和重视,毛主席于195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