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那一年,因为父亲在城里上班,我由乡下学校转到城里上初一。学校夜自习下课以后,我每天要经过一条黑漆漆的没有路灯的小巷子。腊月里的一天,小巷人家里有人过世,传来哀哀戚戚的哭声,吓得我跌跌撞撞地奔跑。石板路上有一层青苔,我一个趔趄滑倒在地,门牙把嘴唇磕破了,血一下流了出来。我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在小巷子里,突然想哭。小巷里的风呼啸着打转儿,像是凄凉的哭声。  相似文献   

2.
元旦。我收到父亲寄来的380元汇款,“汇款人简短附言”栏里歪歪扭扭地写下了:“这个冬天你要回家。”父亲一辈子认不了几个字,写起来肯定不如他儿子写诗那样轻松自然。但这简单的字里又包含了多少他对儿子殷殷的期待啊!那天,我对自己说:“这个冬天我一定回家。”  相似文献   

3.
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一天,四弟的电话来了,说:“父病重已难医治,他在世时日不多,急着要向你交代后事。”如此我只好火速回故乡探父病。我一到父亲的病榻前,见父亲已瘦得皮包骨头,四弟说他已有数日不进食也不肯吃药。父亲见到我似乎要急着交代后事,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母亲已经来看过我,我去阴司要同你母亲住一起,不愿和你继母住一起。你是老大,这事你须在我去黄泉路前办好。”故乡所处山区,1994年时这个县还没有搞丧葬改革,城乡一律是土葬,故父亲和继母早在和睦时已建寿坟。后来因父亲和继母感情不好而分居了。现在病重,提出要和母亲…  相似文献   

4.
背影     
父亲近几年做起了零售茶叶的生意,邻近集市时时闪现着他的身影。一天,他和一位朋友来城里进货,中午到家中吃饭,我和妻热情招待。刚刚放下筷子,就到了上班的时间了。父亲和他的朋友急着要走,说要去批发店看看,下午还要回去。我将他们送到楼梯口,挥手作别。  相似文献   

5.
A孩子吃糖成癖,刚长齐的牙就被蛀了。当父亲告诫孩子糖吃多了会腐蚀牙,并采取了相应的限制措施时,爷爷说话了:“别信那个。我小时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你爸舍不得给你花钱,我这儿有。”当孩子哭着要吃糖时,节节就去买了几斤。B孩子看了两个多小时电视后,其父亲让其关上电视写作业,他却冲着父亲没好气地骂了一句。父亲严厉批评孩子没教养,奶奶却在一旁说:“别说了,他比你小时候聪明,你这么大时还不会骂人呢!”  相似文献   

6.
醒悟的浪子     
曹惠云 《天风》1997,(8):41-42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7—19)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15:24,32) 今年新春,伊川县城关教会又一浪子回来了,他痛悔自己“离家出走”的所作所为。  相似文献   

7.
醒悟的浪子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路15:17—19)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15:24,32) 今年新春,伊川县城关教会又一浪子回来了,他痛悔自己“离家出走”的所作所为,他向天  相似文献   

8.
平路难走     
昨天到街上逛了一会儿,大概也就个把钟头,回来就觉得腰酸背疼,连腰都要直不起来了。丈夫打趣我:“出去玩,爬高就低也不见你喊累,怎么一回到城里这么一点的路你就不行了?” 我也有点奇怪,想了想才道:“平路难走。” 平路难走,其实平路真的难  相似文献   

9.
每当我打开手机通讯录时,"爸爸"二字就会出现在首位,可是,这个电话再也拨不通了,他在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没有信号,只能猜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啊?父亲去了就不能回来吗?病躯倒下的那一刻,灵魂到天主台前受审判……我知道父亲还没有走远,点滴话语就在我的心怀:女儿,你叫李升,爸爸在圣母升天瞻礼给你领的洗,你要牢记这个日子,不要愧对自己的名字。孩子们都过来,请圣号念经……儿时我就会念《天主经》、《圣母经》,就知道天主创造天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每夜每夜,尤其是夜深人静时,我房间的电话铃乍响起来,我的心便抽搐了,手也抖个不停,不敢去抓听筒。我知道那是母亲打来的。她要和我聊天,她又要谈起父亲。我不想聊天,但我没有理由拒绝她。 也正是四个月前,深夜里的那个电话在我的心上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疤。我最爱的父亲,他死了。我的可怜的母亲,她还不知道她最爱的丈夫死在另一个女人的臂弯里。 我想着,当父亲看见他的朋友和轻佻的女子从床上下来时,我想着,他再也不会恨恨地说道:“可  相似文献   

11.
轻装上路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出远门,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儿子从家里带走了一些自己喜爱的东西。一路上,儿子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全都往包里装,没走多远,包里的东西越来越多。儿子累得实在走不动了,求父亲停下来休息,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停,走了几天几夜,他们离出发的地点依然很近。这时候,一直一言不发的父亲说话了:“儿子,你不要忘了我们出行的目的,如果你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难以割舍,全都要带走,你永远也不能到达要去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王学富 《天风》2022,(6):56-57
<正>在圣经记载的浪子回头的故事里,人们常常谈论那位慈爱的父亲,他宽恕自己的小儿子,也常常谈论那个小儿子,他是一个回头的浪子,但很少谈到大儿子。今天我来谈谈这个大儿子,尤其是这个故事里反映的一种大儿子心态,这也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我把这个现象称为“好孩子现象”。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未来,你是谁?"这个话题。这个话题有两个子命题:第一个是"未来,你想要自己是谁?"第二个子命题是"未来,你可以是谁?"我l7岁时,听从了父亲的建议,选择了土木科系。就读土木科系以后,我碰到了我的音乐老师,她提供了一个"未来,我可以是谁?"的第二个选项,我接受了她的训练。两年之后,我发现,我开始有一个"未来,我想是谁?"的想法萌芽了。那个时候,学校有一位风云人物叫李骥。有一天,在李骥的乐团练习时,我刚好从外头经过,发现这个乐团鼓手好、贝斯好、吉他好,但是如果能够加进一个  相似文献   

14.
《思维与智慧》2010,(8):M0002-M0002
去年的这个时候 我们彼此相识 每个月 都会见面两次 为了送我一个惊喜 为了展示真实的你自己 每次见面前你都要“打扮”很久 给期盼见你的人留下更多惊喜  相似文献   

15.
一朋友的母亲病了,血样化验需要到几百里之外南京的一家医院。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忽然想,去的人是我该有多好。我忽然又为自己产生这个想法害怕,我害怕到那个城市,害怕真的见到他。在矛盾中我竟然看到了朋友几乎是乞求的眼神:“你能替我去吗,我这里实在离不开。”  相似文献   

16.
牌子与玻璃     
门口新修了一条马路直通大街。路已修好两三天了,路面上盖着密密的稻草,两头各竖立着一块牌子“水泥未干,禁止通行”。行人、车辆因此而绕着路在旁边的坑洼不平的菜地、垃圾堆上走。天下了雨,土路泥泞难行,行人、车辆都沾满泥浆,苦不堪言。一队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新马路的一头。几个调皮的学生想往水泥路面上走,老师叫学生止步。这时候,有个身穿印有“XX路面硬化工程”字样的人走了过来,很奇怪地问:“怎么你们都不走新马路?”老师指指牌子。那个人“哎呀”了一声说:“路面早干了,我们工程队都撤离五天了。一定是维持秩序…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高度     
一个登山运动员,有一次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当他奋力攀登到6400米的高度时,因体力不支停了下来。他的朋友们知道了这段经历后,都替他惋惜。大家说如果他能坚持一下,咬紧牙关挺住,再攀登一点高度不就上去了?那位登山运动员却平静地说:“不,我自己最清楚,6400米的高度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不遗憾。”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中主人公和他舅舅之间的一席话:“……如果你不行,如果你是弱者,如果你不成功,你还是应当快乐。因为那表示你不能再进一步。干嘛你要抱更多的希望呢?干嘛为了你做不到的事悲伤呢?一个…  相似文献   

18.
小时随父亲去了一趟省城的姑母家。为了省钱,返回时,乘船至邻县县城后父亲便和我步行回家。邻县县城到家穿湖区走小路尚有30多公里。因年龄小,第一次走远路,走到晌午,脚上便起了一个大血泡,加之饥肠辘辘,我几次赖着歇下来。父亲总说:“清儿,别站着,慢慢走。”我蹒跚而行,尽管湖中小路有那么多沟沟坎  相似文献   

19.
世上本无事     
兄弟俩大了,到了结婚成家的时候。但是,父亲并不感到欣慰。因为家庭不那么富裕,兄弟俩时常为一些小利益产生龃龉。一旦到了分家产那天,还真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争执。有一天,父亲病了,躺在床上发呆。这时,老大过来问安,父亲说:“叫你弟弟来,我有话说。”老二到了,父亲坐起身,说:“世上本无事,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病如何来的,难受得很。”兄弟俩劝父亲宽心。父亲摇摇头:“其实这病我也不担心,  相似文献   

20.
脚下的流沙     
放学回到家,母亲在院子里看到我回来了,抬头看了看我,皱起了眉头,说道:“怎么,放学后又到小河边玩去啦?”我心中慌乱地赶忙回答道:“没有啊,一放学我就回来了。”母亲听了,脸一下子拉下来了,她有些生气地说道:“你撒谎,你脚下的流沙告诉了我,你到小河边玩耍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