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前阅读研究中眼动指标述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文章重点介绍了阅读研究中常用的眼动指标,它们包括注视时间、眼跳、回视和瞳孔直径等,从字和区域这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些眼动指标所反映的认知加工过程,以及选择这些指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对眼动指标的选择和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阅读知觉广度眼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述评了测量阅读知觉广度的实验范式,并对阅读知觉广度的研究成果以及影响阅读知觉广度大小的因素进行小结,最后对国内研究阅读知觉广度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闫国利  孟珠 《心理科学》2016,39(3):587-592
快速启动范式(Sereno & Rayner, 1992)是一种基于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而设计的眼动范式,主要用于研究中央凹视野内字词识别的瞬时启动,通过精确控制启动条件和启动时窗,以考察词汇通达过程中词汇水平(如,词频、词长等)、亚词汇水平(如,语音、语义、字形等)信息的加工时序。本文从基本原理、设计基础、应用领域、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快速启动范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和介绍,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该范式在汉语阅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汉语的字词、句子、语篇和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等方面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眼动研究,同时对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聋人读者普遍存在阅读困难,通过眼动技术来探索聋人阅读中的基本问题已成为一种新趋势,聋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存在其独特的眼动模式。在回顾以往聋人阅读眼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1)眼动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聋人阅读研究的一个新趋势;(2)从跨文化研究视角探究中外聋人阅读加工的异同;(3)考察聋人视觉注意的特点与语言加工之间的关系;(4)通过眼动技术考察聋人读者的手语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阅读图文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云  申继亮  沈德立 《心理科学》2003,26(2):199-203
本研究采用眼动方法,对85名小五、实二和高二年级学生阅读图文课文的阅读理解指标和眼动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学生阅读不同呈现方式和难度课文的阅读理解指标和眼动指标,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年龄发展特征;(2)学生阅读不同呈现方式课文的阅读理解指标和眼动指标,有图课文大多显著优于无图课文;(3)学生阅读不同难度课文的阅读理解指标和眼动指标,易课文显著优于难课文。  相似文献   

7.
阅读研究中的主要眼动指标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跳和注视是阅读过程中的两种基本眼动现象.目前在对阅读的眼动研究中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与眼睛何时移动有关的时间维度的眼动指标,具体包括以字或词为兴趣区的眼动指标,如单一注视时间、首次注视时间、第二次注视时间、凝视时间、离开目标后的首次注视时间、回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等,以及以短语或句子为兴趣区的眼动指标,如第一遍阅读时间、向前阅读时间、第二遍阅读时间、回视路径阅读时间、重读时间等.另一类是与眼睛移动位置有关的空间维度的眼动指标,具体包括眼跳距离、注视位置、注视次数、跳读率、再注视比率和回视次数等.在使用眼动指标时,需要注意眼动指标的分类、原始数据的删除标准以及眼动指标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阅读眼动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阅读眼动研究主要想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阅读中的眼动主要受语言的低水平因素影响还是受语言的高水平因素影响;(2)眼跳过程中信息加工是完全被抑制还是部分被抑制;(3)眼动过程中词义的加工方式是平行的还是系列的。  相似文献   

9.
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国利  白学军 《心理学探新》2001,21(4):25-28,56
对国内外有关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国内的有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相关内各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最后作者对阅读过程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该系统总结了中阅读过程的眼动研究历史,该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20年代到30年代为第一个阶段,是阅读眼动研究的初期阶段;从40年代到70年代为第二个阶段,是阅读眼动研究的中期阶段;从80年代至今为第三个阶段,是阅读眼动研究深入阶段,从发展角度看,中的眼动研究在我国是一个有很前景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外儿童阅读发展的眼动研究已逐渐成为阅读研究热点领域。本文就国外儿童阅读的眼动研究成果进行概述,从儿童阅读眼动研究的基本问题、字词、句子、篇章和相关理论等方面对儿童的阅读过程进行考察,总结其阅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最后,文章从阅读材料、统计方法以及研究设计几个方面对儿童阅读研究的方法性问题进行展望,以期为中文阅读发展的眼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介绍了解释阅读过程的主要眼动理论,并对早期的视觉缓冲器加工理论、直接假说和眼-脑假说、聚光灯理论、Morrison的眼动理论模型等眼动理论和新近的战略战术模型和E-Z模型等眼动理论进行了评述。最后,对眼动理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周蔚 《心理科学进展》2017,(10):1656-1663
以往的研究者主要采用单词系列呈现的实验范式对词、句子和篇章等材料进行阅读脑成像研究。针对近年来使用自然阅读范式的功能磁共振(fMRI)研究进行分析,建议在该范式下使用脑-眼动同步记录的方式,并介绍了基于注视编码的fMRI数据分析原理。新的范式和技术提高了fMRI研究的生态效度,有利于对阅读中眼动加工的脑机制进行探索,是相关研究的新趋势。未来需要在自然阅读fMRI实验中结合实验设计及其他技术以克服时间分辨率低的问题,同时要注意探讨阅读和眼动脑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阅读寓言过程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向阳  沈德立 《心理科学》2004,27(4):777-780
研究用眼动记录仪对小五、初二和高二年级各20名视力正常学生阅读难、易两种寓言材料的眼动过程进行了记录。结果发现:1.无论是对同一难度寓言阅读理解成绩的差异还是眼动模式的差异,在小五与初二之间显著,在初二与高二之间不显著,这说明对寓言真正理解的年龄在初中,高中只是进一步完善阶段;2材料难度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眼动模式有一定影响.分别影响小学生的眼跳距离、初中生的注视次数和高中生的注视点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5.
许静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7,30(2):297-300,288
本研究尝试通过22名被试在阅读自我成败句子及他/她成败句子时的眼动数据来探讨内隐自尊,结果发现阅读主语人称为“我”的句子时.自我成功句子与自我失败句子的第二次注视时间及瞳孔大小存在差异,这提示内隐自尊存在,个体会无意识地对自我积极信息进行深度加工。  相似文献   

16.
英文快速阅读的眼动特点与阅读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运用眼动仪对中国大学生在快读阅读英文文本时,其眼动特征与阅读成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注视时间、第一次注视时间、眼跳速度、眼跳次数等方面,高低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分组的眼动策略更灵活,对信息的加工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7.
自动情绪调节对负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玉昌  隋雪  任延涛 《心理科学》2005,28(3):550-555
本研究通过成语匹配任务启动情绪调节目标,在情绪flanker任务中考察了自动情绪调节启动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性启动条件下,被试表现出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而情绪调节启动条件下,被试对正性、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分配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说明自动情绪调节可以有效地减弱被试的负性情绪面孔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8.
用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考察了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有效性,结果发现:(1)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显著地提高小学生的有效读速;(2)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显著减少注视次数、注视点平均持续时间;(3)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显著扩大眼跳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