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意 《佛教文化》2007,(1):123-125
四川尼众佛学院风雨垂泪,草木含悲,苍天不悯,痛失恩师!虽然恩师圆寂已经过了“七七”,但作为她的亲传弟子,四川尼众佛学院的全体师僧,仍然沉浸在绵绵无尽的追思之中。恩师对佛教的不朽贡献,淡薄名利的高尚道德,  相似文献   

2.
一个年轻的山民去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法师请教成功之道。 法师拿出一张纸,指着天空上的太阳说道:“你如果能够告诉我怎样让太阳点燃这张纸,我便告诉你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3.
如意 《法音》2007,(1):43-45
四川尼众佛学院风雨垂泪,草木含悲,苍天不悯,痛失恩师!虽然恩师圆寂已经过了“七七”,但作为她的亲传弟子,四川尼众佛学院的全体师僧,仍然沉浸在绵绵无尽的追思之中。恩师对佛教的不朽贡献,淡薄名利的高尚道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堂堂的大丈夫气概,平易简单的生活习惯,慈悲宽厚的胸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法财。尽管恩师有许多头衔和称号,当代第一比丘尼、著名佛学家、佛教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史学者等等,但恩师留在我们心中的光辉形象却永远是——恩师和慈母。一、作为一名尼僧,恩师对当代佛教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恩师曾说:“粉笔生…  相似文献   

4.
印俊 《佛教文化》2007,(1):126-127
200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一个惊天噩耗传来,我们的尼和尚、亲教恩师隆莲法师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怎么也不能接受,弟子真如幼子失母、大海失航,我们再也看不到慈母般的尊颜,再也聆听不到严父般的教诲。弟子心中的痛苦,岂能用文字来表达!  相似文献   

5.
宝缘 《法音》2004,(12):35-38
化如法师,1924年农历五月廿五日出生于浙江省象山县南,在樟树下村。俗名张在田,20岁于宁波阿育王寺出家,2004年农历九月十七日晨5点20分在阿育王寺圆寂,世寿80岁,戒腊60夏。师父是一位极普通的出家人。他在佛教界没有头衔,没有职位,但是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一位苦修的僧人。他在世几十年从来没有领过寺院发的工资,也从来不要别人的钱,一直都是身无分文。他在寺院的菜园子里自种自吃,过着极其贫苦、近似原始的生活。直到去世,他住的地方都没有通上自来水,也没有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话、手机等常用电器。文化大革命中,寺院关闭了。他回到家乡…  相似文献   

6.
正果法师于1987年11月20日在北京广济寺文室安祥示寂。我失去了一位共事多年风雨同舟的师友,中国佛教协会失去了一位道高德劭的领导,中国佛教界失去了一位爱国爱教的高僧。法师原籍四川省自贡市,俗姓张,生于1913年7月24日。青少年时期,因信仰出家。19岁,到新都宝光寺剃发,21岁在成都文殊院受比丘戒。接着,先后到重庆华严寺天台教理院和重庆北暗汉藏教理院学习。在汉藏教理院从著名佛学大师太虚法师和其他大德研习佛学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5O年到北京和法尊法师一同驻锡北海公园内菩提学会,襄助法尊法师做了大量的弘法宣教工…  相似文献   

7.
果普 《法音》2006,(10):41-42
10月20日,粤东千年古刹潮州开元镇国禅寺隆重举行达诠法师晋院升座庆典。浙江省兰溪市兴教寺方丈圣修老法师为达诠法师挂珠,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为达诠法师送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为达诠法师送座。达诠法师先后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六祖殿、伽蓝殿、祖师堂、斋堂、地藏殿拈香说法后进入法堂。  相似文献   

8.
阅读一部160万字的《印光法师文钞》,仿佛在聆听印光法师的叙说,令人感慨不已。印光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于弱冠之年因惧怕地狱而出家。对他来说,出家是一种追求,但更是一种无奈。他断绝与家人的联系,长期忍受孤独、苦恼,出家后数十年未回乡见父母兄长一面,甚至不知道父母兄长是何时离世的。书中所描述的情景,简直令人目不忍睹。佛教教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过于严酷。善良的人们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尤其需要无神论。  相似文献   

9.
遥远 《福建宗教》2000,(5):27-30
八闽佛教界,人们无不称赞一位受人尊敬的尼僧传常法师,她主持福建佛协工作数十年,为福建省佛教寺庙落实房产政策、整顿寺院道风、培育佛教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们称为“佛门女杰”。  相似文献   

10.
11.
唐勇炜 《法音》2003,(1):35-38
2000年5月21日,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居士化作清风明月而去。就在赵朴初居士逝世后3个月,联合国在美国纽约总部召开“宗教和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这次大会无疑将具有世界性的深远意义。除去德高望重的赵朴老,谁还会代表我国千万佛教徒并以佛教领袖的身分登上那庄严神圣的国际讲坛?人们翘首以待。2000年8月31日,为期4天的世界宗教领袖千年大会进入尾声,各国宗教领袖共同签署了《全球和平宣言》。在大会闭幕式上,从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席位上稳步走出一位法相庄严的法师。他站定讲坛…  相似文献   

12.
王小明 《佛教文化》2009,(1):123-127
2009年2月3日下午4时,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因病医治无效,在台湾圆寂,享年80岁。  相似文献   

13.
印俊 《法音》2006,(12):33-34
200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一个惊天噩耗传来,我们的尼和尚、亲教恩师隆莲法师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怎么也不能接受,弟子真如幼子失母、大海失航,我们再也看不到慈母般的尊颜,再也聆听不到严父般的教诲。弟子心中的痛苦,岂能用文字来表达!恩师,您老怎么就这样走了呢?我们还是不谙世事的孺子,仍需要您老的调伏、教诲。弟子怀着沉痛的心情、无尽的悲伤,从洛阳匆忙赶到成都爱道堂,礼拜您老的遗容。师徒永别,悲恸不已。回想起您老为培育僧才、创办尼众佛学院,可谓呕心沥血。自大教传入东土,女众出家,只是剃发染衣,从师修行。尼众受具足戒,是从晋净检尼…  相似文献   

14.
金易明 《法音》2001,(6):45-45
本刊讯 我国佛教界德高望重的一代高僧、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镇江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法师,于2001年6月1日17时58分在上海安详示寂,世寿87岁,戒腊67夏。  茗山法师俗名钱延龄,法名大鑫,号茗山,1914年农历二月二十日出生于江苏盐城。法师自幼虔信佛法,常随母亲诵经礼佛。1932年春于建湖罗汉院出家,1934年于镇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其后的十余年间,法师先后参学于湖北武昌佛学院、湖南南岳、衡阳等地佛学讲习所,亲近诸善知识,曾师从近代高僧太虚大师受学。十余年的参学,使茗山法师成长为一位禅教兼通、…  相似文献   

15.
华程 《佛教文化》2016,(2):14-19
2015年10月25日,无锡灵山梵宫圣坛内,观众们被眼前的这一幕折服了。百余位身着布衣僧袍的年轻僧人们双手合十,呈一字排开,虔诚地站立于舞台中央,唱诵着古老却又动听的梵呗。伴随着音律的抑扬起伏。  相似文献   

16.
回眸 往事颠如梦,常迷业障生。 了知皆幻影,放下自清明。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02,(8):42-43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宝鸡市佛教协会会长、法门寺方丈净一法师,于2002年7月22日21时15分在法门寺丈室安详示寂,世寿8l岁,戒腊57夏。  相似文献   

18.
缪琴 《法音》2005,(4):56-56
3月23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在广济寺亲切会见了台湾中华国际供佛斋僧功德会理事长净耀法师一行。圣辉法师向净耀法师表达了大陆佛教界对台湾佛教界的真挚情谊,当圣辉法师充满感情地对净耀法师讲“大家都是自己人”时,净耀法师十分激动地说:“感谢圣辉大和尚把我当成自己人”。圣辉法师说:“不是我把你当成自己人,  相似文献   

19.
桑吉扎西 《法音》2006,(7):43-44
本刊讯6月6日上午,重庆市罗汉寺隆重举行智丰法师荣膺罗汉寺方丈庆典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惟贤法师,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副秘书长王立军,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大果法师、戒晟法师、身振法师、正刚法师、道坚法师、副会长兼秘书长常慧法师,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增勤法师,宁波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可祥法师,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光泉法师,贵州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心照法师,与重庆市民宗委主任谭建祥、副主任洪道元,重庆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罗静虹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及重庆各区县的…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05,(4):39-40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杀生”,还要“护生”,从救护人类而扩大到救护(人以外的)众生、当前动物的生命,而有放生的善行,正是慈悲心的表现。经论中怎样的放生呢?有见到鱼池干涸,运水来救活鱼类,有见水中浮有蚁群,快要被淹死了,设法引蚁类到达干燥的地方;也有见市上卖鳖,用钱买来放入池中的。动物在死亡边缘,设法救护它,使它免于死亡,这是放生的本意。我国自梁武帝禁断肉食,放生就开始流行起来,智者大师就是放生的一位。在天台山临海,辟一放生池,得到国王支持,严禁采捕放生池的鱼、鳖。唐、宋以来,国王与民间,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