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质、性格、能力与职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即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和能力,以及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中,不要只注重报酬的高低和舒适程度,更要充分考虑是否适合自己,能否发挥自己的才智和特长。  气质与职业  气质是最具有先天性和稳定性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平时所说的“脾气”、“禀赋”相似。尽管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气质却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特点有一定的要求,各种气质类型都有较为适应的职业范围。我们按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所做的四种气质类型划分…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医学事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给广大的患者带来了实惠和希望的同时,也给医生的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给患者人文关怀最终要由医生来完成.阐述了医生的心理现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了如何改变医生的不良心态,给患者文人关怀.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生作为医疗行为、医学技术实施的主体,其素质直接影响了医学的发展。临床医生不仅要有专业技术,同时也要人文并举。人文与医学的讨论、叙事医学的发展,无不提示、催醒着临床医生要提高人文修养。本文从人文修养和技术的关系、人文修养的重要性及人文修养的培养途径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厘清人文修养和技术两者的关系,阐明人文修养中哲学修养、道德修养、文学艺术修养、历史修养、法律修养对医学、临床医生的积极作用,提出从哲学修养、道德修养、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历史修养、法律修养方面着手提高人文修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医学与文学的传统及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医学与文学关系的文章习惯以阿波罗开头。文学与医学直到最近才成为医学人文学里的一个新的学术分支 ,但文学与医学的关系至少可追溯到古希腊。本文中 ,我将讨论如何看待医学与文学关系的四种传统方式 :其一 ,疾病的形象 (images) ,即文学中患病、苦难和死亡的主题 ;其二 ,治疗者的形象 ;其三 ,医生—诗人或医生—作家类型 ;其四 ,文学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然后 ,我将简要讨论文学在今日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并提供一个思辨性的结论。1 传统1 1 患病、苦难和死亡的主题与医学一样 ,文学关涉患病、苦难和死亡这些与人类同样古老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人文医学研究及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美国人文医学研究及教学卡森纵观人类历史,我们会发现人类对疾病的征服实践活动综合了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性和宗教性。但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医学教育几乎只注重生物医学和医学技术。结果,医学院培养的医生和医学研究人员在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上出类拔萃,但对它们...  相似文献   

6.
医生对任何一个病人的诊疗决策,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多种因素相互协调与选择的过程,都是医学的可能性、病人的实际情况、医院经营的要求和医生自身的从医经验及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的结合的产物。而其中每一项因素又有多种不同情况,如医学的可能性就是很复杂的,同样一种疾病,常有多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至于病人实际,除病情外,还有病人的经济、身体素质、行为习惯、家庭社会关系等;医院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而医生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对诊治病人的具体目标也可能不尽相同。在本期“临床决策研究”栏目中,  相似文献   

7.
正21世纪初,哥伦比亚大学长老会医院医生丽塔·卡蓉首先提出了"叙事医学"这个概念,作为文学与医学发展中的新兴领域,近几十年来在学界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和长足的发展。叙事医学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情况不平衡,大多数医生对其实质和操作知之甚少。为总结我国叙事医学的实践经验,进一步促进叙事医学的发展,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健康报》社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将于2018年3月31日在北京宣武医院召开叙事医学座谈会,诚邀您的莅临。  相似文献   

8.
临床医学专业的导师兼具多重社会身份,他们既是医生和研究者,又是培养未来医生的教育者。临床医生与患者以及临床导师与研究生之间本质上都是一种叙事关系,因而,除具备良好的医学技术、科研水平和道德涵养之外,叙事知识和叙事能力是其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叙事医学能力培养必须建立在深厚的叙事知识基础之上,叙事医学能力不仅仅体现在病史采集上,它包括经典的疾病文学叙事阅读、平行病历书写和关于疾病的自我反思性叙述等能力。鉴于导师的多重身份,呼吁临床医师既应成为叙事知识和叙事能力指标的被考核者和被评价者,同时也应该成为这两项指标的考核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9.
道德赤字、人性亏损是当代医学最大的危机,单纯法律、伦理、制度已难以管控医生的真实医疗行为,现代医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道德冲击和人性挑战。作为一种新道德思维,医学责任伦理具有新的精神气质和新的伦理追求,它超越传统的道德思维局限性,以他者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医学责任,开辟了一条解决现代医学面临的道德难题的新路径。责任伦理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更要具有善良的人格,要践行一种自愿的、主动的、不求回报的伦理责任,让医学技术为社会可持续、为人类健康和子孙后代造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医学模式下医生角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医学模式下的医生角色有很大的不同,并导致医患关系的相应改变,对医疗效果也有显的影响。本比较了不同医学模式下的医生角色及其变化,指出了这一转变过程中的人本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11.
论《周易》的文学思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周易》的文学思维陈良运由于战国以远的时代,除了民间诗歌和朝廷用于祭祀、典礼的诗歌,还没有真正自觉的文学创作,没有以文学创作为职业的文人,所以也就谈不上有怎样进行文学创作的经验性阐述;即使是诗,也只有一种“缘事而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朴...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人们习惯于"左图右史"的阅读和接受信息的方式。许多文学故事都有相关的美术图像文本,不少图像文本也有相关的文学文本。文学故事与美术图像的同存共生是影响人们信息接受、关乎文艺发展的重要现象。早期从事美术文本创作的主要是画工,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出现了具有杰出创造力的文人参与文学故事与美术图像同存共生文本的创造,这些文人的参与使得文学故事与美术图像同存共生的多种形态逐步显现,文学故事与美术图像同存共生的内在逻辑逐步形成。《兰亭序》的造像显意、《洛神赋图》的模像尽意、《璇玑图》的立像明意就是这个时代文学故事与美术图像能够同存共生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不仅需要好医生,也需要好医学,但标准实在不好定,是止于至真?还是止于至善?众说纷纭,虽有若干学界共识,但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就如同"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医生、病人心中都有自己关于好医生(医学)的体验和评判,于是,好医生(医学)的命题就被主观诉求的可爱的医生(医学)所取代.  相似文献   

14.
自从气质学说的创始人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生,约公元前460—377年)提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四种有明显差异的气质型以来,后人对此学说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比较科学地解释了这四种气质的行为特征;二是把气质的内在机制归结为神经过程的作用。但是,这两点都不够彻底:在解释气质的行为特征时,各  相似文献   

15.
医学庸俗化现象透视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陈家旭医生素有“白衣天使”的美称,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滚滚的商品浪潮也涌人到医疗卫生市场,有些医生不讲医德,以医谋利,脱去了职业的外衣而被人视作为“白狼”。医学庸俗化表现种种:一曰医院...  相似文献   

16.
佛经翻译与中国文学是双向式互相影响的。而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型:佛经翻译文学与佛经翻译影响文学。佛经翻译文学指佛经翻译文本中包含着文学成分和文学因素,尽管它主要是宗教经典而不是文学作品。它也被称为佛教文学,主要是印度宗教思想的体现,可能受到印度民间文学以及当时文人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迅速发展.急诊医学作为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生命、应对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急诊科的工作特点是病情急、病人急、病人家属急和医生的急救处理,因此,要求急诊科医生应具有内、外、妇、儿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有及时正确判断处理病人的综合能力,也需要有更确切、更可信、更实用的临床证据指导医生急诊救治.如何在这门新兴的学科中应用循证医学的理念,掌握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和面对病人,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是急诊医学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医学模式与医生服务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模式与医生服务观念的转变解放军266医院(承德067000)潘义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转变观念和更新知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要具备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要学习相关学科知识,如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  相似文献   

19.
一、谈及医学伦理思想的中医医籍 我国的传统医学非常重视医生的道德修养,历史上有很多医籍中都谈及医生道德问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有《疏五过论》和《征四失论》篇,通过讲述医生临床治疗中容易犯的过失,指出医生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齐白石是20世纪的艺术大家,他在长期的艺术创造中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把文人传统与民间传统、文人修养与农民气质、时代环境、人生际遇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揉和在一起,成功地选择了自己的表现方式,成为二十世纪的一代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