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净觉寺文化米寿江净觉寺是南京现存的唯一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古寺,因其位于南京市城南三山街,故又被称作"三山街礼拜寺"。据文献记载,净觉寺始建于明代,相传当时的净觉寺南临宫街。西至马巷、东至三山街、北至砂珠巷,约占地40亩,规模十分宏大。后因屡遭毁坏,...  相似文献   

2.
剪子巷清真寺,原名古润礼拜寺,始建于仁安坊阜民街,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移建于城内剪子巷,方改用“清真寺”名称。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有李一阳进士于该寺修葺后,撰《古润礼拜寺记》,现有石碑移存于西大寺内。明万历廿四年修的《镇江府志》记载:“清真寺礼拜寺系唐贞观二年始建于仁安坊阜民街,明洪武间毁后再建。”又据清光绪五年修的《丹徒县志》记载:“清真寺在城内剪子巷,唐贞观二年始建干仁安坊阜民街。明  相似文献   

3.
正一明代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清真寺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清真寺建筑在"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冯今源:《中国清真寺建筑风格赏析》)作为明朝前期的都城,南京(应天府)的清真寺极具代表性,敕赐修建的净觉寺就是其中之一。据元张铉撰《至正金陵新志》记载,净觉寺的历史可追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清真寺建筑艺术初探优素福·纳光舜清真寺,亦称礼拜寺。阿拉伯语为“麦斯吉德”,意为“叩拜的场所”。中国唐代统称清真寺为“礼堂”,宋代称“祀堂”或“礼拜堂”。但具体就某一座清真寺而言,有许多不同称谓,如,怀圣寺、清净寺、清教寺、仙鹤寺、凤凰寺等。...  相似文献   

5.
重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的南京净觉寺,不仅是南京穆斯林群众的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也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净觉寺由于年久失修,现已鉴定为危房,经南京市政府现场办公,确定列为2008年维修保护  相似文献   

6.
杨大波阿訇 易司马仪·杨大波阿訇,出身镇江阿訇世家(1879—1947年)。成年后,在天津大寺挂幛,继去河南开封文书寺深造穿袍;旋被朱仙镇大寺,聘为开学阿訇,南京蒋家因慕其名特派专人持聘书请来,任南门外义学首届开学阿訇,以后镇江乡老请他回来,先后担任西大寺、牌湾寺阿訇。1937年又被南京五贵桥清真寺请去,1941年在松江真教寺、1942年在南京汉西门清真寺、1943年在净觉寺等处掌教,在此期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回民殡葬服务社始建于1959年,设在升州路28号净觉寺内;隶属于南京清真寺管理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时,民族、宗教政策为“四人帮”肆意践踏,服务社被迫停办。  相似文献   

8.
<正>林松老于2015年2月14日复命归真,16日在牛街礼拜寺东侧教子胡同小寺街西城区回民殡仪馆举行了殡礼。到场者云集了民宗界、文艺界、教育界和京城内外闻讯赶来的各界群众。与林老相识是在六年前的贵斋月里,当时我在长春市长通路清真寺寺管会帮助工作,2009年是长通寺建寺185周年,寺管会决定要在开斋佳节当天举行纪念活动,纪念活动之一的穆斯林诗书画展在开斋节开幕。进入7月之后就开始了作品约稿和征集工作,分别对林松老师、李佩  相似文献   

9.
涿鹿隶属河北,地处京畿。据县志载,这里早在唐朝便有三户回回先民定居,历经元明两代的发展,至今穆民人口已达两千余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闪姓,相传为元代开国名臣咸阳王赛典赤·瞻思丁的后裔。县城东关有一条古朴的小街,叫清真寺街,在这条古街上坐落着一座由明皇宪宗敕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占地一千多平米的清真古寺。踏入清真寺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真寺寺门对面的那座高墙阔壁。在这座高大的青砖影壁的正中,有一幅硕大的圆形经文砖雕:“唯有安拉是独一的主”。雄浑的笔法、美妙的造型,突出墙面,艺术地标明了伊斯兰教信仰的真谛。在…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清真寺在我国修建历史逾一千多年,相关史书、地方志和文集中不乏记载,尤其是流传于世的清真寺碑记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专门的清真寺志书却难得一见。民国时期,《月华》报社发起了一项调查全国各地清真寺的活动,开清真寺调查研究之先河。同时,也出现了如牛街礼拜寺的《冈志》之类的寺志。(1)20世纪80年代以后,清真寺与寺  相似文献   

11.
正化觉巷清真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鼓楼西北隅化觉巷内,又被称为"清真大寺""礼拜寺""清修寺""东大寺""化觉寺"等。这座有着中式建筑风格的古老清真寺,与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扬州仙鹤寺等中国最古老的几座著名清真寺齐名。一化觉巷清真寺的建寺沿革可追溯至唐代。据现存寺内的《创建清真寺碑》碑文记载,唐天宝元年(742),工部督工官罗天爵奉命"董理匠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清真寺在我国修建历史逾一千多年,相关史书、地方志和文集中不乏记载,尤其是流传于世的清真寺碑记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专门的清真寺志书却难得一见。民国时期,《月华》报社发起了一项调查全国各地清真寺的活动,开清真寺调查研究之先河。同时,也出现了如牛街礼拜寺的《冈志》之类的寺志。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02年6月17—22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组织98级毕业班全体同学到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地区进行毕业实习。在江苏省南京市宗教主管部门及南京市、扬州市伊协的大力支持下,毕业生参观了该省净觉寺、吉兆营清真寺、仙鹤寺、六合清真寺、镇江清真寺、南京殡葬服务所等宗教活动场所,游览了普哈丁墓园、清代学者刘智之墓、郑和衣冠冢、达浦老故乡,学员每到一地,不但认真听取该地伊协及阿訇的情况介绍并与之座谈,还在那里追寻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的伊斯兰文化遗迹和悠久历史,学习中国伊斯兰近、现代先贤致力于伊斯兰教研究的治…  相似文献   

14.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聚众礼拜、处理教务和举办教育的场所,对穆斯林的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都有着非常直接和密切的关系。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原意为“叩拜之处”,亦称礼拜寺、真教寺、回回堂等。清真寺一般包括:礼拜殿、沐浴室 (水房 )、望月楼、南北讲堂、阿訇居室等建筑。在我国,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穆斯林集中聚居地区有较多的清真寺之外,其他省份的清真寺布局,也基本上与回族“大分散、小集中、围寺而居”的特点相适应,即凡是有回族的地方就有清真寺,凡是有清真寺的地方必定有回族。因此,了解我国散杂居…  相似文献   

15.
镇江剪子巷清真寺开放指日可待穆良江苏省镇江市剪子巷清真寺,原名古润礼拜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坐落在仁安坊阜民街。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移建于剪子巷,改名"清真寺",建筑面积1086.81平方米。原寺大殿系明代风格的宫殿式建筑,...  相似文献   

16.
<正>达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回族伊斯兰学者,回族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终其一生用自己的实践阐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用爱国爱教谱写人生传奇的经历。达浦生的第一身份是阿訇,从少年时就在六合南寺、南京常巷清真寺接受伊斯兰经学教育,青年时又北上京城,授师于牛街礼拜寺伊玛目王宽门下,继续深造伊斯兰经学,并挂帐穿衣,成为经堂教育培养的一名出色阿訇。在他  相似文献   

17.
清真寺名称的由来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是阿拉伯语“买斯志德”(masjid)的意译。“买斯志德”一词在阿拉伯语法中属空间名词,意思是“叩拜之处”,专称礼拜处所——清真寺。《古兰经》约有二十九处提到了这个名称。据经注学家解释:“买斯志德”一词  相似文献   

18.
清真寺是阿拉伯语masjid(麦斯吉德)的意译,原意为“叩拜之处”,亦称礼拜寺、真教寺、回回堂等。它是伊斯兰教聚众礼拜、处理教务和举办教育的场所,对穆斯林的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都有着非常直接和密切的关系。 在我国,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穆斯林集中聚居地区有较多的清真寺之外,其它省份的清真寺布局,也基本上与回族“大分散、小集中、围寺而居”的特点相适应,即凡是有回族的地方就有清真寺,凡是有清真寺的地方必定有回族。因此,了解我国散杂居地区清真寺的历史、布局、作用及其保护价值,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伊斯兰…  相似文献   

19.
镇江剪子巷清真寺开放指日可待穆良江苏省镇江市剪子巷清真寺,原名古润礼拜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坐落在仁安坊阜民街。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移建于剪子巷,改名"清真寺",建筑面积1086.81平方米。原寺大殿系明代风格的宫殿式建筑,...  相似文献   

20.
开封东大寺“护国清真”题词的由来白宗正坐落在开封市清平街南头路西的东大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敕赐增修"。东大寺大门门楣上曾悬挂着蓝底金字行书"敕建清真寺"匾额一方,"文革"前该匾已不见踪影,现在悬挂的是原新华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