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自我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是什么?”始终是人的自我认识史中的一个中心问题·马克思关于人本身的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是人的理论的核心内容·人总是处在不断的自我塑造中,人的自我认识是没有止境的人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他不仅存在着,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具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他还力图对自己的存在进行自我认识并作出解释。并不是任何存在物都有关于自己存在的自我意识、都能自己认识自己的存在并对自己的存在作出解释的。比如自然界,一直客观地存在着,并且是一切存在物所以存在的总根源,但它并没有关于自己存在和…  相似文献   

2.
谢文郁 《哲学研究》2022,(1):84-96+126
认识论研究一直在持守经验论中拒绝引入情感因素,即使经验论在说明人类认识活动方面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事实上,情感在人的实际认识活动中从未缺失。然而,如何分析情感的认识论功能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展示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及情感所呈现的对象之实在性,追踪了烦恼、敬畏、信仰等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运作,还特别对情感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了初步演示。情感认识论涉及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真理问题这三大认识论原则,尽管其运作方式与经验论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有实际运作,而且在理论上也可以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3.
近世以来 ,人们一再批评中国传统哲学没有认识论或缺少认识论。这种批评有一定的正确性 ,同时又有很大的片面性。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认识论的确没有像本体论与人生哲学那样得到充分的发展 ,并缺少概念的规定与理论的系统。但是 ,论者没有对人的认识活动进行必要的分疏 ,往往以为认识只是对自然物理的认识 ;同时也没有区分认识论的不同类型 ,客观上把西方传统的认识论作为哲学认识论的唯一类型。事实上 ,中国传统哲学很早就开始对认识本身进行理论的思考 :它不仅研究了人对自然物理的认识 ,而且特别关注人对自身的认识 ,同时还自觉地区分了形…  相似文献   

4.
初中学生的成败归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1958年,海德(Heider)根据自己的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必有原因,每个人都会化力气去寻找行为因果性,进行归因。如果认为行为由外部因素引起,叫外部归因。认为行为由个人内部因素引起,则叫内部归因。1971年。美国的韦纳(B·Weiner)提出了成败归因的模型。他认为,人们往往把成败行为归因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等四种因素。其中努力和能力属于内在因素,任务难度和机  相似文献   

5.
李丹 《心理科学》1998,21(3):250-253
1引言当今这个时代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周围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关注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人类是环境的主宰?还是环境中无可奈何的仆人?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强调给人以什么样的刺激,人们就会有相应的行为反应,从一个角度说明环境对人的作用,认知学派强调人对环境的认知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原因,着重探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是行为主义学派还是认知学派,不论是被动接受刺激,还是主动认识环境、适应环境,都说明了人与环境的密不可分。人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分子,在地球上生活的人与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一样,都是随着地球的不断演化…  相似文献   

6.
古典功利主义者(classical utilitarians)一般把判定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归结为该行为是否能实现最大化幸福,并同时将幸福等同于快乐。但同为古典功利主义者之一的密尔并没有直接将快乐最大化看作是判定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他非常强调各种美德在人类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他甚至模仿柏拉图提出了自己的"四主德"——正义、智慧、勇敢、审慎。他认为美德不仅有助于增进幸福,而且认为美德本身就是幸福的一部分。密尔虽然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但他没有将美德与道德混同起来,而且他是通过其联想主义道德心理学(associationist moral psychology)来解释美德如何从一个工具性的善转变成为幸福的一部分的。  相似文献   

7.
人的认识运动有两个不同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人的认识总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进行的。同这两个过程相适应,有两种推导方向相反的推理形式,一种是归纳推理,一种是演绎推理。这两种推理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是相互作用,彼此统一的。所以,形式逻辑在研究了演绎推理之后,还必须对归纳推理进行考察。自觉掌握和运用归纳推理形式,不仅对学习和掌握“假说”和“论证”的内容是必要的,而且对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在,仅就本章的学习重点、要求和学习方法简要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8.
达尔文学说不仅能解释物种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而且还能解释人类为什么不能摆脱某些疾病。这说明达尔文学说已经成功地进入了医学领域。但达尔文学说所解释的演化是无方向、无目标的,而生物的进化却显然是有方向的,所以,对这一根本的进化问题,达尔文学实际上没有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9.
强纲领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劳丹的《一种科学的伪科学?》的回应。作者首先以实例论证了对科学的社会特征特别强调的合理性,进而从三个方面回答了劳丹的批评:作者重申,他并不反对哲学家从未持有的论题,但反对让逻辑、合理性和真理就是它们自己的解释的方法;作者批评劳丹转换了对合理性的定义,而他所提出的对称性的反例,仅在把它解释成要求对明显不同的行为作出同一的因果说明时(但这并非作者的意思)才成立。解释理性行为之社会根源的模型已经有了,只不过哲学家们对传统著作缺乏清醒的认识,这就是他们的失败所在。  相似文献   

10.
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心理理论的发展不仅是儿童脱离自我中心、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且还通过影响儿童的观点采择等心理机制影响儿童责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理论对于当前的责任教育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谓自我认识?谈及自我认识,当然指的是人的认识,是人作为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关于自身存在状态的认识,简言之,人关于自我的认识。此种解释还只是一种语义学上的解释,尚不能真正揭示自我认识的本质。要做到这一点,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至少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从认识主体的角度来看,自我认识常被分解为个体自我认识、群体自我认识和人类自我认识。个体自我认识是个体关于自身存在状态的“自我”认识,在这里,自我认识的主体以个体承担者的方式“使自己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①群体自我认识是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M·W·瓦托夫斯基提出了一种称为“历史认识论”的认识论观点。历史认识论认为,不仅是我们认识的对象是历史地变化的,而且认识模式本身也是历史地变化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认识模式的变化与我们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实践的形式有关;这些认识模式是:(1)在实践本身的形式内发展,作为这种实践本身的结构成分和调节成分,作为自觉的、有认识的人类活动而发展;(2)在法则、方法和理论的形式中,作为这  相似文献   

13.
在玛雅人和中美洲其他印第安民族中,流行着一种关于双重灵魂的特殊想象:一个人不仅在自己的身体之内拥有一个灵魂,而且在自己的身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寄身于某种动物或自然力的灵魂,也就是"他我"(Alter Ego)。这是原生于中美洲地区的一种特有的传统信仰形式。学者们根据当地语言中的相关词汇将其称为"纳瓜尔信仰"(nagualism)。有关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不论是历史文献的解读还是当代的民族志,包括人类学的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江怡 《世界哲学》2005,(6):57-63
达米特的反实在论意义理论在当代语言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他对"意义"和"真"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指出他的意义理论完全是一种形式说明,或者说,是对意义理论本身的形式构造.同时,达米特反对用真值条件来解释意义,主要是根据他对"真"这个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他把"真"看作我们在具体场合说出的句子的属性.达米特的思想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评,他也在这种批评和反批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一次我们在办公室里闲聊,有一同事说起他同学的老婆很能干,大到买房子、装修,小到上街买菜、做家务,她全包了,这还不算,她还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工厂,挣了钱买了轿车。我承认这女人真能干!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自己朵死也不让他爱人来帮忙,是爱到极致还是嫌丈夫无能,还是他没有时间?现在很多的人在爱对方的时候,照顾得面面俱到,结果还是分离,就是因为没有给对方留下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在玛雅人和中美洲其他印第安民族中,流行着一种关于双重灵魂的特殊想象:一个人不仅在自己的身体之内拥有一个灵魂,而且在自己的身体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寄身于某种动物或自然力的灵魂,也就是"他我"(Alter Ego)。这是原生于中美洲地区的一种特有的传统信仰形式。学者们根据当地语言中的相关词汇将其称为"纳瓜尔信仰"(nagualism)。有关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不论是历史文献的解读还是当代的民族志,包括人类学的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五、人类意识的特点人类意识的特点究竟是什么?这是意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意识本身是个复杂的综合体,也由于人们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因此,关于意识的特点有着种种不同的提法。现择要介绍如下。 (一)人类意识的一般特点 1、人类意识的特点是自觉性和目的性、丰富性和深刻性、自控性和创造性。自觉性和目的性表现了人不同于动物,人的一切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不仅能改变自然物的形状,而且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觉的目的。丰富性表明人类意识的广度,它不仅能反映直接的刺激,认识现实的事物,而且能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们在办公室里闲聊,有一同事说起他同学的老婆很能干,大到买房子、装修,小到上街买菜、做家务,她全包了,这还不算,她还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工厂,挣了钱买了轿车。我承认这女人真能干!但我不明白她为什么自己朵死也不让他爱人来帮忙,是爱到极致还是嫌丈夫无能,还是他没有时间?现在很多的人在爱对方的时候,照顾得面面俱到,结果还是分离,就是因为没有给对方留下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所谓他心知问题包括:我心以外是否有他心存在?如果有,如何证明?我们能否认识他心及其活动、过程、状态和事件?如能认识,是怎样认识的?其基础、根据、性质和过程是什么?等等。民众心理学把他人的行为尤其是他的言语行为,作为认识他心的途径。但是,我们只能得到关于自心的经验,对他心没有确切的知识,因此一般的概括、推知何以可能,成为他心知问题上的最大难题。围绕这一难题展开的观点有:类比论证:即根据他人行为与我的行为的类似性,类比推理出他心;行为主义论证:即认识他心等于认识他人的行为倾向;维特根斯坦的论证:只要…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说:“懂得一件工作的技巧,也就是懂得这一工作的本身。”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不但要注意对生活的认识,而且还要注意对生活的表现。认识生活,就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求知事明理;表现生活,是指运用文章把自己认识的事理传达给读者。不明事理,写成的文章内容空泛、贫乏甚至谬误百出,是不可取的;不晓文术,表达技巧粗拙,即使内容很好,也会让人不可卒读,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说:“理之能通,必资晓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