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长泰 《天风》1996,(11):25-26
“庄稼多,工人少”的情况,在我国教会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山东教会也较为严重。自1983年以来,教会不断选拔一些基督徒青年,让他们报考全国和地区的神学院学习深造,但远水不解近渴,远远不能满足全省的需要。为了更多更快地培养神学生,我们省两会于1987年秋季在办过五期培训班的基础上创办了山东神学院。开办了为期两年的神学专科。  相似文献   

2.
神学院校     
《天风》2011,(4):33-34
山东神学院于2011年2月22日至23日,举行开学感恩培灵会,邀请韩国监理会李天徽牧师及富平第一教会赞美团。李天徽牧师是山东教会的老朋友,也是中韩两国教会友好交往的使者。为期两天的培灵聚会充满了神恩,见证了基督福音的大能。尤其是全体师生在新学期的开始就享受了属灵的大餐,为接下来学习和侍奉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会走三自爱国道路已近50年,而三自原则实践的成果,是全方位表现的,当然也表现在教会管理的各项事工建设上。《教会会计》(山东潍坊宋守民编著)的出版,就是教会管理事工方面一个很好的见证,也是教会财务管理走向健全化,走向制度化迈出的新步伐。 我是一名基督徒,又是会计工作者。但对于教会会计知之不多,更没有上升到理论水平。从我见到了《教会会计》这本  相似文献   

4.
应凯 《天风》1995,(10):10-11
继今年5月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期“爱国主义教育和三自与教会建设”研讨会后,第二期研讨会于7月25日至8月1日在山东的威海市举行。42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青年同工参加了研讨会。会上,既有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内容——请有关专家作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报告,又有建设教会的认真讨论——谈认识,交流情况,提建议。青年同工们在学习《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文选》的基础上,普遍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提高,在结合本地教会的实际以后。  相似文献   

5.
姜太公墓之谜张龙海姜太公墓在何处,是个难解之谜。史书记载主要有三处:一、山东临淄。魏人王象、缪袭所撰《皇览》日:"吕尚家在临淄县城南十里。"《齐记补遗》云:"太公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临淄县志》(民国九年)载的更为具体:"太公衣冠家,在...  相似文献   

6.
活动     
《天风》2009,(10):36-37
宁阳县基督教两会举办第五期圣乐培训班 2009年7月27日至8月1日和8月17日至22日,为了进一步提高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教会诗班的侍奉水平,宁阳县基督教两会分别在华丰教会和奇恩堂举行了为期6天的圣乐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了山东神学院的声乐老师樊维琴主讲,约100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学员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7.
培洲消息     
《天风》2014,(4):61-61
第二期山东教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在台儿庄举行 由基督教全国两会主办、山东省基督教两会协办、枣庄市基督教两会承办的“山东教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第二期培训班于2014年2月25日至27日举行。培训主题是”社会服务项目的计划、管理和评估”.就社会服务的设想、项目计划的内容、项目执行的要素、项目质量的管理和评估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学员理解项目在设计和管理(以及执行)当中所涉及的要点。来自山东17地市的约43位同工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8.
姜玉敏  丁学尧 《天风》1995,(3):16-16
山东潍坊市寒亭区高里镇毗邻寿光县,此地远离市县级医院,许多农村病人不能随时就医以解除疾病缠绕之苦。面对这种情况,高里教会经过祷告,决定要做些讨神喜悦、使人受益的事。于是,他们组织医务人员于1992年5月24日成立了高里教会诊所,这也是继1985年成立的临朐教会诊所之后的第二个乡村教会诊所。 初建的诊所经过两年来的发展,除有内科、妇科和牙科这几个科室外,还设有化验室。  相似文献   

9.
福音湾     
福音湾位于四川省泸州地区古蔺县境内,它与云、贵接壤,谓之鸡鸣闻三省之宝地,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五月中旬我陪着英国及爱尔兰教会联合会访华团一行14人到福音湾访问。从重庆出发,大约两天到达古蔺县,下车后还要翻山越岭半个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福音湾。有几个小时,汽车行驶在盘山公路上,沿途风景如画,群山叠峦,海拔高达1,600多米。但是这里百姓的生活却极其贫困,自然灾害也极为严重,十年九旱,100多天不见滴雨是常事。  相似文献   

10.
罗庄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山东第一镇"的美誉。罗庄基督教会在上主洪恩的福佑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广传福音,爱国爱教,荣神益人,主将得救的人数天天加给他的教会,现有活动场所46处,信徒2.7万余人,教职人员15人,其中牧师7位,长老3位,传道员5位。十几年来,罗庄教会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有30处堂点被评为省市"和谐宗教活动场所"。罗庄教会的亮点很多,引人注目。特别是罗庄教会对教会财务实行"双代管"更是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11.
洗礼探源     
林孔华 《天风》2006,(13):36-39
洗礼(Baptism)是基督教两大圣礼之一,也常被称为基督教的入门礼。由耶稣基督亲自设立并吩咐历世历代的教会都要施行。因此,从古至今,洗礼一直是教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洗礼之所以在古今教会中被如此重视和严格地施行,乃缘于它所蕴含的丰富意涵。洗礼不只是一个外在的举动,它不仅标志着受洗人跨入了基督教的大门,还代表着受洗人经历了基督的死、葬、生以及与上帝的联合,然后开始全新的、“披戴基督”的生活。洗礼还是一种认罪,宣信的举动,在上帝面前立志认罪悔改,在众人面前见证, 宣告自己的信仰。所以,洗礼就成了教会实践生活中一件不可或缺的至要圣礼,也是效法基督榜样的一种行动。既然洗礼如此重要,就决定着明白它起源的必要。本文就是以此路线进行展开和探索,通过几种可能与基督教有关联的水礼进行辨析,理顺基督教圣礼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2.
王同章 《天风》2005,(5):24-24
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山东莱西地区大大地兴旺发展,信徒人数几倍甚或几十倍地增长,尤其是乡村教会。但是不容乐观,由于羊多牧少,受过正规神学训练的传道人寥寥无几,跑不遍顾不到,信徒数量多素质差是必然现象。极端、异端、邪教不断地充斥着某些小教会。那些与按三自原则管理的教会格格不入的,自以为义的,自恃聪明的自封传道人,有的到处游说,有的独占山头,高  相似文献   

13.
魏兴霖 《天风》1994,(8):20-20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皋兰教会访问了年逾七旬的豆再秀老姊妹。豆老姊妹山东口音,满头银发,说话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每当想起和豆老姊妹接触的情景,心情激荡,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4.
刊中新闻     
《天风》2010,(9):32-35
1会议·活动 ·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走访山东教会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于2010年7月25日至29日走访了山东各地教会。27日上午,高峰牧师参加了曲阜市基督教圣三一国际礼拜堂奠基仪式。高牧师在贺词中提到:“圣三一国际礼拜堂的落成,不仅为当地信教群众和中外游客提供宗教活动的便利,也为推动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交流,提升曲阜市国际的品位,增加城市内涵,扩大曲阜市的影响,招商引资,并为基督教神学思想本土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28日,高峰牧师莅临德州市基督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并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5.
田素良 《天风》2010,(11):22-24
<正>在美丽富饶的泉城济南市西郊,槐荫美里湖开发新区,环境优美,风景如画,山东神学院就坐落在这里。山东神学院是由山东省基督教两会创办的一所基督教神学专科学校,也是山东省基督教培养教职人员的育人基地。学生来自山东全省各地教会,学制为三年。设有神学专科班、一年制教牧班及圣乐班等三个班,学科60多门,  相似文献   

16.
圣母玛利亚灵魂肉身一同被主荣召升天的道理,从圣教会初期教友们即普遍相信,到了第五世纪时,就开始过圣母升天瞻礼。早期的教父和圣师们也证实了:圣母身灵同升天堂的道理,与圣经的教诲是完全吻合的。传说,圣母玛利亚在耶稣升天后,没有离开圣教会的中心——耶路撒冷;仍坚守岗位,常同宗徒们朝夕相处,安慰、鼓励和教导他们,与他们一同祈祷献祭,传扬基督的福音,直到她死期的来临。由于圣母爱天主和爱救主耶稣的爱火,远远超过了她肉身的承受能力,使得圣母的灵魂离开了她的圣身。圣母终后,宗徒们,悲痛万分,依依难舍,但因当时犹太人的传统法律,在城内不准葬  相似文献   

17.
唐莉 《中国宗教》2018,(2):52-54
为办好新时代的济宁教会, 山东济宁市基督教两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 牢牢把握宗教中国化方向, 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中国化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田丰 《天风》1994,(12):11-12
异端邪说,是对基督教信仰的随意曲解,它混淆圣经的教训,把人引入歧途,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不幸。教会要有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始终注意抵制及消除异端邪说对纯正信仰的影响。本刊同工在山东一些地方访问时,听到大量有关异端邪说侵蚀教会,混乱信仰的反映。这些情况令人焦虑,在此愿意把它整理出来供大家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王芃 《天风》2004,(9):40-41
天风编辑部: 我们位于东海乐清湾,三面环海的小县,近二十年来,基督教堂像雨后春笋般地竖立,神将得救的人数增添给教会。由于教牧工作滞后,境外渗透活动频繁;甚至大批海外书籍偷运进来,造成同工思想一时混乱,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20.
王皓 《宗教学研究》2017,(3):221-227
巴黎耶稣会档案馆藏有晚清上海圣墓堂天主教士墓碑拓片169种.圣墓堂墓地由明末来华耶稣会士潘国光建立.清初,潘国光、吴历等著名耶稣会士殁后都葬于此.雍乾禁教时期,该墓地同其他教会产业皆充公易主.1841年新耶稣会返华,天主教会在条约体制之下逐步收回包括墓地在内的多种教产,圣墓堂由此成为新耶稣会在上海的墓地.旧、新耶稣会在经过时空上的断裂之后在此得到连接.直至清末,墓地陆续葬入包括非耶稣会士在内的教士近二百人.文革时期,墓碑遭毁.将此批拓片与其他史料对比互观,善为考订,对于晚清江南地区天主教史的发掘和书写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