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仆 《天风》2004,(1):16-17
·圣经中不单强调“信”,更注重彰显“爱”。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 ·“信”是基督徒对上帝的关系,“爱”则是上帝赋予基督徒的生命属性,“爱”是基督徒生命的见证。  相似文献   

2.
马婷婷 《天风》2007,(2):22
“家”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当遭遇困苦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家.无论这个家是清贫是富足.不管走到何方.只要一想到即使是深夜也有一盏明灯为自己亮着,心里便觉着暖烘烘的。从我们的始祖亚当、夏娃开始,上帝就为人类设立了家庭.上帝愿意每个家庭都幸福、祥和。世界上,每天都会有新的家庭产生,也  相似文献   

3.
刘行 《天风》2010,(5):52-54
<正>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家四口都是残疾人,其中三人生活不能自理。这是一个信靠基督的家庭,上帝的爱使他们相聚在一起,一同笑对苦难。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是72岁的朱邦月弟兄,只有一条腿的老弟兄,支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相似文献   

4.
经文:约翰一书4章7—11节 这段经文一开始就呼召:“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约壹4:7)结尾再次重申回应:“亲爱的弟兄啊,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4:11)约翰指出,凡有上帝儿子生命的,且有权利承受天上基业的人应当彼此相爱。圣经告诉我们爱的三方面:1、爱的源头爱是从上帝来的。2、爱的本质:上帝就是爱。3、爱的彰显:上帝差他儿子为罪人死。我们要彼此相爱,  相似文献   

5.
刘新元 《天风》2002,(5):32-32
一篇好的讲章就是一篇好的说明文。“传福音”的“传”字,有传播、宣扬、讲解、说明之意。如果说传播、宣扬是目的,讲解、说明便是手段。故愚见认为:与讲章最贴近的文体当是说明文。所谓说明文,即是对欲让人们知晓的对象的特征、性质、规律、状态、关系、功能等进行剖析、解说的文章。如上帝的特征是爱,其性质是公义、慈爱、圣洁……上帝与人类的关系是创造与被创造的关系,上帝具有使人离罪悔改、使人脱离死亡获得永生的大能等,这些都可以运用说明文来宣讲。  相似文献   

6.
刘珊古 《天风》2002,(2):13-13
上帝是一个爱的创造者,他不是毁坏者,“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传3:11)。上帝是一个爱的创造者,他不是毁坏者,“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传3:11)。神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按着规律走向完善的过程。上帝创造的这个宇宙苍穹水远是他彰显作为的空间,“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诗19:1)。马丁·路  相似文献   

7.
突围母爱     
有句俗语“有苗不愁长”,当今社会太多的不确定因素使“有苗怎么长”成为许多家庭关注的问题。“上帝不能亲自到你家,所以它创造了母亲。”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是个重要的角色,她们在孩子成长、教育上倾注了无私的爱,每个母亲的教育方式、爱的方式不尽相同。然而母爱既会给孩子带来成长的动力和快乐,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担,成为孩子的羁绊。我身边有两个家庭证明了这一点。一个家庭:父亲是一个厂领导,他把精力都奉献给了企业的管理和改革创新,母亲就成了当然的后勤和“教育部长”。母亲自小包办了女儿生活上的一切,从头到脚,从床上到书包里,…  相似文献   

8.
梅康钧 《天风》2006,(21):22-23
在寻求对人的本性认知上,经济学家从物的交换中寻求人的价值,而神学家则从亚当的匾落中,从自身认识探索上帝用来创造我们的那种原来的完整。上帝爱的“信贷”完全是无条件的,我们愿意为上帝做任何事,并在上帝的爱中,服侍更多的人群。  相似文献   

9.
雪峰 《天风》1994,(收录汇总):34-34
使徒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中,写过这么一段话:"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提前3:4-5)这段话主要论述监督的资格,他们在担起"照管上帝的教会"这个神圣的职责之前,应当首先学会"管理自己的家".保罗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作为监督,应当把爱教会和爱家庭统一起来!保罗的这个教导不只适用于监督这个群体,也适用于每一个基督徒.可是,现实中的基督徒,有时却会因为爱教会而忽视了爱家庭.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和儒家之“爱”略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家和基督教都提倡“爱”,但“爱”在二者中性质是有差别的。儒家主张“仁爱”,力求君民互爱,这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追求充满“仁爱”的社会秩序。这种仁爱和爱神的关系不大。基督教要求爱上帝和爱人如己,具有“圣爱”性质。因上帝爱我,我也要像上帝爱我那样去爱邻人,人们彼此相爱是为了爱神。儒家的“仁爱”要运用一定的善恶标准进行选择,是将“小人”排斥在外的;基督教的爱具有极大的超越性,主张爱一切人。  相似文献   

11.
婚姻家庭编是以关爱伦理为基点展开近亲属的个体权利规则。夫妻关爱伦理的实践内涵是“互爱互信”“恩爱相待”,法律内涵体现为“平等”“互爱”,强调以独立、平等的反分离的牵引力来实现夫妻之间的恩爱有常。亲子、“手足”、祖孙等其他近亲属之间的权利逻辑是基于“仁爱”之“爱”(单向的顺爱)和“仁爱”之“仁”(逆向的感恩的爱)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有序”的“爱”而展开的。实然层面,婚姻家庭编确以“和”为“航向标”指引着条文的修增,如为“恩爱有常”“仁爱有序”修增了正向规则、负向规则。应然层面,未来修法时还应当继续践行以“平等”为前提条件、以“爱”为内核要求、以“和”为目的要求的现代家庭伦理三原则,着重以关爱场域为“家庭”“家人”构建“优良家风建设”的主体要素,以“协力互助”为“恩爱有常”划定合理的“同居共财”界限,以“家顺人和”为其他近亲属“仁爱有序”添“砖”加“瓦”,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融入。  相似文献   

12.
王教佺 《天风》2020,(1):15-16
王子玫:上帝的爱撑起我的家现在回忆起来,是上帝的爱支撑起我们这个曾经多难的家,使我明白身处死荫幽谷中的意义。1995年,我的丈夫得了突发性心梗,做了大手术;1997年又得了脑梗,接着小脑萎缩,身体失去平衡;前年腿又骨折,卧床了一年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儒家基于家庭的"爱有差等"价值,分析了当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并非基于儒家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家庭本位的伦理观所造成的缺憾,提出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应该建立基于"家庭本位"而非如同西方基于"个人本位"的"家庭医疗账户",并指出建立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1,(6)
“我爱香港二千”活动在港举行 由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及二十多个教会和社会服务机构共同举办的“我爱香港二千”的活动于2月25日在九龙公园举行。当日共有三项富有意义的活动,一、“香港市民对新世纪的期望”调查研究。二、“我对香港的期望”论坛。三、“我爱香港嘉年华”。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倡导关怀和互爱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推广至整个香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体系下的家内关系就其所体现的伦理精神而言,是一种类似于黑格尔家庭法哲学中“爱的辩证法”的个体与实体相统一的伦理关系。在这种家内伦理关系中,“实体性的同一”是贯穿始终的基本法则。在夫妻关系中表现为由“别”而“合”“不同而一”的伦理结合,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呈现出生身养育、报本反始的伦理施报结构,在兄弟姐妹关系中达成了友爱平等的伦理平衡。然而,夫妻关系中的“别”“异”、父母子女关系的“异形离质”、兄弟姐妹关系的“分形连气”都表明家庭伦理精神的“实体性的同一”内在地存在着“伦理性的裂解”的结构特征与现实可能。这种家内伦理关系所体现的个体与实体的辩证运动为家庭精神及其现实形态的历史演绎提供了逻辑前提和动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那永恒的国度里,上帝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富丽堂皇的天堂,黄金街道、碧玉城墙、天使弹琴、歌声环绕、没有悲伤、没有死亡,是人人向往的地方。然而,信徒在没有进入天上的天堂之前,可以先进人人间的天堂。何谓人间天堂,那就是相聚在爱里。 有这样一个基督徒的家庭,邻居问他们家为何如此和睦友好。家庭的老者说自家个个都是“坏人”,然后他举了一  相似文献   

17.
朱锡升 《天风》2001,(9):48
爱是上帝最根本、最本质的属性。上帝的爱超乎世上一切的爱,上帝的爱最无私、最高尚,最圣洁、最伟大!上帝的爱是舍己的爱,世上没有一种爱能比得上上帝的爱。约翰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上帝的爱奇妙难测,保罗说:“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于人所能测度的,  相似文献   

18.
林时新 《天风》2011,(12):56-57
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创1:2)这叫我们知道上帝造人的目的,是要人来彰显他的荣美。上帝又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这是人类家庭的开始,人类第一个家庭是极乐的家庭,所以叫做乐园。上帝要我们建立基督化的家庭,就是乐园的家庭。怎样才能建立基督化家庭?在此提出四点:  相似文献   

19.
爱的诗歌     
我们有一首赞美诗,题目叫“爱的诗歌”,第一句歌词是:“爱从上帝而来,爱本就是上帝。”我想就用这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 基督教的精髓就是一个“爱”字,爱神爱人。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位姊妹的事,她是1987年在  相似文献   

20.
基督徒的家     
提摩太前书3章4—5节“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 “家”是上帝的创作,也是上帝的祝福。上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